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300000011

第11章 大唐,那些随诗词飘来的义士(2)

这天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这才知道自己原来害了相思病,总也忘不了那个红绡女。意乱情迷之下,他脸也瘦了,话也少了,只是痴呆呆地想心事,整天不吃饭,他却吟了一首诗。

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

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

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崔生家有一个叫磨勒的昆仑奴,来看崔生,说:“你心中有什么事,竟这样抱恨不已?你为什么不和我说。”

崔生叹了口气,说道:“这是我心里的事,你们怎么能知道。”

磨勒笑了笑,说:“你说吧,我一定能为你解除忧愁,不论什么难事,我都能办成。”

崔生觉得这话不一般,便把他这段经历告诉了磨勒。磨勒说:“这是小事一桩,何不早说,你真是自找苦吃。”

崔生觉得磨勒在吹牛,又把红绡的隐语说了。磨勒哈哈大笑,说:“这有什么难的,伸三个手指,是说一品家有十院歌姬,她是第三院的。翻掌三次,正是十五,是说十五日后。胸前小镜子,是说十五的月亮圆如镜,叫你去相会。”

崔生一听,别说这黑厮还真有两下子,所以非常激动,便对磨勒说:“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开我心中的郁结,达到我的愿望呢?”

磨勒笑了,说:“后天晚上,就是十五夜,请你用两匹青绢,做一套紧身衣服。一品家有猛犬,看守歌姬院门,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进去也将被咬死。那犬,其警如神,其猛如虎,是曹州孟海之犬,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别人可接近不了它。为了你,我就去把那只狗杀了。”

崔生半信半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吹牛,不过既然有人愿意去帮自己传信,那自然好。崔生便弄来了酒肉,犒赏磨勒。到了那晚的三更,磨勒拿了炼椎(一种兵器)走了,只过了吃顿饭的时间他回来了,说:“狗,已经叫我打死,这回没有障碍了。”

崔生惊得目瞪口呆,这么快就把狗打死了,那你把人一块带回来不就得了吗?

磨勒差点没气死,你这色迷心窍的书生,这会去?黑乎乎的,人家能跟我走吗?我一会背着你一起去。

这晚三更后,崔生换上了紧身青衣,磨勒背着他飞过了十多重院墙,到了歌姬院,在第三院停下了,门也没锁,灯还亮着,只看着红绡姬长叹而坐,好像在等待。她不戴头饰,不施脂粉,满腹怨恨,满面悲戚,她在吟诗:

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

碧云飘断音书绝,空依玉箫愁凤凰。

宫中的侍卫都睡了,周围很寂静。崔生便慢慢地掀起门帘进去了,过了一会儿,红绡认出来人是崔生,便急忙跳下床,拉着崔生的手,说:“我知道你很聪明,一定会悟出我隐语的意思,所以那天才用手语。可我不知道郎君你有什么神术,才能到这深宅大院?”

崔生说自己还真没有这么聪明,都是磨勒为他出的主意,并背他飞到这里的。

红绡问道:“磨勒在哪?”

崔生说,在帘外,便把磨勒叫进屋,红绡用金饰杯盛酒叫磨勒喝。红绡告诉崔生说:“我家原来很富有,住在北方,是一品用武力逼迫我做了姬女,我本来想自杀,却没有胆量,苟且偷生到了现在,虽然我天天涂脂抹粉,心里却很苦闷。就是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铺金盖玉,这都不是我希望的,我好像在监狱里似的,磨勒既有这么高超的武艺,何不帮我逃出监牢,只要我的愿望实现了,虽死不悔。我情愿为奴仆,侍候在你身旁,可是,我不知道郎君有什么高见?”

