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0200000008

第8章 走出经济危机(2)

1998年3月,仅政府更迭的一周内,企业就乘机逃税30亿卢布,导致1998年1-5月份税收收入只完成了5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月平均税收只有约30亿美元。下半年的完税率也没有提高。另据俄报刊透露,目前在俄有4万家企业,大约有5000家股份公司都有国家的股份;在其中半数的股份公司中,国家的股份超过25%,而国家预算实际上并没有从参股中收到分文。

三是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使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减少,影响了国家外汇收入。俄罗斯出口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石油的出口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重。1997年,受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影响,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减少,损失近50亿美元。1998年形势依旧没有好转,需求继续低迷,1998年1-7月,俄罗斯出口7900万吨石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但是收入却减少了25.2%,只有64亿美元。俄罗斯原先估计1998年全年石油出口将损失50亿美元,但是仅仅上半年就已经损失70多亿美元,全年损失达到了160亿美元。

财政预算收入持续走低的同时,由于财政支出具有刚性特征,收支相抵,俄罗斯长期在赤字预算中运行,巨额的财政赤字一直困扰着俄罗斯。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一直存在巨额财政赤字。但由于政府采取发行国债、举借外债、拖延支付等“软赤字”办法加以补救,加之偿付债息不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俄罗斯官方公布的财政赤字不是很高,除1994年财政赤字占GDP的10.7%以外,其余年份均在3%~4.6%之间。但实际情况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例如,1997年俄罗斯联邦财政赤字实际占GDP的6.75%,但据俄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财政赤字仅占GDP的3.2%。1997年预算支出超过收入的7.4%。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材料,1997年,俄税收仅占GDP的10.8%,支出占18.3%。

2.解散政府令与政治对抗

经历长时期财政危机的同时,1998年,俄罗斯爆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1998年3月23日,叶利钦总统突然解散了执政6年的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导致了一场政府危机。叶利钦在宣布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两小时后,任命才当了4个月燃料动力部部长的基里延科为第一副总理,代行总理职权。1998年3月27日,叶利钦总统正式提名基里延科为新政府总理人选。与此同时,叶利钦正式提名基里延科为政府总理,要求国家杜马尽快批准,并称若不予批准,将解散杜马。叶利钦公然以解散杜马相威胁,引起各政党的愤怒,相当多的议员决心打一打总统的强权势头。

为了对抗叶利钦对基里延科的提名,以俄共为首的人民爱国联盟决定发起全国抗议活动,一些议员着手整理叶利钦自1991年以来的违宪材料,准备弹劾总统,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罗赫林和安全委员会主席伊柳欣甚至提出要将叶利钦推上法庭。一场严重的政治对抗就此生成。最后考虑到叶利钦总统的强硬立场、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继续对抗将产生的后果,国家杜马最终放了基里延科。4月24日,杜马对基里延科进行第三次表决时,以251票(最低226票)的微弱多数通过。至此,持续一个月之久的政府危机暂告缓解。

这场政府危机虽然以国家杜马的妥协而暂时得以化解,但近一个月没有政府的局面无疑对经济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这期间,政府机构停止运转,经济管理工作陷于停顿,生产下降,金融市场秩序混乱,政府税收受到严重影响(一个月期间少收税款30亿美元),使拮据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叶利钦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是为了政治目的,对经济搞了又一次“休克疗法”。

4月份上台的基里延科政府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5月和8月,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而政府的对策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一次次的声明和保证被金融风暴击得粉碎。年轻的基里延科显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威信帮助俄罗斯渡过这场浩劫,特别是“8·17联合声明”更是宣告了政府的破产。

8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基里延科被迫下台。

重新提名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的议案遭到否决之后,9月,现任外长普里马科夫受命组建新政府,暂时避免了一场政权危机,新政府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反危机措施,短期内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经济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严重的政治危机导致投资者对俄罗斯的投资环境更为担忧,很多投资者迅速撤出了在俄的投资,加重了俄罗斯的经济危机。

