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900000037

第37章 自律,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1)

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毛姆

【学海泛舟】

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成为作家之后的他,更是一个精神至上的理想主义者。于是有了他对于良知的界定:“良知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自律胜过他律的形象。《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高更为了追求理想,抛家弃子,放弃金钱地位跑到巴黎去画画,生活穷苦潦倒,最终客死他乡。他只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顾世俗的褒贬,尽管不被理解,他仍能找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这种追随自己内心需求而不逾矩的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一定就带来穷困,只是不巧高更的选择不能为他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按照哲学家柏格森的理解,这种生活就是服从良知的生活。因为“良知就像天才一样,具有超级的直觉”,从良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浓厚的道德气氛中的理智光辉,以正义感为范式的正确观念,以及赋有个性的精神”。它指引我们快速地决定生活的去向,让我们接近本能地真实存在着。它不仅监视着我们不要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更驱使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完美境地。

【智慧心语】

卢梭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我把这个原则称之为良知。”所以,黑格尔认为良知是一种不用学习而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观念。孟子也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正是因为良知对于个体而言具有这种内隐的、与生俱来的性质,所以良知的作用方式就往往是潜在和内在、自然的,自律性较高。西塞罗在其《论辩集》中说道:“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知。”

良知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作为人心中的内在法则,它不仅给人以内在的权威和标准来裁决自身的对错,从而阻止人去有意为恶或劝人积极为善,而且促使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深刻反省、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或悔过要求。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终要归因于良知: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境界;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则是塑造有德之人的第一步;做坏事竟心安理得而不觉得受良知的谴责,则属于只有靠严厉的惩处才能纠偏的行为。

只有良知,能最彻底地调节人们的日常举止和道德行为。《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但只有良知,最易使人慎独。古人常说,当你独处屋中时,即使房门紧闭,也要提防“屋漏”。也就是说,有“天眼”能够透过“屋漏”关注你的一举一动。而“天眼”,就是天地良心。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就是良知。

父母若要想培养一个令自己放心的孩子,就应该保护孩子的良知,教导孩子依良知行事,高度自律。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努力:一是优化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积极的情感;二是奖励孩子良好的行为,强化他们的内在道德准则,同时,还要以身作则,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只有在孩子感到被爱和有安全感的前提下,隐藏在孩子内心的善的良知才有成长的土壤。在家庭活动中,父母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始终表现出温暖和关爱,尊重孩子,不过分强调一些消极的事件,就能培养孩子积极友善的个性,从而强化他们内心的良知意识。

儿童成长过程中既会表现出一些悦人心意的行为,也会有一些非常自私的举动。父母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些行为,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来强化或完善这些行为。父母要以身示范,来培养孩子与人分享、有礼貌、为他人着想、学习习惯等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安排特定的时间和孩子做正面的交流,通过交流探讨,让孩子明辨是非;也可以设置一些道德上的两难情境,比如,一个男人为了挽救自己将死的妻子,没有钱买药,所以到医院里偷药,让孩子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大人在一旁教他们分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害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期望孩子表现什么样的良好行为,父母就应是这方面的好榜样。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要是父母本身都不具备良好的自律,就难以培养出自律能力好的孩子。

慎独。——曾国藩

【学海泛舟】

曾国藩齐家、练军、治国,所在功绩赫然,天下瞩目。他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他刻刻慎独,心地干净,从而感动了他人。当他感动了一个家庭的时候,便全家大小都自觉地遵循他的教训;当他感动了整个军队的时候,便全军上下都自觉地服从他的约束;当他感动了一带地方的时候,则地方官民都自觉地谨守他的教化。他的后继者李鸿章,后来政治地位比他升得更高。李鸿章接待他人时,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揶揄播弄之,惟事曾国藩,有如严父,执礼之恭,有不知其然而然者。李鸿章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这种不怒而威的感化效果,充分证明了他慎独之功的深厚。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便对自己的人格有极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他在咸丰6年9月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吾有志学为圣贤。”圣贤是什么?自古至今,许多人都过不了金钱关、名誉关、权势关……过得了的,即入圣贤之域。曾国藩以他们为榜样,可见其志趣的超凡脱俗。圣贤们征服的虽只是自己,却能感动天下人。所以,豪杰们的事业如花炮,虽然显赫一时,转眼烟飞灰灭;圣贤们的事业则如长江大河,源远流长,万古常新。今天,曾国藩去世已有一百多年,已无法用权势逼迫我们,也无法拿金钱诱惑我们,但他所写的书,仍然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可见其人格的力量。

曾国藩终生在“慎独”上用功夫,自我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后人也将其作为读书人的典范,认为其颇有“内圣外王”之气象。

一般人都只是在外观上艳羡他的功成名遂,假如我们站在他本人的立场上,长期累月过这么一种纯洁内心的慎独生活,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他有几句自我总结,说得很精彩:“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原来,他一辈子都心无挂碍、自在快乐!这正是颜回的“不改其乐”的境界,也正是孔子的“乐以忘忧”的境界!

