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伦论》作者:山高知寒
第一章、中国传统理学与西方哲学
本书命名为经伦论,在阐述经伦论之前我们先说说东西方哲学的问题,从哲学的源头来论证什么是经伦主张。
说到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就必须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古中国的孔子,一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东周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是教师出身,开创了私人学院,开启了私塾之风,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在古希腊的雅典。孔子早于苏格拉底八十多年。这两个人的诞生分割了东西方文化的哲学断面,开启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航船。
在孔子与苏格拉底之前无论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都在探索自然科学、神学、物种起源等等原理性问题,历时长达几千年。
在孔子与苏格拉底之前思想界处于百家争鸣的时期,哲学与自然科学、神学等等学问混淆不清,百家杂侃,没有统一的定义性思想。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是教师出身,主张教书育人,并且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直至被处死之前还在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一部著作,但他的学生记下了他的言论,并传承下来,为西方哲学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思想明灯,从此照亮了西方,也逐渐照亮了世界。时至今日无论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家,仍然是沿着苏格拉底的思想路线在行走,而无法超越他的思想境界。
西方哲学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间来不断发展,进步,完善,就得益于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晚于孔子出生八十多年,出生于古希腊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的希腊处于泛民主主义意识时期,政治上的民主,泛滥到抽签决定政治主张的地步,奴隶主民主制主宰着上层建筑。
苏格拉底就是在这种政治形式下宣传自己的新神论、规则论、智慧论、宇宙观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超凡的思想大家多数都是一生实践于教育事业,经济上并不富裕。这与他们八字中印星超常旺盛有关。印星在八字处于绝对领袖地位的人,思想异常活跃,悟性超常的高,但对于财富没有过多的追求。如果财星旺盛,也成就不了伟大的思想家,因为财克印。
孔子与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超凡圣人,同时又都来自社会底层,平民出身。在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正是人类思想形成断面的时期。在他们之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哲学都处于杂乱无章的时期,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杂谈,各说各的理,直到孔子与苏格拉底出现,思想界的杂陈侃言才得以统编。
孔子统编了中国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统编了西方哲学理念。基本统一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之后二千多年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思想家们只能沿着他们创造的思想之路前行,任何一个思想家也没有超过他们创造的思想断面,只能在他们之下延伸发展自己的思想主张。
孔子为东方文明奠定了基石,苏格拉底为西方文化打牢了根基。可以说这两个人是今天世界思想文化的鼻祖,不但影响了哲学界、思想界,还为宗教界找到了思想根基。
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三教九流思想的基石,这其中也包括佛教、道教。佛教虽然是舶来品,但来到中土之后由于受儒家道教思想的渲染早已不是佛教原来的样子了。道教同宗于儒教,其思想自然就有同宗思潮,道教的很多教义来源于儒教,如《孝经》,直接就是搬过来为己所用。
而西方的宗教同样吸收了哲学家们的思想理念。如基督教从犹太教分裂出来之后,就改良了哲学家们创造的三棱角立物式猜想理论,并应用到基督教教义之中,使基督教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思想家都是文化学科的全才,在西方的思想家中,普遍是哲学家、科学家、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理化学家。如泰勒斯、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等。
但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多数是纯粹的文人、仕宦,这与中国人的正统观念与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有关。时至现代中国人仍然是世界上持学而优则仕思想观念最顽固的人群。
中国古代科学家们普遍受周易的影响,数学家研究数术预测术,化学家炼丹求长生不老药,物理学家由于受知识层次的限制,几乎就没有出现过杰出的人物。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其实都在探索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是什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存在合理与不合理的现象?为什么存在贫富差异?为什么存在国家、社会、自我等等,国家是什么,自我是什么等等。
西方自苏格拉底出现之后,哲学思想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开始放弃研究自然、神学、天地起源、人类存在等等问题,转而专注研究哲学对社会的作用,对人类的具体贡献,对政治的实际影响,以及自我价值取向等等方面。
苏格拉底开始侧重研究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研究人为什么要活着,为谁活着等等问题。苏格拉底说“你是为了吃饭而生存,还是为了生存而吃饭呢”、“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他的这些思想来源于远古希腊人对存在与不存在的认识。
西方哲学从产生之始就一直在探索事物的发展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西方人把存在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把不存在与精神、神灵结合在一起,认为事物发展只有两种现象,就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自苏格拉底开始把事物发展存在与不存在的现实表象分割开来,重新定位存在与不存在的哲学定义,区分开存在与不存在的现实意义,把唯心与唯物分开认识,探索唯心与唯物各自的本质趋向,并形成各自的理论架构。
