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北大箴言:
从事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王选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赛跑,有人跑在你的前头,自然有人跑在你的后面。但综观众多人生跑手,却有不少人在交叉点上气馁和犹豫。今天,我落后了,并没有在工作会议中表现得最积极、最活跃;这个月,我落后了,没有成为本月最优秀;今年,我落后了,同期进入公司实习的同学转正了,但我却还停步不前……诸如此类的怨声载道此起彼伏。
其实,我们要明白,人生赛场的成功和落后是相对的,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永远没有可能做到永恒第一。同样,我们也不会永远落后,一切在于机遇来临时你是否能紧紧抓住。
抓得住机遇,哪怕你是落后的人,那么你也有可能反败为胜;错失机遇,即使你是遥遥领先的选手,也可能因为和机遇失之交臂而变得落后。
当然,我们并不鼓吹投机主义,将一切人生成败归咎到"机会"两个字上。我们所讲的机会,不是平白而来,它对所有人都一样,是一种难以名状,却足以让人扭转乾坤的重要际遇。不过,它只会留给有准备的、善于发现它的人们。
所以说,我们不提倡指望机会从天而降;我们要提倡的是,懂得装备自己,时刻准备着,迎接机会的降临。
有个年轻人,在力排众议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份不为人所看好的职业。2009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读的是市场营销。在他毕业的时候,房地产开始一扫金融风暴的阴霾,大有起色。家人和朋友都建议他投身房地产业,当个市场营销策划什么的,既安稳,又能有提成。但是他不听,他偏要向父母借钱,租了个铺位,做二手货买卖。大家都认为这种捡破烂、卖烂铁的活是没有水平或者低学历的人才会做的。但是年轻人不认为这样,他对市场有洞察力,认为房地产重新兴旺,必然伴随着居住人员的流动,旧家私的买卖会大有市场。于是他苦心经营,每次碰到有小区居民搬家,就以低价收购家私,然后将收购回来的家私或者摆设重新包装。他的女朋友学的是艺术设计,于是二人就齐心合力,将旧东西略加粉饰和加工,换上新貌。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年轻人和女朋友经营的二手店,就因为价钱公道和艺术改造得体,而成为了附近一带远近驰名的好店。
在大家觉得这位年轻人的眼光不错,在家人觉得二手名品店可以好好做下去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又开始改变眼光。
他留意到,在流动性强的北京,二手艺术家私的买卖虽然红火,但是毕竟不是永久的。于是他把店面关掉,和女友南下,到了偏僻地区开展房地产工作。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疯了,因为当时经济低迷,别说偏远地区,就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滑坡,这个时候才进行地产投资,无疑是下下之策。
不过,投资这种事谁能说得准呢?他们在地价低廉的时候,买了一间小小的厂房,进行艺术工艺品生产制造,可是不到两三年,珠三角地区掀起了腾龙换鸟政策,很多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制造业在政府牵头的带动下,纷纷迁向偏远地区。这时候,年轻人所在的地方引发了无限商机,不仅制造业兴旺了,地区发展水平也稳步上扬,他和女友的工艺品生产生意非常红火。
很多亲戚朋友都说,年轻人总是得到上天眷顾,总是获取到机遇。其实,这机遇真的是天赐的吗?
