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对学生很重要,对学校也很重要。学校因此抽调其他年级的老师一起参与改卷,流水作业了一整天,成绩也出来了。
班主任是最先得到成绩单的,他们看到成绩单的第一眼,不是去看有几个学生考上联考划出的分数线,而是去看在重本边上的人有多少。
彭越拿到成绩单的第一眼也是和往常一样向分数线周围的人名看去,但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他眼睛刚要扫过前几个名字的时候,猛然一顿。“王翔?”看到班上第一名是他,彭越有点不敢相信。扶了扶眼镜,瞪大双眼看去。
“没错,真的是王翔,班上第一,也是年级第一。”彭越激动得有些拿不住成绩单,他知道第一名是班上的,但是没有想到却是最近才认真起来的王翔。
彭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王翔的各科成绩,怎么也挪不开眼睛。
一眼扫过去,除开语文和英语不是年级第一,其他的科目王翔都拿到了年级第一。特别是理综的分数更是创了新高,彭越只记得几年前有个学生也在一诊考出了这样的分数,293。
后来那个学生以全市第7名的成绩,考上了BJ大学。
想到此处,彭越感觉自己终于遇到宝了。他知道自己可能将要培养出一个清北苗子,这是他几十年来教学生涯一直追寻的。这不仅仅是荣耀,更是对自己几十年教学的肯定。
彭越不是大学毕业生,也没有上过高中,有的只是一张中师文凭。当年他中师毕业才17岁,在师范也没学到什么东西。毕业后,就到了一个民办小学教一年级。
但是进入社会后,他就知道社会不是那么简单。他不甘自己一辈子就待在这个小乡村,后来自己自学考公务员,同时他也放下自己本身的专业。
在小学教书的几年时间里,他四处找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更是遍读文学文献。最后通过努力,他终于离开了那个小乡村。
到镇里教了几年初中,后来凭着教学成绩,以及学识的深厚,被彭城中学校长看重。到了彭城中学之后,彭越更是努力。他知道自己得到这机会是多么的难得,从开始当普通班的班主任,后来逐渐开始带重点班。到现在,他带的王翔这个班就是全校最好的两个尖子班中的一个。
现在他也54岁了,教了二十几年的书。
“彭老师,不用这么高兴吧!”边上二班的班主任冉恒有些酸溜溜的看着他。冉恒知道这次考试一班远远的超过了他带的二班,不单是过重本线的人数,前十的尖子生,有七个都是一班的。
但他很有些不服,从进校成绩来看,二班的生源是最好的。聪明的学生很有几个,相反一班就显得平庸了。
彭越知道自身的不足,从高一开始就严厉抓学习。整个班的成绩,也逐年上升。但他自己也真的没想到,这次能有这样的突破。
“呵呵,冉老师,别的客套话我不说。”彭越笑了笑,把成绩单递给他,“你看看王翔的成绩吧。”
“王翔?就是之前高二的时候考过年级第二的小子?”冉恒不解的看着彭越。他知道王翔,开学不久他来找彭越说租房的事的时候,他也在场。
年级第一的成绩不会提前透露出来,就连统计成绩的老师也不会提前告诉班主任。这是学校规定的,所有人的成绩只能在打印出来的成绩单上才能看到。
接过成绩单,冉恒惯性的朝后面看去。他知道王翔曾经有一段辉煌,但是他从没有想过王翔还能爬回来。
找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冉恒皱着眉头,继续向后面看去。
彭越见此,心里十分开心。看到老伙伴出丑,可是每个人都乐意的,更别说两人还一直是竞争对手。
轻笑一声,彭越说道:“别往后面看了,你看看最前面。”
“最前面?”冉恒皱着眉头,向最前面看去。
接着,冉恒看到王翔的名字,猛的吸了一口冷气。
“了不得!”冉恒这时没有什么竞争心思了,看到王翔的各项成绩后,他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让学校再诞生一个清北大学生。
“这小子,可以啊!”
