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定所在的学校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本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据说他的老板可以在磅礴大雨中用一个半小时就开到蒙特利尔的飞机场,再从哪里搭飞机飞到美国各地。不过,罗定不敢奢望这样的速度。为了时间充裕,他们决定早上九点出发,预计中午就可以到达蒙特利尔市预定的假日酒店。不过,两个女留学生的导航能力确实欠佳,他们的车常常穿越一些小路,耽误了不少时间。
穿过美加边界后,进入了加拿大的州际高速公路,四车道上汇集了庞大的车流,浩浩荡荡。罗定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阵势,顿时觉得自己成了电影中疯狂奔跑的牛群中的一只小牛,随时都有可能被别的牛踩踏。旁边呼啸而过的车辆,刺激着他的神经。更麻烦的是,路牌上清晰标明:车速不能低于75迈。罗定感觉到手心开始冒汗了。
罗定有过飙车的经历。在拿到驾照之前,为了练车,他常常在周末的早晨开车去靠近美加边境的沃尔玛超市。在无人管束的小地方开车,绝对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州际高速公路到了这里,往来的车已经很少,而在周末的早上,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你遇不到一辆车,心情自然就飞了起来。在一条笔直的、望不到尽头的高速路上,罗定把逐渐把车速提到了80迈。顿时,他感到整个车都飘了起来,像一片树叶漂浮在空中,周围的马达声仿佛也消失了,充满着一种怪异的宁静。他看到前方的道路在向他扑面而来,在朝阳的映衬下就像油画中通往天堂的大道,金光灿灿。他慢慢感觉自己也飘了起来,眼皮也慢慢变得沉重,只觉得时间仿佛停顿了下来。他刹那间惊出了一身冷汗,迅速松开了油门。从哪以后,他再也不敢做这类的尝试了。
现在,他有必须重温那个恐怖的时刻了,而且还是在汹涌的车流中。他紧握着方向盘,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前方的车尾灯。刹那间,他体会到乔跟他说的那句话:
“开车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你必须用全部的身心去开车!”。
确实,现在的车上,除了他自己,还有两位留学生,容不得半点差池。突然间,一辆车从他的旁边快速冲过。他定睛一看,是一辆破旧的皮卡,车顶悬着一根吊杆,冲着他一颠一颠地。他不为所动,继续紧握方向盘,把车速控制在75至80迈之间。终于,在中午时分,他们顺利到达了蒙特利尔市。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高速公路居然是穿过市区的,等他下定决心切出高速公路下到市区时,已经到了市区的边沿。唉,导航员真的很重要!
进入到市区后,他发现这个加拿大的城市与美国的城市确实不同,这个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街的两边泊着一溜的车,密密麻麻,一辆接着一辆,侧面看过去,整齐划一。在市内的其它主干道上,也是一派同样的景象。这种情况在美国比较少见,至少,在他去过的西雅图是见不到的。美国城市的车,基本上都收到高层停车场去了。
他们在市内兜圈子,路边的标识牌常常写的是法语,他们都不认识,只好按照数字走。两位导航员手忙脚乱地从打印出来的地图中去查找路线,不幸的是,她们的导航能力显然不足以应付这个陌生城市复杂的街道。他们好几次反着穿过了单行道,急的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两手做喇叭状冲着他们喊:oneway!
最后,他们决定先停下车来找个路人问问。他们沿着一条小道往前走,想找一个车位,这实在有点困难。加拿大人的泊车水平确实非常的高,给罗定的感觉是一辆紧贴着一辆,就是把车蹩出来都难。间或有个空位,但罗定自讨没有这个能力泊进去。终于,他们在接近主大街的位置上找到了一个稍宽的位置。
罗定问两位留学生:
“你们两谁的泊车技术好?”
她们异口同声地说:
“没有驾照。”
无奈,罗定只好让她们下车帮忙看着点,自己尝试将车泊进去。说实在话,这个位置确实不好。首先前后的距离大约也就比车长多出小半米,腾挪的空间有点儿紧张;其次,靠里面是一堵骑墙,限制了车尾;最后,这里挨着闹市区,不断有人从路口进出。罗定在她们的指挥下开始了冒险,一个负责车头,一个负责车尾,一会咋咋呼呼说车头要别着了,一会又说车尾要蹭墙了,......。罗定被她们折腾的手忙脚乱地,第一次体会了到“女司机”三个字的含义。最后,他们三人终于把车塞进了车位。罗定下车一看,三分之一的车头蹩斜着漏在外面,在整齐的车溜中憨憨地冲着大街,像个豁牙。三三两两经过的路人都会好奇地把他们的车看上一眼,用法语嘀咕几句,顺带打量他们一番。
罗定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