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习惯了写写诗词,做做文章。很少有接触到脑筋急转弯的,有人试探着回答道:“江边有船,划船过去的?”
还有的说那人是隐世神仙,飞过去的。见羽凌飞摇头不语,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这时司徒玉兰怯弱的说道:“他晕过去了。”
羽凌飞也不说对错,直接看向司徒玉兰说道:“请这位小姐出题。”
众人便知是司徒玉兰答对了。可不就是被老虎吓昏过去了吗。一时间,众人都是哈哈大笑。其实说穿了很简单,但是众人很少经历这样的脑筋急转弯,思想被禁锢,都是老老实实的去想过河的方法,根本没有往人昏过去了这方面思考。
司徒玉兰答对后,想了一会儿,便说道:“请问这位公子,小女子有一个堂弟,身体健康,但是他走路一般都是脚不沾地,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厅中所有人都跟着绞尽脑汁,特别是黄涛这小子,急的抓耳挠腮的,就是想不出来。羽凌飞也是渐渐对着司徒玉兰起了争斗之心,皱眉沉思许久后恍然大悟道:“因为他穿着鞋袜。不知本公子说得可对?”
司徒玉兰瞪着羽凌飞说道:“请公子出题吧。”
羽凌飞笑笑说道:“请问一个人空肚子能吃几个鸡蛋?”
这关乎到一个人的食量问题,有回答三个的,有回答十个的,回答数量的人多了,有聪明些已经反应过来,此题绝不会这么简单。
司徒玉兰跟边上同来的姐妹商议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是一个对吗?”
羽凌飞微笑道:“姑娘真是蕙质兰心,没错,答案就是一个鸡蛋。”
当下就有人不服气了,为什么是一个鸡蛋,本少爷一顿光吃鸡蛋的话,少说也能吃他十来个。
不等羽凌飞解答,黄涛反应过来大声说道:“哈哈,我知道了,羽公子出的题是一个人空肚子能吃几个鸡蛋,这题重点不在‘几个’上,而是在空肚子上。因为吃了一个鸡蛋后,就不再是空肚子。哈哈哈……”。
羽凌飞没想到黄涛这有名的纨绔居然也有此急智,对着黄涛点点头后,抱着手臂,等司徒玉兰出题。
“小女子的题目是‘有两个人调到了陷阱里,死了的叫四人,活着的叫什么?’”。
只要适应了这种脑筋急转弯的方式后,其实也简单。当下便有人答道:“当然是叫救命了。”
见刚刚还毫无作为的人都能打上来,便知道大家已经慢慢适应了这样的方式。羽凌飞便笑笑,没有继续和司徒玉兰争斗。在众人见继续了几次后,大家也开始觉得这脑筋急转弯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反而还有一些肤浅了。与本次文会的主题不是很符合。
因此鉴于大家的反应,魏东然便打断道:“本以为对对子就足以决出本次文会的文魁。却不想变成了脑筋急转弯比赛。鉴于大家共同的要求,老朽这里便出最后一题。那便是各位才子自作一诗,由我们思维评判共同选出最优者作为本次文魁。时间三炷香。”
便有那酒楼伙计点起信香。
这可不是一楼的随意作一首便可以了,二十要决选出最优秀的一首。因此众人便抓耳挠腮的思考起来。
急切之下,实在做不出什么好诗,黄涛便信手胡诌了一首“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啊筛石灰”。管它那么多,碰碰运气也好。
这首诗一出,大伙儿都顾不得继续构思,实在是太诙谐了。最后那句“筛石灰啊筛石灰”一出,几可天下无敌了。
羽凌飞本就不擅长诗词,在二楼所作那一首还是因为经历益州平乱,心有所感方才作出。因此也就没有费精力去想。到时司徒玉兰又有佳作“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诗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而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这首诗细细品来,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最后,经过魏东然等四位评判一致认定,司徒玉兰的这首写景诗成功夺魁,司徒玉兰当之无愧的成为本次洛阳文会文魁。
羽凌飞来此地的目的只是打发时间,顺便耍耍纨绔。只是为了上三楼,才憋出了两首诗。并不在乎什么文魁之类的虚名。若是表现太出众了反而不太符合在洛阳当纨绔的本意。文会散后,也就各自回家了。
羽凌飞下楼汇合一众亲卫后,便出门而去。却没有主意到身后一直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