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晨钟悠扬响起,陈文下床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古有闻鸡起舞,我这算不算闻钟起舞呢?”陈文愉快的想到。
匆匆洗完漱,便去斋堂吃了饭,回来准备拜师事宜。
当陈文沐浴焚香,走进达摩殿之时,大日早已东升。
大殿内,圆华坐镇中央,十来个僧人在旁站立,其中就有悟观,冲着他点了点头,悟真便在戒律堂僧人的指导记录下拜师。
因为只是记名弟子,所以一切从简,简单的仪式后,陈文就正式成了达摩院首席弟子圆华的徒弟,排名第九。问过师傅,得知八位师兄各有要事,不再寺内,便决定改日拜见。
“既拜我为师,为师也不能太过小气,今赐你清心佛珠一串,望你心神静定,刻苦学习,早日入得登堂之境,到时,我在收你为亲传弟子,传经授典。“
陈文听得心中吐槽,就一串佛珠啊,亏得还是首席弟子,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还不如送我一本武学实在,小比之时也用的上。
”悟真,你是否怨我太过小气,赐串无用的佛珠。“
”弟子不敢。“
圆华声音目光幽深,看着陈文道:”看你一日之内武学就有精进,资质悟性不错,但我佛门弟子,神通法术只是护道手段,刚不可久,只有认真钻研佛法,使得禅心通明,悟出佛法真意,才有机会证就阿罗汉果位,凝聚无上金身,飞升西天极乐,万劫不灭。“
“不证金身,任你法术通玄,大劫之下亦不过黄土一杯。告诉我,你是要做一时无敌,还是一世无敌。”
面对圆华的询问,陈文静静思考。
“不证金身,大劫之下终归黄土。做一时无敌,还是做一世无敌。”
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么专修长生之法,要么侧重神通法术,陈文知道,圆华的问题既是提醒,也是考验。自己的选择很大一部分上将决定未来圆华对自己的态度。
时间淡淡流逝,但圆华没有着急,他愿意给自己新收的小徒弟充足的时间考虑。不仅圆华在等待,殿中众人都在等待,这种选择,每个人入门之时都面临过,选择过,今天,他们也想看看陈文怎么选择。
陈文没让他们等太久,抬起头直视圆华,语气铿锵有力,道:“弟子既要做一时无敌,也要做一世无敌!”
陈文如此选择,并不是自大狂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前世有气运之子的说法,陈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但是他既然有系统在身,可以通过善功兑换武学并且瞬间学会,那自己有什么理由不两者兼顾呢?
据传佛祖释迦摩尼出生时,就在地上走了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自己当然比不上佛祖,但是理想这东西,不就是一步步走上去的么?不尝试一下,谁知道是什么结果,更不用说陈文的机会很大了。
周围众人看到陈文口出狂言,神态不一,有嘲讽,有佩服,有冷漠......
虽然陈文看不到周围众人的神情,但也猜的出来,不过不再乎就是了,反正目光也杀不死人。唯一另陈文在乎的也就是自己的师傅圆华了。
陈文抬眼看向圆华,发现他面无表情,只是淡淡的说道:“这条路很艰险,机缘、努力、资质缺一不可,这三者中机缘全靠个人缘法,努力我并不担心,但是你要知道,你的资质并不太好。“
圆华顿了顿,继续道:”虽然我佛门并不是太过看中资质,但是一个好的资质可以省却很多时间,而寿命却正是低阶修士最主要的制约。如果你走这条路,很有可能最终一事无成,你,还要坚持下去么?”
“弟子坚持!”
“好!”圆华突然大笑出声。
陈文发现圆华的眼中满是赞许,不禁疑惑出声,道:”师傅难道不阻止我么?“
圆华笑了笑,回到:”我为什么要阻止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为师能做的,只有支持。”
“谢师傅。”虽然对圆华收自己为徒还是有些疑惑,但是听到圆华的话还是有些感动,真心实意的道了声谢。
圆华点了点头,对着陈文道:“你且上前来。”
圆华看着走来的陈文,面容清秀,天庭饱满,嘴角一缕若有若无的微笑,看似玩世不恭,但眼神却坚定如铁。知道其道心坚定,赞许点头。
“伸出手来。“
陈文依言而办,只见圆华拿下戴在左手的手串戴在自己手上。刚一带上,就觉得心神一清,大脑运转都快了不少,一些佛经的不懂之处都有了些许头绪,心中一凛,知道手串怕是不俗。
但在场众人看的却不是手串的价值,而是圆华表露出的态度。心中盘算,是不是应该换个态度对待陈文。
”好了,若是无事,就且散了吧,悟真,你也去吧,出门在外多思多虑,不要给为师丢脸。“
”弟子明白,师尊,弟子告退。”
圆华挥了挥手,陈文和众人不敢怠慢,走出达摩殿。
走出达摩殿时,一个声音若有若无的在耳边响起,“当年你祖师问我,我的回答也是如此,加油吧,小家伙。“
陈文脚步顿了顿,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师弟,怎么了?”悟观问道。
“没什么,只是在想等会去藏经阁挑选什么武学好。”
“哈哈,那你可别挑花眼了。”悟观神秘的笑了笑。
谈笑之间,众人已经走出了达摩殿。
与众人一一告别,陈文认准藏经阁方向,快步走去。想着拜师的经过,微笑自语,“我,也有靠山了呢。”
一路之上,陈文碰见不少僧人,彼此行礼,最后花费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到达藏经阁。
把藏书令交给长老,陈文便走进藏经阁,刚进入其中就发觉一股岁月沉淀、古朴肃穆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就严肃起来。
藏经楼一楼收藏的全是佛经,号称佛经三万卷,全由佛纸所做,万年不朽。陈文看到有不少人手持佛经津津有味的研读着,甚至还有身披红色袈裟的长老参杂其中,不敢打扰,向二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