崔生只是闷闷不语,犹豫不决。

磨勒心里说,这个没主意的小白脸,忙跟着说道:“娘子既然这么坚决,逃出虎口,只是小事一件。”

红绡非常高兴,磨勒先为红绡姑娘把随身用的衣服,搬出了大院,然后说,恐怕晚了就要天亮了。磨勒便背崔生和姬女,飞出高墙大院十几处,一品家的守卫,竟然都没发现。

磨勒回来后,到学院隐藏了起来。

天亮了,一品家乱了,狗死了,红绡也不见了,连东西都不见了。

一品大吃一惊,说:“我家墙高院大,警卫森严,门户紧锁,来人是飞腾而来,没留一点痕迹,必定是侠士所为,这事不要声张,以免惹祸招灾。”

红绡在崔生家隐居两年,到了春暖花开季节,她坐着小车去游曲江,被一品家人暗中认出来了,告诉了一品。

一品有点疑惑,便召来崔生追问此事,崔生胆怯不敢隐瞒,便详细地把前后经过都说了,最后说都是因为磨勒背着才去的。

没有义气的书生就这么出卖了为自己出生入死的昆仑奴。

一品说:“这是红绡的罪过,但她已服侍你几年了,也不能向她问罪了。但我要为天下人除害。”

一品命令五十名士兵,持兵器包围崔生的院子,叫他们抓捕磨勒。磨勒呢,丝毫不惧,手持匕首,飞出高墙,轻如羽毛,快如鹰隼。尽管箭矢如雨,却没能射中他,顷刻之间,不知去向。

崔家却是一片惊慌,一品也有些后怕,每到晚上,配备了很多持剑执戟的家童自卫巡逻,这样做了一年多。

十多年后,崔家有人看见磨勒在洛阳集市卖药,面貌还和从前一样。

崔生只是个胆小如鼠,毫无智慧的小白脸,而昆仑磨勒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侠士,不知道红绡到底喜欢崔生什么?

高富帅和侠士哪个更有魅力呢?如果是女人,我觉得他们更应该爱昆仑奴才对吧?

所以,在九十年代的电视剧《昆仑奴》中,编剧把崔生变成了反面角色,而让红绡和女侠张颖(原创人物)都爱上了憨厚可爱,武艺高强的磨勒。

美女应该配侠客,这才是符合普世价值观。而我们今天的可爱编剧们把这个愿望实现了。

义士难断家务事

唐朝的书生多是狼心狗肺之人,或是背信弃义,或是抛弃红颜。与这些知识分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时的侠客们,他们在这些女子最为需要他们的时候,表现出了他们的侠骨柔情,《霍小玉》这个故事中的黄衫客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大历年间,陇西有个叫李益的书生,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到第二年,就要参加拔萃科考试,等着由吏部来主持复试。

六月盛夏,李益到达长安,住宿在新昌里。李益门第清高华贵,年轻时就有才气,作诗的本领,世上无双,他又十分尊重前辈师长,所以陇西的知识分子阶层全都推崇佩服。

他常自夸耀其风流才情,希望得到佳偶。在唐朝时,比较崇尚自由恋爱,结了婚的人也愿意四处寻求名妓。

在唐朝青楼流连,那是才子的标志。如果说一个读书人没去过青楼,那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但是李益寻找了很久也没能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

长安有个媒婆叫鲍十一娘,是从前薛驸马家的婢女,赎身嫁人,已有十多年了。她秉性灵活乖巧,擅长花言巧语。富豪之家、皇亲国戚的住处,她都一清二楚,她还常常给有钱人出谋划策,给人拉皮条。

她常受李益诚心的委托和丰厚的礼品,心里很感激他,就想给他找个红颜知己。

几个月后,李益正闲住在房舍的南亭。下午时前后,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仆人说是鲍十一娘到了。李益撩起衣服跟着跑出来,迎上去问道:“鲍妈妈今天为什么忽然来了?”

鲍十一娘笑着说:“有个仙女,被放逐在人间,不追求财物,只爱慕风流人物。像这样的角色,和您正好匹配啊。”

李益听说后惊喜雀跃,神采飞扬,身体轻飘飘的,拉着鲍十一娘的手边拜边谢道:“这事要能成,我一辈子都做你的奴仆,死了也不怕。”

