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2700000011

第11章 答案就在风中——关于我的大学(2)

那个六月的夜里我常常被歌声惊醒,男生们在走廊里高唱着“姑娘姑娘,漂亮漂亮,警察警察,拿着手枪”,“吃的都是良心,拉的都是思想”,听起来很绝望,困兽犹斗。还有好多人在楼下唱歌叫值班的大爷开门。那种颓唐,印象深刻。七月里我们在阳台上望见楼下众人泪雨滂沱为对方的“七哥”送行。整天一脸阳光的七哥,竟然哭得抽抽噎噎,高楼断望的我们,也忍不住泪眼婆娑。似乎从这里开始成长,目光幽远,穿过岁月,直望到四年后的那一天。

午后阳光里楼上阳台弹琴唱崔健和黑豹的老兄们,都无影无踪,流星一样消逝在此时此地。偶尔经过时,不经意望上去,残破的门窗桌椅,一个人迷茫地倚在阳台上,不是废墟里的玫瑰,象废墟里的思想者。夏日摇滚,再听不到如此传神的夏日摇滚。

四年,摇滚始终被我们狂迷,崔健、黑豹、张楚、唐朝、何勇一路听过去,直听得“苍日青岚,黄沙漫天”。用山东话唱唐朝,仰面高歌,手舞足蹈,听得喜欢唐朝的大、小马寒毛直竖。每天活学活用何勇的“吃了吗?”或者“125(房间号,原文为“香港”)的姑娘们,你们漂亮吗?”当然,还有张楚的《蚂蚁蚂蚁》。

想起王朔夸夸其谈港台文化“四大俗”和大陆文化“四大支柱”。也许我们大学时支柱之二是《红楼梦》。日日手不释卷念念有词,读得老眼昏花,险些青丝成雪。自然,我们的规矩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学的全是“动了兵器了”或者“您老人家素日里到底有些不正经”这等边缘“话语”,应该受到“精英文化”围剿的“大众话语”。

不过附庸风雅之心还是有的,班里十二个小女子拈阄成了“金陵十二钗”,细想竟也各合脾性。接下来只好结社作“诗”了。“海棠社”“桃花社”“菊花社”嚷得紧,四年下来,竟连“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这样的通俗诗句都没出来一句。“枉担了虚名”,真是。后来“湘云”曰:可惜十二钗的命运都很凄惨。大家作怕状,慢慢便淡了。

大家一直在博览群书捏造文章批发笑料,热闹得比之中文系竟无甚逊色。四年级时才有“历史意识”,找个破白纸本充作“室志”,每人得空在上面涂几句“一夜北风紧”之类的打油文字,借物言志或者寄托“幽思”,慢慢就发展成“某某某脸上一团火背后一把刀”之类的人身攻击互相谩骂,技巧逐渐提高,简直直逼鲁迅、梁实秋,开始赞叹这个破本子是超级文豪的摇篮。“读书人”偷书都算“窃”,骂人自然也高明得多了。后来读一个叫孔庆东的人写的《47楼207》,看见孔子的光辉形象,愈发觉得“读书人”实在是高。

入校时还赶上个“诗情飘逸”的尾巴。反正校园里还有“诗社”,一群学兄像模像样地写着诗,出着诗刊。总是虔诚地听他们高谈阔论着叶芝、里尔克、艾略特、帕斯……这些陌生的名字,在他们凌乱的宿舍里,或者繁巧了傅夏夜,在高楼环绕的草地上,一时乃有李杜遗风。那些聚会,一定深入骨髓地影响了我。他们很快都走了。我奇怪这个城市的夜空再也找不到那个夏天那么多星星。一直想问他们注意到没有——恐怕他们已无暇于此。有的躲在美丽的家里,有的桀骜地留着长发寻着出路。或许只有那个“好学”的小女孩还在怀恋,还在冥想。还记得他们告诉我,那个《寒冬夜行人》还不错时,狂喜的心情。后来,一堆诗刊堆在书架最底层,只是偶尔翻翻穆旦顾城海子。后来很少遇见喜欢写诗的人,人们习惯于把“诗人”这个名词赋予一种大家“共谋”会心一笑的意义。

