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太子很想知道,离殇当官的模样,结果看到了,离殇当得有模有样。虽着文官服,但离殇身上的英武之气,还是往外喷涌,见了他,都让人感觉,这个人当文官,教学生,可惜了。
丹太子看了看离殇,然后作揖相见。
这一揖让很多人看到了离殇。
有些人过来和离殇打招呼。
无意中,让丹太子看到了跟着太子或者愿意跟着太子的队伍,算数量还很多。
但官小,闲职的比较多。
论品性,那绝对是高洁之人多。
公子长风那边都是重量级人物。
投向相国的更不在少数,相比之下,太子这边就势单力薄些,以今日之形势,齐闵王蹦掉了,三方势力角斗,输的必是太子。
赢,只能靠幻想来实现。
擎苍依旧是一副淡漠模样,眼里只有齐王的那种。
这个老禽真是老戏骨。
湛尚依旧忠于职守,走的是老禽模式,但看丹太子的目光比看别人明显的柔和了许多。这个也算是自己人,且是同情(同一个情人)兄。呵呵……
鸣右将军还是钟摆,但看眼神,貌似摆向自己这边了。
女儿给太子戴绿帽子,太子还赐给你女儿幸福,多大的恩赐啊!
寒月的父亲——上大夫祖寻,还是钟摆一个,看不出方向。
你女儿牵我手里,不信你不加我微信。
假以时日,太子的朋友圈一定会是最大的。
这都是自己的功劳,赞一个。
丹太子很快意识到,自己想远了,如果良樱这边出点状况……
良樱因为恨跟齐王说点什么,或者良樱把齐王惹火了,他很有可能不混人间了。
神也救不了他的场
自步入王宫,从此步步惊心。
看离殇好像一点也不担心。
还是离殇很会装?
丹太子以为,离殇就是不得以来为官的。
良樱既然挑战,他硬着头皮应对一下,可是早朝时,离殇居然也有上表。
是关于军事的话题。
“大王,放眼天下,秦有名将白起,猛将无数;楚有名将邪刀,骁将若干,而我大齐只擎苍,名声稍显,百里寒将军次之,擎苍将军要保帝京安全,百里寒将军,远在西境,如果边境有敌来犯,国无可用之将;如果国中起乱,城无可征之才,此齐之祸也。”
人人都看向战神擎苍,这离殇才一当官,就把擎苍大人给大大的得罪了。
什么叫名声稍显,人擎苍有勇有谋,百战九十胜,放眼天下,这样的奇才能有几个?
丹太子心中也是暗责,擎苍是齐国的面子,你这不是打大齐的脸吗?你不是打齐王的脸吗?
良樱的事还未了,离殇又生一事。
离殇,你今天来,就是找死的吗?
天,今天的天好黑!
众人等着战神擎苍大将军的冲冠一怒.
看好戏,好戏。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战神擎苍。
战神擎苍面沉似水,上前一步。
丹太子很紧张。
武将之怒,惊天动地。
齐王非常器重战神擎苍,如果战神擎苍要求齐王杀离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虽然战神擎苍和离殇私底下是有交情的,但这个时代,男人最好面子。
晏子曾经用二个桃子杀了三个士,此计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面子问题。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离殇所为是在打战神擎苍的脸啊!
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
齐闵王都有些不自在了。
丹太子感觉空气稀薄,稀得没法呼吸了。
没想到战神擎苍朗声道:“臣以为离殇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议。”
丹太子松了一口气。
立时氧气大放送,小命活过来。
战神擎苍果然是大将风度。
二人私下里本是朋友,这事离殇怕也是和战神擎苍商议过了。
原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只是这二人唱的是哪一出?
再说,我是太子,你们的老板,怎么也要跟我商量下,吓死宝宝了。
相国和公子长风明显的非常失望。
多好的机会啊,擎苍自己放水了。
“大将军海量,大王,此等狂徒扰我朝廷,伤众将之心,下臣以为当重罚。”大司农上前一步道。
“祭酒此等言论损我国威,不罚伤了臣心。”大司理上前一步道。
一个是相国的人,一个是太子的人,他们这是要把离殇当豆豆打。
丹太子看了眼公子长风和相国,一个帅帅的站着,一个老老的立着,二人都面无表情。
这二位都很深。
大家等着齐闵王的反应。
齐闵王说好,大家往死里赞;齐闵王说不好,众人会往死里整。
“擎苍将军以为如何?”齐王道。
“大司理和大司农所言,未免有些小题大作。齐国人才缺乏,此事倒不可听之任之。”
公子长风和相国想把擎苍当枪使,老禽不上当,反而间接的站在离殇一边。
齐闵王并不糊涂,沉思:“寡人何尝不懂,正心忧其事,离殇大人有何高见?”
齐闵王也知道人才凋零吗?
曾几何时,齐国人才济济。
威王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开启大齐闵王业。
宣王继承父业,胸怀宽广,尊重人才,善听广纳。对稷下先生,他不但给钱、给官、言论自由,颜斶、王斗等稷下先生敢当面骂他,孟子呛他几次“王顾左右而言他”,他都能容忍。甚至四十多岁的丑女钟离春当着朝臣的面让他下不来台;一个十多岁的小毛孩子闾丘昂赖皮地拦着他的车要求给个官做,他竟然都一一承受,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且还一个请进宫当了后,一个让他当了官。
正是因为他大度、能容人,有识之士如百川归海,奔向齐国,齐国人才力量雄厚,国力日增。
当今齐闵王狂妄骄纵、专横跋扈,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稷下先生们提意见,不听;宗室陈举提意见,不听;大臣提意见,不听;平民狐援提意见,不听。
还心胸狭窄,连自己的儿子都容不下。
登基不久,便穷兵黩武,打得国库空虚,民怨沸腾,人才凋落,这才老实了些许年。
都姓田啊,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宣王英明,独选嗣犯了天大的糊涂。
“学秦国,奖励军功,建立招贤司,选拔英贤,为大齐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离殇说得头头是道。
齐闵王点点头。
相国立即上前一步道:“大王英明,放眼天下,皆是有人才者兴,无人才者衰,老臣不才,愿领此职,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相国要当齐国组织部长。
丹太子道,这个老家伙反应倒快,顺着竿子爬,到时选的人都是你的,你这老树根越发的扎得深,动你就更难了。
丹太子期待有人反对。
公子长风笑了,笑得像个孩童,笑中满带着嘲讽,毫无顾忌。
这朝中只有他敢这么笑一个相国。
“长风,你笑什么?”齐闵王好奇问。
丹太子也好奇,小狼仔,你笑什么?你是反对呢?还是反对呢?还是反对呢?
这等重大的问题,公子长风不会和相国穿一条裤子吧!
丹太子正想着,公子长风“嘎”的刹住了笑。
急刹车啊!
小狼仔,你唱得是哪一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