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过是一个翻版的伊索寓言《狼来了》,第一次小孩子喊狼来了,大人们都赶来打狼,结果发现受骗了,等到后来真的来了狼,谁也不会再赶来救他。所不同的是小孩子损失的是一群羊,而周幽王将要失去的,却是他的性命和王位,还有周朝好多年积累的财富。
被周幽王废掉的申后,是申侯的女儿。废太子姬宜臼,是申侯的外孙。他们母子被废之后,就逃到了申侯那里。如果申后和姬宜臼不被废黜,那么将来姬宜臼继承王位,申侯的权力自然就会更加稳固。但现在周幽王立了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申侯一族的荣华富贵自然也就成了过眼烟云。申侯非常生气,于是联合鄫国(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一带)和西部的犬戎,让他们进攻周朝。西部的犬戎和申国素来有亲戚关系,因此申侯一联络,犬戎马上就出兵了。此时周朝内无贤良之臣,外失诸侯之援,犬戎的兵马到了城下,周幽王命人大举烽火,但诸侯们却没有一路前来。周幽王最终为他的荒唐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周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今陕西省西安市骊山)之下,褒姒被掳走。同时被掳走的,还有国都的全部珍宝和大批财产。
古代的儒生们为了尽量维护国君形象,总爱把脏水泼在女人身上,谓之红颜祸水。褒姒同样难逃这个命运,她和夏末的妺喜、商末的妲己、以及后来东周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被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实际上,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记载,其实所有的坏事都跟褒姒沾不上边,相反,她是一个苦孩子,刚生下来就被抛弃了,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她只是一个政治的筹码,一个强权社会的牺牲品,她惟一的罪状大概也就是没有笑容,但让她绽开笑颜有很多种办法,作为她的丈夫周幽王,也完全不应该拿举烽火这种军国大事去逗乐她,所以说,把褒姒定位为亡国妖姬是不公平的。褒姒被掳到犬戎之后,历史再无记载,估计以她的美貌,应该也会得到犬戎首领的宠幸,继续度过她没有笑容而倍受争议的一生吧。
抛开周幽王昏庸、愚蠢的一面不说,单就他对待褒姒这件事情上来说,完全可以将其定位为一个情痴,痴得可怕,竟然痴到了拿国家的生死存亡去讨好宠妃的地步,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如果他是个普通百姓,可能会是个很有情趣的模范丈夫,但作为国君,这就万不可以。历史的教训非常深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即情痴不能当皇帝(周幽王),才子不能当皇帝(宋徽宗赵佶、南唐李煜),痴呆不能当皇帝(晋代司马衷),疯子不能当皇帝(北齐高洋),这几类人当了皇帝,不论怎么样最终都会给国家招来祸患,使人民深受其苦。
犬戎杀死周幽王之后,将周都劫掠一空,之后退兵。昔日繁华的周朝,立即变得满目疮痍。这一年是公元前771年,西周宣告灭亡。
西周共历11代12王,从公元前1046年始,到公元前771年至,享国275年。都城为镐京和丰京,并有东都成周洛邑。周朝的国名来自于古公亶父所迁的“周原”,因为周族迁居周原之后得以兴旺,所以周武王灭商之后,就把国号定为“周”。又因为都城镐京在东周的都城洛邑之西,因此把定都镐京时期的周朝,称之为西周。
因为周族在建国初期,势力和疆域都没有殷商大,人口也没有殷商多,所以在推翻殷商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包容性极强的政策,不仅对殷商余民,也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了包容、合作、共存的态度,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接近、互相影响,这就加快了民族的同化和融合,从而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基干、汉民族的前身。而周文化也因此而呈现出商、周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显著特征,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高峰能在东周时期出现,就不再显得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