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家里的情况就是这样,我满怀期待的开始了新生活,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未知的,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随便看看就能享受到新鲜的刺激。
我迫不及待的想出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可是父母仍然要求我呆在家里接受基本的生活适应性训练,姐姐也顺便和我一起接受训练。训练的方式就是互相对话交流,以便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在我们大脑中已经下载的数据库。对话聊天是一种很棒的体验,让人感觉轻松越快,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适应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接收了许许多多的新事物。因为对话本身就能激发灵感,尽管互相说的一些都是无聊的已知内容。可是,对话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数据的使用过程,用得越多就越熟练,能产生新的价值。熟练使用程序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居然能把无聊的话题讨论的这么起劲!说白了就是一些无聊的幽默,我和姐姐主要当听众,听着爸爸妈妈“精彩表演”,我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理解这些幽默,只能简单地附和附和,但我能从那些对话里面学到做哪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正常的,做哪些事情是奇怪的、反常的,算是对常识的补充,而且这些幽默通过爸爸妈妈这样演绎出来比直接下载数据库学习有效得多,也有意思的多,我们随时可以进行双向交流,学习的效果就更显著,提高得就更快。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呀!
“好了,我们也聊得差不多了,你应该有基本辨别能力了,对于这个世界中的事件你应该能够基本辨析了,现在可以带你出去玩了。”妈妈说道。“你果然已传到了妈妈神一样的学习速度!”妈妈自豪地说,向爸爸做了个怪相。这个所谓的怪相就是改变了一下外表最容易被注视部分的状态,让其在一瞬间变得不寻常,然后又马上恢复常态。
“又开始自吹自擂了,往自己脸上贴金。”爸爸笑道。“你这样说也不过就是贻笑大方罢了,恒新要是像了你还不得成为别人的笑料?”
“成为笑料有什么不好?那样粉丝更多呀!”妈妈争辩道。“粉丝多可是好事,这些都是资源呀。”妈妈又说。
“行了行了,我早就等不及了,我们赶快出发吧!”我催促道。真是的,我早就对这个世界望眼欲穿了,你们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
“我也在家里待闷了,我们赶快出门吧。”姐姐也开始催她们了。
“好好好,我开门了哈!”妈妈说着,我们一起进入了家外的场景。在虚拟空间里就是这点好,所谓出门看世界只不过是加载这个虚拟世界程序而已,打开家庭的数据流关口,与这个世界中的信息进行交流,在公共空间发布信息、接受信息,就这么简单,只不过这个世界有数不清的场景可以加载、可以进入,这些场景构成了我们所处的这个虚拟世界的每一个单元。
在整个公共空间,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信息流,到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后来我知道公共空间本身其实“空空如也”,让人觉得熙熙攘攘的只是依附于其上的众多程序,包括我们本身。
受限于信息处理能力,我只能看清她们自己设置的标签简报,无法自动加载她们的个人信息详情,如此一来,单个个体所带信息量有限,所以我觉得很不解,她们都是些什么人呀?我很难全部看透。不过,即使是这些简略的信息,也使我大开眼界。极具特色的签名档混合着五颜六色的动态缩略立体投影,伴随着不知所云的声响,再加上那些时刻对外广播的短信息,构成了一个人的标签简报,也就是最粗略的自我介绍。光是这样就让我瞧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标签简报都有些许不同,不会完全一样。
首先来看看那些人的签名档,因为这个最简单,一目了然。有的人的签名档写着“关注我,我就告诉你很多关于实体世界的事!”,有的人的签名档写着“做我的粉丝,我的新鲜事儿特别多!”,有的签名档写着“奇葩到处有,脑洞我最大!”,有的签名档写着“管理员都是******,到处都是肮脏的交易。”,有的签名档写着“立志当一名实体人。”,还有的签名档写着“专业收购各种段子冷笑话,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签名档数不胜数,文字的东西最容易处理,比那些立体投影好理解多了,加载起来很省计算资源,简洁明了。
