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二听了孔宣的话,又一头钻进瓦古体内的资料库寻找六级之后的科技,无意中看到了关于七级科技的介绍中提到的一些似乎和化死为生有关的东西,一下激动起来,但又看不太懂,于是向孔宣求证。
“二哥,我也早就看过了,而且很早的时候瓦古就跟我说过高级文明的特征,其中就有关于
‘七级塑仙,化死为生’的话,但我也看不懂里面的技术,所以不能确定。”
说完,孔二和孔宣互相看了看,又一起望向了孔大,眼神包含了激动,渴望,不安,害怕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在他们看来,孔大就是他们的最后支柱。
可惜,这个一向可靠的男人,此时也无奈的摊了摊手,摇头道:
“看我也没用,我连五级的科技都看不太懂,更别说跨越两个等级的了。”
顿了顿,似乎生怕两人受的打击太大,又安慰道:
“不过据我猜测,这有可能是涉及到了时间线的一种科技,似乎是处于高维的空间然后对其中的时间线进行复杂精确的操作以达到类似于‘回到过去’的效果的那种科技?我也不是很确定。”
“不用太确定,有个希望就好,起码我们有了努力的方向!”
看着孔二眼中同样燃起的火光,孔宣声音坚定的说道:
“大哥,怎么才能快速升级?你说吧,只要有法子,我们就可以试一试,总比摸不着头绪的好!”
“科技是需要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现在勉强可以运用五级的科技,但对于其原理,我们根本就一无所知,甚至是二级的一些技术,我们都还没太搞懂,只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能够利用它而已。
就好像是三只猴子拿到了一把枪。然后根据旁边的图案和自己的摸索知道枪是怎么用的,也知道用了它能够起到什么效果。但你让它从无到有的造出来一把枪,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更何况是在其之上的更高科技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事实上,文明之间一个等级的差距比你让那个猴子从造一把枪到造一颗原子弹的差距还要大。
而且,我们三个都不是什么正经的科班毕业,理论上要薄弱许多。如果想快速提升文明等级,还是要到地球上找科研方面的人员才行,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咱们是业余的。咱们只会用,不知道原理。”
“会用就行了,回地球的事再说吧,反正我现在是不想回去。不过,这样一来,咱们的母舰是不是该升级一下了?”
孔二在旁边急吼吼的说道。
“不错,反正知道了七级这个目标,咱们明确了方向,也总算是有了个念想。至于回地球的事倒也不急于一时,总不会咱们一回去就有一大群的科学家哭着喊着要来咱们的飞船吧。
我看咱们还是按着先前大哥定好的计划走的好,既然出来了,总要走远些,看看这茫茫的宇宙究竟有些什么吧。”
孔宣也跟在孔二的后面接着说道。
听了两个弟弟的话,孔大也没有反对。只是略有些遗憾的说:
“刚刚二弟说的没错,咱们的母舰看来真的是要升级了。就我刚刚看到的,这种超光速驱动器和电影中的那种利用人工‘气泡’的曲速引擎并不相同,而是让飞船跳入一个扭曲的‘超空间’,而后以超光速穿越极长距离的太空。
也因此这种装置无法一次性带着多艘飞船同时航行。而以我们目前的设备和我们所能理解的技术,即使有着瓦古的帮助,能够造出一套设备就已经很勉强了,因此我建议我们要么建一艘足够大的船,要么就在这艘原本的母舰上改装。
而鉴于目前只有我们三个人类,如今的母舰已经是足够我们使用了。战舰要是造的太大的话,即使我们有着大量的智能机器人,恐怕也很难操控的了。毕竟有些岗位,是不能只靠着机器人的。”
想了想,孔宣和孔二都认同的点了点头。然后,三人各自分开,准备着对母舰进行升级。
升级是全方面的,不光是动力系统的更换,还有防护罩,一些新式武器的装备等等。
凡是目前他们能够弄懂的,能再瓦古的帮助下建造出来的都被安装在了飞船上。
至于合理性什么的,那从来不是他们所操心的东西,即使想操心,也要他们懂才行。
还好瓦古的智能足够高,勉强的算是把所有的设备“合理”的安装了上去。
虽然不是重新的建造一艘船,但由于有许多技术孔宣他们三兄弟也是一知半解,因此装备的制造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新船的改装也因此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今天,是孔宣他们三兄弟正式向着宇宙进发的日子。足足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新船的改装才得以完成,几乎赶得上再建一艘新的母舰所要花费的时间了。
