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很多东西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至于对什么事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有见解,但却讲不出根本的道理所在。
年底了,我们却似乎更忙了一些。新增一条业务线,所有关于市场的工作,都要从头建设。关于这条业务线要不要上,该不该上,可以说公司上下并未取得一致意见。包括我在内,在支持还是反对之间,着实犹豫了好久。支持的是因为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有着广泛的需求。反对是因为感觉调研工作不够,决定过于仓促。同事们也各有各的想法。不过,由于老板决心很大,所以我们也就都投入了具体的准备工作。未来是怎么样,说实话,心里没底。
围绕着这一件事,再加上周末参加其他公司的年会,思考了许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会取得成功,怎么样评判一块业务该不该做,我们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从没有过类似成功的经验,也没有过类似失败的案例。也就是说,所有的想法只是基于一些理论或者见闻。想到此,我不禁联想起今年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文革刚刚结束的头几年里,中国仍然被“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所禁锢。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最后,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了共识。联系我们的实际,何尝不是这样的状况呢?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在做一个全新的业务,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包括老板在内,我想大家都不敢打包票,说这件事一定成,或者一定不成。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标准,来验证这件事的是否可行。我想,也许真的只有试一试。实践,只有实践,才能用事实来验证我们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作为我们,最恰当的选择,也只有全力以赴去做事。瞻前顾后,没太大用处。哪怕实践之后,未能实现目标,我想也能收获一些不错的经验,或许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发现新的机会。
总之,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多一点信心。凡事不一定成功,也不必事事都能成功。不能成功未必不值得一试。若不去尝试,那是断然不会成功。不必在乎太多的所谓成功理论,理论过多,会束缚人的手脚。勇敢去做,全力去做。想当年,谁又能想到,小米加步枪能够战胜飞机和大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