登陆注册
26885800000073

第73章 “真相”(求推荐收藏)

太子馆驿一处不怎么起眼的小房子,李承乾一脸舒适的喝着茶,杨林毕恭毕敬的站在他身后,而他身前,站着一个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或者说一个应该已经死去多日的人——前任扬州刺史崔亮。

按理说崔亮应该在钦差驾临扬州的第二天,就已经被“太子殿下”枭首示众了。可事实是那个死去的不过是一个替身,真正的崔亮早就按着李承乾的吩咐,被东宫卫队严密看管了起来。

崔亮在这次的江南案中牵扯甚深,按律早该死八百回了,至于李承乾为什么不杀他,主要还是考虑到了他身后的势力。

崔亮是清河崔氏的族人,清河崔氏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公卿之一。西汉时期,崔氏一族举族迁徙到了清河郡,这才有的清河崔氏的招牌。东汉时期,清河崔氏分出了一个分支,这部分族人搬到了河北博陵,成了博陵崔氏。博陵崔氏最著名的人便是三国时期的崔州平,是诸葛亮的四个至交好友之一。唐朝立国之初,有五姓七望,为天下世家之首,这其中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占了两席。

前些年朝廷有意向要给天下世家定个品级,有人便提议将崔家列为一品,可是却被李二陛下否决了。本来李二陛下做这件事就是为了提高李家在世家中的地位,又怎么可能让人坐在自己的头上。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身为皇室的李家得了第一等,崔家只得了一个三等。不过既然有人认为崔家该为一等,这崔家的实力就可见一斑了。

正是因为崔家的实力太过深厚,李承乾才接纳了赵元茂等人的意见,饶了崔亮一命。毕竟这次下江南的主要任务还是处理江南世家,如非必要,现在还不不要过分撩拨那几个山东世家的神经。虽说朝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和他们一斗的实力,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老老实实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崔亮才能捡回一条命。

本来李承乾的打算是找个合适的时机饶了他的罪过,现在发生了王家这么一档子事,李承乾倒是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这才有的今天的见面。

李承乾用眼神示意崔亮坐下,一边淡定的喝着茶,一边随口问道:“崔卿最近休息的可好?”

崔亮恭敬的说道:“托殿下的福,嗣道(崔亮的字)这几天都睡的不错。”

崔亮小心翼翼的观察这李承乾的表情,被关了这么多天,他也想开了。朝廷这次是要处理江南世家,自己这个山东人跟着凑什么热闹。当日面对王九的诘问,崔亮表面看上去好像大义凛然的样子,其实心里早就虚的不行。****说的那些事的确是他做下的,就是想辩驳,也找不到理由。

等到最后被卫士拖出去的时候,崔亮几乎已经是心若死灰了。可是就当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突然发现侍卫拖了一个和自己长相差不多的人出来砍了头,而他则被人带到一个隐秘的小屋里,看押了起来。

就在“崔亮”的人头在江南各县传阅的时候,两拨人马分别出城,往北方奔去,一拨是王家派出来,为的是挑起崔氏和朝廷不和。崔亮可不是一般的崔氏族人,他的父亲就是如今的崔氏族长。这一代的崔氏族长就是个二愣子,平时对崔亮这个小儿子万分的疼爱,如果知道崔亮死在了朝廷手里,以他的脑子,能做出什么事还真不好说。李承乾和李恪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把崔亮抓起来之后,立马就派人到清河郡,向崔家解释。

在处理了崔亮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不过这些都不是崔亮能知道的。这几天他一直过着近乎软禁的生活,每天无所事事的日子反而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了这么多天,他也算是想明白了,朝廷要处置江南世家便处置就是了,自己何必夹在中间做这个两头都不讨好的糊涂蛋。想通了这一点,崔亮上次和今天前倨后恭的态度也就不奇怪了。

李承乾当然不知道崔亮心里的想法,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和崔亮的谈话。拨了拨茶碗里的茶叶,李承乾并没有直接问话,反而和崔亮拉起了家常:“孤听说崔卿是清河崔氏子弟,不知道是不是啊?”

