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部分人觉得许经理说得有道理,把钱交了。老钱有些不情愿,可又找不出不交押金的理由,只好打电话向娜娜求救,让她汇钱过来帮他交了押金。
【11】
乐乐到伊力的公司上班了。卓凡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在农林下路一幢高层写字楼里,公司有五六个部门三十多号人,主要承接各种类型的商务活动、演出活动、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在行业内也算是一家口碑不错、生意蒸蒸日上的公司。
伊力并没有把乐乐放到市场部,更没有让她当副经理,而是把她安排在身边当总经理助理。
乐乐不乐意了,在公司里不好发作,下了班私底下赌气跟伊力算账。
“伊力,我以前好歹也是个老板,怎么让我当小秘?”
伊力把她揽到怀里,捏着她的鼻子说:“当我的小秘不好吗?多少人想都想不来呢。”
“我是真想学点东西,而不是给你斟茶倒水打字复印!也不是来给你们公司当花瓶!”
“乐乐,当秘书一样可以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对了,你现在是卓凡的人了,你该说‘我们公司’,而不是‘你们公司’,要赶快进入角色才行啊!”
伊力没有食言,乐乐上班后,他经常带着她去谈业务,接触各个层面的客户,让她大开眼界,见识到了商场如战场真刀真枪的拼杀。乐乐回想起以前她为“火狐”去谈业务的经历,才发觉那简直就是小孩玩过家家。
为了方便上班,乐乐在公司附近的农林下路租了一室一厅。当然,搬离学校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彭飞经常过来找她,希望她能再回到他身边,而伊力也经常来接送她,为了避免彼此相见的尴尬,她只好退了那间城中村的出租屋。搬走时,乐乐看着这间曾经留下了她和彭飞许多美好回忆的房子,忍不住黯然神伤。
当了经理助理后,伊力把乐乐带到他朋友开的发型设计屋,帮她设计了一个微卷的发型,又到天河城给她买了一身职业化的套装行头,从上到下包装了一番。乐乐对着镜子一看,简直不敢相信镜子里的形象。她一改往日的学生模样,直爽中带着柔情,成熟中散发着阳光气息,标准的时尚OL。
伊力夸赞道:“我眼光不错吧!当初一看就知道你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但能言善辩,还刚柔相济,带到生意场上就是个杀手锏。”
“是吗?”乐乐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完全陶醉于自己的新形象。
伊力的眼光独到,在他的调教下,乐乐很快成了公司的能人。为了拿到业务,伊力经常要宴请形形色色的客户,酒席上推杯换盏的任务就少不了乐乐出马。刚开始乐乐还有些拘谨,放不开,在伊力的引导下,乐乐很努力,没有辜负伊力的重望,很快就上手,装腔拿调、逢场作戏给有钱的主儿们敬酒,讨得客户们一个个乐开怀,笑得合不拢嘴。
【12】
陈一楚的检疫局公务员面试两个星期后就要开始了。一楚知道凭自己那点水平绝对不可能从众多优秀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因此,他把陈处长当成了改变他命运的救命稻草,家里人通过大雄送钱又送礼,就希望陈处长能看在“乡里乡亲”的分上,拉他一把。
这种“托关系”的风气在社会很盛行,学校就已经有几个成功的案例。苏黛那个班的一个平时只顾拉帮结伙踢足球,天天追着英超、德甲、意甲转,考试连挂了几科的家伙,“托”了在工商局当局长的表叔的关系,就堂而皇之地脱离找工作的苦海,晋升国家公务员;还有韩石他们班上那个平时沉默寡言、说话细声细气的小女生小杨,因为有个当书记的爹,还没毕业就已经回家乡的市政府上班了……一楚相信,别人能通过关系走通路子,自己一样可以成功!当然,面对同一职位的二十个竞争对手,他也很苦恼:自己会找关系,别的考生肯定也会找门路,何况每个考生都有三亲六戚,要是别的考生所托的领导比自己找的领导更牛、送的礼比自己送的更厚,那他就麻烦了。考虑到这些问题,一楚和家里人经常通电话,研究办法。他们把十万元全给了大雄,让其转交给陈处长,并希望能再见陈处长一面。
大雄收钱时很开心,谈到“见面”却表示很为难,他说:“过年时你们已经见过我堂叔啦,没必要多此一举。何况,国家有纪律规定领导不能接触考生。”
一楚父亲恭敬地问:“如果实在见不到,那就给陈处长的手机号码我们吧,我让一楚打电话去问候一下他老人家,行吧?”
