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300000022

第22章 做人要有肚量

养成宽阔的心胸

心理学家认为,人所受到的外界感受,影响一个人对外界的态度。受到尊重、褒奖的人,会有爱的眼光;受到轻视、贬责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一切人都讨厌。自己受到严重的人际打击,则会使心灵变得狭隘、闭塞,给别人都戴上“敌人”的帽子。这种自惑心理,使自己陷入如临大敌、四面楚歌的虚幻境地。这种心境的另一个危险就是用报复来解决心灵的不平衡,在无力或无法向对手报复时,就会用替代的“猎物”来宣泄不满。

人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冷淡、误解,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怀恨之心呢?这由其性格特点而定的。自信宽厚的人较少有怀恨之心,因为他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你可以对我不满,但不能改变我。”只有兼有忧郁性格和偏执性格的人最容易怀恨。这种人心胸狭窄,对常见的误会、打击加以夸大,并耿耿于怀。另外,这种人极为自负、固执、自我评价过高,不愿意在任何事上吃亏,总是嫉妒一切,怨恨自己没能得到一切。这种人还过分敏感,多疑而多心,有很多偏见。这种人受过黄头发人的批评,就对所有黄头发的人愤恨;被玻璃杯烫了手,会摔碎烫他手的那只杯子。总以为人家跟他过不去,时刻带着“警惕”的眼睛发现“可疑的对象”。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都很紧张。

有些孩子从小受到娇惯,听惯了赞扬声,家人都围绕着他转,使其养成蛮横、专断、跋扈的习惯。这些孩子听不进不同意见,受不得一点委屈、挫折。在家庭冲突中,总是别人让步、妥协来迁就他。这种毛病带到社会上,变得听不进不同意见。对自己的成绩不好,事业不顺,人际关系不好,不从个人能力、品质上找原因,而只是一味否定别人的言行。久而久之,从口头上的争辩,慢慢发展成内心的愤恨,形成对人的情感冷漠和行为上的戒备。这种表面上的冷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火种。它可以烧向自己,使自己变得抑郁,并可能成为偏执性精神病;也可能烧向别人,用周密的行为,不动声色地想办法去报复他人。如果一时找不到特定的“仇人”,就会寻找无辜的替代人作为受害者,以发泄不满。

有一本人生杂志,上面刊载如下的新闻:有一位曾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当他从麻醉手术台上醒过来的时候,军医对他说:“你再休息一会儿,你就会痊愈了,惟一愦憾的是,你已经失去了一只脚了。”

没有想到,这位伤兵却大声抗议说:“不对,我这只脚不是失去的,而是被我遗弃的。”

任何人在读完这篇报道后,都对这位士兵那种毫不沮丧地接受悲剧事实的勇敢心理,感到由衷的敬佩。他能把失去的,改称为被遗弃的,显然表示他已经越过绝望的深渊。

在我们的人生中,失去的东西显然不计其数。然而,只要我们把那些东西当做被遗弃的废物时,沮丧的感受就会减轻许多。由此可见,面对着同样的悲痛事实,一念之差,前后的心情却截然不同。

要克服怨恨,就要改变任何事只考虑自己的认识观,并多与人交往,甚至将内心的狐疑、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若你的认识是因为迷惑而夸大了事实,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校正,若你的不满是正确的,应在向朋友的发泄中得到情绪缓解。千万不要让怨恨在心头生根滋长,最后演变为伤害行为。不论这种伤害的对象是别人还是自己,都是不值得的。

一旦许诺就要兑现

一旦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即使是付出代价,也要努力去实现。即使是非人力之所能的,也一定要及时地向对方说明情况,请求谅解。

某高校一位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把情况告诉系里的教师,只对他们说:“放心,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最后,职称评定情况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有人当面指着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既在系里信誉扫地,也在校领导跟前失去了好感。

有许多诺言是否能兑现得了,不只是取决于主观的努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照正常的情况是可以办到的事,后来因为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一点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是为了不使对方从希望的高峰坠人失望的深谷,而不是给自己不努力争取埋契机。自己必须竭尽全力。

