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开封又是一片肃杀的景象,城内街上静悄悄的有些可怕,这时身着宫内衣服的侍卫和一位太监,骑着几匹快马疾驰奔向开封府衙。
开封府衙内,柴荣和赵匡胤,潘美正在整理开封府最近几年内的档案。突然一位宫内太监闯了进来,然后就说道:“招太子柴荣即可进宫。”
柴荣施礼后见宫内太监这么急赶紧上前问道:“公公!父皇这么着急招我进宫,何事!”这位传旨公公上前说道:“回殿下!咱家也不知道!”然后又小声地说:“听宫里传来消息,皇上最近病重!殿下还是收拾一下赶紧跟咱家走吧!”柴荣想了想接着问道:“父皇同时召见的还有谁?”传旨公公回答道:“还有范质大人,王溥大人,李重进大人。”
柴荣听完后对传旨公公说道:“公公稍等一下,我去换身衣服。”然后就招赵匡胤和潘美进府衙后面庭院。
柴荣问道:“你们怎么看。”赵匡胤面带愁思低声说道:“殿下!皇上恐怕、、、、”柴荣看了看赵匡胤不确定地问:“你是说皇上有可能驾崩?”赵匡胤接着对柴荣说:“从最近几个月皇上所用药来看,有可能。”柴荣听到这心里很是着急赶紧说道:“那我赶紧去吧!”
这时赵匡胤赶紧拉住柴荣说道:“殿下不要着急!皇上在这时间紧急招几位大臣和殿下进宫,很有可能会决定皇位传给谁的问题。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柴荣听到赵匡胤的分析后说道:“我们改怎么办。”赵匡胤深思说道:“殿下!可以先写一道手谕,让潘美赶去见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我去找点钱都虞候石守信。把守住开封城赶往各个地方的出口,一定要把局面控制在我们手中。”
柴荣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你的意思办,我马上写份手谕,仲询你现在赶紧赶往张永德府。”潘美赶紧应声道:“是。”柴荣想了想紧接着又说道:“另外找匹快马,告诉在澶州的王朴,让他也做好准备。”
柴荣说完就赶紧走向书房准备给张永德写手谕,然后让潘美带出去找张永德,随后又吩咐赵匡胤,然后紧接着对太子妃刘氏说道:“如果发现形势不对,你赶紧带着孩子去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那里,他会保护你们。”
刘氏看着柴荣知道现在事态紧急,赶紧点头称知道了。
柴荣吩咐完一切,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走向府衙大堂,看见传旨公公在那焦急来回踱步,上前说道:“公公!我们走吧!”那位传旨公公见柴荣出来赶紧上前道:“殿下!我们赶紧走吧!”说完在前面引着柴荣向府衙外走去。
等到柴荣走后,潘美和赵匡胤分别骑快马消失在黑暗中。
张永德府前!潘美下马后疾奔大门拍门,一会一位门房开门出来说道:“谁呀?大晚上的急什么。”潘美赶紧说道:“太子手谕!我要见张将军。”
门房一听是太子手下的人,马上清醒赶紧说道:“大人先等一下!我去告诉我们家老爷!”潘美一听用力推开大门闯了进去说道:“我没有时间了,现在我就要见张将军,你让开。”
门房一看潘美要硬闯,想拦着但是又不敢硬拦住,只好边跟着边说:“这位大人,你不能硬闯呀!我先去告诉我们家大人。”潘美不理门房还是硬要往,这时府中巡夜的兵丁围住了潘美,这时张永德出来说道;“什么事!”门房赶紧上前回答道:“这人说是太子殿下派来的见老爷的。”
潘美听门房说完赶紧说道:“张将军,我是太子府中侍从潘美,太子有要事和你商量,事情紧急所以只好硬闯了,还望将军见谅。”张永德见潘美神情有些焦虑,明白事情紧急可能和皇宫内有关,他本来在朝中就是老好人形象,也不想牵涉到宫内事情,最近只好称病在家修养,没想到今天太子找上门来了,只好挥手让手下人退去,对潘美说:“潘大人!里面请!”然后引着潘美向书房走去。
石守信府中,赵匡胤对石守信说道:“你现在赶往你的兵营,做好准备,今天可能要出大事,一定要控制住你的兵权,没有太子手谕,谁的命令也不要听。”石守信见赵匡胤说的这么着急和认真赶紧说道:“大哥!你放心我这就去办。”
石守信刚要走出去,赵匡胤赶紧拦住他说道:“你找一个可靠地人,把这封信送往澶州刺史府,交给王朴大人。”石守信接过信,说道:“嗯!大哥我去了!”说完赶紧出去吩咐。
赵匡胤也走出大门奔向自己家的方向。
皇宫内,柴荣赶到后就觉得气氛有些紧张,宰相范质,王溥和李重进就在郭威寝宫外等着,一位太监见柴荣赶到,赶紧上前说道:“殿下!你可来了!皇上现在就等你,没见你之前谁也不见,你快随咱家进去吧!”说完就引着柴荣走向郭威寝宫。
