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有煮酒品英雄辈出的轰轰烈烈的《三国演义》,论英雄或奸雄嘛值得!评“DaZaQiang烧”的五花八门的《水浒传》(特定时代特色产物),都是些“杀人者即英雄”的怪论!评西天取经,“鬼怪缠身”的《西游记》,姑且这么说,无樾的《品水浒》还分品事篇,品人篇。品人篇说了施耐俺的武松打虎片段是多么的不堪一击,说作者是南方人,地理知识一概孤陋寡闻,且没有见过老虎吃人,老虎与人搏斗的场面。因此被许多人青睐的武松打虎根本就是胡扯,或者是看了家里的猫斗狗,猫斗老鼠演变成的。那又何尝不可?艺术多半是现在的升华…还质疑画虎图的真实性,那是虎吗,分明是病猫?“画虎画皮难画骨”,没看过虎,怎么画呢?虎是现实的,画还来困难重重,鬼怪是虚幻的说起来头头是道,那么“对号入座”,是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归属妖魔鬼怪之说多么的“小儿科”了,娓娓道来没有什么人怀疑,可是又有几个相信?人家徐悲鸿的《万马奔腾图》不是栩栩如生吗?在拍卖会价格不菲…世界文化遗产中著名的经典的敦煌壁画《反弹琵琶图》、《天外飞仙图》,难不成画者真看见仙女下凡了?富有人家厅堂上挂的《大展鸿图》是他看过老鹰大展翅膀?鹰爪可能就是画家模仿他老婆从集市里买回来的公鸡的爪子?一定非得依葫芦画瓢了?那还要想象作甚?怪怪,还向易中天的《品三国》,“前无古人的秦学派探轶派开创者”--刘心武《品红楼》(其他尚可,贾元春告发秦可卿还是令人费解)挑战,摆擂台。勇气可人,也够雷人!?
只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头来“白骨如山忘本姓,无非公子与红装!”殊不知,“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妨煮酒论红楼。?
所向披靡的缠绵悱恻的宝黛爱情故事却是悲凉结局,宝钗暂且得了宝玉的人,永远得不到他的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爱情却会只是单方面。古今遇此者皆来痛哭一场!“今生似被前缘误--十年修得同船渡!”魂不守处…?
还有没有其它的恋恋不舍?除了宝钗复杂的恋情外,林红玉遗帕惹贾芸相思,封建思想再怎么禁锢始终还是“绑架”不了小红正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权利。正面“杀敌”跟贾芸放电(估计此时远高于36V),按照张国荣的台词“这情意绵绵刀”贾芸怎能招架得住,保证吃不消了。正如彼时大观园某处失火了,众人灭火乱作一团,呆霸王--薛蟠偶然看到林黛玉时惊愕“世间还有此女子”自己先酥到了!可谓大胆至极远远不止!还有司棋与其老表潘又安帅哥(“潘金莲的后生,不对是姓武,是西,还是她亲戚?无可考”)偷偷摸摸…当时的话语,那是致命的离奇了。在大观园内怪石嶙峋的假山石堆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就事论事,要是当年的遗帕被别人拣到呢,如贾珍,贾宝玉,贾蓉,贾赦,贾政,贾琏,贾母,王夫人,王熙凤,邢夫人,探春,迎春,惜春等其中某个拣到(有的不会出现在现场,或者拣到藏起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平儿、袭人,探春)…不是没有可能,如傻大姐拣到绣春穰大观园不就有掀起了巨大的风波吗?尽接着不就是抄捡大观园,外头没抄进来,里面倒先抄起来了,“刚抽出绿嫩的兰花就被送进了猪槛”--晴雯之死…后果将不堪设想?像中彩票的机率,很巧吧,就贾芸接到绣球…足见小红的运气,见识和勇气啊!司棋的举动已经比小红更先进了,授受不亲的却又零距离接触了,与燕园未名湖畔的窃窃私语有穿越时空的“异曲同工之妙”…?
嗟乎!对爱情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已经成功了一半。没有行动言表,爱情的幼芽却只能糜烂,永远被埋葬…?
有人说,宁缺毋滥,没有试过,何来滥,怎么知道就是滥??
万事开头难已经过了,那么“创业容易,守业难”,怎么去坚守,滋润,丰富,那份来之不易的“百秋事业”。显得更加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