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六七月份,总是大学最热闹的季节.
早上,开着车送两小去了市中心的小学门口,看着杨眉叮嘱着两小要好好的听老师的话,不要调皮。然后看着两小依依不舍的走进学校,孔宣才又带着杨眉向着学校驶去。
话说买了车这么久,终于是顺利拿到了驾照,孔宣却早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份激动饱含着期待的感情了。
或许,这也算是成长的代价了吧。不过,小小的兴奋感还是有的。
开车带着美女兜风的心愿今天总算是实现了,还是三个大小不同的美女。倒也满足了孔宣那小小的虚荣心。
在校门口和杨眉分别,孔宣停好了车,才又孤身一人独自向着和杨眉相反的方向走去。虽然时间不长,但期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孔宣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有些记不清教室所在的位置了,还好大体的方向还是记得的。
拿了毕业证,又和一群不是很熟悉的同学照了张毕业照。孔宣就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学的校门。
站在门口,孔宣一边等着杨眉,一边回想着自己大学几年的时光。
似乎真的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向这段充满欢笑,充满浪漫,充满豪情壮志,也充满酸涩与淡淡忧郁的学生时代。
最后一次作为学生走出校门,我是否该对我的青春回忆做一个告别,还是就这么将一切的记忆,深深地烙在心灵的最深处。
遥想当年,初出家门,来到了异地,心怀好奇,傻里傻气混过了大一。大二正是尘埃落定的时段,开始去了教室晚自习,也用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拿下专业四级的考试,这是那一年唯一可以回忆起来的东西。
大三是为个人目标奋斗的开始,欣喜于开学初的付出,却遗憾于它的昙花一现;
幸好,在大学就要这么结束的时候。我遇到了“瓦古”。是它,让我的大学生涯不再充满遗憾。
大学毕业——结束的都是美丽的
青春散场,大学生活结束了,校园里的童话也结束了吗?我问了问自己,不想做答。
依旧是在熟悉的阳光下,在熟悉的水泥路上,看到的依旧是来来往往的学生在不停的穿梭于学校的某个角落。
准备毕业的学生都在抛弃着陪伴他们几年的生活用品、学习资料等等。
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有几分无奈,几分伤感与憔悴。看着学弟们表演着曾经我们的故事,会不觉的表露出自己的成熟稳重和潇洒,以显示他们的青涩与可笑,虽然心里还是挺向往、挺嫉妒他们。
这种嫉妒的方式,让人觉得有几分苦涩,几分寒酸。
我听着曾经的音乐想唤起曾经的故事,曾经的青春。我和它们是那么熟悉的朋友,不相信它们就这样狠心的离开我,难道只是因为这一切都将结束了吗?
我不想告诉自己,因为害怕答案。
大学结束,让人冷静,因为人想贪婪的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冷静则是存在的土壤。
我得思考一下,是大学上了我,还是我上了大学。
正在孔宣思考着这个颇为复杂的问题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杨眉出来了。美女的离去,总是让人不舍。看着杨眉周围那一圈圈的男性牲口,孔宣果断的上前拉住杨眉的手宣示着美女的所有权。
离了学校,一路上孔宣和杨眉都是没有太多话。只是偶尔听着杨眉感慨着曾经校园的时光。其余的时间两人都是沉默着,回忆着什么。
到了疗养院,此时的疗养院已经不是刚开始的时候人迹寥寥了。院里多了不少散步的人,三五成群。
见到孔宣和杨眉走来,纷纷的打着招呼。孔宣也是礼貌的微笑。这些可都是衣食父母啊,给个微笑是必须的。
到了办公楼,收拾心情。孔宣开始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二级文明,任重而道远啊。
公司的审批手续已经下来。接下来,孔宣一边发动着疗养院的关系网推动交通网络的完善,一边准备等公司步入正规后筹备无线供电系统的铺设及“智能飞车”的生产。
新公司的地址孔宣早已选定,就在“星空疗养院”的不远处,这儿地方空旷,有足够的地方。又离工路不远,交通便捷。
孔宣准备在这儿建造一座大楼,当成是公司的总部。旁边是厂区。
另外生产基地就建在远处的山坡后面。那里三面环山,只有一处入口,是个建造生产基地的好地方。而且也不需要太大。
孔宣只准备生产核心部分,至于其他部分则是打算外包给加工厂生产组装。
