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8900000004

第4章 心理诊断——20几岁必须要真正认识自己(3)

失败是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那我们何必去沮丧呢?何不认为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若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失败不也就是成功吗?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这种“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都能助你走向成功。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经历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杜拉克甚至认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绝不能将他升为主管。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

因为你的每一次失败都告诉你:此路不通。那么你就得为成功而转换方向,去寻找那一个带你走向成功的入口,要是你不能把一个一个失败的入口寻遍,你怎么会找到那个成功的入口呢?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

史泰龙在被电影公司拒绝了1855次之后终于有机会拍演自己的剧本,从此以后,一个国际巨星诞生了。桑德斯被人拒绝了整整1009次,可桑德斯上校却仍然继续努力着,没有放弃。在1010次成功了,从此,肯德基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诞生了。有多少人能承受这么多次的失败,又有多少人能在失败了1855次、1009次之后,还能继续努力下去……

因此,把成功看成是一种机会吧,这样的机会越多,你迈向成功的脚步会更坚定,排除了所有的失败,那么剩下来的也就是成功。

心理学迷津

不要刻意害怕失败而犹豫不决,害怕犯错而缩手缩脚,失败也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可以比从成功中学到更多东西的机会。成功的人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把握了后来的机会。

鸟笼效应──防止惯性思维左右你

社会学家发现,人类具有一种奇怪的心理。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理很平衡,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反而开始不满足,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所以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外出购物时明明只想买一样东西,结果却买回了一大堆。比方说,出门时只想买一件衬衫,但买下衬衫之后,又觉得跟裤子不配套,于是又去买了一条新裤子。穿上裤子,又觉得皮鞋的式样不般配,只好又去买双皮鞋。回到家才发现,原本只想花百十块钱,最后却花了好几百。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鸟笼效应在起作用。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买一只鸟回来养。原因是这样的: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于是他只好买只鸟回来相配。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简单的说,鸟笼效应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需求,促使他们不断配置与这件新物品相适应的其他物品,以达到物品之间的平衡。

所以鸟笼效应在一个人身上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就是这个人产生惯性思维的时候。

早在中国商朝时期,商王纣叫人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看到了十分担心,因为他觉得象牙筷子肯定不会和土制的器皿在一起使用,必然是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象牙筷子和玉杯也不可能会用来盛普通的豆蔬菜类,那么必然是用来盛山珍海味。既然吃的是山珍海味,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肯定是绫罗绸缎的衣服,高大堂皇的房子。箕子认为这样下去就会不得了,而结果五年后,纣果然像他预见的那样亡国了。

这样看来,鸟笼作用就没有积极作用了吗?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任何事物我们都得一分为二地去看,鸟笼作用也一样,它也有它的积极作用,就像2008年,北京城举办了奥运会,于是城市乃至周边的自然环境、城市内外的建设景观、城市人口的精神面貌、城市的开放包容和谐等文明程度,等等,必然得到配套发展,更上一层楼。这就是鸟笼效应的积极影响。

但是鸟笼作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多的是消极影响。我们买了一块劳力士的手表,那么我们就会买一辆宝马车,因为只有宝马车才能配得上那块劳力士的手表,一般的丰田、本田是配不上的。我们买了一件好看的外套,那么我们就会去买一件配得上的衬衣……这种惯性思维会让我们堕入一种为寻找某种“完美”而疲于奔命的情况,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

张军住在上海黄浦区的弄堂里,前不久他买了一张新书桌,书桌搬回自家书屋后,张军发现陈旧的木椅与书桌一点也不搭配,于是张军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个舒服的皮质转椅。买了转椅之后,张军又发现书橱太旧了,得换一下才行,于是又花钱换了书橱。换了书橱之后,张军觉得书房的光线太暗了,于是他又打算把窗户换成落地窗……就为了一个书房,把张军折腾的不轻,而这一切的一切又都是由于那张书桌,何必呢?

这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自己拥有了一种东西,要是不购买配套的东西,心理就会觉得过意不去,就算心里过意得去,而当朋友把这种不相配指出来之后,自己的心里也会有压力,于是自己不得不陷入鸟笼效应的惯性思维中不能自拔。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消除鸟笼作用的消极作用呢?让我们去学学苏格拉底吧。

苏格拉底的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如果能有苏格拉底这样的心态,那么我们离幸福生活也就近了。

心理学迷津

追求完美,是每个生命乃至整个大自然的本能属性。面对个性、事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必须努力改进,有时甚至值得为改变这个世界而献身。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这种完美而陷入鸟笼效应的惯性思维中去,要是我们受惯性思维的左右,我们哪还会有创造性。

自我知觉──做你最适合的事

我们看过《百万英镑》,看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些经典的作品就出自一个人──马克·吐温──之手。

关于马克·吐温,我们都知道他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又是幽默大师和演说家,关于他的幽默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马克·吐温曾经还想当商人。