而此时,距离孔宣最后一次站在地球的土地上已经过去了将近十个月,快一年的时间。
全新的“启明星”号舰体的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目前的“启明星”号主体长9000米,包含护罩和天线的话长度达到了9360米。宽1580米,底层电磁轨道重接炮张开后最宽处为2700米。高约700米。
全舰搭载了各类智能机器人士兵近万名,武装基地五座,600000吨货物以及三名人类。运行时,全舰质量达到了8000万吨。
舰身装备有可抵御光束武器的叠层装甲,可令战舰突入大气圈的隔热胶体以及两套动力系统,一套就是原来的无工质型核聚变发动机,因为也有百分之五的光速了,比较适用于恒星际间的航行。
另一套就是最新安装的超光速驱动器了,超光速驱动器这个术语是针对其引擎和能够推动星际飞船完成超空间跳跃的相关系统命名的。
在超空间里,星际飞船的速度是没有极限的,因此仅仅用几分钟就可以穿越过行星间很长的路程。
也可以在整个星系中巡航,折叠范围更是无限大。
此外,除了之前两门单轴超级激光炮及底层的电磁轨道重接炮,“启明星”号最上层还添加了一门重型粒子光束炮,八门粒子主炮分别安装在舰体下部一门,上部三门,两侧各两门,以及一门中性三管粒子加农炮,位于主舰体前部,可替换为六门导弹发射器。
中部有四门单管双轨加农炮,十六门三管激光及粒子光线炮,炮塔更是遍布整个舰体。
还有十二个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战略导弹。四十八门十管导弹发射器,用来发射防御导弹,遍布整个舰体。
在舰体内部还要着包括强袭机甲80架,VF-1型变形自动战斗机200架,QF-3000F鬼怪战机120架及一些预警机和其他小型辅助飞行器。
另有梭形太空梭(就是之前地球上孔宣见到的)300多艘,中型母舰一艘,全地形作战专用机器人5000名,装备斯巴达镭射枪,核子炮,MB5D突击步枪,载具为幽灵式全地形战机及妖姬号运兵装甲坦克。
更有全频段多谱量子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三门装备有相位转移装甲的特种机甲作为孔宣三人的专用装甲。
只是用不用的上目前还是两说。
另外,关于精神体激发稳定增幅器的研究制造则仍然还在持续进行中。
就这样,飞船向着选定的目标---巨蟹座鬼宿星团的方向出发了!
在鬼宿中有一团星云,因为黯淡犹如鬼火,所以叫做积尸气。《步天歌》:
“四星册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积尸气”
《观象玩占》:
“鬼中央白色如粉絮者,谓之积尸气。一曰天尸,主死丧祠。”
“鬼四星曰舆鬼,为朱雀头眼,鬼中央白色如粉絮者,谓之积尸,一曰天尸,如云非云,如星非星,见气而已。
这个著名的星团,M44,又被称为Praesepe(拉丁语中“马槽”的意思),或是蜂巢星团。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积尸气”,因为位于鬼宿之中,因此被称为鬼星团。它也是肉眼轻易可见的天体之一,因此从史前时代起,就被人们所熟知。
一些古代传说与它有关: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将这个“星云”视为马槽(希腊语为:phatne),两头驴正在马槽旁进食,北侧的那头叫AsellusBorealis(巨蟹座γ;中名:鬼宿三;光谱型A1v,4.7等,距离155光年),南侧的那头是AsellusAustralis(巨蟹座δ;中名:鬼宿四;光谱型K0iii,3.9等,距离144光年)。
Erathosthenes认为这两头驴就是酒神狄厄尼索斯(Dionysos)和丛林之神西勒诺斯(Silenus)在与巨人族(titans)的战斗中所乘的坐骑,
后来因为巨人族惧怕驴的叫声而败退,希腊诸神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作为报答,这两匹驴和马槽一起被升入天界。
M44还包含着一颗独特的蓝色恒星。在它的成员星之中,有食双星--巨蟹座tx,拥有金属吸收线的恒星--巨蟹座ε,以及几颗7-8等的盾牌座δ型变星,都处于后主星序状态的早期。
而孔宣他们之所以选定这个目标则是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们从这个星团中,无意探测到疑似是从这团“积尸气”中发出的一组意义不明的神秘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