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当时的商王朝内部,也是危机四伏。殷纣的反对派们,势力也异常强大。殷纣同父同母的哥哥微子启,因为没有得到帝位,所以对殷纣充满怨恨。微子启在出生之时,他们的母亲还是妃而不是后,所以微子启就是庶子。而到了殷纣出生之时,他们的母亲已被立为后,所以殷纣就成了嫡子。本来按照之前“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微子启是最有希望继承帝位的,但因为帝祖甲时将继位方式更改为嫡子继承制,所以长子微子启没能即位,而年龄小的殷纣反而继承了王位,这让微子启非常愤恨。微子启没有能力与强势的殷纣抗争,只好与箕子、胶鬲等人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与周人结盟,共同颠覆殷商政权。所以,殷纣打压微子启、箕子、比干等人,并不是头脑昏聩,而是明确认识他们行为之后的明智之举。只是殷纣碍于手足之情,没有对他们痛下杀手,谁知为自己留下了后患。
同时,商朝内部的许多贵族大臣也对殷纣充满怨恨,因为后期的商王让他们失去了政治权力。商朝前期及中期,神权非常强大,而帝王的王权则受到限制。
中国最早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政治思想,或者说是国家的意识形态,目前可以追溯到商朝(因为夏朝的许多史料遗失了),就是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世界观,这是一种神权思想。朝中决定什么大事,往往由祖先或神为代表的“天帝”说了算,而国王的王权受到压制,使一些国王不敢随心所欲。之前不少聪明的国王发现了这个现象,但也不敢拂逆“神”的意志,只能巧妙地加以利用。比如商王武丁要起用平民傅说,就必须要依靠一个编造的梦境才可以实现。到了后期,自帝武乙开始,武乙开始着力打压神权,强化王权。这样一来,朝中那些以装神弄鬼为生的贵族大臣们自然就会失热。因此,朝中的大臣及巫师们非常痛恨他,史书上有关武乙因雷击身亡的记载,后世一些学者就认为是痛恨他的巫师们刻意编造出来贬低他的。武乙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其后的三任商王文丁、帝乙、殷纣,从王权政治中尝到了不受约束的权力的滋味,自然也是极力打压神权,进一步强化王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大事国君说了算,而不是“神”说了算。那么那些经常性拿“上天”来恐吓殷纣的大臣们,比如祖伊等,自然而然不再有政治地位。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力,所以他们动用一切舆论力量来诋毁殷纣,说殷纣不敬祖先、不敬上天、慢待鬼神等等。这些贪恋神权的贵族们不可任用,为了不致怠政,殷纣只好任用外来的人才飞廉、恶来、费仲等,而这几个人,无一例外都被殷商贵族及后来的周人诋毁抹黑。
就在殷纣派遣精锐部队与东夷作战的同时,微子启和大夫甲、内史向挚先后逃奔到周国,将朝歌空虚的消息传递给了一直对殷商虎视眈眈的周人,并引导周人乘虚而入,攻打殷纣。殷纣猝不及防,兵败****而死。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殷纣在位共30年。
殷纣死后,周武王宣告殷商灭亡,自己在诸侯的拥戴下做了天下共主。从此时起,对殷纣这个亡国之君的诋毁和抹黑行动全面开始。
首先抹黑殷纣的自然是周人。周武王在起兵攻打乃至灭亡殷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要造足舆论、做足文章,让普天之下的人民都认为殷纣十恶不赦,周朝取代商朝不过是奉行上天的旨意,是顺天应人之举,是在替天行道,这样一来,才可以最大程度地争取民心,建立统一战线夺取政权并巩固自己的统治。此后的历朝历代,在取代前朝之后,都无一例外程度不同地对前朝亡国之君进行了丑化乃至妖魔化,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接下来抹黑殷纣的自然是殷商内部的微子启等人。微子启没有得到王位,比干、箕子失去了得到王位的任何机会,那些贵族大臣们在神权遭到重创之下失去了政治权力,自然而然要联合起来丑化殷纣,微子启等人要借此掩盖他们的卖国行为并证明他们通敌的正确性,贵族大臣们要借此宣扬殷纣远贤臣亲小人的昏庸无道。有了这样的肆意丑化,殷纣自然而然背上了“醢九侯”、“脯鄂侯”、“剖比干”、“囚箕子”等种种残暴的恶名,千载难洗。无辜的苏妲己也因此受到牵连,躺着中枪,成了遗臭万年、妇孺皆知的“狐狸精”。飞廉、恶来、费仲等人,则更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再接下来抹黑殷纣的人,则是战国诸子和历代史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由于极其繁荣且自由的学术环境,所以诸子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往往夸大其词、想当然耳。反正殷纣和夏桀已经成了反面典型,所以往他们身上泼再多的脏水,也没有人会制止反对。为了证明仁义重要,就例举殷纣造炮烙之刑,剖孕妇之腹,斩涉冰农夫之足等残暴之举;为了证明尚贤、用贤的重要,就例举殷纣疏远微子、囚禁箕子、剖挖比干而重用费仲、恶来等远贤亲小之举等等。
周人灭亡商朝之后,为了彰显自我并鞭挞仇敌,于是开始编修前朝历史。他们给殷商的亡国之君加了一个“纣”的谥号,并把他记载成了一个罪大恶极的暴君。由于周朝享国约800年,所以周人官方所修的历史得到了较大范围的传播,成了后人公认的信史。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殷纣身上所背的恶名越来越多,罪行越来越重。周人自以为已将殷纣彻底抹黑,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记载着许多殷商历史的文物流传了下来,比如甲骨,比如青铜器,它们在出土之后,用无可辩驳的原始文字,还原了那段历史。至此许多人发现,对于商末周初的同一段历史,殷商和周朝各执一词,截然不同。究竟孰是孰非,在历史学家和学者们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对比之后,渐渐探寻到了它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