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一个盐商和一个樵夫来到雍州府,两人都口口声声说要李大人为小民作主。李惠便问:“你们两人有什么矛盾?”盐商连忙说:“大人,是这样的。小人是外地的盐商,这次到雍州来做生意,在集市上买了一块羊皮带回家。走在半路上,小人觉得累了,便坐在路边休息。这时这位砍柴的经过我身边,他放下柴担,也坐在我身边。我们两个于是聊起来了,聊着聊着,我发现他直接坐在地上,于是便将买来的羊皮递给他,让他坐在上面。谁知等到我要走,我要他还给我羊皮时,他便翻脸不认人了,并且一口咬定这羊皮是他的,还说不要和他无理取闹,否则他会告官府。大人,您说让人气不气?”
盐商的话音未落,跪在一旁的樵夫连连大呼冤枉。李惠就问樵夫:“你有什么说的?快快道来。”樵夫满是一副委屈的口吻,说:“大人,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羊皮分明是我的,我垫着羊皮坐在路边休息,这时这个贩盐的人也坐在我身边休息,我们两个人就聊了起来。后来我要走时,他竟然说这羊皮是他的,要我还给他,我自己的东西怎么会随便给他呢?于是他便说要来告官府。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所以我就和他一起来了。请大人不要听信他的胡言乱语,为小人做主。”
这两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在官府中的官吏和公差也都傻了眼,不知道该听谁的。李惠听完后,胸有成竹地对主簿说:“拷打这张羊皮就能知道它的主人。”李惠命人把羊皮放在席上,然后用棍棒敲打它,只见有些盐屑落下,李惠于是宣布:“查明实情了。”他指着樵夫说:“羊皮的主人分明不是你,如果羊皮是你的,你一个砍柴的怎么来这么多盐屑呢?”
铁证如山,樵夫顿时有如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地上。
面对这种真假难辨的棘手情况,李惠凭借的不是孙悟空式的火眼金睛,而是过人的推理判断能力,甄别出了羊皮的主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沉着冷静,从小处入手,通过细节来判断。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破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这个案件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忽视细节,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王僧虔巧说输赢
王僧虔,南朝宋齐间著名书法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晋朝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后代。王僧虔学识渊博,智慧过人,通文史,善音律,尤其擅长楷、行、草等书体,以书法闻名于世。
王僧虔在少年时,喜欢在各种扇面上题写诗词,不拘一格,潇洒飘逸,常常为旁人所惊叹。有一次,宋文帝在宫廷里看到一把纸扇,扇很普通,但是扇面上用隶书写的一首诗却文辞优美,字迹娟秀,宋文帝看后,大为赞赏,对这把纸扇爱不释手,于是便问左右的侍臣这把扇子上的诗歌是谁题的,侍臣回答说:“是王僧虔题的。”宋文帝便吩咐左右将他召来,做太子的门人。宋元徽年间王僧虔又被拜为吏部尚书。
齐高帝时期,雍州破获了一桩盗掘古墓的案子,收缴了大批珍宝文物,其中还有竹简、锦帛和皮革,上面写了许多文字,没有人认识,人们便拿去请教王僧虔。王僧虔看后便说,这是蝌蚪文,记载的是周朝典籍中所缺遗的材料。齐高帝萧道成十分赏识他,任命王僧虔为侍中。
萧道成也擅长书法,经常舞文弄墨,但他明知比不上王僧虔。但有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要跟王僧虔一比高低。
第二天,当着满朝文武,萧道成宣布,要和王僧虔进行一场书法比赛。话音刚落,太监们便捧来笔墨纸张,萧道成也不顾皇帝的威仪,从宝座上径直走下来,拿起毛笔就在纸上一阵狂书。王僧虔也不因为对手是皇帝,就故意谦让,他写字从来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这次也一样,很快就写出了一幅浑厚纯朴的正楷大字与一幅游龙走凤的草书。
在场看热闹的大臣,在由衷赞叹之余,都为王僧虔暗暗捏一把汗。难道他不知道对手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吗?赢了皇帝,这还了得!这王僧虔也太不明事理了!
字写完后,萧道成问王僧虔:“你看我们谁是第一名?”
王僧虔仔细看了齐高帝的字,回答说:“臣第一,陛下也是第一。”
萧道成笑了,说:“两个人都得第一,世间哪有这种道理?我倒想听听你的解释。”
王僧虔从容回答说:“世间本来就没有天子屈尊与臣子比赛的啊!臣说陛下第一,是针对其他帝王而言的;说小臣第一,是针对历朝的大臣而言的。”
萧道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真会说话!若是我处在你的地位,就这样说:‘臣正楷第一,草书第二;陛下草书第三,而正楷第二;陛下没有第一,臣没有第三。’”
王僧虔回答道:“陛下虽善于词令,但还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天下的真理,就是圣人孔老夫子也是改变不了的啊!”
