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46200000017

第17章 传说

扶风城观前街

郑道手提着五花大绑的妖壶,频频引人侧目。当然至于路人是在围观郑道手里的妖壶,还是借机饱餐郑道身旁的秀色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原来郑道和苏苏在万福宫汇合了楚班首后打道回府又返回了扶风城。按照凤仪姑娘的说法,既然来了扶风,怎能不去看看一笔成书的神迹。路上郑道曾经悄悄向凤仪打听苏苏的名字,然后在凤仪一副你笨死了的眼神中败下阵来。

扶风城故老相传,十六国时期大夏国赫连铁汉陷扶风后晓喻全军三日不封刀,太守刘献及一众投降官员乞求赫连铁汉少造杀业。赫连铁汉不想答应,就推脱说如果有人能绕着扶风城一圈一笔不断的写满字就饶了满城一命。于是扶风的缙绅们急切间举贤任能找到了一个外乡的书生愿意一试。这书生拣了一只大笔当着赫连铁汉一众军马和满城百姓的面提笔就写了起来,初始为《中庸》,然后又写《大学》,再后写《孟子》,其间不断用墨水泼到笔上,历时三个时辰,洋洋洒洒略有万言,竟然真的绕城一周一笔不断。赫连铁汉无话可说,但他无意守诺,沉吟许久后还是下令屠城。却不曾想,赫连铁汉这边下令屠城,那边刚刚绕城一周笔墨未干的字迹就腾空而起,转眼间覆盖全城,镇压了凶残的匈奴人,于是赫连铁汉以下二万余大夏胡骑束手就擒。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绕城的字拓在了石板路上,又在字的起始和终末处修建雕塑。如今历经岁月的风雨,石板路上的字迹已经模糊难辨,但书生一笔万言的故事依然脍炙人口。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官方版本。在官方版本里,赫连将军信守承诺,勒令大军保境安民。这个版本也是最终作为史实记录在郡志上的,而的神话故事的版本则以一则奇谈轶事的身份在民间广为流传。

郑道携美同行,一路踩着古旧石板上的字迹,听着凤仪姑娘漫声解说,感受着悠悠岁月里古城的前世今生。“那时赫连铁汉两万铁骑陷没扶风,太守刘献跪迎请降,然而赫连铁汉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本将军决意洗城,三日不封刀,你等意下如何。”

。。。。。。。。。。。。。。。。。。。。。。。。。。。。。。。。。。。。。。。。。。。。。。。。。。。。。。。。。

赫连铁汉意气风发,匈奴的铁骑是天之骄子,晋人软弱,岂能抗衡。策马入城后一路上耳边传来的砍杀声、求饶声、哭笑生刺激了他的神经,喷射的鲜血带来的兴奋让他放声大笑。赫连铁汉率军打马直奔太守府。

太守府外,那个无能的官僚,好像是就做刘献的还有一大批人跪在道路两旁。赫连铁汉冷哼一声,南人无能,就应该跪着,如果他们不肯跪,匈奴人的刀会教育他们如何做人。然后他听到这些说了一些毫无意义文绉绉的晋腔官话,赫连铁汉听的不耐烦,直接打断,“本将军决意洗城,三日不封刀,你等意下如何。”

一众晋人降官当即叩头,大呼不可。赫连铁汉大笑,他就是喜欢这种让人求饶的感觉。洗城是一定的,但不妨再添点佐料玩玩。赫连铁汉冷笑着开口“如果有人能绕着扶风城一笔不断的写满字,那么本将军可以不洗城。”这是一种乐趣,看着别人垂死挣扎,先给他们一个希望,然后在亲手把希望掐灭,这是赫连铁汉的娱乐方式。

。。。。。。。。。。。。。。。。。。。。。。。。。。。。。。。。。。。。。。。。。。。。。。。。。。。。。

郑道、楚凤仪、苏苏三人寻着字迹漫步,古朴的青石板上只余下很浅的刻痕。岁月的伤疤早已痊愈,当年清晰的字迹如今已是潦草,苦难早已被人们遗忘,只有脚下的这一块块沉默的石板依然背负着尚未磨灭的疤痕,在闹市里忠实的述说着久远而模糊的记忆。“然后呢?”郑道很配合的问了下去。