崔亮心中一凛:太子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对我崔家下手?麻蛋,我就知道王盛这个老匹夫没安好心,这是想把我崔家给拉下水啊。不行,决不能让家族搅进这淌浑水里。

虽然在心里把王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可是骂归骂,太子的问题还是不能不回答的。崔亮身为崔氏子孙的事可谓是路人皆知,实在是否定不了:“不错,嗣道正是崔氏子弟。不过实在丢脸,嗣道空有满腹学问居然为奸人蒙骗,犯下大错,实在无颜面对祖宗。”

崔亮这话就有点意思了,他只说自己是崔氏族人,却没把日常挂在嘴边的族长之子的身份说出来。他的想法很简单,无非就是怕自己身为崔氏的少族长,牵扯进了这个案子,难免会让朝廷觉得:好嘛,少族长都牵扯进来了,这要说崔氏没参与这个案子谁信呐。朝廷说不定就凭着这个,开始对崔家下手了。

隐瞒自己身份的同时,他还强调自己是被“奸人”蒙骗,只要太子一问这个“奸人”是谁,自己就能借着这个机会脱身。

他的这些小聪明李承乾看出来也罢,看不出来也罢,都不会在乎,反正他今天的目的也不是这个。李承乾没有顺着崔亮的话往下问,反而说了句看上去不着边际的话:“孤听说卢国公程知节的夫人也是崔氏族人,不知道和崔卿你是什么关系啊?”

太子殿下突然问这个做什么?崔亮的脑子更糊涂了,不过还是一五一十的答道:“程老夫人正是家父的姑姑,嗣道的亲姑奶奶。”

李承乾点点头,一脸的追忆之色:“孤在长安的时候,程老公爷曾多次指点过孤,父皇也不止一次的在孤面前说程老公爷乃是国之肱骨,世之干城,孤深以为然。”

刚才不是还在说我的事吗?怎么突然又说到程咬金哪里去了?崔亮心中不解,却不敢打断李承乾的话,不过好在李承乾也没有兜太大的圈子,继续说道:“孤以为像程老国公这样的国之栋梁,其家人,想必也是忠良纯善之辈,崔卿以为如何?”

如果这个时候崔亮还不明白李承乾的意思,那真的可以找根绳子吊死算了。

看到一线生机的崔亮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深施一礼,说道:“嗣道定当效仿姑老爷,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承乾示意杨林把他扶回椅子上,说道:“如此,孤便直说了。现在孤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殿下但有差遣,嗣道万死不辞。”

李承乾摆了摆手:“孤也不要你千死万死的。只要你老老实实把这次江南案的前前后后都给孤交代清楚,不可有一丝遗漏,你可清楚?”

“是,殿下。”崔亮答应了一声。

随着崔亮的叙述,李承乾这才第一次知道了江南案的具体情况。

根据崔亮的交代,早在江南案发生前半个多月的时候,他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那是清明之后没几天的一个早上,崔亮正在刺史府处理公务,门下的小吏呈上了一封请柬,请客的人就是王盛。

王盛将崔亮约到了一条花船上,同桌的还有其他几个世家的族长和老人。席间王盛向他说起最近扬州可能会有变故,希望他这个扬州刺史帮帮忙,网开一面,缓个几天再处理。

崔亮本有心拒绝,可是王盛几次三番的请求,让他有些抹不开面子,再加上王盛保证这件事对各大世家绝对是有益无害。看在同是世家的面子上,被灌的有些迷糊的崔亮就这么应承了下来。

就在两人见面后不久,扬州司仓上报有百姓抗税,希望刺史大人赶快拿个主意。

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崔亮就明白这一定是王盛所说的扬州城的变故。一来崔亮身为世家子弟,本来自己就不怎么支持这个新的税法;二来他前面也答应了王盛,君子重诺,虽说觉得王家这种做法不妥,可为了自己的面子,崔亮决定暂且搁置这件事。在他想来,王家闹几天也没什么问题,闹过之后,散了胸中的闷气,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崔亮本来认为抗税这件事估计要不了几天就会不了了之,因此也就没放在心上,可谁知过了没两天就传来了百姓被害的消息,这下崔亮可是慌了手脚了。不管什么时候,治下发生人命大案,作为父母官的肯定逃脱不了责罚,更何况现在刚发生抗税的事,死的那几个又都是抗税的百姓。这要是传出去,别说官位,这条小命能不能保住还在两说。万分心急之下,这才说出了不用管百姓死活那番话,因为他知道,那些“枉死”的百姓都是王家事先安排的,手尾肯定都已经收拾干净了,就算查也查不出什么门道。

这边压制着百姓的情绪,那边,崔亮连夜赶到了金陵,想好好问问王盛,他到底想做什么。

在金陵被支来支去了好几天,崔亮终于是见到了王盛,可是他没想到王盛居然矢口否认了所有的一切,推说扬州发生的事和自己无关。

论城府崔亮哪里会是王盛的对手,万般无奈之下,崔亮只得先赶回扬州。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离开的这几天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抗税百姓的无故横死,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矛头全都对准了官府。偏偏这个时候崔亮被拖在了金陵,淮南道节度使也巡查在外,扬州城里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没有了主事的,下面那些小吏就算有心,也是无力。就在崔亮回到扬州的时候,不少地痞流氓都走上街头,给本来就不平静的扬州局势添了一把火。民乱,终于还是发生了。