从这一点上也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与西方的价值取向不同。西方人把存在与不存在区分开来,在西方人的眼里,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很直接,很清晰。而中国人认为事物是不分你我的,是你我合同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又互为排斥。所以中国人认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庸求正,互利为一。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中国人心中的神都是拟人化的根本原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本质区别。
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开始把事物发展的本质区分开来,侧重研究存在与不存在,现实与不现实,合理与不合理的真实意义,区分开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区分开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开始把哲学拉回人间,重新认识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注重关注哲学如何引导政治的现实意义,并为此创新出新神论、规则论、智慧论、宇宙观等思想体系。把哲学影响政治放在第一位去宣传,以期造福人类。
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如此。自孔子诞生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开始向哲学影响政治的方向发展,开始脚踏实地的实践政治左右民生的思想主张。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与西方人一样,也是为了让人们摒弃对易经自然科学理论的依赖,关注政治、人文、国家、统一等理念,把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统一认识到********上来,用政治手段造福人类。
孔子认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思想主张基本上是建立在君为天定,民为人立,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并且认为人中有神,神中有人,人神不分的思想意识。这就是孔子思想主张与政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在解决内部矛盾上把规范规则与礼仪道德施之于民,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施之于贵族,严格划分了等级制度,把贵族与庶民截然划分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定性了阶级制度。
在施政方针、政治手段上又主张“礼”与“仁”治国的政治方针主张,他主张“为政以德”,把形而上学、学而优则仕等思想主张应用到政治方针中去,主张用很宽泛很笼统的施政方针、政治手段治理天下。这种思想为后期中国人责任感不清晰埋下了隐患。
西方哲学的定义很模糊,很笼统,也很开放,但是在看待事物发展上很清晰、明白,只在存在与不存在上看问题。
中国哲学由于受易经的影响,定义很完整,很统一,很规范,但是在看待事物发展上很模糊,很笼统,只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天人合一上看问题。
这正是西方人见面谈天气阴晴,中国人见面问吃饭没有的原因。
西方人直白地说今天睛就是晴,阴就是阴。
中国人含蓄地问今天吃饭了没有,吃饭了是没有,没吃饭也是没有。吃饭了是有,没吃饭也是有。感觉很绕口吧,其实就是一句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也是没有,没有也是有,你我合同,天人合一。
中国人与西方的差异就在文化的根系部分。
西方哲学家普遍是学科全才,把研究自然科学、数学、理化学时得到的知识应用到哲学中去,提升了哲学理念的科学性。从而逐步分离存在与不存在、唯物与唯心的认识界面,并超越与完善了存在与不存在、变与不变、理智与灵魂的辩证哲学思维。
普罗提诺就利用三棱角立物式猜想原理把哲学与宗教混杂的表达在一起,把太一、理智和灵魂三个本体统一为一个最高的神。他在哲学上认为宇宙只有唯一的神,信奉一神论。认为三个本体为同一位神。后来的基督教将“本体”转化为神的“位格”,把神作为单一实体,引申出上帝“三位一体”的位格,使基督教思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之后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说道:“只有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个人的人格和诸神才第一次被认作有无限的绝对的价值,一切的人都能得救是上帝的意旨。基督教里有这样的教义,在上帝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耶稣基督解救了世人,使他们得到基督教的自由。这些原则使人的自由不依赖于出身、地位和文化程度。这的确已经跨进了一大步,但仍然还没有达到让自由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概念的看法。”这就是西方哲学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从东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在这慢长的古时期,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在寻找事物发展对立以及统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存在总是相反对立的力量,又存在相互吸引的统一的力量,也就是中国人认为的世界为什么存在阴阳两极的问题,阴阳对立则事物无进展,阴阳统一则万象皆更新。
西方哲学认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是“对立与统一”的结果,对立是事物内部发展存在矛盾与斗争的必然结果,统一则是通过运动变化形成完整统一机制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发展,一切事物只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存在与不存在决定事物发展进程的内部相互矛盾斗争与依存统一的关系及后果。
而东方哲学认为事物分阴阳,阴阳分两极,两极存互斥,互生的变化与发展关系。世界是阴阳合同,天人合一的世界,用现代的知识理解就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是“对立而统一”的结果,事物只要存在就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无论事物存在与不存在,天与人都是混为一体的关系。
西方哲学认为事物是开放的,只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转换,这是西方民主思想启蒙的开始。
东方哲学认为事物是既定的,存在阴阳互为生斥的既定规律,这正是东方集权思想启蒙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