江山代有文学青年出,挥着如椽巨笔,搏杀着生路。那时有位中文系学兄,庞大如鲁智深,美文却如空谷幽兰。我们每捧曰“才子”,他便一本正经自称“菜籽”,伸出肥硕玉臂展示“菜籽油”,憨态可掬。某盛夏与一文学少女侧立两边与之合影,他肉山般端坐,手舞折扇,一副恶少模样,我们沦为“大屋里的丫环”。曾经送了高晓松的《青春无悔》给他。他给崇拜者们签名就现学现卖,很没创意地写下了“青春无悔”。后来他来北京过起研究生日子,似乎搞些电视理论。那个夏天以后也没有见过,也许已是更大的“菜籽”了。

还有好事者搞了一个“梵鸽音乐创作室”。聚了好些才人填词谱曲,几个弹吉他的男生和他们的歌成为那时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来我与他们中的一个女孩厮混在一起,大家聚在我们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里弹琴唱歌。一个男生在一个清爽的快餐店“卖唱”,唱他们写的《意外》,还有《周末阶梯》(我写的惟一一首“歌词”,讲阶梯教室周末看电影的人们)。纯净的音乐里,那些夏夜冰柠檬般沁人心脾。

还记得关了灯,他在窗子洒入的月光里弹唱《流浪歌手的情人》,歌声苍凉淡远,“我只能一再地/让你相信我/那曾经爱过你的人/那就是我……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一扇朝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此时,月光穿过小窗覆盖的藤萝流泻进来,歌声与图景,挥之不去。两年后的平安夜,北京的酒吧里,一个如他般年龄的歌手唱起这首歌,曲调依然,却无当初韵味。是不同的气息。已不是那个校园世界,或许没有理由苛求。

校园里另一种歌手以声音酷似名歌手比如齐秦或者苏芮知名。每场校园晚会上歌声曼妙。曾有位老兄一时兴起,将衣服件件剥落,掷给观众,歌之舞之,跑下台与观众热烈握手。后来校方认为此举有辱校誉,将其“封杀”。确有几位男女歌手在校园里风靡了几年,毕业时还有个人演唱会,唱得惊天地泣鬼神,嗥嗖也移威,让人动容。可惜没有亲见此盛况。倒是记得先我一年毕业的人们的毕业晚会。台上唱得泪流满面,台下齐声高唱,举着手里的烛火,哭得伤心欲绝。

我们那一年的毕业晚会,几个人跑出去看世界杯,喝酒。后来听说一个男生唱了《我终于失去了你》,唱了《直到世界末日》,台下的人们举着打火机,高喊着他的名字。大家的声音都嘶哑了,只有眼泪还清醒。怀念那个忘记一切的场景,虽然没有亲历。

后来为了拍我梦想了好久的纪录毕业的专题,又看到小我一届的“孩子们”毕业晚会的镜头。“梵鸽”的男孩女孩唱着自己写的《远航》,坐在高脚椅上,高高的一束光下,轻轻浅浅地唱着。夜半的剪辑间里静寂无人,一个人看着,听着,恍然是去年时候,眼泪不觉落下来。与台下的人们一起,无声哭泣。为了一去不复的大学时光。

最后的七月,我们鬼影般在午夜灯火朦胧的校园拍照,午夜两点跑出去烧烤,清晨在楼前广场作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文化衫背后写着“观众朋友,再见”招摇过市,白眼向食堂的“菜花”、“饭花”姐姐,报答她们这些年的慷慨迫害。我们再次捧起萧峰韦小宝呕心沥血地苦读,我们的毕业作业最后一个镜头是背着行囊的人们回头观望……去日苦多。念你如昔。那时为了特立独行,免去了毕业留言——其实没有痕迹的毕业,毕竟有些遗憾。

桃李无言

走在校园里总有些惊喜,又开了几丛绚丽小花,假山旁有喷泉涌出了,树林里新铺了一条小石子路,小亭子粉刷一新了……这块山石,也是悄悄立在那里的,象圣诞老人的玩笑。上面刻了四个字:桃李无言。这献给那些可爱可敬的师长。

每个阶段,都被某个老师无声影响——也许都无意识,却是极重要的转机,或者截然的路。遇见过《死亡诗社》里罗宾·威廉姆斯那样活跃的老师,也有《四百下》里那样填鸭的老师。小时候我们无法选择,大学的好处也许就是你有更多的自由意志。