有些人口头上对任何事鄙是“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一口承诺;可是,嘴上承诺,脑中遗忘,或脑中虽未遗忘,但不尽力,办到了就吹嘘。办不到就噤若寒蝉。记住,切忌把承诺视为儿戏,这是对朋友不负责任。

轻易对别人许诺,说明你根本就没考虑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这样,困难一来,你就只会干瞪眼。从而给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许诺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轻诺”是必然“寡信”的。

做人要少言自重

一个人是否有作为,与其日常生活的表现密切相关。认识人需要时间的考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有些人能说会道,在实干时却很窝囊;有些人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实践中却才能毕露。

1.喜怒不形于色

古时认为修养好的人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惊于身,处危难之际而仍然能够性情闲适爽朗,听到赞誉或诋毁时能够颜色不变,以天下之兴衰治乱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是高居上位的君子;愤怒而不至于放肆,得意而不至于忘形,从不猜测将来人生、事业的得失取舍,更不因此而忽喜忽怒;不揣度未来己身的荣宠和耻辱,更不因人欣忧戚,这样的人是身居下位的君子;喜怒哀乐都由感情,恩人仇人界线分明,喜欢玩弄权术欺上瞒下,固执迂腐,骄傲放纵,喜欢同类,排斥异己,患得患失,色厉而内荏,羞于谈及自己微贱时的小事,害怕别人提及自己未发达时的经历,这样的人是在上位的小人;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遇到事情就慌里慌张、风风火火,喜欢卖弄自己的长处,害怕提及自己的缺点,附合自己就十分欢喜,反对自己就愤怒异常,想到自己可能荣华富贵就神思飞扬,将要升至高位时便颜色大变,这样的人,是身居下位的小人。古代名臣中能够喜怒不形于色的不计其数,魏晋王戎与嵇康相处二十来年,却从未见他有喜悦愤怒的气色;他自认为自己的德行、智力不及中人,因此努力加强自己的修养,不以自己的喜怒来影响工作,所以一辈子喜怒不形于色。北宋时,吕端任宰相,受到皇帝褒扬嘉赏也不喜,遇到坎坷挫折也从不畏惧。上述诸例都是贤德之人道德深厚、气宇轩昂、见真识远的反映。

2.少言自重

古时认为喜怒不形于色者修养成熟可以担当大任,而少语多思则是判断一个人城府和心机的重要标准。口总是张着的人,他的脑总是空着的;而口闭住的人,他的大脑是充实的。少言而自重不但能够知人,也能够取得别人的尊重。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位少言自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由于他个人修养十分深厚,因此下属的将领很难从他的表情中得知他的喜恶。这样,那些想要谄媚、溜须拍马的人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尤其他的那双三角眼总是半眯缝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所以曾国藩在军中开始训话之前,所有将官都心有畏惧,一旦得到命令,无不战战兢兢地努力完成。

现实生活中就有这种情况,罗克在一家证券公司当董事长。他自大学毕业后,就在其父亲创办的公司服务,不久公司的一切都由他一个人经营。然而,他父亲是一位相当自信、顽固的人。因此,他为了说服他的父亲,费了相当多的苦心。由于不懂得少言而自重的方法,进入公司五年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争吵。最后,在同事的启发下,他才逐渐了解到父亲的伟大。学会了不加以反驳,默默地听讲。等到彼此冷静时,才把自己的主张说出来,如此,父亲较容易接受,这种方式很快使父子和好,而公司很快也发达昌盛起来。

这个例子中,罗克用自己的沉默,促使顽固的父亲有可能较客观地考虑一下自身的看法,而不至一味感情用事。修养好的人也可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倾听和思考别人的话,所以很多情况下,修养不是一种表现,而是一种成功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一错再错,宝贝,记住我爱你

    一错再错,宝贝,记住我爱你

    沉默的爱情,消逝的时光,深深的误会,成就了这场错爱。他说:“你就是我的阳光,给我的世界带来了温暖。”她说:“我不是你的阳光,我也不能给你带来温暖!”走到最后她说:“为了我你这么做值得吗?”他说:“值得,因为我爱你...”说完他闭上了眼睛,沉沉的睡去......
  • 疯过痛过哭过是青春

