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在外累了一整天,为给他的老大跑腿,此刻已经饿得狠了,便预备吩咐厨房赶紧上酒上菜吃晚饭,孟母却阻止道:“儿子,你先翻翻那些画像看看啊,省得你待会儿吃了饭又要出去逛那些花天酒地的地方,再来个彻夜不归,这事情便又给拖个好几天了。”
孟父也立刻附和道:“对对,二……浩然啊,你娘说得对。你今年都二十七了,咱们那杨柳巷的老邻居家啊,孙子孙女些个,年龄大的,都快满十岁了,你却至今连个房中伺候的人都没有,更别说主持家务的了。我和你娘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的盼儿媳妇啊,你今日就将这件事情办了吧。”
孟浩然再次抚额,他看了老父老母一眼,又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爹,娘,女方已经定下了,过几日咱们就上他们家提亲去。你们这几天就先准备准备吧。”
“啥?已经定下了?!”孟父孟母惊呼道。
“嗯。”孟浩然只回了一个字,似乎并不太开心。
两老人一看他那样子,便小心翼翼的问道:“谁家的闺女啊?”
“当朝翰林院学士陶家的女儿。”
“陶翰林?我的个乖乖!二狗啊,人家是几品官?咱又是几品啊?”
“爹、娘,管他是几品,总之,陶家的闺女我是娶定了。”
“可是,二狗子啊,这翰林,这个这个,人家是书香门第,我和你娘大字不识一个。虽然你跟着韩先生认过几年字,可是你一不会吟诗作赋,二不会弹琴画画,娶个翰林家的女儿回来,她要是整日做这些事情,不是要膈应全家吗?”
孟浩然知道父母说的是事实,他也不想娶个这样的妻子回来整日个膈应自己,可他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啊。
他孟浩然原本不叫孟浩然,乃是叫做孟二狗。
他原本也不是像今天这么光鲜亮丽的。
两年前,他还只是长安街上的一个小混混,率领着一群小小混混整日里凶神恶煞一般,靠着强收长安街上的商铺的保护费过日子。可自从他偶然一次狗血的上演了一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戏码,误打误撞的救了当朝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咳咳,便是三皇子,自从以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路上飞黄腾达。
自从他跟随了三皇子那位贵人后,凭着自己满肚子的坏水和阿谀奉承的油滑本事,他孟二狗深得三皇子的器重。
他先是从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了那位贵人得力的鹰犬爪牙,后头又过了两年,他竟然还混了个官当,并且这官已经越做越高,越升越快了。
自他当了官后,从此以后,银子、权利、美色,应有尽有。
但,有所得便必有所失。
孟二狗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能得到荣华富贵,手心里势必沾染了不少血腥之气,良心什么的也快要消失殆尽。他的人也变了,原来他还只是面上的凶恶,可现在他是在暗地里阴险,假恶人已变成了真恶人。
甚至连他以后的人生,都已经被人家设定好了。
比如说他当这个官,按三皇子的意思,便是要他进入庙堂之中助三皇子一臂之力。
再比如说他的婚事,他本没有想到会连这种事情,那位贵人都会为他“操心”的。
自他做了官老爷后,他的爹娘就开始热情似火的为他张罗婚事。他之前还想着,就先让这老两口乐呵乐呵的帮他选选也好。娶个媳妇回来,不仅要服侍好他的身心,自然还要照顾好他的老父老母才是。他没发达前,爹娘没少为他操心,现在是时候该让父母过上舒心日子了。
原本,他也不在意娶谁,反正娶谁他都能在外花天酒地的过舒坦日子。这么一想,所以,娶的媳妇先让父母满意就变成了最先考虑的事情了。
但是,谁知,他压根儿没有想到,他的婚事早已经被人安排好了。
前几日,三皇子跟他说,让他想法设法娶了陶翰林家的女儿。
三皇子说,翰林院里就这个陶翰林刚直不阿,又喜欢谏言,他想通过让自己的手下与其扯上关系后,以后方便他夺位谋权之后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翰林院里的迂腐书生们最是难缠,他们一个个明明文弱不堪,但偏偏不怕死得很。想当皇帝的人都怕这些书生们的口诛笔伐。
这位三皇子,他想要堵住翰林们的口,便拿那带头的陶翰林开刀。
但这些事情是不能跟老父老母说的,再说,他给他们说也说不清楚。
这两老人,整日只关心他何时娶妻生子,只关心他有没有看中的姑娘,又喜欢哪种类型的女人等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