不是的,其实年轻人的每一个让人惊叹的决定,都是他对迎接机遇的准备,都是他的先见之明。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年轻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特别幸运,而是因为他特别前瞻,特别懂得抓住机遇。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机遇。身处社会的庞杂环境中,无可避免地需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因此,机遇来临之前,我们要善于对人际关系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自己的前程进行准确定位。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将对我们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在哪些重点上侧重发力,在什么范畴上加强经营;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品行,同时也是我们为迎接机遇所做的最佳准备。
北大行动指南:
1.明确自己的定位,善于武装自己
要抓住机遇,我们就要懂得武装自己。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优势,这是判断处境优劣势的大前提。倘若在自己发挥所长的工作环境中处于落后的状态,那么,你急需要做的就是倾尽全力、急起直追。但,倘若在非自己专业范畴的工作环境中落后,那么,你有两个方向,要么将勤补拙,刻苦攻下工作领域的相关业务知识,提高技能水平;要么闭门造车,自我提升,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范畴,另谋出路。
我们知道,十根手指有长短,我们做人做事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人会感慨自己努力奋斗了一辈子仍然碌碌无为,很可能是因为他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作战。打个比方说,一名精通战术的武将,偏偏当了文官,他就不能怪自己缺乏升迁的机会,因为在非专业、不擅长的领域中,他根本就没法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想抓住机遇,得有十分充足的准备。想要有充足的力量去借助机遇腾飞,我们就要学会去做自己擅长的事,不要在不适合自己的领域中"误入歧途"。
2.等待机会的过程可能很漫长,你得有恒心
机会,看似从天而降,其实也是一种蓄势待发的过程。只有当你练就出一双敏锐的眼睛,深入到某个领域中潜伏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对领域知识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你才有可能拥有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一种自我锤炼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做到锲而不舍,打持久战,拼到最后,才能扭转落后局势,保证自身有充足的条件迎接机会。所以,不论你是否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中,亦不论你处于领先、落后等何种状态,锲而不舍都是你成功扭转局面的重点。著名华人富商从做胶花的小工人跃身成地产大亨,靠的不是天赋异禀的商场智慧,反而是锲而不舍的精神。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半途而废,在追求让你满足的梦想的同时,遇到各种挑战与绊脚石,这是坚持与否的分岔口,选择坚持下去,静静等待机会的降临,你的人生将会因此而变得妙不可言。
北大思考题:
一次,北大教授问了学生们一道题:在一间房子里,有油灯、暖炉以及壁炉。现在,想要将三个器具点燃,可是你只有一根火柴,请问首先应该点哪一样呢?
有的同学回答油灯,有的同学回答暖炉,有的同学回答壁炉。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其实,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点燃照明或取暖工具,其实首先要点燃的应该是火柴,有了火柴,才能点燃壁炉、油灯或者暖炉啊。
北大教授问学生这道问题,是希望让学生们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有所准备,如果你想拥抱机遇,首先就要从自身准备做好,只有准备好了,机遇才有可能降临到你的头上。
机会来了,要斩钉截铁不犹豫
北大箴言:
老夫年过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制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寅初
人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强弱"度,但是,聪明人却可以通过示强或示弱的方式来使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北大的学生,这招他们运用得非常好。
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示强可以起到震慑对方、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万兽之王老虎,它是动物界的王者,遇到猎物的时候,它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咆哮、追逐、撕咬,将猎物收入囊中。甚至有的猎物不具备反击能力和快速逃跑技能,便会直接愣在原地,颤抖着等着被老虎吃掉。但是,当老虎面对庞然大物或者狮子、猎豹等河水不犯井水的生物时,示强则不是上策,相反,老虎会摆出各不相干的姿态,甚至示弱。尤其在争夺地盘的时候,遇上成群的狮子或者猎豹,老虎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会轻举妄动,只会静候时机,等待一击即中。
由此可见,抓住机会,做个随时能张开双手环抱机遇的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同时也是相对存在的,基于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各异,有的机会对别人来讲是助跑领先的加速器,而对你则不然;同样,有的机会对你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对别人而言可能根本不值一提。因此,对于机遇的把握取决于你对自身的了解度及职业规划的明朗度。为什么北大走出来的人最终成功者众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善于抓住机会。