李益猴急,忙问她的姓名和住处。鲍十一娘这才详细说道:“她是从前霍王的小女儿,字小玉,霍王很喜爱她。母亲叫净持。净持就是霍王宠爱的婢女。霍王刚死的时候,众兄弟因为小玉是低贱的婢女所生,不太愿意收留。于是分给她些资产,叫她们母女住在外面,这母女俩隐姓埋名,人们也不知道她是霍王的女儿。她姿质艳美,我一辈子也没有看见过这样漂亮的人;情趣高雅,神态飘逸,处处都超过别人;音乐诗书,没有不精通的。前些时托我寻找一个好郎君,品格情调都要能相称的。我详细介绍了十郎(李益家里排行老十,熟人都管他叫十郎)。她也知道李十郎的名字,非常高兴称心。她家就住在胜业坊古寺巷里,刚进巷口有个车门的宅子就是。已经和她约好时间,明天午时,你只要到巷口,有个叫桂子的婢女,会领你进去的。”

鲍十一娘走后,李益就准备前去的计划。他先派家僮秋鸿,从堂兄京兆参军尚公那里借了一匹青黑色的小马和黄金马笼头,这完全是为了向那位仙女级的姐姐炫耀一下自己的高贵。

晚上,李益换洗衣服沐浴,修饰容貌仪表,高兴得手舞足蹈,整夜睡不着觉。

天刚亮,戴上头巾,拿过镜子照照,只怕还不合适。犹豫之间,已到了中午。便命备马疾奔而去,直达胜业坊。到了约会的地方,果然看见一个婢女站着等候,迎上来问道:“莫非是李十郎吗?”

李益随即下马,这个婢女就是桂子。李益亮出身份,让桂子牵着马,走进大院,看见鲍十一娘果然从里面出来,远远笑着说:“哪来的小子,冒冒失失到这里来。”

李益一边和鲍十一娘聊天,一边开着玩笑,就被引进中门。

庭院间有四株樱桃树,西北角挂着一个鹦鹉笼,鹦鹉看见李益进来,便说道:“有人进来,快快放下帘子!”

李益本来生性雅静,心里还在疑惧,忽然听见鸟说话,惊讶得不敢向前走了。正在踌躇,鲍十一娘已领着净持走下台阶来迎候他了。进屋后对面坐下。净持年纪四十多岁,绰约多姿,谈笑很迷人。她对李益说:“一向听说十郎有才情又风流,如今又看到容貌雅秀,果然名不虚传。我有一个女儿,虽然缺少教训,但容貌还不至丑陋,如能配给郎君,甚为相称。鲍十一娘常来说你的好,今天就让她永远来服侍您。”

李益答谢道:“我笨拙平庸,想不到承您看重,倘蒙收留,生死为荣。”

净持于是命令摆上酒宴,随即让霍小玉从厅堂东面的闺房里出来。李益连忙起来拜迎。霍小玉出现了,这姑娘的美丽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鲍十一娘没说谎,这姑娘就像是段誉看到过的神仙姐姐一样,让人一见难忘!

霍小玉步履如花,随后就坐在母亲身边。

母亲对她说:“你经常喜欢吟咏的‘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就是这位李十郎的诗呀。你整天吟想,怎么比得上见一面呢。”

霍小玉便低下头微笑,轻声说道:“见面不如闻名。才子怎么能没有英俊的相貌。”

李益也就接着站起来下拜,道:“小娘子爱才情,鄙人重视美色。双方爱好相互映衬,才貌便兼有了。”

母亲和女儿相视而笑,便举起杯来劝了几回酒。李益起身,请霍小玉唱歌。开始时她不肯,母亲再三要求,她才答应。这一曲唱下来,如果是放在现在的《中国好声音》,那绝对是四位导师都要为她转身的。

这声音让李益心神荡漾,酒宴结束,已到天黑,鲍十一娘引着李益到西院安息。

静静的庭院,深邃的房子,帘帐都很华丽。鲍十一娘让桂子替李益脱靴解带。不一会儿,霍小玉来了,言谈温柔和顺,辞气婉转迷人。脱下罗衣的时候,体态更显得美丽,放下帐子,两人枕上相亲,极其欢爱。

李益自认为宋玉提到的巫山神女、曹植遇到的洛水神女,也不会超过此情此景了。

夜半之时,霍小玉忽然流泪看着李益说:“我本是娼妓人家,自己知道不能与你匹配。如今因为姿色而受到你的爱恋,托身给仁贤君子,只怕我一旦年老色衰,君的恩情随即转移衰退。我就会像秋天的扇子一样被抛弃。”说完,霍小玉悲伤了起来。

