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很难抉择呀!”我叹息道。
“是呀,创新就意味着要走一条现在还没人想到的路,也就没有参照了,接下来的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想。”儒馨说道,神色端庄。
“道理我都懂,可你这说了和没说一样呐。”我打趣道。
“你自己先起的头。”儒馨正色中暗含一丝笑容。
“我们是不是可以召集公司全体员工一起讨论呢?来一次头脑风暴。”我忽然想到了这个点子,提议道。
“嗯,好主意,是个好主意!群策群力说不定真能想出些什么!”儒馨眼前一亮。
于是我们召集大家前来开会,我们10个人相处于同一个通讯场景中,儒馨负责主持会议,而我,则说明了大家接下来要头脑风暴的目标——那就是为公司新的发展方向出谋划策,说白了就是让大家想想我们还能开发什么新产品,能够“带一波节奏”,引领社会潮流。
像这种开放式问题,最能引发热烈讨论了,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你来我往,畅所欲言,儒馨在维持着秩序,让大家不要互相打断别人的发言,我则一一记录下来所有人提出的建议,创意就在这些发言中。
气氛热烈的头脑风暴会议持续了足足半个小时,大家提出的建议不下千条,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都有,我也算是“大开眼界”了。虽说这也不算什么大数字,但要从这一千多个点子中挑出我们今后需要发展的方向,还是很费事儿的。
“唉,又有新的事情要做了,我都觉得我提议召开头脑风暴会议是错误的,这不是纯粹给自己找麻烦吗?”我唉声叹气地抱怨道。
“自己找的事,含泪也要做完,你就自己慢慢分析吧。”儒馨开玩笑地说道,面露喜色。
这家伙!!!!!
……
通篇看了一遍大家的发言之后,我总觉得不是很理想,没有找到让我眼前一亮的方案,我不无遗憾地对儒馨说道:“我整体过了一遍大家发言的内容,确实有很多创新……”
儒馨闻言,立刻说道:“那是好事呀,但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后面肯定是转折语句,对不对?”儒馨活泼的就像一个“疯子”,那么不矜持,和她的形象一点儿都不般配。
我瞄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先听我说完撒,连你也喜欢打断别人说话了,这毛病你是什么时候学的呀!”
“还不是跟你学的!”儒馨笑着说道。“好,我不干扰你了,你接着说吧。”儒馨又恢复了她惯常的样子。
“她们的发言内容,确实有很多创新,然而,然而……”我在这里拉长了调,说道:“然而我觉得这些创新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那种最肤浅的创新,感觉一点活力都没有,根本不是颠覆性的,不能带来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费力的解释着我的感受。
儒馨摸着她那变化多端的下巴,作沉思状,考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基本上能理解吧,她们的发言我也看了,说有创新吧,确实有,但总有些说不出来的味道,感觉总是少那么点意思。”儒馨说的很含混。
“你也感觉到了是吧?我觉得这些创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也与我们的理念不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服务于廉价实体化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结果她们几乎就是在原地踏步,那些微小的创新充其量只能叫改进,当然,也有许多狂想,但是那种不着边际的脑洞只能叫妄想了。”我尽情地抒发着我的感受,话说得刻薄了一些,但我也懒得修饰我的措辞。
“哈哈,要是让她们知道你是这样的想法,不知道她们会是什么反应,一定很精彩!”儒馨笑道。
“我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我辩解道。
“没什么,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用不着这么掩饰。老实说,这个世界就是如此,那么多年了,我也没看过什么划时代的发明,所谓的创新都是小打小闹,花样翻新,所以整个世界越来越无聊,人们也越来越懒撒,我们能招募到这些愿意干活儿的人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也无法要求更多。”儒馨哀愁地说道。
“确实,你说得对,我就是这种感觉。”我附和道。“所以说呀,还是我们有共同语言,连看法都如此一致。”我笑着安慰她道。
“是呀,真正的创新还的靠我们自己。”儒馨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可够自负的呀。”我俏皮地说。
“你不是也这样想吗?”儒馨变得光彩照人起来,她的形象如跃动的蓝焰,充满活力的样子,很鼓舞人心。
“啊,哈哈!”我没说别的,一切尽在笑声中。
……
员工的点子说到底还是有点作用的,至少可以用来改进产品,我们采纳员工的建议,又推出了几项新的产品,虽说反响一般,但是总归是实现了产品线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企业经营能够“永续”维持下去。那些提出好建议的员工也得到了应有的奖励,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在实体化研究项目上,我们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我有种预感,我们已经离突破不远了,马上我们就能到达一个新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之后……当然还会有新的节点,但是这个节点也是堪称“革命性”的,它至少能说明我们离实现理想又近了一步。
正当我想入非非的时候,一束灵感的火花飞过了我的脑海,转瞬即逝,我大脑一个激灵,我想到了什么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惜没有被记忆捕捉到记录,哎!