。。。。。。。。。。。。。。。。。。。。。。。。。。。。。。。。。。。。。。。。。。。。。。。。。。。。。

赫连铁汉给出了一条“生路”,跪在地上的降官们面面相觑。就在这些降官缙绅们交头接耳的时候,他们听到了一个平静的声音。

“将军所言在下愿意一试。”

众人循声望去,一名青年男子负手而立,面对赫连铁汉及其麾下暴虐的匈奴人马毫无惧色。其人面如玉冠,气宇轩昂,一身白底大氅,在四周麻木惊恐畏惧的表情中鹤立鸡群般醒目。白衣青年一路走来,人群自然让出一条路。

青年在赫连铁汉马前站定,拱手为礼:“如果在下侥幸能够完成将军的要求,还请将军信守承诺。”赫连铁汉鹰视青年,青年坦然无惧,赫连铁汉随即大笑,然后把胸口护心镜拍的当当响说:“本将军一言九鼎。”

青年随即转身吩咐太守及一众缙绅,要他们准备一桶墨水,另外在城里找一只最大的笔来。众人为了抓住这根最后的稻草不敢耽搁,立即狼奔豕突,为其筹备笔墨。

眼见晋人忙着筹备笔墨乱成一团,显然是等上一些时候,赫连铁汉下了马,打量那大胆的青年,用半生不熟的晋腔问道:“好个胆大的读书人,你叫什么。”青年答道:“在下海东尚书玄。”

尚书玄是琅琊人,二十岁起他离家游历九州,至今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间他见识过河北慕容鲜卑重立的燕国,途径过关中烧当羌建立的秦国,曾经南下渡江拜访权重建康的乌衣巷,然后逆流入蜀一会黄袍加身的蜀王谯纵,他到访柴虏所建立的凉国都城张掖以便知晓西北局势,进而翻过雪山履及鲜卑乞伏氏的秦国首府临夏,其足迹亦远及辽东白山黑水之间冯跋治下的燕国龙城。如今尚书玄已经是而立之年。

游历天下没有让尚书玄找到治理天下结束乱世的妙法,却打磨了他的内心,让他把儒门的经传读出了明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山水阡陌间艰苦跋涉途中,先贤典籍中的精义被尚书玄一点点碾碎了化在心里,终究让他悟出了儒门修行之道。

这一次事发,尚书玄本是游学路过扶风,适逢匈奴夏国急袭长安,因为躲避不及,就被困在了扶风城里。随即扶风城旦夕告破。以匈奴赫连氏的残暴,尚玄述料到恐怕要有一场腥风血雨。但匈奴骁将赫连铁汉的一番话让他得以捕捉到一丝转机,于是他决心奋力一搏。

。。。。。。。。。。。。。。。。。。。。。。。。。。。。。。。。。。。。。。。。。。。。。。。。。。。。。。。。。。。。。。。。。

“存其性,养其心,所以事天也。”苏苏仔细辨别了石板上的字迹念了出来,这是《孟子?尽心》中的一句话。石板上的字迹中和正平又不失圆润,尤为难得的是字与字之间环环相扣连绵不绝乃是一气呵成书就,衔接手法几乎称得上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三人顺着字迹一路走来,好像踏着历史的刻痕一步步走向通往古老传说的世界,耳边的喧嚣声则为当下做出再鲜明不过的注脚,时光不可以倒流只能追忆。

。。。。。。。。。。。。。。。。。。。。。。。。。。。。。。。。。。。。。。。。。

扶风北城门

经由扶风本地缙绅收罗,一桶墨水很快就备好。尚书玄提起笔蘸了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落笔写下了第一个字,很快“天命之谓性”五个字首尾相接呈现在众人眼前。众多降官缙绅中自然有人认出这是《中庸》开篇之语,果然接下来尚书玄笔走龙蛇写下“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朗朗《中庸》如一副长卷就此渐渐落墨展开。

围观的人认得《中庸》,却不会知道尚书玄落笔的同时暗中运气,笔锋下文气如泉涌,与墨汁一同渗入地面。尚书玄挥洒的不仅是墨水,还有他精修的文气,从尚书玄书写的第一个字起,每一个字都积蓄着一缕文气,以此为本就可以招引四方心念填充,进而引动天地元气。尚书玄书写的过程实际上与道士画符无异,只是这一道符注定会很长,而他浅薄的修为能否支撑还在未定之数。

