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7700000047

第47章 任人篇(9)

张松暗中把早已绘制好的西川地图带在身上去许都见曹操。可是,善于用人的曹操,自从破马腾、马超后,也滋长了骄傲的情绪。他闭门不出,饮酒作乐。听到西川张松来此,一直不想接见,让张松在西川空等了两天。第三天,曹操才勉强出来接见。他见张松额头尖、鼻子下垂,齿露出,身长不过五尺,心里早有不悦。他认为来的是个粗鲁莽夫,说话像敲铜钟一样,连他的来意也不问,开口就毫不客气的问刘璋为何久久不进贡。

张松说:“我们主公本想来进贡,只是因为西川到这里路途艰难,贼寇众多,带东西很不安全,所以,暂时没有进贡。等将来清平之日,定能补贡无疑。

曹操说:“我不是早把中原贼寇都扫清了吗?还有什么不清平的地区吗?”

慕名而来的张松,早就对久久不接见他的曹操有反感。听到这些骄矜的问话后,感到人们对曹操的好评有所失实,便也不客气的说:“丞相大人,不能这么讲吧!当今,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各雄互不相让,天下年年闹战灾,百姓饥荒难度,盗贼时有出现,怎么能说清平呢?”

曹操大怒,拍案而去。张松也大失所望对在旁的其他人说,西川虽穷,有看到这样骄横跋扈的人。

曹操主簿杨修见张松作为使者遭受如此委屈,感到有些失礼,便将他请到自己家里做客。杨修在用家宴款待张松后,特以《孟德新书》相送。张松将此书从头至尾通读一遍后,随即向杨修背诵如流,一字不错。杨修听后为张松的非凡记忆感到敬佩。便对曹操说张松是个难得的人才,建议曹操再次热情接见他。

曹操听说张松有才,觉得上次接见有些失礼,又想到连他的来意也没有问,便同意了杨修的意见,再接见他一次。

但是,曹操觉得上次张松的话小看了他,心想这次接见也要让他看看实力,他把接见地点改在有五万雄兵操练的校场。当张松被带到校场看了一阵操练后,曹操才走下校场接见他。开头就问张松西川有没有这样的雄兵。张松见曹操故态不改,也心怀不服地说:“如此雄兵西川自然有,、、汉中都有。主公不要过于满足于自己的一切,曾记得当年烧赤壁、走华容、割须弃袍的事吗?”

曹操见张松揭他的老底,不觉又怒火上升,喝令衙役将他绑了,扬言要斩。经杨修劝止后,方令众人乱棒将他赶出门外。

原想引曹操取西川的张松,不想曹操竟然是个不听逆耳忠言的人。他向这次既然碰了这么多次钉子,也只好放弃了寄希望于曹操的念头。他曾多次听到刘备用元直和请诸葛亮的事情,心想刘备兴许会好些,于是改道荆州,打算去会会刘备。

刘备由于诸葛亮的指点,急于取西川。他早知道张松有才,在得知张松去许都的消息后,早就派人打探张松在曹操那里的行动情况。当得知张松屡次受到曹操冷落后,刘备即派赵云去许都迎接张松。

张松来荆州的途中,遇到一个带着五百骑兵的将领突然向他失礼问话:“请问先生可是西川张大夫吗?”张说说:“正是在下,请问将军何往?”

那将领连忙下马,拜见张松,喜出望外地说:“我是常山赵云赵子龙,奉主公刘玄德之命,专程来迎接大夫去荆州的。”说罢,忙令军士在途中摆出带来的酒菜,为张松接风。

张松顿然心里热乎乎的,觉得刘备果然待人不错,很高兴地喝了接风酒,云同回荆州。

他们行至荆州边界,天色已晚。突然看见有百余人站在一个旅店门口打锣鼓,只见队伍前面一个将领向张松拱手失礼说:“云长奉兄长之命,为大夫在此打扫住宅和床桌,迎接大夫歇息。”张松很是高兴,当晚与赵云、关羽在旅店饮酒,至深夜才睡。

次日,张松随关羽、赵云来到荆州城郊,刘备、诸葛亮和庞统等人前来迎接。刘备把张松接到宫中,设宴款待。张松在那里住了三天,吃的是好酒好菜,睡的是绣花棉被,每天与刘备派来的大臣谈心。

