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900000002

第2章 教育没有情爱,就如无水之池(2)

在中国,对青少年教育历来就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管束过严。因此贻误了不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鲁迅早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即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鲁迅的“幼为本”,就是试图明确一种亲子之间有爱、师生之间有情的教养培育模式。放任自流,是父母老师自私、无心的表现,他们要么过于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不明白孩子早期得到的关爱与教育对其终生幸福的影响;要么就是过于自私,只懂得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于幼小的孩子争夺资源。管束过严,则是中国父母较为普遍的做法,总以为“乖孩子”就是“好孩子”,从而毁灭了孩子的天真与个性,塑造了一群相似的、没有生气的孩子。鲁迅说得好:“顽劣或迟钝,都足以使人没落,甚至灭亡。一个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因此,要培养个性健全的、思想鲜活的青少年,培育者就应该全心全意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包容他们的幼稚,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沃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学海泛舟】

陶行知先生的纪念堂上写着四个大字——爱满天下。这是忠于他奉献一生的事实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是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敬仰之。

不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话说来,毫不夸张。有这么一个他的生活轶事:盛夏的一天,学生高缨听说书店到了一些好书,想去看看。可是自己不认识路,就想请陶行知陪他一起去。他来到先生窗前,很吃惊地看到先生打着赤膊,脸上、身上流淌着汗水,正在伏案疾书。高缨把自己的来意告诉先生,没想到陶行知毫不迟疑地说:“现在不成。”高缨失望了,他很奇怪,先生平时最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最愿意帮助人,今天是怎么啦?陶行知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指着挂在窗外的衬衫说:“我很高兴陪你去书店,可是我的衬衫还没有干。过一个小时你再来,好吗?”高缨望着那还在滴水的白衬衫,心想:先生找借口吧?他说了一句“那就算了”,不高兴地回去了。过了一个小时,陶行知穿着还没干透的白衬衫,笑嘻嘻地来找高缨。高缨还躺在床上生闷气,见了先生,忙起身一起上书店。

后来,高缨还是想不通,就去问副校长马侣贤。马先生说:“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个名人,可是有谁知道,他为了你们这些孩子,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坚持办学,他把自己的大衣和呢裤子都送到当铺去了,换来的几文钱解决了一天的菜金。夏天,他只有一件像样的衬衫,这也不稀奇呀!”高缨听着马先生的话,眼圈红了,他的耳边响起了陶先生上课时讲过的话:“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他仿佛明白了: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

正是这种想要把文明的种子播散在每一个贫穷、渴望的心田的大爱胸怀,支撑着陶行知先生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他爱教育事业,更爱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爱广大的劳苦大众。有谚语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陶行知对学生的爱是真正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不偏袒的、稳定的师爱。他的学校向所有劳动人民开放,难童、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儿童,都可以受到同等的爱护。在陶先生的内心身处,有一股强韧的责任感,面对那些不幸的、不够优秀的孩子,他由衷地表现着“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精神。

【智慧心语】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先生自己一生便很好地注释了这一哲语。教师只有以心换心,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特长,才能使每位学生有成才的可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教师和家长应“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少一点专断独行,多一份冷暖关怀,以情感人。”

生活中有这么一个“母亲和家长会”的事例: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位母亲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母亲不忍心伤害孩子,告诉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做三分钟了。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我这位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你进步了。”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这位母亲说:“全班五十名同学,你儿子的数学考试排名第四十九。我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这位母亲悄悄流下了眼泪。但看着儿子,她又和颜悦色地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说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细心点,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同桌排名第二十一。”儿子紧皱的额头瞬时舒展开了。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儿子上初中,这位母亲开始害怕开家长会,紧张地等着老四点她儿子的名字。但是这次却出乎意料,老师没有找到她。当她问老师情况时,老师告诉她:“你儿子现在的学习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心中暗喜。对儿子说:“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说只要你努力了,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

