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500000022

第22章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1)

管理巨匠档案

全名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国别美国

生卒年1909—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经典评介

彼得·德鲁克(1909—),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西方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中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哈佛商业评论》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管理巨匠简介

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1929年,担任伦敦经济出版社经济顾问,同时兼任该出版社在欧洲的通讯员。

1931年,获得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为了逃避纳粹迫害,1937年移居美国。从此,他以一名由若干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集团学者的身份活跃在美国经济学界。

1942—1949年,任教于美国本宁顿学院的政治学系和哲学系,并成为一名著名的教授;1950—1972年,任教于纽约大学工商研究院并成为管理学研究所的主要成员;1972年,被评为该大学的高级教授。德鲁克不仅是一位资深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高级顾问。他担任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大企业的顾问,还担任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政府顾问。

1963年,荣获克拉克国际管理奖;1967年获管理促进会泰勒金钥匙;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德鲁克在经济学理论所获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在管理理论领域方面见解独到。他先后与戴尔·纽曼、斯隆等人,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经验主义”的管理学派。

代表著作

1936年,《经纪人的终结》;

1942年,《工业人的未来》;

1946年,《公司的概念》;

1954年,《管理实践》;

1964年,《后果管理》;

1967年,《有效的管理者》;

1973年,《人与业绩》;

1974年,《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1976年,《看不见的变革》;

1979年,《旁观者的冒险》;

1981年,《走向下一个经济学》;

1985年,《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1987年,《管理学的前沿》;

1999年,《21世纪的管理挑战》。

管理智慧

德鲁克和经验主义

在他的两部颠峰之作《管理实践》和《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德鲁克首先对组织存在的理由和本质给出了启发性的见解:组织本身的存在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商业运营和商业成就的手段。其次,他提出了迄今为止对企业影响最为深刻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他阐述道:“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的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他还提出了管理责任的“五大基础”,即制定目标、组织、沟通和激励、衡量,以及人的发展。德鲁克的天才之处在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执行着管理研究的使命。他将管理确定为一种永恒的人类准则,“管理是任务,管理是纪律,但管理也是人”。他认为是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的水平。

经验主义学派又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德鲁克是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表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这个学派的宗旨是为大企业的领导者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德鲁克非常重视企业决策者个人的作用,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应由一些完全独立的个人来创造,这些人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未来世界的发展变化。重视成功企业领导人经验的研究,成为西方管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正是从德鲁克开始,管理才真正开始成为一门学科。德鲁克认为: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不同的企业,目标不同,经营的方式也就不同。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这些差异是非常小的。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在组织中,管理活动的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德鲁克非常看重经理人的作用,他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经理人素质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样的企业,开始的时候大体相同,但过几年后,它们的状况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经理人那里。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反映的是管理他们的经理人员的态度。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

管理理论有效性的判断

作为一个管理者,该如何判断一个管理理论是否有效?德鲁克提出了以下的几个原则:

有关环境、使命和核心能力的设想必须符合实际。如果这些设想很明显地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那么这些理论就是不可行的。当然这也不是很明了就可以看出来的,只有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洞察力,才可以看得出来。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刚成立之时,管理者们认为应该生产一种价格比较低的家用汽车,这项决定符合了当时的情况,使福特汽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关于这三方面的设想必须彼此相互适应。通用公司将关于市场的设想和关于生产流程的最优化的设想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也许是它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较为知名的是:通用公司创造的现代成本会计和合理的资本流程。

经营管理理论必须要让组织成员知道和理解。你在公司里随便找一个员工问一下,看他是否知道公司的管理理论,如果他的回答是否定的话,你也千万不要吃惊。在小公司里,员工知道公司的管理理论很容易,但在大公司里,如果管理者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的话,就会有很多人都不明白。

经营管理理论必须经受住不断的考验。经营管理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一种假设,外界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自身的情况也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就必须能够经受得住这种变化,在有所保留的同时,也要有不断变化的东西。

有些经营理论是很强有力的,是经久不衰的,但不会永远正确。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情况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理论也应不断地变化,有时候是略微的修修补补,有的时候则需要动大手术,要寻找一种全新的理论,不过这种全新的理论也要满足上面的四点要求。

做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尽管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它的影响却超过了几乎所有同样规模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德鲁克首先分析了管理的环境,明确了要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必须要解决的认识问题,还提出了一些管理者会遇到的现实的问题。例如,管理者的时间一般容易“属于别人”;管理者除非采取积极行动去改变他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否则他们只好继续这样“工作”下去;只有当别人利用管理者的贡献出来的东西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管理者在组织之内,但是他如果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

最终他告诉大家: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也是必须学会的。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的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是有助于提高机构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提出了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所需要的条件,他认为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种思想习惯:

知道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管理者自己掌握支配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他们必须要利用这点有限时间进行系统的工作。如果不能好好地利用时间,这种管理者的工作是无效的,他可能会经常觉得很忙,但是他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他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办法利用时间:记录时间、安排时间和集中时间。管理者把对时间的分配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安排。问一下这样的问题:“这件事如果根本不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哪些事是可以让别人办,效果也一样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时间浪费,安排好之后,就要高效地利用时间,即善于集中利用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要注重外部作用。把力量用在获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就是说,要明确这项工作最后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明白了这些目的和要求后,再开始做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管理者则并非如此,他们从要做的工作开始着手,埋头苦干了很多天,最后也没得出什么成果。