【智慧心语】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为规则去做,言行相符,表里如一,那他就是真正优秀的人。

一般而言,当我们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例如:在同学、朋友、老师、家人或其他亲戚在场或监督下,我们往往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慎重。但是,当没有人在场或监督的时候,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干出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做到慎独是很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可贵的。

慎独的关键在于要有很高的自觉性,人们常常把慎独作为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能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值得我们敬佩,它表明你们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只有当你有意识地明白,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不论你做什么,都有“天知、地知、我知”,因此应该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日做到“三省吾身”,养成自律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父母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养方式,把原本属于孩子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孩子。只有当孩子能够自己做主,有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时,才有可能真正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行事,在人前和独处时言行一致。否则,“好孩子”行为只可能是父母强制的结果,一旦远离了父母,他就可能做出一些更坏的事来。为此,父母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

第一,给予孩子选择权。

自我选择意味着有充分的自主权,它能培养孩子负责任的行为。要知道,权力造就腐败,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腐败。如果父母事事为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就没有任何自主性,在这样充满权力的环境下,他会放弃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的完善。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对他们而言,是最轻松的腐败方式,他们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地生活。这恰好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而实际上,孩子可以像成人那样,通过自我选择,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鼓励孩子们做自我反思。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内在动机。能够慎独的人,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在动机生活着的人。父母要清楚地意识到,如果孩子发自内心地期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内在动机),那他就会有持之以恒地决心来实现目标;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因为父母会奖励他学习进步的行为,比如,给他100元零花钱(外部动机),那么,一旦得到了这100元零花钱,他的学习动力就消失了。不过,所有的父母最想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自觉地学习,那么,最有效和最有权威的方法是让他们反思。

奖励、批评、抱怨和唠叨都是强迫性的、外部施加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导致抵抗情绪,孩子只会在当时有压力的情境下服从,一旦脱离了这个情境,他就会回到自己原始的表现。只有动用了他们我们的自觉性时,父母的要求才具有持续有效性,孩子在父母眼前和独自一人时的行为才能一致。因此,父母要改变平常命令的口吻,而采用灵活的提问方式。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导孩子自我思考,一旦他们顺着父母的引导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就能最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学海泛舟】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

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同类推荐
  • 在痛苦深处微笑

    在痛苦深处微笑

    本书是知名作家周海亮所作的一本美文集,书中收入近100篇为青年读者写的励志美文,篇篇都是经过检验,并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的作品,非常适合青年读者阅读,尤其是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生读者,书中会为他们提供很多人生的经验和指导。
  • 孝心打开幸福门

    孝心打开幸福门

    这是作者从创作出的数百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故事精品。有的描写了身怀绝技、远走他乡谋生精通鸟语却爱鸟护鸟的奇人;有的深刻揭示了为修葺庙宇化缘世人表现踊跃热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昂扬进取、健康向上、温馨可人、精彩纷呈的生活画面。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现代礼仪全集

    现代礼仪全集

    本书融合东西方经典礼仪准则,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介绍了仪容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多种礼仪规范。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热门推荐
  • 琉璃碎,浮生缘

    琉璃碎,浮生缘

    一朝生死迹,翻作浮云现,这一生,抱恨眠,这一世,复仇终。情之一字太伤人,终究是还不了任何情。盼来世,不再是“我”,不再负流年。一瞬目光惹一生情牵,为你修仙成魔,亦不悔此生。相遇是种缘,若此生不遇,便此生不爱。情爱不可牵,纵断情绝念,亦是无可奈何。来生不再为“我”,便可不再辜负。
  • 倒斗奇兵

    倒斗奇兵

    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秘密分队,作战勇猛,堪称“神兵”!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被卷入到一场险象环生,扑朔迷离的盗墓漩涡之中!寒冷彻骨的冰山古墓,杀机四伏的汉地龙都,惊心动魄的南蛮荒冢,九死一生的千年石窟……漆黑的墓道里,他们能否克服困难,逃出生天呢?
  • 帝皇成长之路

    帝皇成长之路

    帝皇是高不可攀的。高贵的。然我们的帝皇是悲哀的。没手下。没国家。没权利的三无帝皇。就在他他建立势利的时候总是受到天道的算计。导致最后失败。新建帝皇群293362103欢迎大家的加入。。。
  • 绿茵战将

    绿茵战将

    足球,世界第一运动,太多的比赛留下了太多的经典画面,希望用手下的一支笔把这些精彩的画面记录在文字的海洋里
  •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焦氏易林注

    焦氏易林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概念,也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深入浅出的实例,通过“给出错误的实例→分析实例的错误所在及出错原因→给出正确的理论依据与操作规则”的分析思路,使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中的禁忌问题引起关注,让你提前防范,确保会计工作的每一环节万无一失。
  • 命轮之幻月重生

    命轮之幻月重生

    地球21世纪拥有多重身份的她来到了这个,呃,封建,又不封建的,呃,大陆。哎呦喂,有人居然说她是废物,好,你是找死呢,还是找死呢,还是找死呢。奉劝一句,惹毛她了,她会先让你尝尝生不如死,然后嘞,让你去奈何桥和你的那些同伴们一起打麻将。天赋卓越,可世事难料,也许她会安安分分地修炼,她完全可以训练到大陆顶端,但浑水已经淌了,灵神,不不不,玄神,不不不,她真的到了高级位面的顶端,神帝阶段,这等逆天,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有人说她嚣张,(⊙o⊙)…真的吗,我咋不知道,废话,就你,还会注意那群你所谓的蝼蚁?肩负重任,她能否力挽狂澜,命又怎会有天注定。命运的枷锁,是否真的会束缚,今生,前世,她,他,究竟是谁
  • 至尊邪神

    至尊邪神

    一代邪尊殒命重生。“这一世,与我为敌之人,一个不留!”“这一世,与我争物之人,一个不放!”“这一世,我要那天随我意,我要那地随我心!”“阻我者,杀无赦!”
  • 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本书共为五个部分,讲解了如何消除你的忧虑、如何改变忧虑的习惯、如何培养快乐的心情、如何获得快乐的生活、如何减少疲劳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