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开始闹了这么些“不愉快”之后,我们和导师似乎相处的更融洽了,现在,慕普老师既是我们的专业导师,又是我们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现在回想起来,我从小到大,我的老师似乎都成为了我的好朋友,这应该就是优秀教师们应该具备的素质吧。
我们几个人下载了法律专业的综合数据库之后边浏览边与老师互动学习,学习效果超级棒,也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数据库比起以前的那些数据库似乎更有趣,是因为内容更多吗?还是因为表达手法更好?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学起来不是那么无聊,这就够了。数据库里面还加了一些场景,以便让人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深刻的体会,还挺人性化的嘛。慕普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这个数据库的所有权属于学校,我们无权分享给外界,果然是好东西只留给自己用呀!
我们学的法律专业,是一门关于规则的学问,法律就是要对人们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和引导,以使其符合社会规范,有助于社会发展,当然,法律必须是公开且人人可获得的。我们要学的内容包括:对现行各国法律制度的深刻理解,以及理解这些法律为什么会被如此制定,知悉法律诞生的背景,还有法律被制定的程序,法律实施之后发挥了什么作用,适用于什么情况,起了什么效果,有什么弊端,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等等。相关知识博大精深,有着漫长的历史和人文背景,就更别提每个国家和次级域中的巨大差别了。所以在学习法律的同时我们这六个人还一起选修了历史、政治、人文、心理方面的通识课,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法律专业。慕普老师对我们的做法赞赏有加,她说专业的周边知识一定要多加学习,这对于今后的个人竞争力是非常有用的,能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帮助我们赚取到更多的积分,而更多的积分就更容易让我们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积分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无论是虚拟世界中的各个国家、各个场景,包括那些知名的社交平台,亦或是实体世界中的各个地点,只要你愿意,积分都可以使用。有一句俗语说得好:积分不是全能的,但没有积分却是痛苦的。我们获取新闻、扩充脑力、置办场景、购买数据库、实体化,在很多情况下都离不开积分,如果没有积分,那只能有凄惨来形容了,所有收费项目你都做不成。当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一般是不会出现没有积分的情况的,问题的关键只在于拥有积分的多少。
在我们所在的2号国家,法律由专门的法律编制委员会制定颁布,法律一经颁布即为有效,这些被颁布的法律对于所有隶属于2号国家的成员以及位于2号国家空间内的一切场景都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现疑似违法行为,即由法院进行审判,如果违法行为成立,则由司法委员会根据法院授权执行法律,纠正或惩戒违法行为,并对法律鼓励的行为给与奖赏。看起来确实是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律体系,里面的法律条款也规范的很细致,可操作性极强,我当时觉得很合理,由衷的佩服这些设计者,能想得这么周到,似乎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了。
慕普老师解释说,法律体系之所以看起来合理,是因为它经过了漫长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检验,法律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它是一直不断发展的产物,正因为它经过了实践检验,所以才显得那么合理,那么靠谱。我想想也对,我曾经觉得时间就是多余的,除了能标记个先后顺序,似乎就没啥用了,后来我对时间的认识一直被刷新,从考试的时候看,时间貌似非常宝贵,现在再来看看,时间又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过滤器”,总能把最有效的东西留下来。在生物学中,我也有此体会,适者生存,就包括了这层意思,时间是个厉害的东西呀,只不过,我们已经凭借技术力量征服了时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觉得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然而,虽然一般的法律对国内成员很有效,但是一跨国,它就没那么管用了,每个国家的法律各不相同,因为技术原因,一个国家的法律在没有得到他国授权的情况下很难惩戒另一个国家的成员,只能处理当事人留在本国空间的“物品”,包括在本国的积分、脑力、场景、工具,而不能跨国去追,除非有相关国际协定支持。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当前的世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国际法体系,也就是国际协定的大集合,同意该协议的国家自动接受这些协议的约束,相关事宜将按照协议规定处理,这其实给人员、信息、积分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奠定了基础。这一系列的协议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就拿我来说,我进入大学之后获得了完全自主的个人权力之后其实随时都可以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我现在还不太想出去,我还想专心多攒一些积分再说,毕竟国外的信息,即使我身在国内,也随时可以获得,出不出国并没有太大区别,出国也就是用分身出去罢了;但是,如果没有一系列国际协定构成的完善国际法体系,那我们就很难获得国外的信息了,因为各个国家的信息格式可能各不相同,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编译器,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有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国内法,这一切的一切,都对国际交流构成了障碍,而国际协议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障碍——国际协议为跨国的信息流动提供了通用接口和标准,为国家间的协调合作提供了行动依据,各国在同意协定条款的时候就进行了必要的相互授权,如此一来,国内法就对外国人有了一定程度的管辖权,虽说这种管辖权还不能与其母国的完全权限相比,但这比没有国际法的时候要好多了。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信息是有价值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信息”,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本能上都会阻止把那些具有很高价值的独占资源无偿分享给别人,当本来的独占资源人人都可无成本地获得了,这个资源也就不紧俏了,各国对于这类信息的流动都很重视,限制的要紧,例如数据库权限、场景授权、仓库使用权、人权,等等,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才最终形成协议,达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使得这些信息可以跨国流动并且一旦留出国外就要接受国外法的管辖,这对于维护国际秩序是必要的;当然,也有一些资源是越分享越有价值的,比如说社交资源,对于社交类资源来说,分享的人越多就越有价值,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社会名人,知道她们的人越多,她们的名望就越高,我目前在占新里有15620名粉丝,我巴不得有更多人分享我的信息,让我名气更大,那样我就会更有影响力,也就更容易赚积分了,对于这类信息,各国就基本上没什么意见,反正分享还能带来价值,何必去限制呢?分享又不需要什么成本。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非常贴近个人生活的一门专业,所以,这个专业“前途无量”。慕普老师说学法律的人赚起积分来非常轻松,无论是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或者是在法律编制委员会参与法律制定,甚至在场景建筑公司制定场景规则,都可以,专业知识都能派上用场,整个社会对于学法律的人需求很大,但是能把法律学精的学生并不多。
慕普老师鼓励我们说:“把法律这个专业学精的人不多,正是你们的机会!如果你们能够成为一流的法律专家,那积分什么的还不是小意思呀!各个方面都需要高端法律人才,只要你们肯钻研法律知识就行。”我们的导师说得非常有力,那她属于高端的法律人才吗?
