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4月26号,调查记者尹鸿伟因病去世,年仅43岁。
5月3号,CD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江俊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1岁。
5月3号中午,《绵阳日报》编委会编辑中心主任任杰女士睡梦中突然离世,年仅42岁。
5月4号,《解放军报》主任编辑马越舟上校病逝,年仅45岁。
5月18号,网易女编辑王雅珊因肝癌离世,年仅28岁。
5月23号,《河南法制报》编辑王军肝癌去世,年仅39岁。
6月14日,《春城晚报》总编辑杜少凌同志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2岁。
6月16日,重庆电视台著名记者彭坤子因肝癌去世,年仅41岁。
6月29日,天涯副主编金波倒地猝死,年仅34岁。”
亲亲,想必你也知道,这不是小咪公主杜撰出来的数据。他们曾是热血沸腾的年轻生命,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努力拼搏奋斗的年纪,就这样随意地离去……
原谅我今天提出了这样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可是小咪公主我不喜欢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在我们的周围逝去。我希望世界和平,我希望人类都永远康健。可是为什么你们总要日日夜夜,忙忙碌碌的呢?
在第一卷第十八章《猫咪会说话》里我就有提过,你们要学会猫语言,学习我们猫咪的优雅,懂得生活,学会享受。你们有见到过哪只猫是过劳死的吗?在我们猫咪的历史上只听说过大懒猫,“过劳死”这个词儿,我跟大咪哥也只在你们人类新闻中才听到。难道你们智商欠费,需要充值吗?傻到会把自己个儿给累死?要是像我们猫咪一样聪明的话,那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总在努力地赚着钱,总以为钱赚到足够多了,才会有享受生活的资格?
也许你会说你现在是房奴,车奴,卡奴,孩奴,你是父母的骄傲,你是老婆孩子们的靠山,你为生活所迫,你是家里的顶梁柱!
亲亲,没有大房子,我们可以住小房子;没有大奔驰,我们还有自行车。放松,请放松一下下;休息,请休息一下下。亲亲,你要懂得张弛有度。哪个父母不疼孩儿?哪个妻子愿意丈夫一直受累受苦?如果某天你逝去,家里人会是怎样的伤心与孤独?
“在他死前一天,还和妈妈说过,自己太累了,太累了。”新闻报道如是说。据统计,30~50岁早逝的人群中,死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占95.7%。
专家指出:“当你感到你的记忆力在减退的时候;你感觉你的精力各方面都在减退的时候;再结合到你这段时间的工作强度,时间长度,这个时候你就要警惕“过劳”了。”
专家还指出:“从疲劳到过劳死只差5步:
第一步,打不起精神。身体发出警戒,告诉你,你已经累了。
第二步,昏昏沉沉。不但身上没劲儿,整个人都昏昏沉沉。
第三步,浑身酸痛。早上不愿起床,肩膀,背部,腰部总是酸痛,皮肤暗沉,暴瘦或肥胖,焦躁易怒,有人还会拉肚子,体温低,睡觉磨牙。
第四步,疾病缠身。青春痘,口腔溃疡,牙周病,肠胃炎,便秘与食欲不振,甚至还会轻度忧郁。
第五步,颈椎病,胃病,冠心病,癌症潜伏。”
一二三四五,亲亲你走到哪儿了呢?休息,休息休息……小咪公主给你讲故事。
女主人有一个IT行业的亲哥哥,据老农母说工资相当地高,他是全家人的骄傲!小咪公主我不知道他有多潇洒,工作强度又会有多高?但我听说他的某个同事前几年就早早地猝死了。大咪哥也从电话里偷听到,他跟女主人说:“我们从小努力地念书,努力地拼搏,终于户口迁进北京城。到头来却发现乡下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过得很不错……”
小咪公主我希望女主人能对哥哥说:“哥,如果某一天,你感觉累了。没关系!离开雾霾的北京城,离开那里满满地鸭梨。回到上崖头,回到村子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树木,甜甜的小溪水,放只羊,养条狗。乡下的地,给你种,每年租金只要杂粮水果管我们吃个够儿。”
亲亲,你说啥?还管要租金的?没办法。哥哥早年拼搏打拼,如今是个名副其实城里人。而我们的女主人呢,掌握了猫猫咪的养生诀窍——练练拳,跳跳舞,劳逸结合,是个吃完了就睡的主儿。
亲亲,现在老板好像不在哦,喵哦……,困,困困。跟小咪公主我一起抬抬胳膊,伸伸腿,舒展姿势睡懒觉。喵哦,离5点下班还可以睡会儿懒觉觉,咪咪喵哦,一起觉觉。
嗞……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