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份宝藏——呵护生命的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阐述:“只教给人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信心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远不老化。”良好的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标志,自信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更是立志成就大事业的孩子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们教师们不应只把教育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而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的教育总是喜欢给学生分等级,学生在攀比过程中逐渐丧失自己的自信自豪感。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在比较的过程中,常常会过于看重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于是扼杀了自信心理,滋长了自卑情绪。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您对于学生个体的认识!
第一,应把学生看作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一群孩子,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有的数学好,有的语文好;有的善于沉思,学习起来费时费力,有的善于表现,学习起来急躁冲动……然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常以“标准化”的方式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规格的产品。要求全体学生“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将他们塑造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这样毫无生气、抹杀人性的教育,如何能培养活泼自信的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当敏锐地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因材施教,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的支点。
第二,应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不仅有求知上进的需要,更有各种心理情感上的需求。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应该受到指责的,可往往是由于心灵上某种高尚的激情所驱使,如果你不明白,没有发现这种激情,你就可能扑灭那还小小的不易发现的人类高尚品格的火花。”由于我们的教育总爱盖棺定论,以结果论英雄,从而伤害了不少学生的心灵。比如,孩子满心欢喜地准备了一场考试,结果不是特别优秀,但却比之前的成绩进步了不少,期待着老师来称赞他的进步。然而,老师却因为他的成绩总体不如人意而置之不理。那么,孩子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上进的热诚遭受了一次无情的打击,可能导致他从此以后都厌恶学习。因此,老师们一定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情感需求,用敏感的情感来回应学生的需求,达到呵护他们稚嫩的自信心的目的。
第三,应当把学生看作是有发展潜能的个体。美国的一个教育专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看待,而将一个优秀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相差很远的两个班级,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成绩相当。可能原因就在于,原本成绩较差的班级,老师误以为这个班的学生成绩都很好,对他们非常关注,充满了信心。这种积极的情绪,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潜能,因此成绩显著提高。相反,原本成就优秀的班级,由于老师误以为他们是一群没有希望的孩子,因此对他们的学习表现都持怀疑态度,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导致成绩下滑。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只有给予他们信心,他们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自信就像是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调动到最佳状态,从而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每个学生都是活泼的、独特的,在他们身上有着无限种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育人,它本身就应该致力于启发孩子的智慧,唤醒孩子内心身处自信的火花,给予孩子们自由彰显个性、展翅飞翔的天空。因此,教师只有转变自己对于学生的看法,全方位地关注孩子的成长,才能让孩子在学校中找到自信的感觉。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弗洛姆
【学海泛舟】
弗洛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他专门著书《爱的艺术》。弗洛姆认为,爱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父母对孩子的爱能否产生积极的效应,在于父母是否有爱的能力。在弗洛姆看来,只有创造性的健全人格,才能使自己成为成熟的人,拥有爱的能力。而自爱,就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准。
弗洛姆所谓的自爱,它不同于自私,也不等于无私。自私和无私都将爱他人与爱自己对立起来,而自爱与爱人并不矛盾、冲突。“在所有能够爱他人的人身上,都可以发现他们同时是自爱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存在和幸福的”。真正具有爱的能力的人,同时又是自爱的人,也只有自爱的人才能够给孩子以积极正面的影响。
弗洛姆曾引用《圣经》里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的描述来比喻自爱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奶”象征着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哺育、关爱、呵护;而“蜜”则象征着母亲能够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甜蜜。母亲不仅要养活孩子,还应让孩子热爱生活,让他感受到做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多么的美好。大多数母亲都能给予孩子“奶”,而只有自爱的母亲才能够给予孩子“蜜”。自爱的母亲,她自身就是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积极向上、幸福快乐的母亲。
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被自爱的父母或老师所爱的孩子也许并不多。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一些来自父母的抱怨:“为了你,我放弃了工作”“为了你,我牺牲了我的青春和我的追求”“为了你,我……”此外,我们也常常以“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成人总是以为只有委屈自己,才能成全孩子;只有牺牲自己的快乐,才能换来孩子的幸福。
但是,在弗洛姆看来,父母或老师这种所谓的“爱”,隐藏着他们对生活的不满和仇视,无形之中,孩子会感觉这样的爱让他们窒息,反而也产生对于生活的厌倦。“一个真正自爱的母亲,不是通过压抑自己对生活的爱和向往,不是压抑自己的成长和创造性并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是一种负担,她的爱是对自我和所有生命的肯定,是从内心深处流露出的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促进。被一个自爱的母亲所爱,比被一个‘无私’的母亲所爱更能使一个孩子感到幸福。”可见,要使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获得爱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自爱,健全自身的人格,主动体验生命的价值,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也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
自爱(或对自己的爱)无非是铭刻在我们心中的感情,这种感情,鼓动人的各种爱好和欲望,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活力和希望。只要把自爱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
【智慧心语】
弗洛姆关于爱的思考,对我国当代的儿童教育依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父母或老师如何才能给予儿童健全的爱?