李益听了她的话,不胜感叹。于是伸过手臂去让她枕着,慢慢地对霍小玉说:“生平的愿望,今天得以实现,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决不丢开你。夫人为什么说出这些话!请拿出白绢来,我写上盟约。”

霍小玉止住眼泪,让婢女挑起帐子拿着蜡烛,递给李益笔砚。霍小玉在生活之余,很喜欢诗书,箱子里的笔砚,都是霍王家的旧物。

李益一向富有才思,拿过笔来就写成文句,引用山河作比喻,指看日月表诚心,句句恳切。书写完毕,便让她收藏在珍宝箱里。

从此之后,两个人相亲相爱,这样的美好生活过了两年,两人日夜相随,形影不离,好像翡翠鸟在云中一样。

后一年的春天,李益科举中第,被授予郑县主簿的官职。到了四月,将要去上任,乘便到东都洛阳探亲报喜。长安的亲戚很多来设宴给李益庆贺。

当时春天的景色还未消尽,夏天的景色初放光彩,酒席结束宾客散去。可离别之情已经萦绕在了霍小玉胸中,她对李益说:“以郎君你的才学和名声,多为人仰慕,愿意和你结婚的人,一定排着队呢。何况你没有正妻,这次回家,双亲肯定让你娶妻结婚。当初盟约上的话,只是空谈罢了。然而我有个小小的愿望,想立即当面陈述,愿它永远记在你心上,不知你能听吗?”

李益惊怪:“干吗忽然说出这些话?有话就说,我一定牢记在心。”

霍小玉说:“我年方十八,郎君也才二十二岁,到你三十而立的时候,还有八年。一辈子的欢乐爱恋,希望在这段时期内享用完。然后你去挑选名门望族,结成秦晋之好,也不算晚。咱们欢愉到你三十岁,我也就不虚此生了,到时你去娶妻生子,我就抛弃人世之事,剪去头发出家,到那时也就不虚此生了。”

李益又惭愧又感动,不觉流下眼泪,于是对霍小玉说:“我对天发誓,不论生死都会信守。务必求你不要疑虑,只管安心在家等待我。到了八月份,我一定会回到华州,随即派人前来接你,相见的日子不会遥远的。”

又过了几天,李益就告假东去了。上任后十天,李益请假到东都洛阳省亲。还未到家时,太夫人已替他做主,和表妹卢氏订了亲,甚至连婚约都已拟定好了。太夫人一向严厉固执,李益踌躇不敢推却,便前去行礼答谢,随即约定好了在近期成婚。

卢家也是名门望族,嫁女儿聘娶的彩礼定要订为百万之数,不满这数目,这媳妇根本娶不成。

李益虽然在外大手大脚,包养霍小玉,但其实家中并不富裕,办这事还要去借钱,于是找个借口请假,到远地去投奔亲戚朋友,渡过长江、淮水,从秋天一直到夏天,这钱也没凑齐。

李益因为自己背弃盟约,长期拖延回去的期限,什么消息也不带给小玉,就想断绝她的希望,他还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不要泄露这事。

霍小玉自从李益过期不归,屡次打听音信。但是各种传说,纷至沓来,有的说李益死了,有的说李益早结婚了。她广求巫师,遍访占卦的人,这么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内心忧恨,忧郁成疾。虽然李益的书信完全断绝了,但霍小玉的思念盼望却始终不变,送钱财给李益的亲戚朋友,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消息。

可是,这些人都是只会拿钱不会办事,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也不去帮忙巡查。

就这样,霍小玉积累的财富很快就花完了,没有办法,她经常暗自让婢女偷偷去卖掉箱子里的衣服和珍宝,这些财宝多数卖给西市当铺老板侯景先家。

一次让婢女拿了一只紫玉钗,到侯景先家去卖。

路上遇见皇家老玉工,看见婢女拿的钗,上前辨认道:“这只钗是我制作的。当年霍王的小女儿将要梳头发,让我制作了这只钗,酬谢我一万文钱。我一直不曾忘记。你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东西?”

