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齐桓公所尊的第一个周王是周僖王,是周庄王的儿子。
周庄王有个弟弟叫王子克,之前很受其父周桓王的喜爱。周桓王临终前,将王子克托付给周公黑肩。周庄王三年,周公黑肩想要杀死周庄王并立王子克为王。周大夫辛伯就劝谏他说:“媵妾想要和王后平起平坐,庶子想要和嫡子分庭抗礼,权臣想要和卿士争夺权力,大城想要和国都一决高下,这可都是引发祸乱的根源啊。”但周公黑肩却不听劝谏。辛伯于是把周公的图谋报告了周庄王,周庄王在辛伯的帮助下杀死了周公黑肩。王子克见状,于是逃到了南燕国(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东北)。
周庄王在位十五年而死,其子姬胡齐继位,这就是周僖王。
周僖王在位期间,周王室更加衰微,诸侯们谁也不把天子放在心上。而在这个时候,齐国这样的大国派使节前来周王室朝贺并献上重礼,这就使周僖王立即喜出望外,感觉很受尊重。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周僖王接受了齐国的朝贺和礼物,就必须要为齐国做一点什么,才感觉对得起齐国对周王室的尊奉。而这些,正是齐国想要的。
齐桓公向周僖王提出,宋国刚刚发生内乱,即位的宋桓公君位不稳,想让周天子颁布一道诏令,让诸侯们一起会盟,对宋桓公的君位予以官方确认。周僖王非常高兴,当即授权齐国去做这件事情。
齐桓公和管仲等的就是周王室的这个授权,接到周僖王的命令之后,齐国立即向诸侯发出通知,定于第二年三月初在齐国的北杏(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一带)这个地方会盟,共同确立宋桓公的君位。
前文曾经讲到,宋国是商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周武王死后武庚造反,周公率军讨平叛乱,以微子启代替武庚,延续商朝贵族的祭祀(兴灭国,继绝祀)。
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衍继位,这就是微仲。微仲死,其子稽继位。稽死,其子宋丁公申继位。宋丁公死,其子宋湣公共继位(因为此后还有一个宋湣公,因此这个宋湣公又称之为宋前湣公)。宋湣公死,其弟宋炀公熙继位。宋炀公即位之后,被宋湣公的庶子鲋祀杀死。鲋祀弑杀宋炀公之后,想要拥立宋湣公原来的太子、自己的哥哥弗父何(孔子的十世祖),但谦让有礼的弗父何却坚决地推辞了。弗父何推辞不当国君,于是鲋祀就说:“你不即位,那么我就应当即位。”于是自立为国君,鲋祀就是宋厉公。宋厉公死,其子宋僖公举继位。宋僖公死,其子宋惠公腼继位。宋惠公死,其子宋哀公继位。宋哀公在位一年即死,其子宋戴公白继位。宋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宋戴公在位三十四年死,其子宋武公司空继位。
宋武公的一个女儿,在嫁往鲁国之后,被鲁惠公父夺子媳,生下鲁桓公。宋武公在位十八年而死,其子宋宣公力继位。宋宣公的太子名叫与夷,宋宣公在位十九年之时病重,要把君位传给他的弟弟和,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天下的通义,我要立和为国君。”和再三推让后接受了。宋宣公死后,弟弟和即位,这就是宋穆公。实际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并不是天下的通义,而是殷商的继位传统,所谓“殷道亲亲”就是这个意思,与嫡长子继承的“周道尊尊”相区别。
宋穆公时刻不忘他的哥哥宋宣公传位于他时的情景。宋穆公在位九年之时病重,于是他召见大司马孔父嘉,并对他说:“先君宋宣公舍弃太子与夷而立我为国君,我不敢忘记。我死了,一定立与夷为国君。”孔父嘉说:“群臣都愿意拥立您的儿子公子冯。”宋穆公说:“不能拥立冯,我不可以对不起宋宣公。”为了避免产生后患,于是宋穆公让公子冯到郑国去居住。宋穆公死后,宋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这就是宋殇公。一些有学问的人听说这件事情后说:“宋宣公真可以称得上是知人之人,立他的弟弟为国君成全了道义,然而最终他的儿子又享有了君位。”
然而,这句话说得实在是有些太早了。
宋殇公元年,卫国公子州吁杀死他的国君卫桓公姬完,自立为国君。州吁想得到诸侯的支持,就派人告诉宋殇公说:“公子冯在郑国,一定会作乱,可以和我一同攻打他。”宋殇公答应了州吁,于是宋、陈、蔡、卫四国军队一起攻打郑国,包围了郑都的东门,攻打了五天才撤军。当年秋天,四国军队再次进攻郑国,打败了郑国的步兵,然后割取了郑国的谷子才回军。第二年,郑国攻打宋国,以报复东门之役。从此以后,诸侯多次前来侵伐宋国。
当然,如果仅仅是郑国等诸侯国的侵伐,还不至于给宋国带来灾难,而给宋国带来灾难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