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练。——苏霍姆林斯基
【学海泛舟】
苏霍姆林斯基自17岁从事教育事业开始,就下定决心要做好教师。令人敬仰的是,他用一生的实践来履行自己的这个信念。
在帕夫雷什中学的23年岁月中,他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白天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晚上进行科研。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只活了52岁,但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每一天都要写教育日记,数十年如一日,从不倦怠。他说,个人的随笔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条件和前提。
他还带头为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做一份成长档案,记录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的事件,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轨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动态,以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他逝世后,苏联教育部和乌克兰教育部分别编选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也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学海泛舟】
“志当存高远,行必胜于言”,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指引着无数清华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们很多人却往往成了“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走完大半段人生路,才发觉自己什么也没做,碌碌无为地虚度了青春,终究被命运所遗弃。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成就什么,要看他有着怎样的志向,正所谓“思想有多远,你才可能走多远”。但仅有志向是不够的。“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练。”你的志向的生命力存在于你的行动中,也唯有行动,能够延续你的志向,最终实现你的理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或目标,要使我们脚下的每一个脚步都坚实有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做一个人生规划。这对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尤其重要。社会的复杂程度和丰富程度足以让不成熟的你眩晕。没有规划,也就是没有行动指南,那就如渺小的你站在浩瀚的大海中央,周围的世界对你而言,无边无际,分不清东南西北,更辨别不出有哪一路通向出口。
接着就是行动。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我们知道良好的规划与动机仅仅是一个目标得以确立和开始实现的一个条件,然而并不是全部。如果动机不能转换成行动,动机到最终就还仍然是动机,那么心中远大的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做一件事情,只要一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
演讲大师齐格勒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8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当它的时速达到100英里时,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轻而易举地被它撞穿。从一块小木块令其无法动弹,到能撞穿一堵钢筋水泥墙,火车头的威力变得如此巨大,原因不是别的,只因为它开动起来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一旦发动了行动力,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障碍,也能被你轻松突破。反之,如果只是停留在浮想翩翩的阶段,那就如停在铁轨上的火车头,连一块小木头也无法推开。
要想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就必须行动起来。要知道,懒惰就是这条道路上的天敌。多少人不停息地奋斗一辈子都没有能够完美地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更别提懒惰者了。要想有一个无悔的人生,除了认准目标之外,还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上天永不会帮助不动手去做的人。——索福克勒斯
【学海泛舟】
索福克勒斯出生于雅典西北郊的克罗诺斯,父亲是兵器作坊主,早年曾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音乐、体育及舞蹈,这极大的影响了童年时代的索福克勒斯。
他一生笔耕不辍,一共写过120多部剧本,得过24次奖,现存完整的剧本尚有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奥狄浦斯王》、《埃勒克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奥狄浦斯在科洛诺斯》。
同时,索福克勒斯还积极地进入政界,为雅典的自由事业奔走。他于前443年出任以雅典为盟主的“德利亚联盟”的财政总管,后来又两次担任重要的将军职务。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翌年雅典流行瘟疫,他曾担任祭司一职。
总体来说,他的一生行胜于言,孜孜不倦地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终于平静而成功地走完了完美的一生。阿里斯托芬曾称赞他“生前完满,身后无憾。”
【智慧心语】
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再好的梦想也是空谈。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通过艰苦的努力换来的,行动,是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要想使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就要从小培养积极行动的能力,行动力是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如果孩子每天都在想这样的问题:我该做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总以为梦想的实现还很遥远,而从不付诸实际行动,那么,梦想永远只是心中美好的期盼,而不会变为现实。
有一个还很年轻的人,每天都想着怎样一举成名,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在一天散步的时候,他遇到了大发明家爱迪生,急忙高兴地走向前,请教他名扬天下的方法。
爱迪生首先和他聊了几句,然后了解了年轻人的心理。之后问他说:“你是不是非常想出名?”
“对啊!我连做梦都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像您一样出名呢?”年轻人忙不迭地回答。
“等你死后,你很快就会出名了。”爱迪生不慌不忙地说。
“为什么我要等到死了以后才会出名呢?”年轻人吃惊地问道。
爱迪生以诚恳的态度告诉他:“因为你一直想拥有一座高楼,可是从没有动手去建造这座高楼。所以,只靠想象,高楼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你面前的。而如果你一辈子都生活在空想之中,等你死后,人们就会经常提起你,以告诫那些只会做白日梦、不肯动手去做事的人,如此一来,你名扬天下的心愿不就达到了吗?”
只想是没有用的,你必须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行动,否则,美梦永远只能存在于黑暗的夜里。经不起阳光的照耀,那样它马上就会变得无影无踪。
索福克勒斯有一句话叫做“上天绝不帮助坐而不动的人”,行动才能得到命运的垂青。伏尔泰也对行动的价值进行了解释:“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很早以前,有一个和尚,做出决定要去南海。但他身无分文,而且去南海的路还很遥远。交通又极不方便。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困扰,他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到达南海。
所以,他便沿途化缘、一步一步地往南海的方向走去。路过一个村庄化缘时、他碰到一个比较有钱的人家。当看到这个和尚化缘时,有钱人便问他:“你为什么地到这里化缘呢?”
“我要去南海!”和尚坚定地回答。
听了和尚的回答,有钱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凭你也想到南海,我想到南海的念头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还一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像你这样贫穷的人,还没到南海,就是不累死也会饿死的。我劝你趁早找个寺庙安安心心地过你的日子吧!”
和尚听了他的话,并没有动摇去南海的信念,固执地说:“我迟早一定要赶到南海。”
过了几年,和尚从南海返回了,他又到这个有钱人家里化缘,这个富人还没有为他的南海之行做好准备。
我们都知道“有志者,事竞成”。现如今的孩子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忧患意识,始终在计划、梦想、等待、准备之中蹉跎岁月,没有行动。就如有钱的富人,原本有充分的条件去达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却迟迟不肯行动;而贫穷的和尚,南海之旅对他而言,就好似镜花水月,只能存在于他的想象中,然而,他知道,有梦想而无行动,就绝对不会有称心如意时;付诸行动,无论能否最终到达目的,但终究是在逐渐靠近梦想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做“思想的巨人”,还要做“行动的巨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臻于完美。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长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学海泛舟】
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这一切,不仅仅是由于他具有得天独厚的天赋,更要归功于他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而付出的艰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