民乱一旦开始,那就不是靠地方官府就能解决的了。随着民乱范围越来越大,巡查在外的淮南节度使包熙同也收到了消息,赶回了扬州。二人一番商议之后,一边上表奏报朝廷,一边请扬州都督何全调兵平息民乱。有了军队的加入,江南的民乱很快就平息了。在那之后,众人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李承乾的龙舟就已经进了江南地界。之后的事,李承乾知道的比他还清楚,也就不用再说了。

听了崔亮的描述,李承乾不得不佩服王盛的心机和狠毒。在王盛这盘棋里,江南一地,上至节度衙门,下至黎民百姓,都成了他的棋子。为的就是下这盘搅乱江南,甚至祸延山东的大棋,为的就是向朝廷示威,让李二陛下看看他们这些世家的实力。他成功了,江南一地被闹的民生不安,百业凋敝。

如此心计,如果能用在正途,未尝不是国家之幸,可是王盛却把这种手段用在和朝廷对抗。为了维护自己一家的利益,不惜让江南数百万人跟着遭殃,这种行为着实可恨。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江南的百姓,对这种人,李承乾下定决心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同类推荐
  • 贞观奸中雄

    贞观奸中雄

    一场意外,狡猾猥琐的小记者从此来到了唐朝贞观年间。一方面在大唐搞搞娱乐事业,丰富一下大唐的娱乐精神;一方面为大唐百姓排忧解难,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可是结果……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余唐

    余唐

    人人皆有自己的活法,他只想活的更好,哪怕做一个小人物,哪怕是到了唐朝……唐朝固有盛唐的好,静观公孙大娘舞剑,漠然杜子美的国家之情,痛饮青莲杯中酒,洒血北漠关。这,也许就是我要的大唐,一个更真实的唐朝……
  • 放开我妹妹

    放开我妹妹

    从民国开始,中医被国人排挤,国医日渐凋零,令人叹息。一本古书,一次意外,让李廷来到五百年前的大明。对于从小浸染在中医文化的李廷来说,这显然是最好的时代,闲时开个小药铺,用自己的医术解除病人的痛苦,伴着妻子享受大明风光。可是,北边瓦剌对大明虎视眈眈,奸臣在朝廷作乱,看似富贵繁华的家其实也处于风云飘摇之中,含苞待放的妹妹更是历史上著名明朝“妖妓”……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舒适。
  • 大民共和演义

    大民共和演义

    当历史系高才生王俞夏穿越清初的那一天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便渐渐朝着未知的轨迹开始滑行。。
热门推荐
  • 浮屠传奇

    浮屠传奇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皆是魔说..."天地,有道,我,自有我理,若谁人阻我,拂了本意,逆了自在,破之,有何不可...
  • 爱我地久天长

    爱我地久天长

    某一天,她出去买菜,他在收拾房子。他无意中碰落了一本泰戈尔的诗集,飘出那张他们第一次的合影。那上面他的样子有点呆,而她笑得很淡。当他把照片夹回去的时候,却发现背面有她写的一行娟秀的小字,呆子,我选择的是你啊。他开始对着照片傻笑,屋外阳光正好。
  • 时间陷阱

    时间陷阱

    时间,犹如流水,只能向前永不可逆。若你追上时间,陷阱,陷阱还是陷阱……
  • 激战长空:冷战时期的空中格斗

    激战长空:冷战时期的空中格斗

    本书以冷战这一独特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专门介绍空中对抗,并以充满吸引力的小说化语言,讲述完全真实客观的故事。内容包括:朝鲜上空的对抗、印巴间的空中恩怨、亚热带丛林上方的角逐、中东头顶的硝烟、中国领空上的交锋等。
  • 妖精之触

    妖精之触

    消失千年的妖精再次现身大陆,乡村少年意外与调皮妖精签订契约得到妖精之力,种族的碰撞,世纪的交接,妖精、人类、魔王看少年与妖精破乾坤,战苍穹调皮的风妖精,热情的火妖精,温婉的木妖精,傲娇的寒霜妖精……风妖精:"萧豫,陪我去逛街吧。"火妖精:"今天该轮到我了吧!"木妖精:"萧哥哥,你答应我要陪我赏花的~"寒霜妖精:"哼,本小姐只是为了逛街,才不是为了陪你呢!"……也许只是个开后宫的故事?
  • 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3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海之哀殇

    海之哀殇

    天空的飘渺,大地的厚实,大海的深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若要爱须比海深

    若要爱须比海深

    青梅竹马两个人,她有他宠着,地老天荒,永不改变。他有那么多粉丝,却独爱她一人。。。。
  • 宇宙背包客

    宇宙背包客

    细碎的埋藏在时间中的故事,光怪陆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