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就小心翼翼地操作探测器在巢穴底部“巡游”观察,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就像是在欣赏一尊艺术品,我为之侧目,这么一个丑陋的东西也值得这样?
我不耐烦地说:“要开始在这儿收集沙蚁样本了吧?”
“我觉得不仅是沙蚁,它们的巢穴构筑材料,我们也要收集一些回去研究。”海因塞有点儿心不在焉。这里的“建筑材料”似乎很坚硬,比外面的沙土硬实多了,确实值得分析。
于是探测器又形成了爪子状,从建筑上“抠”下来了几小块材料,然后封装起来。
“收集材料完成啦!”斯塔尔巴夫愉快地说。
“这样的话,继续收集沙蚁就没什么空间了,我们要找点更有趣的东西,这样我才甘心。”海因塞面上浮过一丝忧虑。
“什么有趣的东西?”我好奇地问。
“你肯定想找一找沙蚁中的异类!”儒馨冷不丁冒出一句。
“你真是太厉害了,这都能料到,佩服!”海因塞激动地说,紧接着就做一个表示佩服的动作,儒馨示意她别客气。
“应该是蚁王吧?”儒馨又说。
“没错,又被你说中了,我就是想找蚁王,把以往捉住弄回去研究,这次就功德圆满啦!”海因塞充满幸福地说道,我也受到了她的情绪感染,变得精神高涨起来。
可是一想,我又觉得有哪里不妥,我问:“一群沙蚁里面蚁王就一只吧?如果把蚁王抓走了,那整个蚁群不就崩溃了吗?这就和你们的宗旨不符呀,你们不是力求把影响降到最低吗?”
“一群沙蚁里面,蚁王确实只有一只,但我们把它抓走之后,整个一群只会骚乱一阵就又会恢复平静,因为蚁后会再生育新的蚁王,只要蚁后还在,则种群无忧。”斯塔尔巴夫解释道。听她这么解释,我就放心了,这个时候我也想看看蚁王长啥样,虽然数据库里有资料,但眼见为实嘛!
三个探测器在距地面深达10尺的蚁穴里搜寻着,就是为了寻找蚁王的踪迹,为了保证不被“保家卫国”的沙蚁们拦截,探测器的移动速度很快,这样无形中也加快了扫描效率,我们每一个角落都会寻找一遍,用上各种探测手段。
“这蚁王还挺能躲的嘛,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我气馁的说。
“蚁王和蚁后都是重点保护对象,受到全体沙蚁的严密保护,没那么容易找到的,尤其是蚁王,它具有飞行能力,说不定早就飞出蚁穴避难去了。”斯塔尔巴夫打趣道。
“能看到蚁后也好哇,蚁后的体积不是要比一般沙蚁大很多吗?应该很容易找吧?”我说道。
“嗯,这倒是可以。”海因塞说。“看,我已经找到蚁后在哪儿啦!”她高兴起来,给我们指示着方向。
我们循着她指点的方向找去,只见在模糊的背景中赫然躺着一个肥硕的身体,比周围忙碌的身影要大上好几圈,就这个体型,几乎就没有什么行动能力了,只能让别的沙蚁伺候生活,这绝对就是蚁后!这还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蚁后呢,心情自然好极了,忽然有一种钱花的物超所值的感觉。
“现在只是高频声波成像,无法分辨颜色,我们要在深入一些用光线成像看看吗?”我询问道。
“这个就算了吧,如果要那样看的话都要贴上去了,你没看见沙蚁们已经把她围的严严实实了吗?我们再这样突破封锁线那可是非常有害于它们的身心健康的。”斯塔尔巴夫俏皮地说。
我表示理解。
“最后就剩蚁王没找到了,找到蚁王就可以离开了。”海因塞说。
“可我们已经从底下爬到了巢穴顶部了,很多孔洞内也探查过了,除了卵和幼虫以及储存的食物之外,就再也没什么发现了,连工作蚁都很少,它们主要是在孔洞外活动。”我说。
“实在找不到那也没辙,我们现在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找蚁王是我个人的意志,现在已经可以打道回府了。”海因塞略带遗憾地说。
“就这么算了吗?”斯塔尔巴夫问。
“再找找吧,客人们你们赶时间吗?”海因塞问我们。
“虽然时间不赶,不过也不能无限延伸下去是吧?那就再找3个小时吧,3个小时还找不到的话我们就出去了。”儒馨如是说。我也觉得,不能总在这里拖下去,我们现在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唯一的一个场景中,没有再到别的工作台观摩别的生态系统,用斯塔尔巴夫的话来形容就是“这样才最贴近实体世界,因为实体世界是不能同时身处多地的”。
“好,听你们的,以3小时为限。”海因塞说。
