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挚友罗烈文先生之邀为本书写序之前,我初为人父。谈到育儿经我是少之又少,所掌握的些微常识,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得来。所以,对于他的盛邀,我是再三推脱,终拗不过,只得诚惶诚恐应允了下来。
既然受人之托,就要尽人之事。也为今后的育儿计,我开始用心拜读罗先生的作品。这一读不打紧,让我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教育孩子是如此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
在拜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曾和罗先生通过两次电话,问过他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既然书名叫《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找一位女士来写序不是更为妥当?罗先生笑着说:“该书虽然名为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并非是排斥爸爸这一读者群。家庭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要有爸爸的参与,只不过孩子在12岁前,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要比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长,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妈妈的作用更显重要。当然,爸爸要是能参与进来更好。”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而不是13岁或者14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罗先生解释说:在我国,心理学者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为六个时期:(1)乳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儿童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初期——14、15~17、18岁。选取这一时间段不是率性而为,而是经过专家验证,经过实践检验后的结果。
12岁,对孩子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不管是从孩子的生理,还是从孩子的心理来看,12岁,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已经结束了儿童期,童年从此以后只能存在于他的记忆里。
12岁,又像一个黄金分割点,在这之前,孩子的可塑性极强。如果你在这时候,在他的大脑中留下乐观、勇敢、坚强的品性,那么,这些优良的质量也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使之受益。相反,如果你在这一阶段将自私、懒惰、狭隘、仇视、爱慕虚荣等关键词烙在孩子的大脑里,那么这些不良信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换句话来说,孩子一生的好与坏,取决于妈妈在孩子12岁前怎样的教导。
法国大教育家鲁索曾说过: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乃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了。
罗先生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因为心结被解开,所以接下来的阅读就畅通了。
《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体例清晰,九章相互呼应又彼此各自独立。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到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从挖掘孩子的潜能到树立孩子的优良质量,一一揭谜,让读者在惊讶作者的智慧之余,满怀感激之情,至少我是如此。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孩童时代走入成人世界的,或许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母亲在孩子的一生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但有一点却是我们不能否认的:那就是母亲的形象,自始至终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母亲善良,孩子就会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母亲坚强,孩子就不会在苦难面前轻言失败;
母亲正直,孩子就不会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母亲勇敢,孩子绝不会懦弱;
母亲节俭,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奢华;
母亲懂礼,孩子也懂得谦虚不傲;
母亲高洁,孩子自然就能出淤泥而不染
事实上,没有天生的“坏小孩”,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笨家长”,孩子的命运到底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妈妈。你怎样教育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将来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