通过与刘备等人的接触,张松为他们的盛情款待所感动。他又发现刘备确实爱才,乐于听取意见,又有远大的抱负,还有一批贤才名将,感到这才是治理西川的好头领。随即在第三天劝刘备取西川。他说,荆州,东有孙权争夺,北有曹操干扰,不是久恋之地。西川本来人杰地灵,只因为刘璋不能用贤纳谏,才地弱民穷。皇叔何不取西川,既可大兴汉室,又可大振西川。刘备说:“西川千山万水,地形复杂,不易进兵,恐怕我会辜负先生厚望啊!”张松随即拿出地图献给刘备。刘备见此图,里程、数据、道路走向,山川险要,粮仓军库,城镇坐落,标识得非常清楚,不禁大喜。

张松还向刘备推荐心腹法正、孟达二人相助。请刘备到时用他们,张松表示一定要与他们一起作为内应。

张松献图后,随即辞行回西川,刘备率众臣于十里亭设宴送行。

张松回益州后,向刘璋禀报,说曹操欲篡权天下,也有取西川之心,如果他与张鲁共取西川,西川恐怕有危险。他说刘备与主公同宗,仁慈宽厚,主公可迎刘备来西川救援。曹操在赤壁之战,知道刘备是不能轻易对付的,只要刘备来西川,曹操就不敢轻易举兵,张鲁就更不敢了。

刘璋认为此计甚好,便按张松的意见,派法正先持刘璋书信去荆州请刘备,后派孟达带五千兵,迎刘备入川。

当年冬天,刘备率庞统、黄忠、魏延随法正、孟达进西川,刘璋通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亲自带三万人马来涪城迎接刘备。刘备在西川站住脚后,以张松、法正、孟达为内应,掉过头来打刘璋,刘璋大败,降备,刘备遂领益州牧。用人点拨尚能礼贤纳谏的曹操,自大破西凉马超、马腾兄弟后,骄横起来,冷淡了前来帮他取西川的张松,容不得张松揭他的短,将张松拒之门外。而刘备则礼待张松,张松随即投靠刘备,帮助刘备取西川。

曹操、刘备两人对张松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人就是要礼贤下士,重用人才。不能向曹操那样以貌取人,骄横无礼。这样永远也得不到人才的帮助。

诸葛亮选贤任能

公元222年,蜀吴两军在夷陵会战,结果蜀军大败,几乎全军覆灭。刘备仓皇逃到白帝城。经过这次重大的打击,刘备的元气大伤,从此一病不起。公元223年,刘备自知时日不久,于是派人去都城请来诸葛亮和他的两个儿子,做最后的交代。

刘备见到诸葛亮,两眼含泪,激动地说:“先生,我当年在隆中初次和您见面的情形,至今还在我眼前浮现,这些年来,您为了我建立大业出谋划策,居功至伟。可是我却没有听您的劝告而去进攻孙吴,结果招来这么大的不幸,连性命都难保了。”诸葛亮紧紧握住刘备的手,眼泪也不住地往下淌。刘备接着说:“先生我自知命不久已,我死后万事就托付给您了!”说着,他使劲的拉住诸葛亮的手说:“丞相的才能比曹丕高千倍万倍,一定能完成治国的大业。要是阿斗可以辅佐,您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不行,您就干脆代替他,自己做主公吧。”

诸葛亮一听到这里,心中一阵酸痛,连忙抱紧刘备的双手,低头痛哭道:“臣下怎么敢不全心全意地报道您呢?承蒙主公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就是死了,也要尽心辅佐太子啊!”接着,刘备又给太子写了遗诏,让他们兄弟三人要像对待亲生父亲那样,对待丞相。随后没过几天,刘备就撒手人寰了。

17岁的刘禅,也就是阿斗在刘备死后不久就继承了皇位,并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称其为相父。从此,蜀汉政权事无巨细都要由诸葛亮决断。为了治理好国家,诸葛亮不仅教育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而且还特别重视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他写了《便宜十六策》呈现给后主刘禅,再三强调选贤任能的重要性。