于是我问导师:“慕普老师,您是法律高手,当前赚的积分多吗?”我自认为我问得比较委婉。其他同门也饶有兴致的望向导师,静静的等待导师回答。
慕普老师看了看我,做出了一副微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表情,她说:“你们这些人呐,问问题都搞得这么直接,又是在质疑我的专业能力?怪不得你们几个能够分在一起,这就是缘分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我该怎么回答呢?”
“那就看您自己想怎么回答咯!当然,您也可以选择不回答,一切自由,这才符合法律规定嘛,您刚为我们讲解清楚。”我半开玩笑说。我一直致力于提高我说话的幽默感,感到大家都被我逗乐了,我很满意。
“哟,可以呀,就会活学活用了呀?还是在导师面前现世?虽然我有权不回答你的问题,不过你既然这么想知道,我就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吧。我平时赚取的积分可是很高的哟,高到什么程度呢?你猜猜,我让你猜我一共有多少积分。”真是讨厌,我遇到了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猜答案,我看纯粹就是吊人胃口,寻人开心,不过能够让人家开心也是不错的一件事儿,我就不计较了。
导师让我猜她一共拥有多少积分,我怎么猜呢,一般来说,这项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人们是不会轻易公布的,我要猜也找不到参考对象呀,我连我爸妈姐姐有多少积分都不知道,要现在去问问她们吗?她们会不会觉得唐突?她们愿意告诉我她们有多少积分吗?哎,不管那么多了,问问不就知道结果了?我先问我妈妈试试看,她原来是与我关系最亲密的人了。
说干就干!我向妈妈发出了通讯请求,妈妈立即答应了我,我们两个之间建立起了通讯连接。通讯一开始,我显然不想直奔主题,那样显得目的性太明显了,不太好。我先和妈妈聊了聊我最近的生活,问了问她和爸爸最近过得怎么样,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聊的,因为我们一家人经常交流,我仍然继续使用着家里的资源,家庭成员间彼此的联系就没断过,我们这样聊着,纯粹是联络感情,也许是出于对长辈的礼貌。我和姐姐虽然独立了,但我们一家人的关系却仍然亲密如初,甚至因为更多的交流而比以前更亲密了,这与我认识的很多人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些人独立之后似乎就与家里别的成员不怎么亲密了,与家人的关系逐渐疏远,仅仅保持一些礼节性沟通,家里人慢慢退化成为了普通朋友,就是那种再普通不过的朋友。我一方面替她们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又觉得我自己很幸运,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家庭。
经过种种铺垫,我终于提出了我要问的问题,我还告诉了我妈我为什么要问这个涉及隐私的敏感问题,妈妈表示理解,还责备我为什么早不说,一开始净说废话。她告诉我,她个人的总积分有一亿九千多万,具体有多少,告诉了我也没意思,对于估计导师的总积分帮助不大,我只要精确到千万级就行了。我觉得也对,妈妈擅长的是艺术设计和通讯学,应该也是很不错的专业,那收入应该和老师接近,至少我当时就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我告诉慕普老师,我猜她的总积分有1亿8千万。
导师说:“你就猜了个这么宽泛的数字?”
我辩驳道:“你又没说要多精确。”
导师无奈的说:“那倒是,法无禁止即为可行嘛,反驳有效。”
我问:“那我猜的对不对呢?”
老师说:“你也把老师想得太穷了吧?实话告诉你,就用你的精确度,我光在国内的积分就有5亿1千万多,我的总积分有15亿6千万,怎么样?学好法律很有前途吧?”老师为了让我们相信,还展示了她的账户清单,当然,数值也只是显示到千万级。
导师居然这么有钱,我们几个都很惊讶!一开始怎么就没看出来呢?或许是老师原来太低调了,导致我们这些“萌新”无法正确判断。不管怎么说,导师的这一“炫富”行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六个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