一进到郭威寝宫内,柴荣就看到脸色蜡黄奄奄一息的郭威躺在床上,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现在病倒在床上柴荣心理非常难受,赶紧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来了。”
郭威一听是柴荣来了,努力的张嘴说道:“荣儿来了!父皇时间不多了,这次找你来有些事情要交代。”柴荣有些心酸赶紧说道:“父皇!你的病一定会好的。”郭威接着说道:“你不用劝慰我!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说完咳嗽两声,紧接着说道:““朕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安葬后,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户,蠲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朕平生习惯于节俭,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柴荣听完有些哽咽的点头说道:“父皇我知道了。”
然后郭威有说:“又告诫郭荣说:“朕从前西征时,见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寝统统被人发掘、盗窃,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的缘故,而汉文帝因为一贯节俭,简单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到今天还完好无损。你到了每年的寒食节,可以派人来扫朕的墓,如果不派人来,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今河北省河间县)、魏府(今河北省大名市东南)各葬一副剑甲,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葬一件通天冠绛纱袍,在东京葬一件平天冠衮龙袍。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柴荣痛苦点头称是。
然后郭威有让太监把范质,王溥和李重进叫进来,范质,王溥和李重进进来后郭威对他们说:“我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柴荣。”郭威说完范质,王溥倒没什么,柴荣本来就是太子,继承大统也是应该的,李重进就有些不服,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郭威看了看他们三人接着说道:““朕看当世的文才,莫过于范质、王溥,如今你俩并列为宰相,柴荣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范质、王溥赶紧跪下叩头道:“臣!一定不辜负皇上所托,定尽心辅佐太子。”郭威听完后说道:“你们先出去吧!重进留下。”范质、王溥听到郭威吩咐,施礼后躬身退出寝宫。
郭威看着李重进说道:“我知道你对朕的安排有些怨言。”李重进看着病重的郭威说道:“皇上,臣不敢有任何怨言。”郭威说道:“你是我姐姐的儿子,本来皇位确实应该给你的,但是朕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有才干,而且打仗勇猛,但是你脾气有些暴躁。”李重进见郭威说出自己的缺点,也明白这就是自己的缺点,所以当下也没有再说什么。
郭威见李重进接着说道:“朕把皇位传给柴荣,你要尽力辅佐他,守护好朕打下的江山,不要让朕和你母亲在九泉之下不瞑目,朕不希望看到你们两个因为争皇位导致大周分裂。”李重进听到郭威谈到自己母亲,又看看郭威病重痛苦的样子,赶紧回答道:“皇上!我一定尽心辅佐太子殿下!”
郭威欣慰的闭了闭眼说道:“有你辅佐柴荣,朕就放心很多了。你先出去吧!真有话对柴荣说”李重进听到后躬身退出寝宫,然后有对柴荣说:“我死后你要大封群臣,尤其是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你要打造自己的班底。”柴荣点了点头说道:“儿臣!知道了。”
郭威看了看柴荣,满意的躺下闭上眼睛,此时郭威回想自己的一生从士兵到将军,再到皇帝可谓传奇的一生,自己也无憾了。
公元954年郭威病逝,柴荣继承大统开启了后周繁荣时代,潘美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