有效的管理者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管理者最好把工作建立在他们能做什么的基础上,而不是把工作建立在弱点上。配备人员,要看他是否具备完成这项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看他是否讨自己喜欢。当然,还要运用上级的优势,来为提高自己的有效性服务。

有效的管理者把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这些领域是他们要考虑的重点领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管理者有特定的任务,即要优先考虑这些事情,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后再作考虑。如此一来,优异的工作将产生杰出的成果。如果不管在哪个时期,所有的事情都一把抓,则很难有大的突破。明智的管理者给自己定出优先考虑的重点,并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

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按适当的顺序采取适当步骤解决问题。只有在“不一致的意见”的情况下作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如果大家都是“统一的看法”,不一定是好事。他们也知道,作决策需要时间,快速作的许多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决策。作决策要慎重,要考虑很多的情况。

另外,有效的管理者还必须致力于对三项管理任务的追求:首先,要取得经济效益,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利润;其次,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第三,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企业组织结构应该具备的特征

德鲁克对组织结构也很重视。他认为,法约尔和斯隆的有关组织结构不是“自发演变”的观点是正确的,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思考和分析,要经过仔细的研究,自发的演变会带来混乱;设计一个组织结构并不是第一步,而是最后一步,不是结构确定战略,而是战略确定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组织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德鲁克认为好的组织结构应该具备6种共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组织结构应该明确。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明白自己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应该与谁合作。

结构应该有经济性。组织结构能够使人们进行自我控制,使各种成本费用最低。

引导方向和有利于相互了解。组织结构应该能够把部门的和人员的目标和方向引向整个组织;组织结构应该让各个部门的人相互了解,让他们理解自己的任务,也理解共同的任务,要有利于信息的交流。

有利于决策。组织结构应该有利于各个层次的人员做出决策。

稳定性和适应性。组织结构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连续地工作,目标才会不断地完成;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各种条件发生变化后,组织结构要能够适应。

永存性和自我更新。组织结构应该能够培养未来的管理者,能够让管理者的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它也应该能够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

目标管理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沃迪恩发展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他把参与目标管理的人员扩大到整个企业范围。目标管理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它在国外被称为现代企业之导航船。在现代企业中,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使员工需要与企业的目标挂起钩来,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德鲁克在他的伟大著作《管理实践》中阐述了目标管理的要素,并把各要素综合起来考虑,对目标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论述。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一个组织必需建立其大目标,以作为该组织的方向,为达成其大目标,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设定基本单位的个别目标,而此等个别目标应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从而促成组织团队的建立,并得以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

目标管理的内容。目标管理的具体含义是指管理者以工作目标来领导部属。管理者在事前和部属商定彼此可以接受的目标及计划后,即充分授权,让下属选择最有效手段,以达成预先设立的目标。事后,管理者再以原目标与部属实际执行的成果加以检讨,并予校正与调整,以验证目标的达成情况。

目标管理使得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计划与思考,也让部属有更多机会发挥功能。所以目标管理乃是有效发挥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培育部属才能的领导方式。让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是目标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目标必须要让员工参与制定,这样做有利于目标的接受与实施。有关目标设定的研究表明,设定恰当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虽然不能说让员工参与目标设定的过程总是可取的,但是,当员工在接受较困难的挑战性工作遇到阻力时,让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肯定是有好处的。他们自己参与了,就会卖力地去为这个目标努力,等目标实现了,他们也就更有成就感。

同类推荐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热门推荐
  • 仙传外科集验方

    仙传外科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重生之远征冠军

    重生之远征冠军

    这里有儿时的梦想,这里有少时的无赖和悔恨。足球的世界里有欢笑和泪水,冠军之路。还在远征。心若不死、远征不止。
  • 神灵的契约初遇

    神灵的契约初遇

    上古唐龙,煜龙至尊,神灵之战,独我称霸。从阿斯兰特来到人间界的600位神灵,为争夺主宰之位而相互争斗。云飞是600个神灵中的一个,同样也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然而,这场战争,他远远还不知道,对于他而言却有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山南少年行

    山南少年行

    玄门者,武道之至高境界,为江湖人所毕生之追求。山南少年,身怀玄门异宝,步入繁杂世界。至此,一花一木,皆是玄门!少年强,则国强!
  • 人生一段无名的旅程

    人生一段无名的旅程

    本小说主要讲述军晓的一生,人生本来就是短短几十年,有过的疯狂、张扬、精彩,死后也会化作烟云消逝。把握住人生的一条线,要活便活的精彩。
  • 静心

    静心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忘不了放不下

    忘不了放不下

    坐在相遇的那个地方,对他说:如果当时我放弃了,或是我忍住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他摇了摇头,说:不会的,我怎么会让你跑掉.........
  • 王俊凯之美人鱼的爱恋

    王俊凯之美人鱼的爱恋

    这是《再见!美人鱼》电影的后传。写余子萧和高宏泰后传故事。但主人公不是他们,而是王俊凯和。。。大家也知道,这是一部明星文,你们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看,就不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