联吴抗曹是诸葛亮振兴蜀汉的重要战略决策,可是夷陵之战,蜀吴联盟遭到破坏。诸葛亮担心孙权会趁刘备刚死之际,对蜀汉发动突然袭击,于是想找一个得力的人去吴国修好,可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正在诸葛亮愁眉不展之际,尚书邓芝来拜见诸葛亮,当二人谈到目前国家的状况时,邓芝说:“眼下皇上年幼,且初登大宝,民心不安。如果要完成先皇的统一大业,就必须摒弃前嫌,和吴国修好。只有如此,才能消除东顾之忧,才能北上中原,不知丞相意下如何?”诸葛亮听到这里,脸上不禁浮现出几分喜色,他笑着对邓芝说:“我对这件事情已经考虑很久了,只是我正苦于找不到一位合适的人选出使吴国。今天我终于找到这个人了!”说着慢条斯理地品起茶来。邓芝兴奋地问道:“这个人是谁啊?”诸葛亮神秘一笑,说:“就是你啊!听了刚才您的一番话,我知道只有您最了解联吴的目的,所以也只有您能顺利地完成联吴的使命啊!”,诸葛亮立刻派邓芝出使吴国。邓芝到吴国的时候,正巧魏国也派人来说服孙权,联魏攻蜀。邓芝并不畏惧魏国实力强大,充分发挥自己能言善辩的本领,不但帮助孙权分析联蜀抗曹的优与劣,还帮他分析联魏攻蜀的优劣,通过对比,最终说服孙权放弃联魏攻蜀的念头。从此,蜀吴两国又结成了抗拒魏国的联盟,不断地发展友好关系,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进一步地延续。

邓芝此次出使吴国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求孙权释放蜀国巴郡太守张裔。张裔原本是成都人,很有学问,办事果断,善于处理政事。刘备占领四川后,他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后来,四川益州的一个豪强勾结孙权,把他绑架到了吴国。诸葛亮非常爱惜张裔的才能,特地嘱咐邓芝一定要把张裔带回蜀国。张裔在吴国的数年间,被流放到南海,他尽力掩饰自己的才华,让孙权看不出他的底细,孙权观察张裔那么久,也看不出什么过人之处,所以当邓芝提出要带走张裔时,孙权也就爽快地答应了。临走的时候,张裔和孙权进行了一次很风趣的谈话,孙权这才发现张裔很有才干。事后,孙权懊悔不该把张裔放走,便赶紧派人去追。张裔深知孙权也是个很会用人的人,但是更加钦佩诸葛亮的才德。所以,张裔日夜兼程地赶路,等到孙权派的人快要追上他的时候,他已经进入蜀国境内数十里了。张裔到了成都,诸葛亮根据他的学识和才干,马上让他做了丞相府的参军,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

,诸葛亮带兵北上,进驻汉中时,又命张裔和蒋琬一起担任丞相府长史,代自己掌管蜀国的政事。由于用人得当,诸葛亮虽然常年在外征战,而蜀国的内部却治理得井井有条。

诸葛亮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结果,使蜀汉地区政治清明,官吏廉洁奉公,开明守法。当时蜀国内外重要的官吏,如蒋琬、姜维、杨洪、邓芝等人,都是清官,他们不治私产,去世的时候都和诸葛亮一样,家无余财。因此,蜀国才成为三国时期治理的最有条理的国家。用人点拨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合理地使用人才才能使事业兴旺。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没有人才的辅佐是不可能的。自己掌握的人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所有潜能,让他们把自己最大的力量用到你的事业中去,只有如此才能不浪费人才。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发现人才潜能的人,发现了人才的本领,就可以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任用。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光靠一个人的本领是不行的,纵然诸葛亮本事再大,如果没有张裔、邓芝这些人的辅助,也无济于事。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人才,让他们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齐武帝用人不计门户

公元482年三月,南齐高帝萧道成在临光殿去世,由太子萧赜继承帝位,齐武帝。齐武帝生于公元439年,卒于公元493年7月,终年54岁,在位11年。

武帝萧赜,在帮助其父萧道成夺取帝位后,又历任州郡长官,积累了一些治国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唯才是举,不计较门第高低选用人才,并且能够做到量才使用。如中书舍人纪憎真出身寒微,但很有才能,智谋过人。齐武帝发现后,命他担任中书舍人,从此将他视为亲信大臣。纪憎真向武帝请求道:“臣不过是出身于本县的一名武官。幸运地赶上清时盛世,官阶和荣耀才如此之高,我的儿子又娶了苟昭光的女儿为妻,实在担当不起。我一切都满足,别无他求,只求陛下允许我做士大夫。”对此,武帝没有应允,仍然坚持要他做中书舍人。事后,武帝经常对其他文武大臣说:“人生何必计较门户?纪憎真出身寒微,但人才出众,智谋过人,士族豪强都赶不上他。我不重用他难道去重用那些出身高贵但是能力低微的贵族吗?”

