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真正杰出的人,那么就要先下手为强,这将使你获得双倍的好处。在其他一切条件均等的情况下,凡事先下手者必先占优势。有的人本可以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内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可偏偏让别的不如他们的人占了先机。古时王宫贵胄中占先者是长子(古代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紧随其后的是次子,只落得告官兴讼才能勉强得到一点糊口之财。现在商海中,走在前面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无论后来者如何勤奋,也总难免受到邯郸学步的嘲笑。精微奥妙的天才总是能凭独出心裁、另辟蹊径的办法取得成功。只要他们思虑谨慎,使冒险变得安全。聪明的人善于标新立异,终得以在英雄榜上取得一席之地。有的人却情愿居二流之首,不为一流之次。
《智慧书》的智慧
在激烈的竞争中,慢一分钟就可能落后。若能先洞察先机,抢先一步,就可以捷足先登,获得成功。抢在别人前头,就如同战斗中占领了制高点,自然主动权在手,胜算在握。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非常的艰难。但是,要作好一个成功者,一定要如此训练自己。你必须要具备凭现状来判断未来趋势的能力,现在是零,将来可能就是无限的。
智慧故事苑
故事一:
约翰是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青年,在他读高中时,进入全美著名的高等学府就是他的梦想,可是由于家境贫穷,他必须休学一年,拼命工作来挣取足够的学费。在等候工作机会时,他无意中听到关于西点军校招生的消息,他想在那里读书,学做军官,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约翰当时对西点军校一无所知,他本来可以等一年,试一试考大学,然后再作决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想了一晚,第二天,他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母亲:“我要到西点去试一试。”
这一年,约翰刚满18岁,但是他具备了决断的勇气。仅仅过了5年,约翰便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非凡的果敢成为一名众人皆知的优秀军人。后来,当他光荣地卸去陆军上将的责任而退休时,有人介绍他到一个全新的行业去做事,本来他也可以等一等、想一想,可是他仍然没有这样做,他再次以坚定的口吻告诉太太说:“我要去试一试。”仅仅过了两年,约翰就成了该行业的专家。
故事二: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个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了,他气愤地赶到选拔委员会,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办法参加选拔考试。但一个普通的工人要想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了勇气站到戴维教授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扉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家门前徘徊了好久。终于,教授家的大门被一颗坚定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注视着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老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我才不要当这样的傻瓜呢。”老者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严格而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高贵而华美的大门。
智慧锦囊
可见,有先见之明,且大胆实践是何等的重要。很大程度上,是它为你不断赢得先机。
你将来要做的是,不断创造新的方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引领时代。
在一切都不断地激烈变化的今天,如果始终保持一种作风,一种风格,必定会落伍。随时适应时代的变迁,是现代人应有的一种方式。
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和成就。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取法上者得乎中,取法中者得乎下,取法下者得乎无。”而西方也有这样一句谚语:“想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能得到一只金袖子。”
而在人的一生中,要做成功一件稍有分量的事情,总要承担某些风险,如果不愿意或不敢于承担风险,就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得不到。请记住这句座右铭:“确定你是对的,然后勇往直前。”
推陈出新,与日俱进
这是凤凰涅槃的秘诀。卓越终归会变朽,名声毕竟有尽。天长日久之后,再大的敬意也会销蚀,再显赫的成就到了老年也会被平庸所战胜。因此勇气、才华、幸福和其他一切都应该时时更新。要敢于重现你的辉煌,如同骄阳,屡屡射出晨光。收敛起来,意在使人们加倍怀念;重放光彩,为的是使他们鼓掌欢呼。
《智慧书》的智慧
当今社会,唯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低估突发奇想对于成功的重要。也许有的人成功的想法来自书籍,来自他人的介绍,来自对现状缜密的思索,来自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但是,灵感却来自你的心灵深处。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观念和意识,能否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创新的基本技法。
创新,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或一无所有的情形下,创造出新的东西。创新需要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要推陈出新,绝不是把一切都扔掉,连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识和经验都通通抛弃,不加选择地否定。要知道,经验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最实用的规律性的感觉,是做任何事都可以运用的原则性体验。而有的知识,并不是短时间就能更新换代的,相反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引导人类进行创新的理论。
因此,在寻求突破时,抛弃的并非是一切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是有所选择地否定那些逐渐僵化、生硬、陈腐、过时的观念和道理,包括我们认为非常成功却逐渐落伍,只能记载我们过去的辉煌的东西。
实际上,基本知识和经验是我们创造的根本,是寻求突破的必经之路。如果一名运动员连运动规则都不懂,就整天想着如何向世界冠军进发,这只能是一种妄想。
可见,我们在突破陈旧的思维,追求更大的成功时,应切忌好高骛远,被他人的成功所迷惑,从而失去目标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智慧故事苑
美国商人斯太菲克本是一个退役军人,在医院疗养期间,他读了《思考和致富》一书,深受启发,他很想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话,通过自己的思考变成一个有钱人。
躺在医院的床上,他苦思冥想,一连想了许多主意:创办一个信息中心、开办一所疗养院、与别人合伙搞一个广告公司、建立一个电视台……他为自己的种种想法兴奋不已。可是,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要做的事情虽然都是能引起轰动效应的大事,但尽快实现的可能性极小,自己连起码的资金都不具备。辗转反侧,他认识到自己还是应该先从小事着手,等到把资金筹够了再做大生意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