大雄有些不耐烦,说:“老陈,你这不明摆着不相信我吗?我说过会帮你家一楚打招呼,你就放心好啦。”
没办法通过大雄见到陈处长,一楚就上网查,现在网络发达,各政府部门的信息都在网上实现“政务公开”了。在网上,一楚果然查到了陈处长的信息,他是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是服务领导的部门,看来大雄没说假话,陈处长的确是位手握实权的部门领导,可惜一楚找不到电话。
眼看面试的日子越来越近,陈一楚唯有静下心来复习了,他想有陈处长的堂侄大雄帮他疏通关系,再加上春节时有过一面之缘,又是乡里乡亲,应该十拿九稳了。他开始到处搜集面试资料,这几年当公务员成为众多年青学子趋之若鹜的目标。网上关于笔试、面试的网站、资料数不胜数,各个出版社也推出五花八门的各类辅导资料。一楚找了一大堆,像研究网络游戏方略般仔细琢磨。
一向自命清高的肖铁良看了也觉得羡慕,调侃地说:“一楚,日后当了官别忘了我们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啊。”
老钱也恭维地说:“楚哥,忘了别人都可以,就是别忘了我,将来你升官了,你我连手搏击商海,共创双赢,呵呵。”
一楚得意地回应:“放心,有我陈一楚吃饭的一天,就绝不会让兄弟们喝粥!”
【13】
晓苇从广州回到家乡的市二中试教。当天晚上,晓苇的妈妈就把她领到秦校长家。秦校长一家盛宴招待,秦洋也热情地作陪。
秦母对晓苇的到来非常开心,对她说:“晓苇啊,老听你妈妈说你想留在广州,大城市有什么好啊。人多,车多,空气差,竞争激烈,活得多累啊!现在回来就对了,你看我们一辈子待在小城市不也过得挺滋润嘛。”
晓苇妈妈连声附和说:“你阿姨说得没错,我们都是为你好。市二中空出的这个教师名额,多少人虎视眈眈啊!这是你秦伯伯力辞众多说客给你争取来的工作,你要好好好感谢秦伯伯一家啊。”
秦校长说:“晓苇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她那么优秀,只要她愿意回来,就算我们学校没名额我都要给她创造一个。”
秦母也说:“就是,晓苇那么优秀的女孩,我们看着就喜欢,这个忙当然要帮啦。”然后又对秦洋说,“小洋,你在学校要多关照晓苇啊。”
秦洋连忙点头答应。
秦家做了一桌好菜款待晓苇母女,晓苇心里不是滋味,她已经隐隐约约从双方父母话里听出了端倪:韩石的话没错,秦家那么热心为她安排工作,不完全出于邻里乡亲之谊,而是希望能纳门贤媳!而此正合她父母心意,既能解决女儿工作问题,又能把女儿托付给知根知底、有头有面的好人家,简直就是天赐良缘嘛——但这却不是晓苇想要的,自从和韩石恋爱以来,她就一直想着能和韩石白头到老。尽管上了大四后为就业城市两人无法达成共识,但她认为困难是暂时的,他们最终还是可以走在一起。这次她之所以回来,是想先在家乡重点中学积累一两年教学经验,再跳槽到韩石所在的城市,那样两人就可以团聚了,或是自己先回家乡站稳脚,然后慢慢说服韩石,让他也一起过来发展……
晓苇想着心事,对着一桌的美味佳肴和长辈们的谈话显得心不在焉,坐在一旁的秦洋关心地问:“晓苇,饭菜不合口味吗?”
晓苇缓过神来,难为情地说:“不是,我……我是在想怎么备课呢……”
秦母说:“不用担心,吃完饭让秦洋给你介绍学校的情况。你秦大伯特意把你安排在秦洋任教的那个班,就是为了方便他先带带你。”
吃完饭,长辈们坐在客厅喝茶闲聊,秦洋热情地带晓苇去他的书房。
秦洋的家晓苇小时候经常来玩,长成少女后就没再来过了。秦洋教初中的地理,书房里除了一些中国地理杂志、地图册之类的书,散放着不少当前热闹的穿越历史、灵异类的畅销小说。
晓苇拿出其中的一本来翻了翻,名为《寻秦记》。秦洋看她翻阅他的书,显得很惊喜,问道:“晓苇,你也喜欢看这个作家的小说吗?我收藏了他的全套,特意去北京买的。你喜欢的话我借你。”说着要去翻箱倒柜找出来。
晓苇连忙说:“不用了,我只是随便翻翻。”其实她很讨厌这类书,搞不明白秦洋一个当老师的,怎么会有闲情逸致看这些无聊的作品。
秦洋说:“噢!那我给你说说班上的情况吧……”他详细介绍了班上的情况,原来他们那个班原来有一个英语老师的,因为怀孕了,要休产假,所以有机会让晓苇提前来试教。由于是重点学校,学生都比较听话,管起来不难……
秦洋很热情,和晓苇东拉西扯谈了很久。晓苇几次想告辞又不好意思开口。她相信秦洋父母肯定把他们的想法和秦洋商量过了,不然这个平时木讷的家伙怎么会那么多话。她担心长此以往,双方的“误会”会越来越大,一旦两家把话挑明了,她要是提出反对的话,那就麻烦了。
晓苇越想越焦急,可又想不出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她想打电话给韩石,想到他那边的工作刚刚开始,不想让他分心,就只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