冉恒把成绩单还给彭越,感慨的说道。“这小子隐藏的深啊,怎么之前他一直都不表现出来啊?”
“谁知道,那小子在想些什么,让我白白****这么久的心。”彭越笑骂着。两人倒是没有怀疑王翔作弊,因为一诊是全市统考的,监考人员,巡考人员都是经过考察的。监考的设备,也都是模拟高考准备的。
王翔是两人的学生,彭越教语文,冉恒教化学。这次王翔拿了化学第一名也就是100分,这让冉恒喜忧参半。喜的是王翔是他的学生,而且还考了满分。忧的是王翔不是他班上的学生,而且还抢了一直在他班上的化学桂冠。
两人也不管其他了,彭越给分管校长打电话说了这件事,两人就开始讨论如何让王翔保持这样的成绩。
可以说,等分管校长来了之后,王翔在学校的生活将是一路绿灯为他打开。
当老师们在商量如何给王翔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时,王翔收到了《射雕》的最后一笔稿费。
王翔拿起刚换的手机,打向王岩。
“王主编吗?”
“恩,王翔。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
王翔知道王岩应该有什么事,“有什么事吗?”
“哦,是这样的。《射雕》在社会上获得很大的好评,很多读者都想见见作者。所以我们杂志社准备举办一个发布会,想请你来,你看?”
“恩,可以。但是我现在高三,平时没有时间,只有等寒假了。”王翔淡淡的说道。
王岩笑了笑说道:“没事,反正还有两个月就到寒假了。发布会就放在寒假举行,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啊,不然我办公室的电话都要被读者打烂了。”
“呵呵,一定来。我打电话,是我也有一件事要找你商量。”王翔顿了顿,“我要出实体书!”
电话那头,王岩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王翔会给他说这件事,出书是每个作者都梦想的事。现在还不是几年后,几年后只要有几分钱就能出书。
现在可不一样,要出书,就一定要先保证销量。若是没有销量,没有一家出版社会接这个单子。
“王翔,是不是有些早了。可以等《射雕》再发酵一段时间,虽然现在读者很多,但我估计还是不能支持销量的问题。”
听到这话,王翔也知道这个销量问题。有时候,一本小说没有实体书之前很多人看,但是发行实体书之后,真正愿意去买的人不多。这也就是导致一些网络小说,在网络上看的人很多,但是一到线下,买书的人就很少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没有人愿意去花钱买一本已经看过的小说,而且在网上就能轻松看到。所以也造成了一大批网络神作,在线下跌下神座,集体扑街。
对于王岩的话,王翔可以说是根本不担心。他坚信《射雕》的传奇,《射雕》是一部经典,是值得收藏的。看的人会越来越多,销量只会不断上升。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实体书我是一定要出的。只不过也要等到寒假,毕竟到了寒假我才有时间。”
王岩听到这话也松了一口气,他不想这个天才作家被出书这件事坑。从心底上,他是敬佩王翔的,对他十分的看重。现在王翔在今古传奇的地位,不比当年的红遍中国的红名差。
红名当年就凭着武侠小说,进驻了北大中文系当教授,同时也进入了国家作家协会。他相信王翔的日后的成就比之红名,只高不低。
虽然《射雕》现在的关注度很高,但是毕竟是新人作品。两个月,能看出一些东西。王岩这样想着。
和王岩说了这件事后,王翔也不再想了。他对《射雕》充满信心,现在只要经过两个月的考验就行了。
现在他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新书,刚才在电话里王岩也对他说了新作品的事。王翔也在考虑下一步写什么,金庸的书每一部都是武侠上的神作。可以说,每一部都成为了传奇。
想了一会儿,王翔决定继续写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只是第一部,《射雕》其实是一个系列,有三部。
剩下的两部更是是在前世名传天下,一部是《神雕侠侣》,一部是《倚天屠龙记》。金庸的小说几乎都是武侠和历史结合在一起的,这三部系列就是循着同一条历史轨迹展开的故事。
重新打开一个文档,王翔喝了一口茶,便开始集中精力写《神雕侠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