而山坡前面,孔宣准备再建造几十栋别墅。作为福利专门为公司的高层或对公司有贡献的人提供。
而建造大楼及各处的几个施工队伍都早已选定,不日即将开建。
这栋大楼孔宣准备建造成一个未来的科幻大楼,楼高九层。整个大楼都将由智能系统控制,足够数千人在这栋大楼内办公。
根据“瓦古”的估算,这栋大楼的建造价格将会高达二十多亿,而且还需要扩大才行,因为按“瓦古”的验算,主机和线路都需要非常多的空间。
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集合型的集团。
办公大楼,生产基地,厂区,生产线,这些都需要钱开动。还好孔宣的“星空疗养院”目前就是个吸钱机器,目前足以支撑孔宣的挥霍。若是单靠赌石得来的那一点钱,恐怕连造个别墅都不够。
整理了下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孔宣突然发现一件自己遗忘的事情,那就是房子的事情。
华夏自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房子。没错。几年前一套别墅的价格现在连买一栋商品房的钱都不够。
孔宣就知道自己老家不知道多少人一生都在为房子打拼最终却在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城市买不起一套房子而最终黯然回乡。
而像是燕京,魔都等地方,一个白领工作一年,都还不够在三环买个单人宿舍那么屁大点的地方的。房地产成就了少数的一些人,却让华夏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
彭城的房价虽然还不算最高,但也只是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来说的。
曾经孔宣没有遇到瓦古的时候,也在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在彭城买套房子,但一年比一年高的房价让他明白这最终不过是他的奢望而已。
而现在,公司高层的房子有了,却也不能也不该忘记公司中低层人员的需求。
或许现在刚处于起步状态的公司不需要考虑的那么长远,但作为公司的拥有者,孔宣却需要考虑的更加长远些。
建造商品房作为公司员工的奖励,未来的星空集团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抓住公司上下所有人的心,而一栋栋的房子就是作为抓住公司员工的心的最好选择。
况且公司员工大家集中居住在一起,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亲密感、有助于激发公司员工的荣誉心,让公司员工对公司更加的有荣誉感。
来回打量着周围的空地,孔宣最终打算将商品房建在未来的星空大楼的另一侧,一共六栋楼,成半环形笼罩未来的星空大楼。
这些都是急不来的事情,而目前孔宣急需解决的是人手问题,想要造“智能飞车”要涉及到许多的专业,总不能还到人才市场去招聘。
因此对于公司的管理层,以及普通的技术人员孔宣早已给国内外的不少猎头公司去了电话,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合用的。
技术人员的话目前只好先找一些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员了。
至于技术上的问题,虽然光靠着资料孔宣也是造不出什么的。但是别忘了“瓦古”这一人工智能的存在,可是比电影里的红后,天网什么的高级多了。要照葫芦画瓢的造出这么一辆车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瓦古”又没有手脚,因此孔宣还需要再想办法弄一条生产线,然后按照“瓦古”的要求改装完成,才有可能实现“智能飞车”的量产。
有着“星空疗养院”庞大的关系网,孔宣相信想要弄来一条先进的符合“瓦古”要求的生产线还是不难的。剩下的就只有孔宣自己来按照“瓦古”的指导一点一滴的改装生产线了。
毕竟,在这边他也没几个值得相信的人。总不至于让杨眉这么一个女孩子来弄吧。对于杨眉,孔宣还没想好是不是要把“瓦古”的事情和她说。这件事必须要先征求大哥的意见才可以。
另外,对于新公司的保安问题,也是要当成公司的重要部门来看。
孔宣相信,只要自己的“智能飞车”面世,绝少不了商业间谍甚至是各国的特务组织想要得到这个技术。
所以直到现在,公司都已经成立了,也没一个人知道公司是要干什么的,除了孔宣。
由于目前公司还什么都没有,孔宣也就打算只先招收十来个保安,优先选择当然是退伍军人。
至于“智能飞车”生产出来之后,孔宣抓了抓脑袋,看来只有和国家合作了。不然公司的秘密怕是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