最后,这位一度被老师看作有“多动症”、“智力障碍”的孩子顺利地考入清华大学。

陶先生本人就非常欣赏这种“爱”孩子的智慧,一如“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腾出地下室让他去做实验”,或者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法拉第在利波的铺子里做徒弟,订书订得最慢,但是利波了解他是一面订书,一面读书,终于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了辉煌的功绩。”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用爱的态度宽容每一个学生,建设性地接纳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既可保护他们求知的热情,又能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子女是自在地自由地,他们不是物体,既不属于别人,也不属于父母。——黑格尔

【学海泛舟】

黑格尔,19世纪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他拥有卓越成就的关键。黑格尔的父母没有想象儿子会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期望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绅士阶层应该有的风度,有一技之长,以便长大成人后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如果说期望,任何父母都是有的,黑格尔的父母也不例外。但他们的期望很实际,那就是,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身份的人。为了这些目标,黑格尔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的严格教育。

正是因为从小就在父母的监督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才养成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在他后来的教育思想中,他特别提到了家庭教育。关于父母关爱孩子,他说:“把子女当作奴隶,一般来说,是最不合乎伦理的。”他这样论述这个观点:“子女是自在地自由的,而他们的生命则是仅仅体现这种自由的直接定在。因此他们不是物体,既不属于别人,也不属于父母。从家庭关系说,对他们所施教育的肯定的目的在于,灌输伦理原则,而这些原则是采取直接的、还没有对立面的感觉的那种形式的,这样,他们的心情就有了伦理生活的基础,而在爱、信任和服从中度过它的生活的第一个阶段。”

【智慧心语】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爱,却往往倍受争议。蒙台梭利说:“不少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儿童观,对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知之甚少,因而在‘爱’的光环下,不自觉地代替和剥夺了儿童的权利,压抑了儿童要求独立发展、自由探索的愿望。”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通的,原因就在于父母将孩子视为己有,以己度人,越俎代庖。熟不知,“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庇他们的身体,但不可荫庇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

孩子只是属于他们自己,他们不属于父母。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不可或缺的。父母们既不可为征服外部世界辛苦奋斗而把儿童拒之于千里之外,也不可因过分地疼惜孩子纤弱的身心而溺爱他们,处处庇护他们。每一个孩子在勇敢地探索外部世界之前,他必须要体验到来自父母的爱护,只有心里感到安全的孩子,才能自由自在地去探索求知。此外,父母的爱护不能成为孩子的束缚,孩子们必须通过活动和真正的成就感来发展他们积极的自信心以及独立自我形象。

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父母都无法很好地把握“爱”与“放手”两者之间的尺度。要么是控制过度,使儿童在生活中形成了依赖、懦弱、缺乏自主的性情;要么过分溺爱,造就了任性、霸道的“小王子”“小公主”。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很犀利地分析过溺爱的恶果:“被溺爱的孩子必定学会打人、骂人,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他便一定能得到;他心里想做什么事情,也一定要做。这样一来,父母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爱他们,把他们的本性弄坏了,他们自己在泉水的源头投下了毒药,日后亲身喝到那苦水,却又感到奇怪。”

同类推荐
  • 活学菜根谭 活用厚黑学

    活学菜根谭 活用厚黑学

    本书内容包括:磨炼稳健的德行、积淀成事的胸襟、慧纷扰的迷局、秉持自我的节守、宽展沉睡的心智、勃发激扬的才情、厚黑学的智慧精髓、厚黑学人生境——圆熟变通等。
  •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讲述了:取舍之道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高度概括,在一取一舍的抉择当中,体现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心态,一种智慧。提起做人与做事,许多人会说,我时时在做人,天天在做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嘛。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看到有的人在社会上关系难搞、事情难做、步步维艰,而另有一些人则是人脉广博、诸事顺畅。究其原因,正是二者在做人做事的方圆艺术方面功力深与浅的区别罢了。做人做事贵在能取会舍。纵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就是讲究做人做事的取舍之道。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因此,许多人说,人生是一段苦难历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伤感。只要掌握了在苦与乐、坚持与放下之间进退、选择的学问,就能品出人生的味道。本书围绕“坚持”和“放下”来阐释人生的哲理,为读者提供了在人生道路苦难与挫折的策略。成功从来只青睐人生中的种种负累,比如名和利及以往的成功与荣耀,只要淡然面对,你就可以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话语操纵术

