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下的格局是:秦国一家独大,想打谁就打谁。
韩国最弱,谁打我,我就喊:秦老大救命。
楚国若是国内不顺心,就找个弱小的国家揍一揍。
齐国,你们爱打谁打谁,打得喘不气来的时候,我就动手了。
没有注意到燕国,因为太小,太穷,太弱。
丹太子最担心反而是燕国。
齐国多少次攻打燕国,齐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齐宣王时,子之当了燕王国的宰相,威望蒸蒸日上,掌握权柄,独断独行,祸乱燕国,太子姬平向齐国求救。
齐宣王使匡章为大将,率军十万,从渤海进兵。燕人恨子之入骨,皆箪食壶浆,迎接齐师,无有持寸兵拒战者。
匡章出兵,凡五十日,兵不留行,直达燕都(蓟城──北京市),百姓开门纳之。
子之之党,见齐兵众盛,长驱而入,亦皆耸惧奔窜。
子之自恃其勇,与鹿毛寿率军拒战于大街之上。兵士渐散,鹿毛寿战死,子之身负重伤,犹格杀百余人,力竭被擒。
匡章先生一进入燕国都城蓟城,就把燕王国历代君主的太庙,全部摧毁,想要把姬姓贵族连根拔除。
燕王姬哙被迫自杀。
接着匡章收集燕王军事机密,派出军队,夺取其他城市。
燕王国这才恍然大悟,他们最初以为齐军是来解救他们脱离苦难的,可是现在却成了一支趁火打劫的侵略强盗,大家遂起而反抗。
燕国派人到无终山,迎接逃亡的太子姬平,继任燕王国第三任国王。是为燕昭王。
赵国对齐王国这么轻轻松松的并吞了大块土地,既害怕、又生气,给太子姬平先生大量援助。
太子姬平得到外援后,声势一振。
那些已经屈服于齐王国的城市,纷纷起义,把齐王国的占领官和占领军赶走,失去的土地重回祖国的怀抱。
匡章无法招架,只好撤退,把所有搜括的金银财宝,全部带走。
齐宣王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燕国的子之运到齐国,在临淄凌迟处死。
子之死相极惨,拖到刑场上,先砍断四肢,等他只剩下躯干,哀号求死不得之后,再照咽喉一刀。
太子姬平即位后,筑黄金台发布求贤令。
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
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寡人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寡人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
郭隗回答说:“人主所抱的态度不同,得到的人才高下也就不同―――想称帝的和师长相处,想称王的和朋友相处,想称霸的和臣僚相处,想亡国的和仆役相处。”
为什么会这样呢?
郭隗进一步论证说:“国君对于贤士,如果能以师事之,那么,胜过自己百倍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对于贤士如果能认真思考他们的意见,那么,胜过自己十倍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如能平等待人,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如果架子很大,派头十足,对贤士颐指气使,随意呵叱,那么,奴性十足之人就会到来。总之,能够以贤者为师,虚心受教,才能招来贤者,这是自古以来的‘服道至士’的方法。”
燕昭王一听,连连称善,进而请郭隗向他推荐人才。
郭隗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招至贤士,那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能重用,何况比我强的呢?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投奔的。”
燕昭王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为郭隗建造宫殿,拜郭隗为师,予以侍奉。
燕昭王还独出心裁,“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请天下名士”,以示在燕昭王心中,贤士的价值比黄金还要宝贵。
燕昭王“卑身厚币”的举措成效显著:“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
燕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丹太子听之,脊背都起了寒意,齐闵王听闻居然说:小鱼再跳,也跳不到树上去。
天下七雄,都有狼性!看低了对手,也是玩火的一种。
楚国内乱,于是重复了无数遍的戏码又上演了,找个弱国家揍一揍。
楚国的第一个目标是韩国,韩国立即向秦老大求助,秦军压境,楚军不敢动。
一百年前,韩国无数次欺负秦国;一百年后,秦国无数次欺负韩国,因为利益,这二国抱团成为兄弟。
历史有时候就像儿童间玩游戏。
楚国下一个目标便是宋国。
宋国是商朝的后代,当初周朝灭了商朝,周公优待他们,封他们为公爵,而且不用进贡。所以,宋国人曾经自我感觉超好,我是王后,你是都是妾室。
宋国人独立自主,永不结盟。
宋国到了宋康王时期,国势强大,宋康王不但攻打齐国,还打了赵国和魏国。
打完之后,宋康王感觉老子是天下第一,关起门来,醉生梦死。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待到门被人打开,才发现自己置身狼窝。
宋康王也是撑不住了。
楚军一来,连吃败仗,便腼着老脸,向齐国求援。
齐闵王召众臣商议此事。
“齐楚已经相接,不能让楚国整个身子坐在大齐的门口。”擎苍道,“当不惜一切代价把楚军赶出去。”
齐闵王点点头:“宋国是我大齐的邻邦,岂容他人觊觎?”
丹太子能听出齐闵王其中的意思:要吃,也是我来吃,轮不到你楚蛮子。
齐闵王一向小瞧楚国。
当初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让楚国乖乖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楚国就乖乖认错了。
打乖的。
我大齐还会打到你乖。
事实上,现在,除了秦之外,齐闵王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里。
“可是齐楚结盟,我们出手,会伤了和气。”有大臣道。
“这个无妨。撕毁盟约,楚国又不是不曾做过,”齐闵王轻描淡写。
当初楚怀王为贪得秦的土地,和齐绝交,为显诚意,还让壮士到临淄辱骂齐宣王。
齐宣王恼羞成怒,派人送信给秦昭王,让他放心的攻打楚国。
这个兄弟,让你吃了,我齐不管他死活。
楚怀王死,楚悼王派人央求齐国帮助,齐国都不曾答应。
丹太子觉得,你流氓,我比你更流氓,有损一个大国形象。
但这不是今天探讨的问题。
“宋国曾经攻我大齐,这等忘恩负义之徒,我们帮他作甚。”上大夫道。
“如此,我们才更要帮。”齐闵王停了停,很有意味道,“为今之计,我大齐该帮到什么程度?”
丹太子听出齐闵王话中的意思。
齐闵王有意借机灭了宋国。
趁人之危,齐国这事没少做过。
齐国历史没有多少光彩可言。
齐国唯一值得拿出来显摆的就是不曾贿赂过秦国。
“秦国现在如当头红日,热炽天下,大齐不可结怨,损了国力,让秦国得了空。”丹太子上前一步道。
打宋国,可以,你等会儿。
你别打得精疲力尽,到嘴的肉让人吃了。
“太子殿下以为当如何?”齐闵王似笑非笑的看着丹太子,眼眸中闪着狠意。那意思,若是违逆我,就算是我的儿子,我也吃得下,咽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