王僧虔不仅书法了得,口才同样了得。在皇帝面前,不卑不亢,既坚持了真理,又让皇帝龙颜大悦,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比那些在皇帝面前只会卑躬屈膝的人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按照常理,两人比赛只能有一个第一,因此,王僧虔和齐高帝之间的冲突是必然的,但王僧虔用“臣在臣中第一,陛下在皇帝中第一”,将两人归置到不同的队伍中,不但避开了两人之间的直接冲突,而且出现了“双赢”。
当我们和他人产生了似乎必不可免的矛盾冲突时,不一定要针锋相对,拼个你死我活,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视野、改变一下角度,说不定二者便会并行不悖,取得“双赢”的效果。
石勒读汉书
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羯族部落的小头目。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经给人家做过奴隶和佣人。有一次,石勒被乱兵捉住,关在囚车里。正好他的囚车旁边有一群鹿跑过,乱兵纷纷去追捕鹿群,石勒才趁机逃走。
石勒受尽苦难,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成了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以后,石勒投降汉国,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
羯族人的文化比匈奴人要低。石勒从小没有像刘渊那样受过汉族文化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他担任大将以后,渐渐懂得要成大事业,光靠武力不行,就依靠一个汉族士人张宾,采纳了许多政治措施。他还收留了一批北方汉族中的贫苦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
由于石勒骁勇善战,加上有了张宾一批谋士帮他出谋划策,石勒的势力很快强大起来。到了公元328年,终于消灭了刘曜。过了两年,石勒在襄国自称皇帝,国号仍是赵。历史上把刘氏的赵国称为“前赵”,把石勒建立的赵国称为“后赵”。
石勒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却十分重视读书人。他做了后赵皇帝后,命令部下,凡捉到读书人,不许杀死,一定要送到襄国来,让他自己处理。他听从张宾的意见,设立学校,要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凡是各地保举上来的人经过评定合格,就选用他们做官。
石勒严禁部下提到“胡”字、“羯”字。但是为了安抚汉族士人,有时候也没有执行禁令。
有一次,有个汉族官员樊坦被任用做官。樊坦进宫朝见的时候,穿了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石勒吃惊地问他:“你怎么穷到这步田地?”
樊坦忘记了禁令,回答说:“刚刚碰到一批羯贼,把我的家当都抢走,家里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
石勒知道他吃了亏,就安慰他说:“羯贼这样乱抢东西,太不应该!我来替他们赔偿吧!”
樊坦忽然想起了触犯了禁令,吓得浑身发抖,连忙向石勒请罪。
石勒笑着说:“我这个禁令,是对付一般百姓的。你们这些老书生,我不怪你们。”
说着,真的赔给樊坦一些衣服钱财,还赏给他一辆车,一匹马。
石勒挺喜欢读书。他自己不识字,就找一些读书人把书讲给他听,一边听,一边还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他让人给他读《汉书》,听到有人劝汉高祖封旧六国贵族的后代的历史。他就说:“唉!刘邦采取这样错误做法,还怎么能够得天下呢?”讲书的人马上给他解释,后来由于张良的劝阻,汉高祖并没有这样做。石勒点头说:“这才对啦。”
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后赵初期出现了兴盛的气象。
石勒自己没文化,但是却十分重视文化。因为石勒明白,马上可以得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天下,一个国家要建设好,必须文功武治两手抓。实践证明他是正确的,后赵很快出现了兴盛的气象。
知识就是力量,这在当今社会尤其如此。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必然会在国际社会中落后挨打。
张邱建巧解百鸡
在我国数学史上,流传着一则有趣的“神童解百鸡”的故事。故事中的“神童”,就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张邱建。
张邱建出生于一个养鸡世家。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带他上城里去卖鸡,小邱建的任务是在一旁帮助父亲算帐收钱。看,上百只鸡,有公鸡、母鸡、大鸡、小鸡,价格不一,买的数量各异,但小邱建只要眼睛一转,就能口算得分厘不差。在一旁买鸡的人们看到后,既惊讶又佩服,纷纷称赞小邱建为“神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邱建那“神童”的美称便传遍了附近乡里,广为人知。
有一天,“神童”的故事传到了当地县官那里,这个县官是一个十分爱才的人,他想,我们县里如果有这等聪明之人,何不对他进行良好教育,日后必定成为栋梁之材。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试一试,看看人们所传颂的“神童”是不是真的那么“神”。
当天,县官派人把小邱建的父亲请来,交给他一百文钱,让他送一百只鸡来。当时的鸡价是:公鸡每只五文钱,母鸡每只三文钱,小鸡三只一文钱。小邱建的父亲走在路上便开始盘算起来这鸡到底该怎么分配,但是绞尽脑汁算来算去也算不清这百鸡帐。谁知一回家对小邱建一说,小邱建转了转眼珠,然后就对父亲说:“这有什么难的?明天给县官送去4只公鸡,18只母鸡,78只小鸡就行了。”
第二天,张邱建的父亲将鸡如数送给县官。县官一点查,鸡的品种、数量与钱数符合,不禁暗暗叫绝。他想再考考神童,于是再给邱建的父亲一百文钱,让他仍买一百只鸡来,但三种鸡数不能与这次相同。
父亲很担心,心想:还能算出新的鸡数吗?不料回家后,小邱建又很快算好了:8只公鸡,11只母鸡,81只小鸡。他父亲一算,加起来正好是一百只鸡合一百文钱。
这一次,父亲带上小邱建一同去送鸡。县官点过鸡数,连声赞好,又拿出一百文钱,仍让邱建的父亲再送品种不同的一百只鸡。
父亲听后,愣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正想分辩推脱时,站在一旁的小邱建见状,说道:“爹,我们送12只公鸡,4只母鸡,84只小鸡不就行了!”