尚书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时不时使人用墨桶里的墨水浇在笔上,众人的脚步也随着尚书玄的字迹移动。尚书玄手上笔走龙蛇挥毫不停,内里一颗文心跳动,不断供给书写所需文气,及至落笔再以自身文气合以天地人文之气,进而统合满城百姓内心中的求生之念,然后书成字迹。这其实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尚书玄本人付出一份文气,又自天地间借一份文气,再又弥漫四周的求生欲念可以调为己用,字符书写所费实际并不算多。唯一可虑的是这一篇文章太长了。

渐渐汗水浮现在尚书玄的头上,这在他意料之中。本来凭他浅薄的儒法去抗衡匈奴夏国的两万大军无异于螳臂当车,还是赫连铁汉的故意刁难才给了他一搏的余地。尚书玄的谋划就是在完成赫连铁汉要求的过程中制书。儒门制书之术介于道法中的阵法和符箓之间,这一篇绕城的长长文章显然可以算是阵法了。书成则尚书玄可以借阵法之力救满城百姓于水火。

一个时辰之后,尚书玄运笔已经不及初时自如。四周围观的人群也很疲惫,只是扶风人担心自家性命不能不奉陪,而匈奴人为了监督也不能有丝毫放松。尚书玄稍稍停笔,捂住嘴咳嗽了几声,当他摊开手掌,人们看到刺目的殷红。太守刘献的冷汗当即就下来了,心中大叫身体不行充什么好汉!围观的匈奴人哄笑起来,赫连铁汉绷紧的脸上终于浮起笑意。尚书玄无暇分心去看人们的表情,他压下心头浮动的气血继续书写,“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笔锋下的墨迹仍然继续,扶风人的心跳开始不自觉的加快。

儒家法门以自身文气为本,借用千古人文之气为用,又撬动散布世间的心念为助力,与吸纳香火愿力的神道法门有相通之处。尚书玄布局的信心就来自于扶风城当前的局势,满城百姓生死悬于一线,求生的意念自然取用不绝,这一份外力源源不绝才能支撑的起尚书玄不菲的消耗。如果尚书玄不是修习儒法,如果换一个道士来画符早就累垮了。然而尚书玄终究还是透支了。

两个时辰。尚书玄眼前一阵阵眩晕,他摸了摸鼻子,是血。这是透支的代价。尚书玄早已耗尽自身修为,但儒法有一项特别之处,那就是法由文生。尚书玄的一颗文心跳动不止,始终不停的供应着文气,随用随生,代价就是对于身体精气神无节制的压榨,既然修为不济,那么就拿命来填。

尚书玄开始不断咯血,扶风人很紧张,人们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是与非的判断的背面即生与死的分别,所以扶风人不能不紧张。每一次尚书玄吐血,人群都有一阵骚动。现在已经不可能换人,赫连铁汉的一句话打消了人们的侥幸,“你们是不是想换人?本将军可没有太多时间陪你们看别人写字!”对于赫连铁汉的逼迫扶风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渺茫的希望寄托在尚书玄身上。

三个时辰后,字的起始处,一切即将归于原点。尚书玄的耳朵和眼睛都挂着血线,他已经看不太清字了,也不太能听清周围的声音,但文心依然在缓缓的涌出文气供他驱策。细细的血线顺着笔尖渗入字迹留下刺目的殷红,那是用生命书写的证词。在无数人的注视下,尚书玄缓缓的拖动笔锋写下“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最后的一笔深入到最初留墨处,两个字交叠了,洋洋万言就此一笔成书。

尚书玄扔下笔笑了笑,他依稀听到四周人们长长的舒气声。他勉强直起腰,向满脸阴沉的赫连铁汉问道:“将军可愿守约?”