曾有位讲“艺术概论”的老师,讲课纵横恣肆,从黄胄画驴到张艺谋导《图兰多》,再到电影《Before the Rain》……也许当年我那点可怜的电影教育竟是从他收藏的众多影碟中得来。大家上课的任务就是如痴如醉听《茶花女》和《贝九》,还有暗自密谋去瞻仰他几个珍藏版本的《红楼梦》。

还有位眼镜平头赵书信式的老师,讲课时眼睛瞧着窗外,边想边说,字字珠玑倒是真的。不过害得大家以为远方高楼广厦上悬着无数华词丽句,俯拾即是。后来在他家见满壁诗书,终明其所在。后来他为一电视节目作主持,仍是置身事外的闲雅。倒是他的高足们半真半假如星宿老怪弟子般大肆吹捧着。

有位中年发福的老师,当年英俊面相风韵犹存。我等俟其所授之课都已及格,便悄悄昵称“小胖”。“小胖”私闻此风,居然不恼,还多次趁师母不在家时力邀全班去大吃大喝尽兴长谈,亲自为我们炸好鱿鱼圈,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鱿鱼圈——这么久了,美味似乎还在舌边。

几年前教我们革命史的老先生,我们始终不知他的姓名。课表上的名字似乎不是他。因为后来看见那个名字印在讣告上,虽然他让我们小学生一样每天背他留的作业,给了我大学时代成绩的最低分,大家还是由衷叹息了一回。可是次日看见老先生依然潇洒娴熟地驾着他的山地车在校园里穿行,中山装与山地车,很有创意的组合。数得清的白发愈发稀疏了,那种睥睨岁月的神情却与我们的大学很合拍。好事者回去宣传,大家简直拍案惊奇。

离开这么久,大家最想念的还是四年的班主任。那么孱弱,没有油滑与虚饰。开学时总被我们当成同学。我们是他的第一批学生。毕业时他陪我们待了整整两天。拍照,聊天,请饭。问他:我们走了,你心里什么感觉?他说:我的心空了。

他甚至被我们称为“亲爱的”,属于大家的“亲爱的”。他的心脏病不知怎么样了。他的抽屉里塞着满满的药。他在那里挣扎着,教导无数的新鲜稚嫩面孔,准备写他的广告学教材。

我们离开学校半年后他结婚了。师嫂我们很熟悉,很亲切地叫“姐姐”。那天他们都很漂亮。好多学生回来看他们。很热闹。

据说快有小宝宝了。我们曾经为小家伙取了名字,叫“江米条”——估计此方案是要被否定的。下一步就是回去争作小家伙的“教母”了。

打电话给他,他总是很高兴,叮嘱或者鼓励。走出他注视的目光,走不出他关注的心灵。有些母亲的感觉。

他在学哲学,还钻研《周易》,目光炯然,有洞见之态。他有些委屈地应付着很多。知道他很累,却无法援手。

好久没有他的消息。他眯起眼睛笑的样子孩子般无邪。

(后记)

周五的夜里,听着音乐,遏止不住地想写出那些旧事。夏天的气息,暗夜的台灯,键盘轻微的声音,还有收音机里感伤的音乐,营造着怀旧的情调。旧时文字,旧时光阴,慢慢在手底滑过。

很久不写这些酸文假醋的东西。像电影里一个人说:我没作大哥已经很久了。

写起来却不可收,枯坐一天,兴味盎然。

也许有些不知所云。经历过毕业的人们,会解其中味吧。

同类推荐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肆事融笔端(叙事卷)

    肆事融笔端(叙事卷)

    本书按照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其他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各科病人的饮食禁忌。
  • 人在途中

    人在途中

    名曰《人在途中》,这是意韵深长的,这是一次人生旅程,也是一次诗创作经历的回眸。回眸是一种对生命无声的拷问,有深切的眷恋,有难以割舍的岁月印记,无法留住的时光的爱恋和无尽的思念会涌上心头。时光已经远去,然而踩在时光脊梁上的脚印会永存。重温那些值得回時的岁月和留在岁月上的情感烙印,会使内心充满月色般的柔情。令人心醉的回眸.是为了未来梦幻般的向往,是生命为了新的创造远景的倾诉。
  • 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五卷本的《张强文集》收入了我从1983(《四僧艺术略论》)到2009年的160余篇文章、300余首诗歌,跨度达26个年头。 其实,这个学术履历,远远不能包括我的研究范围,甚至无法构造出一个基本的框架。而我的学术研究的重心,已经逐渐地凝结成为三个基本的走向,即“中国绘画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视觉文化研究”,这同时也是我在山东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带硕士生的三个培养方向。 “中国绘画学”方向包括了如此的内容:《中国画论体系》、《中国绘画美学》、《中国山水画学》、《中国人物画学》、《现代国画形态》。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