县官一听,忙问邱建的父亲:“这就是令郎?”
他父亲回答道:“正是小儿张邱建。上两次鸡数都是小儿算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下县官彻底地信服了。他奖给了张邱建三百文钱,并把他留在官府,为他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学习深造。日后,张邱建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张邱建确实是“神”,在常人看来十分困难的问题,在他那里很快就解决了,但他这种“神”并不是天生的。成名后的张邱建也曾谈到,如果没有父亲教他数鸡、喂鸡、速算鸡爪等,使他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也不可能小小年纪就会口算解百鸡。
可见,神童并非天生的,所谓神童,只是比一般儿童学得早、学得快、学得好罢了。其实,一个人童年时代的聪慧程度,取决于他对周围事物是否有强烈的兴趣,是否能够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这对今天立志成才的少年儿童们,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魏征正言直谏
魏征,字直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
魏征认为“君臣同心,为治国之要”,他曾有两句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一句是“上无信,则无以使下;下无信,则无以事上”,另一句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作为大臣的魏征始终严格要求唐太宗,唐太宗稍有懈怠和不对,他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贞观十一年正月,唐太宗下令营建洛阳飞山宫。魏征上书说;“隋炀帝依仗着国力富强,不考虑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贫困不堪,以至于自亡。我大唐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是撤去了隋场帝高大的殿堂宫宇,安居于比较低矮简陋的宫室。如果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修扩建,承袭旧殿又大加装饰,给人民带来负担,这分明是以乱伐乱,必将招致祸乱的发生。得到江山相当艰难,失掉江山却很容易,这能不认真考虑吗?”唐太宗听后,深以为然,立即宣布停工。
贞观十年十一月,由于太宗常常思念长孙皇后,就在禁苑中建了一座高层望楼,用以了望昭陵。一次他带领魏征一同登上望楼,让魏征观望。魏征仔细看了许久说道:“我老眼昏花,看不见。”太宗指给他看,魏征说:“我以为陛下在了望献陵,如果是昭陵,我早就看见了。”大家听后非常悲伤,唐太宗为此拆毁了望楼。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好鹞鹰,非常喜欢,上朝的时候,将它置于臂膀上戏要,远远望见魏征走过来,连忙将鹞鹰藏在怀里。魏征假装没看到,进奏朝政大事很久都不停下来,鹞鹰最后竟闷死在太宗怀里。一位封建帝王竟受一位臣下的如此约束,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少见。
魏征之所以敢严格要求唐太宗,直言诤谏,这是因为他“无欲则刚”,一生俭约,两袖清风,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大唐江山和天下百姓,理直则气壮,唐太宗也不得不听,不得不服。
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病重时,唐太宗亲自到其住处看望。早在青年时代的魏征就不治家产。官至宰相后,仍然保持节俭朴素的作风。他家的房没有正厅,太宗看后为了抚恤魏征,下令停止给他本人兴建的小殿,把材料用来替魏征修建正厅。当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让九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去吊丧,魏征妻子说:“魏征平时生活俭朴,如今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在车上载着棺材安葬,使禁苑西楼上的唐太宗泪流不止。唐太宗对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去了,我这面知得失的镜子也就没有了,我怎么不悲伤呢?”
和孟优、东方朔等人充满机智的曲谏方式不同,魏征是直言进谏,甚至是犯颜进谏,然而唐太宗却十分听从,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自然说起话来就要有分量得多。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欲施于人,身体力行。”也就是说,我们要求别人怎样怎样,首先要自己能做到那样,这样人家才会心服口服。
牧童区寄杀二盗
牧童区寄是唐朝中叶郴州地区(今属湖南)的一个孩子,小小年纪的他勤劳勇敢,经常独自到野外放牛打柴。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骠悍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将他捆起来,然后用布蒙住他的眼,扛着他离开家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