(三)混乱的金融市场、致命的债务危机:直接原因

1.大量举借国内外债务

俄政府为维持经济生活运转,不得不大量举借国内外债务,形成债务“金字塔”。1995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顾问的建议,俄政府放弃了几年来靠增发货币和向银行借款来填补财政预算赤字的做法,改为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本是各国政府通常采用的一种集资方式,如果运用得当,不仅不会引起经济困难,反而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1995年俄罗斯建立国债市场以来,至1998年1月,共发行短期债券和国库券累计3900亿卢布,按当时汇价为630亿美元;6月,达700亿美元。1997年年底,俄罗斯的外债总额为1225亿美元。1998年上半年,俄罗斯向国外发售了250亿美元的外汇债券,到4月基里延科接任总理时,外债达1300亿美元;到6月底,其外债总额已近1500亿美元,加上3700亿卢布(约合580亿美元)的国内债券,俄罗斯共欠内外债2000亿美元以上,占俄罗斯1997年GDP4400亿美元的45.4%,已超过经济安全指标45%的规定值,更超过国际标准40%的临界值;外债占GDP的29.5%,也大大超过了经济安全指标规定的25%的危险值。

在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条件下,俄罗斯政府指望发行短期债券和对外大量借款来筹措资金,必然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这种债务危机集中体现在:

第一,俄罗斯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预算赤字,而不是通过集资来开发生产性项目,所以属于财政性发行,而不是经济性发行,就实质而言,这与通过增发货币弥补财政预算赤字没有很大的差别。换言之,俄罗斯发行国债从初始就隐含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第二,在国债的发行和运作方式上漏洞百出。俄罗斯政府发行的国债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短期国债。按大类划分,分别为1月期、3月期、6月期和1年期国债。根据国际经验,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国债年收益率平均为5%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债年平均收益率为10%~15%,经济转轨或经济不稳定国家的国债年平均收益率为20%左右。而俄罗斯短期国债的利率极高,年平均收益率为30%~200%。俄罗斯短期国债的收益率高且周转期限短,这一点就决定了短期国债的经营将带有很大的金融投机性,并留有较大的炒作空间。在俄经济形势不稳定且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国家发行这种短期国债必须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第三,发行国债代价沉重。发行短期国债的真正受益者并非是国家,而是各种国内外投机机构,俄罗斯政府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根据俄罗斯临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各年发行短期国债的净收入(国债收入总和扣除支付利息及偿还旧债)合计仅为300亿卢布,而国家为了维持债务金字塔所蒙受的损失则高达4000亿卢布。也就是说,政府每发行1个卢布的国债,就需要付出13个卢布来维持它的稳定。从1998年俄联邦预算的执行情况来看,1998年短期国债市场实际上已不是弥补预算赤字的来源;相反,1-6月,财政被迫拨出173亿卢布用于偿付前期发放的短期国债,这一数额占了同期国家预算收入的35.6%。因此,国家发行短期国债非但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由于各个投机机构的钻营,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第四,政府对国债市场监管不力。俄罗斯于1996年起对外资开放金融市场,因股价上升潜力大,回报率高,人们看好俄金融市场,纷纷投资股市和债市。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0.5~5美元之间,股票回报率平均高达1倍以上;国债的回报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个月的短期国债,兑现快。1997年是俄经济转轨以来吸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俄从1991年起一共吸入外资237.5亿美元,其中1997年即达100多亿美元。但是,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来得快,走得也快,这就埋下了隐患。1997年10月间,外资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在国内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相关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者过早地开放了短期国债市场,准许其自由出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之时,却过早地取消了对外国投机资本所获利润汇出的各种限制,为其自由进出短期国债市场大开了方便之门。据临时委员会的资料,到1998年1月1日,外国投资者在俄短期国债市场上的份额已达到了27.5%。在这种情况下,外方投机资本的行为必然影响到俄金融市场的稳定,这也是加剧俄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力

1992年,俄罗斯开始建立两级银行体制,也就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按照最初的设想,央行应该成为地位独立的机构,成为发行货币的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但是,俄罗斯中央银行作为唯一货币发行机关,实际上不具有超然独立地位,不能有效履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职责。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在政府的干预下,靠大量增发货币来维持财政开支和救助商业银行;(2)调控方式不灵活;(3)具有明显的营利倾向。