从没见过哪个北大人在机会面前犹豫,因为这是他们大学生涯中几乎每天都被灌输的信念。
当然,这里并非强调"机会主义",而是强调处于劣势的你,更加应该从别人的领先中吸取动力,未雨绸缪,装备自己,随时准备伸手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一旦遇到机会,我们要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杞人忧天的思虑而错失难能可贵的机遇。
刘晓菲、张诺辉和魏军是同一个办公室的三个员工。刘晓菲是年轻有朝气、踏实认真的男孩;张诺辉是高效利索的女孩;而魏军则稍微年长,是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的高才生。
刘晓菲总是给人非常认真的感觉,一天到晚精力无限地四处奔走,除了勤勤恳恳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乐意给大家担待,一时间领导都非常喜欢他。直到有一次,领导交付一个独立任务给刘晓菲,让他做好明年的部门开支预算计划。刘晓菲便遍寻资料,到处跑,打交道,最后交了一份预算表给领导。
领导看了一下,说预算表不错,但是却毫无惊喜。无疑,刘晓菲是很用心,找回了过去几年的预算计划,一一核对,完整无缺地将前几年的预算表按照物价膨胀的市场比例,算出了最新近的预算金额。但是领导不是很满意,因为他认为刘晓菲期间只是参考了资料,下了苦功,却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在里头。
相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执行力","高效率"才是取代"实干"的最好门路。要建立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心态,先把自身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心态全部扔掉;把工作目标设得更高一点,再高一点;把精神状态从敷衍了事朝积极进取的方向调整;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从顺利完成向出色完成做出最大限度的调整;让自己整体从优秀到出色,从出色到无可比拟;这才是展示自己的最佳方法。
要知道,决心有多大,执行力就有多高;执行力有多高,就决定了自身的发展有多高。
由于刘晓菲的预算计划不是很合领导的心意,而且耗时将近大半个月,眼下剩余的时间不多了,领导想着继续让刘晓菲修改也未必能有很好的效果,于是便找来了张诺辉,让张诺辉从头到尾重新做出一份来年的预算计划,其间讲出了一点领导觉得可以注意的点。
结果预算计划下去不到三天,张诺辉就把一个全新的版本交给了领导。领导一看都震惊了,没想到张诺辉做事这么利索。不过领导开心得有点早了,看了预算计划,虽然已经有所改良,张诺辉做事的高效快捷也让领导十分满意,有紧急任务可以托付给张诺辉,但领导还是不满意。那就是,还是没有任何惊喜。
不过领导还是赞扬了张诺辉,因为他的高效率,无须像刘晓菲那样耗费太多时间,有时候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做太多踏实的无用功,实际上就浪费了完成任务的时间,无意中拖慢了工作的进度。
张诺辉那样快速完成,因为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要找的资料也很多。不过再怎么累,也不至于像刘晓菲那样,一下子要耗大半个月。
魏军将计划书交给领导花了大概10天左右的时间,领导一看就非常满意,因为魏军加入了员工培训、拓展等一些人性化互动环节的计划和经费,证明他真是在替部门的运作思考问题。而且,更出彩的是,魏军向领导汇报了工作进度、困难以及解决方法。魏军向领导明讲,说这些互动计划由于在行业内先例不多,因此在设置预算计划的时候,参考了什么相关行业的标准等等。
不用多说,领导自然是对魏军最满意,因为他不光懂得工作,更懂得高效工作;不光懂得高效工作,更加懂得适当总结和表现自己,是个成熟员工应有的表现。
所谓抓住时机表现自己,就是有机会让人家对你有很深印象的时候,一定要尝试开口,不要讲过于实在的可行性操作,也不要讲过于肤浅的表面客套话。这样,当领导有重要的工作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你;一旦你有很多机会去扮演很重要角色的时候,就有一个平台去表现,能力才能充分展现。不去表现,就不会有人发现你的好,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一个员工在一个公司里面,绝对不能死命干活到下班,然后招呼都不打,也不让别人知道你做了什么,就悄悄然走了。应该想尽办法多认识一些人,表现出你对事情的深入看法,那样人家才会对你留下深刻印象,才能明白你有在干活,并且干好了活。
北大行动指南:
1.有目标,才能勇于接受机遇
要抓住机遇,练就发现机遇的眼睛,你首先要有奋斗目标和人生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个重点,然后一步一步向重点迈进。不信你去问任何一个北大的学生,看看他们有没有具体的人生目标。相信从走入北大的那天起,这些天之骄子心中便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成功。随之而来的是无数具体的目标,为此,他们努力寻找机会、创造机会,而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2.不想错过机遇,就要懂得适当示弱
"机会"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可贵的,大家必然都希望借助机会实现质的飞跃,未免在争夺机遇的过程中被排斥、被孤立。我们要懂得耍一点含蓄的小心机,那就是在平时要低调一点,懂得遇强示弱,让自己拥有相对安全和有利的发展环境。
示弱,是指在生活上遇到比自己实力强的对手时,不要一味用尽全力与之抗衡,虽然硬碰硬有机会将对方击倒,但是难免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使自身实力受到消耗。即便是北京大学的天之骄子,在遇到强劲的对手时也会适当示弱,用以化解对方的戒心。从生存之道上讲,这种示弱方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能够将困难化解,避免不必要的实力消耗。
所以,我们要做到遇强时适当示弱,遇弱时也不咄咄逼人,凡事留个底线,为我们的腾飞营造出相对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我们有更好的客观条件抓住机遇,借势腾飞。
北大思考题:
一位老教授问了学生一道问题:一个人从一个50米高的大厦上跳楼自杀,重重摔在了地上,为什么没被摔死?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教授揭开谜底说:因为这个人在半空就已经被吓死了。
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以为教授在闹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