    疯过痛过哭过是青春

    全书分多个故事,每个故事皆是有青春文构成,清新,notis重口味呢!每个都是孩子们青春时所遇到的困难,有悬疑,有单纯的爱恋。每个故事都是开放性结局。(比起正文我对番外更感兴趣^-^)
  • 学智慧用智慧(智慧篇)

    学智慧用智慧(智慧篇)

    托尔斯泰认为:“智慧就是懂得生活的任务,以及怎样去完成。”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环境,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困难,能够知晓别人并与之和睦相处。
  • 北京人在北京

    北京人在北京

    故事讲述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北京,和三个女孩无畏狂妄的青春,爱恨的纠葛以及成长的蜕变。艾希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美院二年级在读,有个正读高三的弟弟艾铭臣,她的父亲艾曲生为了儿子的大学学费,逼她退学。南冰与高富帅向海在高中时曾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情侣,分手后依旧纠葛不清,因为想开一家咖啡馆,她在酒吧里打工赚钱时认识了玩摇滚的不羁青年关诚,两个人的孽缘变成了三个人的争夺。许雯雯贪慕帅哥美貌,总是被骗财骗色,姿色平平的她却有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想整容进入演艺圈。
  • 怪我薄情不够深情

    怪我薄情不够深情

    因为一段视频,程一漾阴差阳错成了知名动画大师章蘅的助理。在不断的磨合相处中,程一漾发现了章蘅一直以来鲜为人知的秘密,她努力想要帮助章蘅走出困境,可章蘅的感情日复一日不受控制,程一漾对他来说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与程一漾相识于联谊的浪荡公子姜知越开始纠缠程一漾,他一改往日多情形象对待程一漾专心情深,在程一漾答应与他交往之后,他开始处处介怀横亘在两人之间的章蘅的存在。而章蘅似乎也意识到了姜知越的存在对于他的威胁,于是解箍枷锁,选择不再压抑。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仙侠也江湖

    仙侠也江湖

    天才少年萧子夜偶救一名狐族少女,在一次争斗中狐女露出本体法相,从此萧子夜过上了被黑白两道追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本以为投靠一方势力就可高枕无忧,却不曾想看到了一幕幕让人心惊胆颤的画面,浮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恐的阴谋。也许既入江湖,早已身不由己。
  • 霸道总裁的漫漫追妻路

    霸道总裁的漫漫追妻路

    他是霸道总裁,她是豪门千金,生命中从来就没有过交集的两人,却又同样因为父母的逼婚,在一起了,婚后,他拿着一张纸,对女主说“签了它。”原来那只是一张契约,说明他们之间只是契约关系。可最后她爱上他,不敢向他吐露心声。他也爱上她,开始步步追她,可她却步步逃离。
  • 若有如果

    若有如果

    后悔过吗?如果向她表白的话;如果当初没有离开的话;如果能见他最后一面的话;如果能回到那个青葱年代的话···在最深最深的心底,有那样一个陈旧的宝盒,挂着一把破旧的锁,锈迹斑斑,如此牢固,又仿佛一触碰就会破碎——像我们的心一样。没有人愿意轻易打开,因为那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泪水,悔恨,懊恼,不堪回首,虽然很多时候回随着时间流走,可水渍却永远留下——那是最痛的疤。但如果有一天,如果不再是如果会不会幸福呢?一个人站在你面前对你说:“你后悔吗?那就吃下它吧!他能让你的如果成为现实。”
  • 消失的晴日寺

    消失的晴日寺

    来自无风岛的晴日寺学徒出云一觉醒来,却发现他的师父、师兄弟和整个寺院的人都不见踪影。为了寻找真相,他离开潘达利亚,却发现艾泽拉斯世界已经陷入战争的阴影之中,几经磨难,出云终于领悟了武学的最高境界-无心之境,并在不经意间,成为影响这个世界历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