根据临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俄央行在短期国债的发行和炒作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央行成了短期国债的主要购买者和持有者;与此同时,它还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向与其有业务关系的银行提供贷款用于购买短期国债,仅在1998年上半年,央行用于这一目的的贷款利率就提高了3倍,而同期的贷款数量增加了4倍。其中,6月份的放贷额达到了114.2亿卢布,8月份又激增到145亿卢布。而与此同时,据俄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8年1-6月,俄罗斯的社会生产却比1997年同期下降了1.7%,这意味着放贷并未以社会生产和商品为依托,由此可能产生的危机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参与国债炒作所得的收入成了央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据临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1997年,央行由短期国债所带来的收入达55亿卢布,而上缴给国家预算的收入不足14亿卢布。央行将该笔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增加其日常的各种开支(包括增发职工的工资),如1997年央行工作人员的各种费用开支合计为74.62亿卢布,这一数额超过了整个政府机构的开支费用,仅央行所主管的未完工程项目的数量就相当于国家住宅建设规划的总和;根据俄计算委员会的分析,1998年,央行用于其职工的各种福利开支高达97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28.5%。而1998年国家财政预算赤字却较前一年增加了182亿卢布,居民的实际收入也下降了18.2%。

俄罗斯约有商业银行1800家,其中半数以上的资产总额在15万美元以下。按照世界通行的标准来看,俄罗斯银行的规模非常小。金融危机以前,俄罗斯银行的全部自有资金仅仅为350亿美元,其贷款总额仅为1500亿美元,它甚至不及一家美国银行的规模。危机之后,银行业的自有资金下降到100亿美元。这样的银行根本无法起到支持正常生产的作用。另外,这些商业银行大多以从事高息揽存和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来保证运转,由此导致银行资产短期化,主要用于投机短期国债获取暴利,这些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银行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虽然俄罗斯自1992年开始实行西方国家多年实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纷纷建立,成为当前世界上商业银行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一些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注册资金低,因而偿付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差、效益不高,商业银行还有待完善,在金融体系中还没有发挥有利的中介推动作用。虽然经中央银行调整,已撤销了一些商业银行的经营许可证,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仍不够,也就是监督体系不健全,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低下。中央银行监管不够,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因此而无序地进行有关业务活动,尤其是汇市外的黑市交易猖獗,资金外逃得不到控制,据统计,每年约有20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到国外。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使得金融犯罪活动不能得以有效控制,有些投机者借金融市场的风波徇私舞弊,获取暴利,并将大量外汇资金输送到国外,严重地影响了金融秩序,加剧了金融危机。

三、政府出招——应对危机

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之后,1998年9月,普里马科夫被任命为政府新总理。此后,情况发生了有利于稳健派的变化。

政府在反经济危机方面,原则上既继续坚持市场经济方向和改革方针,具体措施上又明显有别于前几届政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当务之急:稳定财政和金融

俄罗斯经济改革伊始就存在着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之争。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由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经济干预,实行居民社会保障市场化;而社会市场经济则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保留较强的国家经济干预,国家重视居民社会保障。普里马科夫政府无论从总理本人的思想倾向,还是从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看,都必然走加强国家经济干预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道路。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政府应该干预经济事务,调节经济事务”;同时,针对国内外的指责,普里马科夫强调,这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只不过是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的一种必要措施。

同类推荐
  •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本书试图在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融通经济学与管理学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在异质性的基点上市场与核心能力匹配互动的结果的观点。
  • 律师请进家:养老保险法律顾问

    律师请进家:养老保险法律顾问

    本书回答了养老金的征缴、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待遇、公务员离退休制度等法律问题,研究分析了相关的全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 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本书共十章,介绍了商务人士应有的文明礼仪修养基本规范、日常个人称呼礼仪、着装礼仪、仪表礼仪、举止礼仪、交际礼仪常识,以及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熟知的求职应聘和面试礼仪、办公室基本礼仪、公文礼仪等。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本书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纵横50年,把握当时的条件评价各种学派的历史价值,把握今天的发展评说过去成就,全景化地介绍和评述了50年来在中国经济周期理论探索中的代表人物和学派观点。
热门推荐
  • 魔君决

    魔君决

    讲述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魔头的修仙故事,卫道士免进,谢谢。
  • 那年夏天的人