弗洛姆将成人对孩子的爱分为父母和母爱两种形式,很有现实的意义。母爱是对孩子生命和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是无条件的、非功利的。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有没有实现父母的期待,母爱都会与他同在。父爱则是有条件的、功利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了你的义务,因为你服从我”。孩子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母爱,但若想得到父爱就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
在弗洛姆看来,母爱与父爱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孩子而言,母爱是被动的,过分沉溺于母爱的孩子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无法真正在精神上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当然,过早或过分接受父爱洗礼的孩子,虽然能够独立自主,但难免会变得过于刻板教条、冷漠无情。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有母爱的呵护,又要有父爱的约束。母爱的“爱的原则”和父爱的“理性原则”虽是一对不可消除的矛盾,而教育的艺术恰恰体现于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最理想的、成熟的爱,莫过于将母爱与父爱的积极方面结合起来,既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身心的满足与安全;又要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只有自爱、人格健全的教育者,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能力自爱和爱人的精神上健全的人。
自爱是人生漫长浪漫史的开端。——王尔德
【学海泛舟】
王尔德,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但他创作的童话比他其他的作品流传更广,几乎传遍了世界上每一个有孩子的地方。《自私的巨人》在王尔德童话中,是篇幅最短的一篇,也是最富有优美、最富诗意的一篇,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因自私而枯竭、因爱人而焕然新生的有趣故事。
巨人有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巨人不在家的七年里,孩子们每天都在花园里玩耍嬉戏。每当树枝上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时,嬉戏中的孩子们会停下来侧耳聆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然而,好景不长,巨人回来了,他粗暴地对孩子们说:“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于是,他沿着花园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围墙。从此可怜的小孩们没有了玩耍的地方。
第二年春天,整个乡村到处开着小花,处处有小鸟在欢唱。然而只有自私的巨人的花园却依旧是一片寒冬景象。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块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巨人只能无奈地自言自语:“我真弄不明白,春天为什么迟迟不来呢?”
……
自私的人公开排斥对他人的真诚关怀,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他替自我攫取一切,给予令他痛苦,而褫夺使他快乐。他对他人的需要漠然置之,对他人的快乐、喜好毫不用心。他心目中仅有他自己。于是,陪伴他生活的,是迟迟不能退去的北风与寒冰。自私的人没有爱的能力,也就无法享受到五彩斑斓的生活乐趣。
《圣经》中说,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然而,人生一切浪漫美好的开端,都在于“自爱”。
自私的巨人最终由于自己太渴望春意满园的景象,而允许孩子们在他的大花园里嬉戏玩耍。他需要美景,需要鸟语花香。由己及人,他懂得了孩子们的需要,明白了孩子对于大花园的热爱。最后,在这种“爱邻如己”的氛围中,才迎来了大花园的春天。
从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中,我们能够感觉到,自私不仅损害了别人的享乐,也连同自己的快乐一道剥夺了。虽然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我们自身为中心的,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不过,一旦这种以自身为中心的感情转变成为排斥他人的自私,那就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幸福了。只有接纳别人,又满足自己的原始情感,也就是自爱爱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美好。
【智慧心语】
培根说:那种“只知自爱却不知爱人的人”,最终总是没有好结局的。虽然他们时时在谋算怎样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而命运之神却常常使他们自己最终也成为自己的牺牲品。纵使人再善于为自己打算,却毕竟不能捆缚住命运之神的翅膀呵。
不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们由自私发展为自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爱能力克制自私行为时,需要尊重孩子的这个发展特点。每个幼儿在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深信,宇宙是为他所创造的,地球是为了他而运转的,所有人都应该是为了服务他而存在的。但到了学龄期,他们就开始有足够的能力来体会别人也有别人的需要,逐渐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就应该抓住时机,培养孩子将“自私”转化为“自爱”。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有同情心的孩子能够理解其他人的感受,一旦产生了感同身受的情感,他们就会像对待自己的需要一样,关心别人的需要。
其次,要强化孩子大方的行为。父母要细心地捕捉孩子每一个体贴的、爱人的行为,及时赞美他们的这一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更频繁地出现。
最后,要培养孩子积极的适宜的自我意识。自爱,就是从对自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自我意识开始的。父母平时既要认可孩子的长处,肯定孩子存在的价值,又要让孩子去接受生活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成目标。这种通过自豪感和能力感而建构起来的对自己的爱,才真正有助于他们将来成长为热爱生活、幸福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