有了时间限制,她搜寻的速度更快了,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一丝一毫的痕迹也不放过,在蚁群中来回穿梭,那些可怜的沙蚁奈何不了我们的这三个探测器,它们只是徒劳地构筑一道道拦截网,然后被轻易的冲开,之后又重新布置拦截措施,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然而尽管做着无用功,它们仍然不放弃,一直在“努力”拦截,甚至有沙蚁直接跳到了探测器身上,想把它截停,可是我们之前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明显不可能让它们得逞,所以跳到探测器上的沙蚁一下子就被甩了下去,来多少下去多少。
3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很快就用的差不多了,当时间还剩下5分钟的时候,海因塞无比遗憾地说:“时间要到了,我们放弃对蚁王的寻找吧!”神情有点儿失落。
“现在撤退吗?”斯塔尔巴夫问。
“再搜集一点幼虫和卵以及食物的样本吧,总不能白来一趟,这些东西也算是特殊的。”海因塞淡淡地说。
“那就用那个空载的探测器来装吧?”斯塔尔巴夫询问。
“可以,也就是它还能装了。”海因塞说。
于是斯塔尔巴夫利索地操作探测器爬入孔洞之中抓了一些幼虫和卵出来,“貌似没地方放食物了。”斯塔尔巴夫尴尬地说。
“唉,没地方就没地方吧,下次再说,这个蚁穴的位置我已经标记了。”海因塞叹了口气说道。
在我们抓了它们的幼虫和卵之后,这些沙蚁更躁动了,开始了对探测器的疯狂攻击,它们向“我们”喷洒出某种液体,这个射程相对于它们的体型来说已经很远了,液体溅到了光滑的椭球体表面,慢慢流了下去,看上去不算粘稠,“这是什么?”我问。
“这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它们的秘密武器,对于一般的入侵者来说很有效,尤其是对着眼睛或口鼻来这么一下,效果更佳。”海因塞解释说。“你们可以感受一下。”她坏笑着说。于是我们感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弄的人很不舒服,身上也有点火辣辣的感觉,我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难以描述。
“看来这种东西很厉害呀,那它们一开始怎么不用?”我纳闷道,还在回味着刚才的感觉。
“这种液体很珍贵的,量很少,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的。”海因塞说。
“我们偷走了它们的后代,它们急了,后代可是一个种群的未来!”斯塔尔巴夫说道。
“哦,那有这个反应不奇怪。”我说。
在众多沙蚁的围攻之下,我们突出重围,三个探测器重新穿过重重的隧道,都回到了机械臂上,与三只机械臂融为一体,机械臂也缩回到了工作车上,沙漠考察任务算是按计划完成了,只是海因塞觉得没有找到蚁王,不够完美,留了点遗憾。不过这样也好,凡事太圆满了也就没意思了。
“这次地下考察就这么结束了?”我问。
“嗯,是呀,接下来就是分析数据、编写报告这些枯燥的工作了,怎么?你还想参与?”斯塔尔巴夫笑着说。
“哦不,不。”我回答说。
“沙漠生态系统是很简单的,里面的动植物种类稀少,所以参观起来比较简洁明了,只是也没什么壮观的东西,难为你们在这个无聊的地方陪我待了那么久。可是很多人认为沙漠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的研究就是要驳斥她们的观点。”海因塞神色坚定地说。
“别这么说,这次沙漠探险很有意思,谢谢你们的招待。祝你成功!”我对斯塔尔巴夫和海因塞说。
她们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斯塔尔巴夫说:“贵宾票物有所值吧?你先别急着谢我们,我还要带你们继续参观别的生态景观呢!海因塞主任除了研究沙漠生态系统以外,她还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和冰原生态系统,在我印象里,反正只要是稀稀拉拉的生态系统她都喜欢研究。”她调侃着海因塞的“嗜好”。
海因塞也不以为意,笑了笑说道:“是呀,我就喜欢研究那些简单的生态圈,这样考虑的东西就不用那么多,先把简单的研究透了再去碰更难的,这就是我的逻辑。”
“这么说,接下来我们要到草原上游览一番咯?”我几乎以肯定的语气问道。
“是的,海因塞主任要带我们去草原驰骋啦!”斯塔尔巴夫欢乐地说,貌似草原很好玩的样子。
“现在就出发吗?”我问。
“时间由你们定,你们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斯塔尔巴夫说。
“那还等什么呢?现在!立刻!马上!”我欣喜地催促道。新地方谁不愿意去呀?于是工作台上的风景发生了切换,在我们面前显示出了一片深紫色的大草原,壮阔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