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心观察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常常为了一些无奈的、无法改变的事情生闷气,他们不喜欢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读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更不愿意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有的人甚至因为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针对孩子的这种消极状况,父母总有颇多担忧,其实,只要让孩子换一种思路来考虑这些问题,结果就会好很多,父母可以将下面这些道理告诉给孩子: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出身、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而讨厌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上一定还有许多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特长,只是没有发现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施展罢了;父母、老师以及自己所面临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是一个人在成长中所必然要经历的人和事,也只有经历了,才能成为真正与众不同的、拥有完整人格和独立个性的“人”。因此,这些人和事原本就是整个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任何理由讨厌它们,就像没有任何理由讨厌自己一样。相反,如果你懂得接受自己,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理解和尊重客观现实,就能找到真正属·自己的成功之路,同时,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总之,就是要让孩子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并在接受客观环境这个大前提下,努力寻找并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那么,具体地讲,父母最应该让孩子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呢?
一、接受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便没有孩子。在所有“无法改变的事”中,最不能改变的是父母,最应接受的也是父母。
二、接受环境
孩子除了接受父母以外,还应接受环境中许多不能改变的事情。比如,有些孩子期望着不必考他们认为没用的考试,不必上他们认为没用的课程,不必听他们不信任的老师讲的课。但是,父母要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想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学会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然后把精力花在那些你可以影响的事情上。
三、接受自己
对自己不满意算得上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了。但这种痛苦其实是自寻烦恼,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没有哪个人可以在所有领域取得成功。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灰心丧气,不但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且会让自己错过在其他方面展示才华、获取成功的机会。
当你的孩子开始为自己而生活,接受并喜欢自己,接受并接近你,接受环境中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孩子不但可以成为胸怀更宽广的人,也可以成为更加快乐的人。
培养孩子讲诚信的优秀质量
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是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是将来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你的信用越好,就越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事情,同时也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诚实守信的人,食言是最令人讨厌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无法取信于人,更别提赢得他人尊重或管理他人了。
来看一则历史故事:
宋庆龄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有一次,父母要带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其他孩子都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然坐在钢琴面前不停地弹琴。
母亲喊道:“孩子们,我们快走吧!”
宋庆龄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但很快又坐下去了。父亲问道:“孩子,你怎么了?”
宋庆龄有些着急地说:“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
“为什么不能去,孩子?”妈妈问道。
“爸爸,妈妈,我昨天答应了小珍,她今天来我们家,我要教她迭花。”宋庆龄说。
“我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呢!下次再教她吧!”父亲说。
“不行,小珍来我家会扑空的。”宋庆龄叫了起来。
“要不,你回来后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向小珍道个歉,明天再教她也没关系。”妈妈出了个主意。
“不行,妈妈!您不是经常教育我要信守诺言吗?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坚定地摇着头。
“哦,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会心地笑了,“那就让庆龄留下吧!”
于是,父母带着其他孩子去做客了。父母回家后,却见宋庆龄一个人在家里。“庆龄,你的朋友小珍呢?”父亲问道。
“小珍没有来,可能她临时有什么事吧。”小庆龄平静地回答。
妈妈心疼地问:“小珍没有来啊?那我们的庆龄不是很寂寞吗?”
宋庆龄却回答:“不,妈妈,虽然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信守了诺言。”
由此不难发现,宋庆龄父母的诚信教育是成功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在孩子的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时,父母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对孩子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讲诚信的优秀质量。
第一,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习惯,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诚信。孩子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受到的暗示就是不守信的行为是被允许的。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第二,对孩子进行诚信质量的教育
父母要始终如一地要求孩子守信用、负责任,教导孩子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绝不隐瞒。
你可以在家里多讨论诚信的重要性,给孩子讲一些名人诚信正直的故事。针对社会上一些坑蒙拐骗的行为,父母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
第三,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
孩子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是出于某种需要,如果父母对这种合理需要过分抑制,孩子就会换种方式,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
第四,决不姑息孩子不诚信的行为
如果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及时指出来,严肃地向孩子讲明道理,并督促孩子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他们的缺点,这样,孩子会不断强化不良的行为,从而形成不良的品格,进而影响他的人生。
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
俗话说的好:人必自助然后天助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同样的道理,人必自爱然后人爱之,人必自厌然后人厌之。一个人如果不知自尊自爱,反而自轻自贱,就不可能活得堂堂正正、朝气蓬勃;他的生命只能像一堆湿柴,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也就谈不上什么光明的前途。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养成孩子自尊自爱的好习惯。要让孩子知道,只有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在生活中才能自信自强,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自己的命运而不仰承别人的鼻息;他的生命潜能也将因此而得到你的着力开发,最大限度地发出光和热,照亮自己并温暖别人。
辉的父亲生就一副菩萨心肠,一向温文尔雅,但六月的一天,辉却目睹了他对一个陌生青年走了火般的严厉训斥。
那是个星期天,辉陪着父亲在大街上散步,迎面撞上一个蹲在地上向行人乞讨的年轻人,只见他面前放着一个牌子,上面介绍他是一个大学生,来这座城市打工,但未找到工作……
父亲凑上去,问那年轻人真是大学生吗,年轻人点点头。
刚才还说说笑笑的父亲陡然变了脸色,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将雷霆般的呵斥,暴风骤雨似的倾泻到年轻人头上:“收回你的手,你这不知道羞耻的家伙,回去照照镜子,看看你那熊样,也配称大学生,你的书都白念了……”
平素说话柔声细语、从不带脏字的父亲,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连辉都惊呆了,那个年轻人更是惊愕不已。
“快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父亲不容置辩地喝道。
那年轻人真的在众目睽睽下,垂着头乖乖地走开了。
胸膛还在剧烈起伏不已的父亲,在辉还未缓过神来时,从兜里掏出50元钱,让辉过去交给他刚才责骂走的年轻人。
辉不解地望望父亲,父亲长叹一口气,命令辉赶紧送去。
当辉追上那个年轻人,请他原谅父亲的冲动时,那个年轻人满脸羞愧地向辉真诚地感激道:“谢谢你父亲,我将一生铭记他的教诲。请你转告他,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年轻人转身走了,辉还握着那张钞票久久地愣在那里,脑子里一下子塞满了父亲常说的那四个字——自尊自爱。
可见,凭借自尊自爱,一个人才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人格,才能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并鼓起生活的勇气,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并担当起做人的责任。
自尊自爱,是人生弥足宝贵的资源,没有比无视甚至破坏这个资源更为愚蠢可悲的事情了,没有比珍惜和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更为明智的举动了。
要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父母就不能忘了教会孩子自尊自爱的道理!父母要告诉自己的孩子,自尊自爱是你的立身之本,当你的灵魂在迷茫中徘徊,信心在挫折中慢慢丧失时,始终要记住这四个字,才不会使你自己连人格也一同堕落在迷茫的街头。试想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又有谁会瞧得起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