马克·吐温成名之后曾有过两次经商的经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结果因受人欺骗而赔了19万美元。第二次他和朋友合伙办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因为自己和朋友都是不懂经营的人,结果又赔了近10万美元。这两次经商失败后,马克·吐温不仅把自己多年呕心沥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人家一屁股债。

但是马克·吐温却没有灰心,他想去再进行第三次投资,想和别人一起去开一家书店。但是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却已经看出他不是经商的料,不过丈夫的文学天赋实在无人能及,于是她就劝马克·吐温放弃经商的想法,重新振作精神,走创作之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马克·吐温最终认为自己应该当一名作家,于是一部部幽默诙谐的作品从他的笔下流淌而出,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老子《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就是一个人既要正确地认识别人,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就能了解别人,进而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自己就能了解自己,进而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马克·吐温想去经商,想成为一名商人,但是他失败了,这就是因为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后来他放弃了经商的想法,而走上了创作之路,这是马克·吐温最适合做的事,于是他成功了。

自己具有怎样的能力?自己能做怎样的事情?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心中明了的,这种明了就是一种自我知觉。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毫无逻辑和规律,却透露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私密信息。美梦、噩梦、重复的梦、连续的梦、前世的梦等等,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世界,我们可以顺着它的足迹,去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探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梦揭示了我们的现实与理想,触摸我们真实而被掩盖的内心,指引我们重新寻找生活的真正目标。梦也偶尔让人恐惧,一些梦中的画面和事件可能会长时间伴随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航行中有意义的灯塔。这不是一本梦的心理学教材,也不是梦的专项理论研究。这是一本让你了解梦境奥秘的书,一本打开心灵之门的书,一本启发内心智慧的书。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这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也不是把听来的故事再加工成为所谓的传奇。只想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准确地说,是一段经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为赚眼球,只求给与我有相同经历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走出抑郁症阴影的朋友,一个参考,一个成功的希望。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看到这本记录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心路的书让人由衷地高兴,这本书不但是送给心理咨询新手的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它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历程。在严文华的笔下,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不光包括面接技术的训练,不光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更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修炼和成长,包括形成心理咨询师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灵兰要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本书主要介绍了领导者的相关气质及潜在能力的挖掘。
  • 快穿之系统累觉不爱

    快穿之系统累觉不爱

    自从此生宿命被某个系统绑定,落小小便梗着脖子和那个高傲地说着自己名为“陋德”的系统走上了“无上”大道,一人一系统自此江湖债见,在各个世界流窜。说好的威风八面,说好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世界小呢?说好的钱途坦荡荡呢?陋德:不看看你自己那个熊样?鄙视脸。落小小:呵呵,自己没本事就来埋汰人,有本事你让我过上美男后宫和神器神兽串一串,串成一个同心圆的日子先,在这里嘚瑟,没本事。陋德:……(当初是为了什么它要绑定这个宿主的?哦,为了能量,它忍~~呵呵~~)落小小(一脸的屎黄色):你,你又死机了?!陋德:能量不足,能量不足,系统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系统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系统正在关机,系统正在关机。落小小:我去!
  • 我和权志龙的约定

    我和权志龙的约定

    16岁约定,我送给你的手链你还记得吗?好期待你说“嗯,我一直带到手上的哦~”“嗯,我……很开心你会一直带在手上”再次重逢的他们会怎么样吶?真是期待
  • 你们都是重生者

    你们都是重生者

    平行宇宙,现实已被先来的重生者改写!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们拥有遍及全球的秘密基地。他们自认为是人类的守护者!想要真相?想要崛起?只能先加入他们……再打倒他们!
  • 仇噬灵魂

    仇噬灵魂

    玄灵大陆,强者至上;在这里只有从炼气者慢慢爬到灵者,成为一名万人敬仰的魂者,世间万物,强者主宰;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无需落下不甘的泪水,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因欲望所生,也因欲所灭;遗迹神器秘籍魔兽神药,唤醒人类最贪婪的欲望,……仇噬灵魂为您讲述一个从小被抛弃在岛上的小男孩,一次无意的拯救,一种神奇力量的出现,让小男孩踏上新大陆,走上一条复仇的道路……
  • 上古剑道

    上古剑道

    一代剑神楚风,重回年幼时代。这一世,他逆天而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上一次的遗憾,都将在这一世弥补。
  •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优酷老友记,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平时公众眼中的商界大佬们,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各自的故事。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冯仑、王石,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马云、古永锵、周鸿祎,实业界的元老柳传志、王建宙,青年导师新东方的俞敏洪,娱乐大咖周星驰、陈可辛、王长田,电商界的新秀陈欧……他们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经历,在“老友记”这个混搭的平台,在巅峰对谈中,呈现出各自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内幕。你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的个性魅力、商业智慧和人生哲学。他们在商海沉浮中历练出的睿智眼光,他们在无数风险中所沉淀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成功,相信对你我都会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