按照南齐旧的制度规定,在京城,各个亲王只准有40名侍卫跟随。但是,长沙王萧晃非常喜好威仪,视规定于不顾,进京时私自带了几百名武士。武帝听说这件事后大怒,要将他绳之以法。豫章王萧嶷叩头哭着求情说:“先帝临终时嘱咐我们要相互扶持,万不能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刘姓如果不是骨肉之间相互残杀,外姓人怎么会有可乘之机?让我们引以为戒!现在萧晃的罪过,诚然不可以宽恕,但请陛下不要杀他啊。”武帝听了萧嶷的话后便低头哭了。想起父王生前的教诲,就像在昨天,历历在目。于是武帝看在兄弟之情的分上,没有将萧晃处死,但是,从此再也不信任他了。

从上述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武帝萧赜在位期间,为政比较清明。能够不计门第广选人才为其服务。所以,在他统治齐国的时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用人点拨人才,无论出身高低,只要是人才就大胆拿来用。出身、地位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是人才不可选择的。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何必计较他的出身呢,作为领导者最关键的是看他的能力。

同时,对于自己手下的人才,要量才使用。不能大才小用,就像萧赜对纪憎真一样,纪憎真有做中书舍人的本事,就让他做中书舍人,不能委屈他的才能,让他做士大夫。相反,也不能小才大用,明明没有那么高的本事,还要赋予他重要的任务,这样不失败才怪呢。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发现人才的潜力,从而给他们正确的归位。

陈霸先用敌将终称王

陈霸先,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的开创者,世称陈武帝。他出身小吏,以勤勉得到梁朝宗室萧映的赏识,萧映任广州刺史,他随同赴任,为中直兵参军。萧映死后,他又参与平定交州的叛乱,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梁武帝太清二年冬,侯景作乱,包围京城建康。太清三年,陈霸先于广州起兵,后受湘东主萧绎节制,与王憎辩共同攻灭侯景。萧绎即位后,陈霸先为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萧绎被西魏俘虏杀害后,陈霸先攻杀王僧辩,独揽朝政,并于梁敬帝太平二年接受敬帝禅让,正式建立陈朝。

陈霸先由寒微的小吏而最终能成为一代君王,与他豁达大度,能任使过去的仇敌是分不开的。如杜僧明、周文育曾围攻广州,被陈霸先生擒后遂归入他麾下。侯镇原为王僧辩部下,王僧辩被杀后,侯镇居守豫章不肯入朝,后来他的部众叛散,有人劝他投奔北齐。侯镇思索良久,认为高祖陈霸先,肚量大,一定能够容纳自己,于是就亲自去向陈霸先请罪,陈霸先非常高兴,亲自迎接他,而且还恢复了他的官职。

同类推荐
  • 股权激励操作实务

    股权激励操作实务

    本书阐述了股权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作者将中外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对我国股权激励方式、方法及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成长型公司

    成长型公司

    以发达国家一些迅速发展的公司的实际经验为基础,本书针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成长管理问题,采用适当的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的问题;组织结构和本书结构的调整问题,以及开发国际先进的管理能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运作策略。在本书中,来自各个领域的许多专家们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长基础、成长典范、成长战略、并购之道、资本与融资、实施有效控制、改善管理技能、运用电子商务、人员激励和业绩表现、员工招聘与报酬、提高运营效率、及退出经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这本书是以我的亲身经历及我对犹太人的观察为基础写成的,是那些没有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无法为你提供的。同时,书中的内容具体且简单易懂。我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读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每个人都可以将它作为一种秘密武器而加以有效利用。这本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我所了解到的犹太人在赚钱方面所积累的各种智慧与知识,而这些正植根于他们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人生观以及极具现实性的生活方式。
  • 傻世界 笨生意