那些缩略的立体投影要识别起来真是费脑筋,我还是太年轻了,计算能力不够,多向往有一个超级大脑呀!不过,我知道那些缩略投影都是那些人压缩过了的形象,已经够节约计算资源了。而且,即使是其中的人类形象,是不是她们自己,也是两说,也许她们仅仅觉得这个形象比较有趣就搬过来作标签了?通过对比我的数据库,我发现了这些形象有很多仅仅是自然景观而不是人,比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朦胧漂浮的迷雾,荒芜的沙漠,狂怒的太阳风……有些人把这些景观进行了人为修饰再制成缩略投影。另外有一些缩略投影的形象采用的原型是非人类生物,比如:高大遮天的固定类乔木,矮小敦实的移动灌木,色彩斑斓的旅行草,悬浮于天空中的空气鱼,陆地上高速狂奔的鹿群,海洋中变化多端的水母……这些没有非人类生命我还从未亲眼见过,现在得到的都是它们的“缩略图”,那些被人当做标签的缩略图。当然这些投影里也有的反映了人物的形象,那就是异常复杂的人体线条,色彩斑斓、不断变化的颜色,深邃的、故意不让你“看”透的音节……这些信息即使被压缩之后也几乎都比我的形象复杂,真是令人泄气。
那些展示自我的声响种类也很多,包括初级音乐综合数据库中记载的世界名曲,也包括一些不知名的、闻所未闻的音乐,有些跌宕起伏的很好听,节奏感很强,代入感很强,充满诱惑力和感染力;有些就难以恭维了,简直是糟糕透顶,槽点满满的同时却具有“魔性”,也令人印象深刻,能暂时吸引到人们的关注;另一些就比较失败了,让人听完就删,毫无值得关注之处,这种人想要聚拢人气就很难了。
至于那些广播的短信息,很多人就是把签名档、投影和声响装载进去再随机发出去,这些信息充满世界的各个角落,绝大部分是垃圾,常识库建议我们要过滤这种个人广播信息——起码把那种推介性质的短信息过滤掉。所以这种垃圾虽然多,但基本不会影响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反正大家都有信息过滤器。但这些数目巨大的信息对于硬件设施来说就是负担了,它们怎么地也要占用海量的存储空间吧?!
对了,当时我还没有设置我的标签简报呢,小时候的我真是疏忽大意呀,我不应该跳过那些设置向导,应该一步步来呀,先要把自己的主页建立起来才行呀,我现在的个人标签简报是那种默认的空白页,空空的啥也没有。做事情马马虎虎估计就是我的个性之一吧,说出来还真是颇难为情的,不过承认这个缺点也不丢人,好吧,只是我自己觉得不丢人。那么,妈妈爸爸姐姐的标签简报又是啥样的呢?
先说姐姐的吧,她的标签简报比较简单,因为他的阅历也很少嘛。姐姐的签名档是“放眼看世界,发现不凡。”这个签名档字数虽少,但还挺有积极意义的,给姐姐赞一个(中级沟通程序库教会了我许多新的沟通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比如这个“赞”)。姐姐还没有设置缩略投影展示,我问过姐姐她为什么当时不设置投影,她说她还没有遇到她心仪的形象,而且她也不想在社交网络自我介绍性质的投影展示窗口展示自己真正的形象,她不喜欢对陌生人过早暴露自己。
妈妈的标签简报就很精致了,这当然与妈妈生活阅历丰富有关。妈妈的签名档是“我做妈妈了,大家快来祝贺我吧,她一次性就通过了筛选,我们真幸运!”这是刚刚更新的,明显是庆祝我的诞生。妈妈还采用了一首歌颂婴儿降生的名曲——《啊,我的宝贝》,投影采用的居然是我的样子,里面还标注了是她的女儿!!就是一个球!!哦不,我这么丑的样子可不想“现世”,大庭广众之下真是丢人现眼。
“我亲爱的妈妈呀,你征得我的同意了吗?就挂我的形象到你的自我介绍里,哼!”我不满道。其实我当时几乎不知道丢脸是什么感觉,只是简单地觉得这样做不太好。
“哎呀,居然看妈妈的标签简报,这孩子。啊,我不就晒一晒娃嘛,反正你以后的样子是你自己决定的,婴儿期大家都长差不多,都是最简单的形状,不用紧张哈。”妈妈笑着,安慰我说。
“那还差不多。”我继续哼哼道。
爸爸的标签简报也很精美,她的签名档是“我做爸爸了,大家快来祝贺我吧,他一次性就通过了筛选,我们一家真幸福!”这个。。。一点创意都没有,几乎是照搬妈妈的签名档嘛,她们到底是说好了一起这样写还是爸爸懒得动脑筋直接抄妈妈的?爸爸用的音乐是另一首名曲——《可爱的家》,这首歌很好听,头像用的是姐姐诞生时的形象(我的家庭数据库里查得到),我心里稍感平衡。。。姐姐也是这待遇,偶哈哈。
“爸,你的签名档怎么和妈妈的这么像?”我问。
“你妈妈创造力更高,我直接抄她的就好了,哈哈!机智如我。反正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关系呢?”爸爸坏笑道。真是个聪明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