婢女说:“我家的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儿。家道衰败,沦落嫁了人。夫婿前些时到东都去,再也没有消息了。她抑郁成病,现在快有两年了。让我卖了它,把钱送人,托他们打听夫婿的音信。”

玉工凄然流泪说:“显贵人家的子女,落魄失机,竟然到了这般地步,我残年将尽,看到这种盛衰变化,也忍不住伤感万分。”于是带这个婢女到延光公主的府上,详细说了这件事。

同类推荐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本书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本书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
热门推荐
  • 萌妻反扑,总裁请接招

    萌妻反扑,总裁请接招

    他拥称A市第一美男,这称号可不是吹的,多少美女投怀送抱,可是——我怎么听说这第一美男还有另一种说法呢?“听说这第一美男男女通杀。”“额!”是男女通杀吗?怎么他每天都折磨得她死去活来。“老婆,在想什么呢?”“老公,听说你男女通杀。”“……”原来媳妇喜欢这种把戏,那么今晚的玩法就它了。
  • 君心不忆梦

    君心不忆梦

    “只要我在一刻,你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好,我便躲在你身后一辈子。”
  • 薄情少主追爱100天

    薄情少主追爱100天

    【大宠小虐】爱她,宠她,把她捧上天,让人人羡慕的人是他。伤她,弃她,把她打进地狱,让人人辱骂的人也是他。他说,“歌儿,从今以后我不会让你伤一分心,流半滴泪。谁若敢胆伤你分毫,我一定让他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怎知,他才是那个伤她最深的人。他婚礼上,她挺着大肚子,红着眼眶,问他为什么,他却说,“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但除了名分。”
  • 无赖兵王爆都市

    无赖兵王爆都市

    他是战无不胜的超级兵王,更是掂花惹草的超级无赖。吊打富二代,爆揍狗腿子,修理完毕还要把对手的钱包搜刮一空,没钱?靠,发红包,一个十个包!多发五块,哥为了收红包可以是开了流量的!这下子送小雪的鲜花钱,小燕子的烛光大餐钱,还有开房钱都有够了!咦,今天怎么没有富二代过来惹我了…
  • 天雄霸业

    天雄霸业

    这是一个杀手的世界。这是一个争霸的世界。这是一个感情的纷争与错乱的世界。这更是一个复仇的世界!
  • 跨越千年:只为遇你

    跨越千年:只为遇你

    楚楚,一个现代女性,因与一个古代男子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不远万里,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只为着那一场相遇……
  • 金银岛

    金银岛

    这是一个资本家、码头老大和地主并存的世界。马天,一个被师父胡风夺舍的徒弟,拥有强大的识货能力帮助他获得一件件宝物,拥有最好的讲故事能力,帮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这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各路阶级轮番登场,马天到底会站在哪边呢?他又会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我是个不会写简介的人,但是我知道当你看了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得到感会得到异常充足的满足,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 做好难做的事

    做好难做的事

    本书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难题,教给我们怎样调整心态,找对方法应对一些尴尬事、棘手事、头疼事等。
  • 我的女友是七仙女

    我的女友是七仙女

    他,是一个山寨保安,山寨保镖、山寨医生等,但他是专业的媒婆!他,是一个猥琐、吝啬、小心眼的男人,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脏!他叫陈一凡,普通到没有任何亮点的存在,生活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吃饱能穿暖,能有点余粮寄回家。小人物得到了超级手机,获得头衔——新一代月老!专业保媒,嗯,这说法有点土,应该说专业牵线。红绳在手,专治各种弯,专治各种取向综合症!
  • 九尽春回,十里锦绣

    九尽春回,十里锦绣

    那年雪落无痕,她九族皆灭,独独一人苟活。那年冷宫大火,她被剜去双目,葬身火海。那年她对天起誓,来日若有报,必要他江山不宁,社稷难安。重活一世,她依旧是权相家最得宠的女儿,芳华年纪,及笄之年。再相遇,他仍做他的翩翩皇子。一人一棋一盏茶,桃花树下衣蹁跹。她退避三舍,顾自调教幼弟,改变原本的人生轨迹,不复家族覆灭之道。谁知他却步步紧逼,一次次打乱她的心如止水。萧东离:卿可知缘乃天定?上官靖羽:分乃人为,你我有缘无分。她说:我知道所有人的结局,唯独猜不透你的结局。他笑:来年桃花开尽荼蘼,可否邀你共赏一曲,火凤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