    傻世界 笨生意

    本书从《全球商业经典》之中精选了二十篇文章,以亲历者的视野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现实世界的多元化。日本人的刻板,美国人的懒散,印度人的“不靠谱”,民主意识觉醒的亚洲人和习惯情绪游行的欧洲人。他们不同于我们的生意经以及生活状态不及电视上可爱,也并非报刊上的枯燥。
  • 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马云说自己不懂IT,却成为了中国公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马云说自己不懂管理,却一手缔造了市值数千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云并没有说错。即使是今天,他可能也不会编写一行代码。即使他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领袖,他也没有太多管理的系统性知识。什么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又如何做一个天一样大的企业呢!很多人把马云的成功简单归结于“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仅仅因为把握住了历史时机而成为富翁,不过想凭借幸运做一家超级企业,却几乎不可能。真正能做成一家超级大企业还需要智慧。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大秦王妃

    穿越之大秦王妃

    秦诺梅二十一世纪的小女生,无意间穿越到了秦王朝,附身在一位公主身上,同时也是秦始皇的妃子! 天啊!谁来救救她啊!她竟然穿越到了这历史上最残酷的暴君!秦始皇!!
  • 大乘妙林经

    大乘妙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为了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每篇习作的写法,全书对每篇文章均配以推荐老师或编辑的简评,将“评点”和作文进行对比阅读,这样不仅是获得作文材料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思考的有效方法。这些作品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才思横溢,文笔犀利,具有极强的阅读和借鉴价值。
  • 剑道超脱

    剑道超脱

    这近乎无尽的洪荒是一个囚笼,天道是监狱长……在这囚笼之中,有人希望成为狱警,有人渴求取监狱长而代之,更有人要越狱……
  • 狐妖情缘

    狐妖情缘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灵狐族,她们族内如果没有妖气就只有死。而有一天灵狐族族长的夫人生了俩个女儿。姐姐没有妖气妹妹有妖气正因如此姐姐平安的度过了五百年。但纸始终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让她们的母亲知道了。她的母亲让她离开让她不要在回来。当青依准备离开时却被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是谁把青依带到哪个地方的?她以后会发生什么?
  • 异界旅游日记

    异界旅游日记

    大学生古岚偶然得到了一块奇怪的陨石,竟然让他获得了穿越异界的力量。从此以后,异界的宝石,现实的科技,在两界之间自由贸易。拿着异界的金币宝石卖大钱,爽!拿着狙击枪KO狼骑士,秒杀魔法师,霸气!异界称王,地球炫富,一个屌丝的逆袭之路!
  • 独宠娱乐女王:首席的心尖宠

    独宠娱乐女王:首席的心尖宠

    他是a市最冷酷,权威!是人人敬畏的高冷总裁霍靳言!她是三流演员,一次意外重生到了他的隐婚妻子徐尹一身上,她惹不起这个男人,她想,那就躲吧。只是她都已经离婚了,他娘的他还要在她肚子里种下两个蛋!打胎被拒!那就生下来吧。八年后她带着儿子回归,他堵在家门口“老婆,回家吧。”她怒“霍靳言,你要不要脸,是不是男人,我们已经离婚了。”他笑“你带着我的种潜逃了八年还敢提离婚?至于我是不是男人,昨晚你不是摸过了!”
  • 莫家阿宝

    莫家阿宝

    数年前,她乃莫家娇女,而他是朝廷捉拿的逃犯。她于破败的土地庙中救下他的性命。他说他叫十二郎。数年之后,他名动天下,成为功成名就的护国将军;而她沦为罪人之女,阖家被抄。可十二郎久久未至。渐渐地,她也就忘记了十二郎其人其事。只是,她不知道,她与十二郎早已痴缠了许久,久于她所知道的那些时光。
  • 极品王牌雇佣兵

    极品王牌雇佣兵

    一次任务,王牌特种兵苏辉无奈退伍,成为一名雇佣兵神秘的亚马逊、青春的校园、混乱的中东、广袤的南非大草原……一个与以往认知中完全不同的世界开始在苏辉面前展现苏辉不知道的是,一个新的纪元,也因他而提前开启……本故事纯属虚构,勿与现实挂钩
  • 红衣当配白裳:异世风华

    红衣当配白裳:异世风华

    一代神偷穿越至异世:于是,一阵鸡飞狗跳。视财如命的她,第一次有了比钱还感兴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