赫连铁汉沉默,周围的匈奴兵都在看着他,等待他的命令,还有扶风的百姓也静静的等待他的裁决。最终他露出讥笑的表情:“我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我可以不杀人,但是我的刀不行。”

尚书玄眼前时不时的发黑,赫连铁汉在他眼中身影模糊的像是几个人重叠在一起,不过他全不挂怀,因为绕城书阵终究写成了。听完赫连铁汉的话,他笑了,他说:“你的刀也不行”。

话音落地,地上墨迹即如烟云般蒸腾,散化在空中凝结成一个个文字的体态。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与中庸精要就这样以近乎天书的神奇形态呈现在人们眼前,更多的先贤文字沿着尚书玄落笔的轨迹漫延,直至消失在目光不可及的视线尽头。

赫连铁汉和他的匈奴大军非常恐惧,他们注视着那个写下了神迹的白裳仙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在窒息的沉默中尚书玄负手而立环顾四方,缓了缓吐出八个字:“诚者有信,仁者无敌”。

然后赫连铁汉看到铺天盖地的黑色文字袭来,眼中的世界瞬间陷入黑暗。

。。。。。。。。。。。。。。。。。。。。。。。。。。。。。。。。。。。。。。。。。。。。。。。。。。。。。。。

“那时候书生写的字全都活了过来,随着那书生大手一挥,就铺天盖地的涌向赫连铁汉和他的手下,瞬间就制服了他的两万大军。”

前面不远仙人提笔的雕像已经在望。走到近处再看,三百年风吹雨打让雕塑显得有些寒酸。郑道拍着仙人的肩笑道:“以前都是当作故事来听的,现在看恐怕是真有故事。”

苏苏细看地上纠结在一起的“也”和“天”两个字的运笔:“谁说不是呢?”

楚凤仪捋了捋鬓角发丝也说道:“眼睛看见的未必是真的,耳朵听见的也未必是真的。”

郑道笑谓:“这就是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了。”

苏苏听完随手翻了个腕花打趣着问:“这么说郑大侠你是少数人喽?”

郑道很认真的点头:“还是苏苏你了解我。”

苏苏没有反驳,因为这时走来一位少年适时的喊了一声:“小弟拜见学姐。”

这少年生的朗目如星,神态中透出强烈的自信,又在一举一动中自然流露。少年显然是向着楚凤仪打招呼,苏苏和郑道齐齐看向凤仪。

楚凤仪笑骂:“贫嘴。”说是笑骂,其实笑的成分多,骂则不见踪影。

苏苏很惊奇的问道:“你师弟?”

少年立刻大点其头抢着回答:“正是正是。”

楚凤仪笑得以手掩口,忙道:“别听他瞎说”,又教训那少年“尽是油嘴滑舌”。只不过口气实在没有什么威慑力。

端木御和楚凤仪是在说剑堂认识的,那一天是四月的初夏。

注释:

(1)全书采用中国版历法,也就是农历。所谓四月在公历上对应五月。人间四月芳菲尽,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如果从公历上去找那是一定对不上号的,扬州要四月才是赏花的好时节,自然也就不能芳菲尽了。另外因为气候变迁的原因,古今很多节气是有分别的。以花花月令为例,初始于大禹治水时的副手伯益在随同大禹走遍万里河山时采集记录四方风物,所以有大禹颁历于四方的说法,而今花月令则是明代的版本。夏历又名夏小正,孔子曾经取杞国学习,这是一种比殷历还要古老的历法,也很可能是中国的第一部历法。

同类推荐
  • 不败仙途

    不败仙途

    故老相传,天地之间有一仙路,只要走到尽头,便可飞升成仙!只是万古以来,天骄无数,却无一人成功。陈浩,自微末中崛起,踩过满地枯骨,踏足仙路,愿以一生战仙途!凌云之志,无双之功,他这一世,不为天地众生,只为逆转轮回,与你相会!
  • 兀自沉沦

    兀自沉沦

    事有两面。你看到也许和你听到的有很大出入。传说中的仙界真的是修真者的最好归宿吗?传说中的魔界又是怎番的场景呢?
  • 穿越修仙时代

    穿越修仙时代

    世间人只知道有恐龙时代,以及如今人类统治的文明时代,却不知在天地诞生之初,世间最原始,最浓厚的精气,造就了一批最强的生命,那是不为人知的修仙时代……卫艾侠,一个怀有侠义心肠的少年,生活在文明时代,一次意外,穿越到修仙时代,究竟他会有怎样传奇的经历?在历史长河中,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又是怎样见证那个最强时代的覆灭?让我们跟随他的步伐,去见证世间最强的修仙时代吧!!
  • 仙境奇缘录