    本书内容包括:拥有好口才的八个法则、语言风格就是一种征服、聪明女人把话说得滴水不漏、用赞美打动人心的方法等。
热门推荐
  • 江南文史钩沉

    江南文史钩沉

    本书内容丰富充实,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展示了江南名人的巍巍形象。二是揭示了江南经济改革发展深处的文史渊源。三是探究了江南地方文化的特色。四是选编了一部分纪念《江南论坛》创刊和复刊的文论。
  • 霸道总裁的霸道温柔

    霸道总裁的霸道温柔

    “你为什么要打她?”“她在勾引我的未来老公,我为什么不能打?”“你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你就是强词夺理”“你打她,我还是会有另一个她,我看你能打多少个”“……”
  • 越界之赤潮

    越界之赤潮

    (概念错误本书已被重置,请转至异界:军火高校)不同的无限,不同的穿越,硬派的异界生存小说。巨龙的咆哮响彻天空重装的骑兵绝望冲锋不尽虫族席卷大地,突破次元的敌袭,深藏的武装封印尽数解开。一班华国高中生,究竟该如何面对?一切尽在越界之赤潮。
  • 道妖恋

    道妖恋

    上古时期,有女者掌岁时祓除、衅浴,而称巫,巫者,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有人有奇能而贯通天地者,即巫尔,有男子类能者,历四方而消众之疾厄,称为觋。此二者,授后世以术与道,兹能趋吉避凶,方得流传!农历三月初三,传为轩辕氏所诞之日,又为鬼魂污秽尽出之际,是以民间设礼祭,求苍天神明庇佑,纪以“上巳祭”
  • 我霸史前

    我霸史前

    简单滴:穿越鸟!复杂滴:一个现代人在史前备斗史!YD滴:11?11?你决定我来写!道德滴:君不见红粉三千,我只取最好的几瓢,可能更多瓢!乡土滴:种田呀种田,不种田争霸也不给力!现代滴:KAO直接越过青铜时代,偶就要用科技欺负你·起点滴:多点击,多收藏,多推荐!
  • 凰惊天:九凤裂苍穹

    凰惊天:九凤裂苍穹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言须眉哪堪巾帼比!侥幸逃脱鼎炉之命,踏足这五彩缤纷的修仙世界。遨游虚空,凌空天下。且看烟云姬如何在这肉弱强食的修真世界,成就前所未有的女帝之路。
  • 百炼成仙:绝色特工异世行

    百炼成仙:绝色特工异世行

    入我相思门,倾我已至诚。修仙九千界,怀至指鲲鹏!她是二十二世纪的世界第一杀手,血染江河,威慑众生。一朝穿越,成为下三界柳家庶女,身怀废灵根,任人践踏。翻云覆雨,血洗柳家十七宗,屠尽天下付我人!灭,辱我欺我其宗门!夺,天玄地宝灵丹药!一朝跃仙门,众生规则皆我有。茫茫修仙路,回首千年,一路有你,才是我栖息之处。君莫邪:夫人这句话,可是真心?柳如寒:风太大,我听不清……
  • 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句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可以变亲友为仇人;一句话可以功败垂成;一句话更可以改变人生。拥有精彩人生的人也许不是演说家,但拥有好口才的人必定能成就精彩人生。本书从要说话和会说话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不同的说话技巧对身处社会的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旨在帮助读者学会说话,使读者在人际、事业和生活等诸多方面获得相关的启示,从而成就精彩的人生。
  • 星际霸主

    星际霸主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看主人翁刘彻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霸业的!本书脱胎于EVE,却又不同于EVE,只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了解EVE这个游戏,因为这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