看着我突然表情痛苦,儒馨关切地问:“怎么了?”
我无不惋惜地回答道:“哎,别提了,刚刚我似乎有了某个灵感,很重要的灵感,可是没有被存下来就消失了,你说可惜不可惜?”
“很重要的灵感?那你可得好好想想了,关于那方面的呀?”儒馨引导我仔细回想。
“既与实体化有关,又可以应用到我们公司的产品中。”我努力地一边回想一边说道。
“这么厉害呀,那你可得好好想想,一定是很重要的东西。”儒馨也急了起来,但语气仍然很沉稳。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让我捕捉一下灵感。”我说道,把大脑的资源都调动了起来。
“既然与实体化有关,那应该是与感觉相关的吧!各种感官……”儒馨不断地提示我。
“感官?嗯,确实是那么回事儿,好像、似乎、也许、大概、应该真的是与此有关的,我有点感觉了。”我面露稍许喜色,貌似真的想起了点什么。
儒馨闻言大喜,但她没有立即插话,而是注视着我,不发出任何声音,让我继续思考。
我的脑子飞快地运转着,当我想到“感觉传送”这几个字的时候终于豁然开朗,我已经知道我想要的答案了!
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也不再掩饰兴奋之情,直接就这么表现了出来。见我的表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馨知道我应该已经想到了答案。
她沉稳中透露着一丝急切的喜悦,问我道:“怎么?有结果了?想到了什么好东西?是你刚刚说的那个灵感吗?”
“感觉传送!感觉传送!”我兴奋地叫道,拉着儒馨一起飞了起来,在空中转圈。
儒馨镇定地问道:“感觉传送?你能说的具体一点吗?”
我笑着说:“就是在实体世界里布设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然后把信号传递给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人,让她们切身感受实体世界,这不是比模拟器更高级的存在吗?”我的语气中充满自豪感。
“哦,你是这个意思呀,但是,这和新闻媒体有什么区别呢?新闻媒体也是全天候不断报道实体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她们在那里布置了大量的全息影像采集设备,为虚拟世界中的人们带来了无死角的报道。”儒馨平静地说道,这就是她处于全身心工作状态的样子,不带任何情绪干扰。
“媒体是什么?媒体就是二手货!它们传递的都是加工过的信息,先是媒体人有选择性地收集实体世界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她们再加工这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加工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然后传递给我们,你说对吗?”我侃侃而谈。
“嗯,你这么说倒也对,媒体确实是这样运作的,你看得很透彻哇!”儒馨表扬我道。
“哈,是吗?哦吼吼!”我得意的笑了。
“行了,你接着说。”儒馨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在实体世界中,已经被安放了很多的监控设备,可以记录很多,实体世界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只要我们好好利用现成的这些设备就行。”我神态自若地说道。
“嗯,好想法,然后呢?”儒馨让我继续说。
我继续耐心的解释道:“这些设备都是现成的,它们记录了实体世界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租用这些设备,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它们肯定不会反对,因为我们租用设备也不影响从业者的使用,所以租赁费用应该不会很高。我们可以开发某种程序,让这些摄录设备捕捉到的信息直接传递给人们的感官,不经任何加工,让人们自己去感受,这不就等于是让大家接触到了真正的实体世界吗?”
儒馨听完眼前一亮,嘴角扬起了大大地笑容,赞叹道:“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如此简单的注意原来怎么就没人想到呢,被你拔得头筹了,哈哈!”说着她摸了摸我的头……就像是在精神鼓励一个取得了好成绩的小孩。
我心情大好,得意的说:“谁叫我创造力强呢?别人想不到的我就能想到,嘻嘻。”我调皮地做着怪相。
“你的提议很有操作性,要开发一套这样的程序并不难,交给咱们的员工去做就好了,她们是专业的,实在不行就外包嘛。”儒馨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运作了。
“这就像对实体世界做着永不停歇的现场直播。”我说道。
“相当于人们共享了感觉器官,并且这些感觉器官是真正沉浸在实体世界中的,人们感受的就是实体世界本身。”儒馨说道。看来她已经完全理解了我的创意,不愧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