    仙境奇缘录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段忘却尘世得情缘:小白,你不要跑了……呲……呲……咚的一声,确是小白碰在了树上,林汐捧腹大笑,哈哈……隐龙窟,林汐获得秘卷,道行精进,然而天下之事,岂能用常理推测,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到底是为了什么,林汐自问道,是虚无缥缈的大道,还是人间善恶?
  • 证道经

    证道经

    凡人修仙痴人说梦,孤儿聂云凡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寒潭鼎的碎片和一本修仙界最为普通的《五灵法》。为了活命长生聂云凡踏上一条烦人求仙问道的路途。
热门推荐
  • 无心之千素轻语

    无心之千素轻语

    千素大陆,存在于平行空间的异界大陆!这是世外桃源,繁华璀璨,秘境瑰宝无数;亦是焚尸鬼墓,杀戮深仇,魔翼血眸主宰!随处可见的嫩绿色千素草,传说那绽放之花为粉蓝,但至今无人见过。而这冷漠少女、呆萌萝莉、黑客高手,天才初中生、心脏病患者,富家大少爷,工作狂、御姐范,加上她这个老大,九个人的组织见面,却跌入一个非人类精心设计的陷阱!经历生死离别才有悲欢离合,她找到存在于这世上的羁绊,找回那熟悉的脸,用炽热融化寒冷,受尽了数般苦楚……到最后,真相揭露,她举起那把沾满鲜血的剑……我曾经最敬佩的你!很期待我的这一剑么?——无心系列小说——无心后期。——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千古恋无悔

    千古恋无悔

    她是社会的恶魔,也是黑道中的佼佼者。但一次的任务,她被她的妹妹杀害。而她的亡灵穿越到了新的世界,成为了新的主宰!与自己心爱的人携手并肩..............
  •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年开出记忆花

    流年开出记忆花

    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满足欲望感,他们做了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
  • RELY

    RELY

    久伴必定生情,多言始于厚爱。无论你有多冷血。
  • 世界战记

    世界战记

    末世,一个怎么样的世界。是一个人人自私的世界,还是一个人人无私的世界。在末世,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做为一个人类活下去。末世,我还活着,你呢???
  • 琴腔

    琴腔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京剧团,琴技高超而为人清高的琴师秦学忠和同为琴师、善于钻营的岳少坤,都对团里的顶梁柱、名角儿云盛兰心有爱慕,但阴差阳错,云盛兰这朵人人觊觎的花终被岳少坤摘去。光阴流转,秦学忠、岳少坤们的下一代在院里逐渐长大,他们被上一代寄予传承的厚望,却在京剧团日渐惨淡的光景中,各奔歧路。而云盛兰和秦、岳的感情纠葛,亦在多年后随形势变化而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波折。京剧团的明争暗斗,时代大潮的变幻,两代人的情感与命运皆裹挟其中,半点不由人……
  • 网游之四杰

    网游之四杰

    公元2136年,由世界联合政府开发的首款脑波控制游戏------梦天堂正式运营。普通大学生孙言凯和四个大学同学因现实不如意进入游戏发展,经过一系列打拼之后成为称霸天堂的存在------人称四杰。城战?不好意思,机关工程师的机关就足够让你城毁人亡;野外?不好意思,你的渣渣操作别拿出来献丑;比人多?更不好意思我们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 天才医仙

    天才医仙

    初出山村遇美人,不慎获取美人心。校园之内美女绕,奈何他是无情人。一手医术展神威,病入膏肓也能归。一朝不慎被人欺,却见多年真相事。得知父母冤死狱,怒放冲冠冲岛屿。
  • 星空时光,公主殿下太轻狂

    星空时光,公主殿下太轻狂

    面对三位突如其来的魔法公主三位校草表示倍感压力,“紫荆,蓝眸马上把这里恢复原样,第一命令优先执行!”白洛天在别墅门口看着对两位公主殿下下达命令的白曜,在看看别墅里漂浮的平底锅,无语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