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在看到两个沙弥争论风动还是幡动时,蓦然说出了那句话:不是风动,亦不是幡动,是人的心在动。
西藏的所有高山顶上,几乎无一例外地飘扬着五彩经幡!
在南迦巴瓦峰下看到那接天连地的经幡时,霎时被震撼得失措。我不得不承认有一种相处叫做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神的相处,你找不到碍眼的地方,有时甚至觉得那些并非人力所为,而是神力的杰作。
在去日喀则的途中,在神秘的寺院圣殿、宫堡佛塔、玛尼堆石、村寨民居,巨石古树、岸壁隘口,抑或道路两侧,屋顶处,江桥旁,就连那正在马路上行驶的车辆上,凡是具有灵气的地方,到处都是印有经文和图案的红、黄、绿、蓝、白五彩的经幡。它们或横或竖,或因势插,在家家户户的房屋上、帐篷上飘扬,在蓝天下迎风招展。它像道道彩虹装点着圣洁的巍巍雪域净土,像片片五彩雪花撒播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风韵,也向人们展示着高原独特的人文景观。远远望去,犹如古代征战时迎风飞舞的战旗。
它们让人感到瞬间温暖的同时,也散发着散布神秘的气息。它也让人畏惧。经幡大部分用绸布做成,上面印有佛像、菩萨、胡法、宝马驮经、宝塔、曼陀罗、经文、六字真言、咒符等。经幡大多由白、黄、红、蓝、绿五种颜色的方布组成,其颜色都有固定的含意。蓝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红幡是火焰的象征,绿幡是绿水的象征,黄幡是土地的象征。这样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千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
关于经幡,有着很多种美丽的传说。最常听到的一种是,当年佛祖坐在菩提树下,手持经卷闭目思索,一阵大风刮来,吹走了佛祖手中的经书。它们在风力的作用下,碎成了千万片,被风儿带到世界各地,带到了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劳苦大众手中。凡是得到佛祖经书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们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便用彩布制成三角形,在上面印上经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挂在风吹得着的地方,以求消灾祈福,祈求平安。天长日久,那些飘扬在风中的彩旗便成了如今祈祷用的经幡。当然,这只是传说,现在藏民之所以插上经幡,是为借助自然的力量——风每吹动经幡一次,就意味着他们念了一次经,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上天的虔诚和敬意。
藏区人们无论生辰还是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经幡,以示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逐草而居的牧人每次迁徙,搭完帐篷后第一件事就是系挂经幡;初春开犁播种,在牛头插挂经幡,是向土主地母祈祷五谷丰登;在圣迹古刹张挂经幡,表示对神佛祖魂及其圣哲贤明的崇拜与礼赞。
经幡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都要换新。换新的日子不能随意选择,而是根据藏族历算,选择在藏历新年初一过后某一个良辰吉日。更换仪式称为“托随”,意为祭神祈福仪式。总之,经幡成为僧俗信众与神灵交流的通用媒介,也成为交通凡世与灵界的一座桥梁。
当你站在高山之口,看着那些飘扬的经幡,只有感慨。上面是蓝蓝的天空,下面是无际的经幡在飘扬,好像踩着这一块块经幡就可以直登天界。那种与天接近,与神接近的感觉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飞升。恰好符合六祖慧能的话: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这就是经幡的力量,在它的面前,你只会感到自己的心在怦然跳动,而风动与幡动都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