    都市超级

    他是天道的宠儿,他穿越到了地球,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人鱼之都:愛及若离

    人鱼之都:愛及若离

    一朝梦醒,他不仅爱上了非人类的人鱼王子,还惹了两个硬板级情敌,一个是侍妾,一个绝对爱慕者,因为她的出现,红锂一手策划将她害死,那个曾经认为美好如水般的非烟,也不过是维护自己的爱情,冷眼旁观一场无情杀戮。熏夜这人为人冷漠,却因为尹天雪的乱入,让冰冷的心有所动摇,几日前的相见,他没想到是最后的告别,她死,他查,下地府,上天堂,终于找到时,她早已面目全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有心无脑的可爱傻女子。
  • 腹黑娘子造孽爷

    腹黑娘子造孽爷

    凌倾雪,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冷酷无情,残忍暴虐,是她的专属语!但谁人又知,她杀的都是该死之人!她有何错?一朝阴谋,一朝穿越,让她成了一国公主,原以为上天眷顾,赐她一世安宁。可亲眼看到亲人被人带走,才知道是自己太天真。从此往后,她不在只为自己而活。胆敢欺她者:杀之!伤她亲者:诛之!挡她者:灭之!
  • 网游之无双剑豪

    网游之无双剑豪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要不放弃,拥有一颗明镜止水之心,成功便会回到你身边。”当方洛被逐出诸葛家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不再平凡。心之所向,无怨无悔,手中持剑,所向披靡。
  • 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戏之美女房东是菜鸟

    游戏之美女房东是菜鸟

    1号田:耕种生命丹,效果瞬间满血。2号田:耕种经验丹,瞬间升一级。3号田:耕种符纹晶石,武器直接跳级。4号田:嗯?没东西种了?用来做牧场吧,养只金鸡,下个金蛋,来砸金蛋喽,砸出啥看人品。菜鸟雪:我是菜鸟我自豪,我是农场大地主。
  • 《你的倾城我的国》

    《你的倾城我的国》

    “唐华,你说,我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的喜欢上你了?”“因为我不喜欢你?”.....她自从看了他一眼,就一直念念不忘,誓要把他追到手。奈何天不遂人愿,他防她如防豺狼虎豹。她说:“唐华,你生下来就是我的,你本来就是为我而生。”他嗤笑,却并不答话。******或许多年后,我们挥手道别,天各一方。可是你一回首,我定在你左右。情不知所起,一便眼万年,此去经年,执着不变。
  • 同桌你别为难我

    同桌你别为难我

    刚上初中,她居然又和小学死敌分到了一个班.他有钱有势,还和她意外的成为了同桌.在一次外出郊游时,他居然说:"因为本少爷看上你了。"结果,她的初吻就在帐篷里给了他。她极度不愿和他在一栋别墅里住,可是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想让谁去哪里,是轻而易举的。她只好服从。可不知为什么,渐渐的,在他的关怀下,她好像喜欢上了他。在她终于隐瞒不了自己喜欢他的事实时。她成为了他的太太,名副其实的陈太太。
  • 萌萌兔妖:仙君你好

    萌萌兔妖:仙君你好

    她只不过是去天宫的御花园转了一圈,就被诬陷偷吃了极寒天冰莲?就算她是个吃货,但只爱吃肉啊!这花的名字一听就是能冻掉牙的,她才不吃呢。啊啊,你们要干什么?我不过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啊,你无缘无故把我变成一只兔子并赶到凡界是怎么回事?我好歹也是个仙女啊喂!什么?你准备陪我一起下界还不许反对?!我只想要我的美食们呜呜呜……
  • 爱情向左

    爱情向左

    与其说这是一本创作集,不如说是一个人的编年史,什么陈年烂谷子的事件想法都有。要读者陪自己走上一段疲惫乏味的旅途,当然极为不妥,于写作的一方,却篇篇有保留的必要,各个阶段的形态用文字的福尔马林浸泡着,成为供专业人士作研究之用的个例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