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书中讲到,冯勇高中历史老师一到假期就去良渚博物院、良渚文化村,说参观也好,说打望美女也好,都是正常的,周老师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师范大学,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六所师大之一,相当于武林门派中的峨眉派。毕业后就到杭州工作,一直教书到今天。因为到良渚博物院的时间太多了,那里的人对他已经见怪不怪了。除了和几个讲解员打得火热之外,还和里面的院长副院长之拉上了关系。院里新来了什么器物,往往都会叫周老师先睹为快,摆在哪里,有时也会听听他的意见。
最近几年,由于余杭区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文物所的人也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一来,博物馆也就跟着忙起来,收纳不同的器物,还要统筹安排原来的展览,加上最近几年来馆际间的交流也特别多,尤其是大家都对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特别感兴趣,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和科研人员应接不暇。周老师有时也会应博物院的邀请来临时客串一下讲解,间或开一期讲座。不过讲座往往是由原来的两个人合讲变成他一个人的独奏,就是本来是两个人讲的,让周老师先讲,结果他一讲就刹不住车了,越讲越热闹,讲到最后往往是手舞足蹈,前面一排基本上不敢坐人了。所以,现在周老师的讲座,首先是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合讲,即使合讲也要申请排在他前面,免得最后讲也没时间了,不讲又不合适。其次就是第一排总是没人坐,因为大家怕他讲到最后下大雨。
在杭州还有很多其他学生,也会来找周老师玩,更多是为了借用他家做烧烤,尤其是足球比赛时,反正只要把周老师喝高兴了,大家就可以不用管他了,然后同学们就可以挤在客厅里看电视的现场直播了。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有一天晚上,周老师突然睡醒了,起床上厕所,突然发现客厅里挤满了人。好好揉揉眼睛,大惊失色。“怎么回事,你们难道是兵马俑,挤的这么紧?”同学们看着周老师,马上递上啤酒和鸡腿,周老师吃完鸡腿,喝完啤酒,径直回房间,不一会,鼾声传来,大家继续看电视直播。
冯勇回到杭州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去杭师大仓前校区、良渚文化村和周老师家里。周老师也是三点一线,家里,学校,良渚文化村。
这一天,冯勇来到良渚文化村,正赶上周老师在开讲座,周老师利用讲座间休息时间约见了冯勇,就是在休息室说了两句。
周老师:“你去到大观山看看,那里他们在试验那个景区效果。”
冯勇:“试验什么?”
周老师喝了口茶,用手一指,“就和外面一样,试验草地的效果。你把你的女神妹纸叫上吧,就告诉她来看草原。”
冯勇:“那也行,那晚上还是到你家吃饭。”
周老师:“噢了,早去早回,等你回来喝酒。”
列位,周老师和冯勇所说的大观山可不一般,那里号称是良渚文化的圣地。大观山位于瓶窑镇,那里原有一个大型果园,占地1500亩。大观山果园所处的位置,正是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块。良渚古城为了申报世界遗产,准备在这里建一个大型的遗址公园,所以提前在这里种草,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草原。结果成为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处。
冯勇打通了女神的电话,女神也爽快地答应了。结果这一电话不要紧,就引起了一个传奇故事。
这正是,偶然约会大观山,引来上古一奇缘。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