    那年夏天的人

    夏羽是一名学生,但是因为这个世界过于混乱,使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在他8岁时他的父母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他,只好把他送进孤儿院,过来五年有人认领了他,他本以为可以过太平的日子,但是当他来到家后发现家里面有28个和自己年龄一样的孩子,那时他才明白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之后他们就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成为了杀手,但是夏羽在那里面只是一个被人使唤的人,不过在16岁时他拥有了自己的人生,他最终离开那个组织来到了新的家庭,而他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并没有在名单上消除。
  • 绝色天下:逆天枭女小狂妻

    绝色天下:逆天枭女小狂妻

    【双强,一对一】结婚前夕,渣男夺了她自幼戴在身上的神秘灵镯,跟着牛逼哄哄的异世女武者去了异世追求他的人生巅峰去了。被渣男虐死的封雪怨气难平,含恨九泉。睁开眼却发现老天有眼,居然也让她重生异世。貌似还生到了在渣男来之前?前脚一家子被皇帝“废了”灵根,后脚又亲封的公主?刚出生就成废物?这可不成,没听说过修炼要从娃娃抓起?于是她灵符当被褥,战灵当宠物,世人大跌眼镜。渣男来啦?好,这一次姑奶奶就站在你要的巅峰低头看着你,如何爬上来!颠皇权,虐渣男,横行霸道,嚣张逆天。可惜,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封雪终究还是遇到了一个见到他掉头就跑的人。男子绝色面容,淡淡一笑,玉指一点,温文尔雅。“小猴子,去哪?”
  • 嘿,别变

    嘿,别变

    如果爱你怎么会离开?爱你为什么不会离开。为了不在乎而付出,就算代价是绝望的眼泪也在所不惜,为了在乎而付出,就算代价是绝望的眼泪也要挺过去,人都会变,如果能够回到从前那也变得成熟了……。颜若她,经历过了~_~,第一本哦,能支持吗?
  • 高丽史史籍概要

    高丽史史籍概要

    本书主要以奎章阁、藏书阁和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三家藏书机构的收藏为主,加之韩国已经影印或铅印刊行的其他古籍,共介绍各类有关高丽历史的汉文文献二百二十种,其中纪传体类六种、编年体类十八种、典章制度类五种、地理志类八种、金石及文书类八种、传记类五十九种、杂史类二十五种、文集类六十九种、其他十六种,以及今人所作史料汇编六种。
  • 月无枫等

    月无枫等

    是一个曾经被朋友和喜欢的人背叛后回来讨回以前所受的痛!以前的她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在外人看来冷酷的女孩,但她心里一直住着一个温暖的的小女孩~曾经被懂又被抛弃,闺密抢了自己喜欢的人,家人觉得丢尽脸面,就把毫无能力的她丢在国外,不给钱,不给权!她恨~所以回来了期待吧!~~~~~很短的一个小说~
  • EXO之我们的未婚妻

    EXO之我们的未婚妻

    你们可曾知道,思念,是多么的痛;你们又可曾知道,寻找的过程,是多么的煎熬。我望眼欲穿,却看不到你们;我侧耳倾听,却听不到你们的声音;我想对你们说:Imissyou.可你们却不见。为什么,要伤害我?
  • 试算子

    试算子

    田明月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可不经意间遭遇的鬼事,莫名其妙得到的真传,使她开始与鬼谋事。外人看起来巧合的每一场意外,在田明月看来却是有意为之。毫无歧义的意外车祸,她却找到了背后的关联;相安无事的同学聚会,却演变成了一场肆无忌惮的屠杀;灯光琉璃的夜色中,被卷入神秘的奇怪组织!无论是那些证据是鬼给的,还是人给的,都悄悄指向了一个已经死去多年的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甜心之梦魂蝶舞

    守护甜心之梦魂蝶舞

    亚梦竟然被转学生陷害了!唯世不仅打了亚梦一耳光,还对亚梦说:“滚!你太过分了!”幸好璃茉和yaya相信了她。伤心欲绝的亚梦竟阴差阳错的找到了自己绅士啊的真相!当拥有最强甜心,最强身份,最强伴侣的她强势回归!面对唯世的痛心疾首,她还会心软嘛?答案是!当然不会!因为她拥有了新的感情!
  • TFBOYS之十年如一梦

    TFBOYS之十年如一梦

    当红明星组合TFBOYS和L.X.组合之间的一次偶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TFBOYS最终又会牵手L.X.组合里的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