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回说到,我王冯勇和身边几个护卫甲士聊天,甲士说起了共工王在位时候的一些事迹,冯勇听了热血沸腾。尤其是身大力不亏这一说,他是深有体会的,因为那天他就是被陶坊冲出来的汉子直接就挤在路边去了。再加上所谓英雄惜英雄,尤其是他知道共工王此去不会再回来了,心里更是有些惋惜。旁边甲士并不知道这些,还在继续说着往事。
冯勇问:“此番我共工王为何北上啊?”
甲士说:“因为治水啊,他们知道我神国王城位于水乡,共工王带我们受水利而免水害。北方的洪水比我们这里更大,所在他们希望我们教他们如何防水害。”
冯勇:“原来如此,那北边主要是哪些部落邀请呢?”
甲士:“具体说不上来了,反正是很远的,据说要过很多条大江大河,才能到。”
冯勇感叹到,“北上路途艰辛,我共工王受苦了。”
甲士:“不辛苦的,我神国王城又不是第一次北上了。”
“噢,原来就北上过?”
甲士:“当然,在很多年前,当时还不是我共工王,那时候听说,和我们同样的部落有九九八十一个,共有一个族长,名叫蚩尤,当时他带领九黎部落与另外两个部落大打出手,当时我们神国王城的甲士都出征了。”
说到这,冯勇就明白了,那是当时东南九黎部落和中原炎帝、黄帝部落之间的大战。最初之时,九黎部落武器先进,兵精粮足,直接先打败炎帝,与炎帝黄帝联合对战也不落下风。因为劳师袭远,粮食等短缺,又被黄帝等人诱敌深入。九黎部落最后被击败了。当时虽然有很多人战死,但九黎部落的很多人被抓住当劳役使用,也促进了炎帝部落、黄帝部落与九黎的融合,炎黄子孙的雏形就这样的形成了,炎帝、黄帝和蚩尤都被称作中华文明的始祖。当然这都是后话和传说,甲士们不知,不过他们看着我王冯勇陷入沉思,也就不再讲了。
其实,冯勇心里在想,应该怎么样让甲士和民众有心理准备,接受共工王不再回来的事实,尤其是自己要随时准备应对这个消息的最终到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到自己身上好象有了责任和力量,甲士们并不知道冯勇在想什么,只是知道我王自有一些章法,尤其是看到上次亲征海居部落,所以还是由最初的疑问到现在的略有信服。现在看到冯勇听到共工王的英雄事迹面露崇敬之意,更是觉得我王可堪大任,莫不更生敬意。
冯勇带着甲士走回到大殿,发现早有人在此等候了。撼长老看着冯勇他们走过来,三步并两步跑上前来,来到近前,先行一礼。冯勇问到:“撼长老来此何事啊?”
那长老抬起身形,正色道:“禀我王,西北部落巡示之事已准备妥当,就待我王择日出行。”
冯勇:“好的,不过择日还得请神巫占卜一番。”
撼长老:“尊我王令。”
冯勇:“近期,你处民众情况如何?”
撼长老:“民众日常生活都还正常,未见异常。”
冯勇:“这样就好,此去巡视,可能在外多耽搁几日,撼长老有何详细计划?”
撼长老:“详细计划说不上,还且由我王做主。我们计划先行祭礼之后,出城步行前往西北诸部落,先行察看稻谷长势、陶器赶制,再看筑堤准备情况,以及玉石开采转运等。”
冯勇:“安排的不错,一路上吃喝用度,还要妥善准备应对,尤其是甲士们,要多备点干粮和清水,毕竟此去路途还是不近的。”
撼长老:“这个我去找成风商量一下,看看如何准备。”
冯勇:“国之要事,在祀与戎。此番出行,还要请神巫做一占卜,并一仪礼,以示威服。”
撼长老:“此已经请神巫占卜了,明日即可有结果,反正我们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待神巫和我王共商吉日出行。”
这正是,准备停当议出行,一番曲折之历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