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身边的人拥有了某个包包之后,为什么也想去拥有一个?
我们为什么会凭感性去购买东西?
我们都渴望在购买某件商品之前都试用一段时间,觉得不好的话就再换。
当我们穿上一身名牌、提着名牌包的时候,是不是总感觉高人一等,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杆。
当我们购买了某件商品发现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感到遗憾。
……
消费犹如大千世界,各式各样的物品,琳琅满目。而每一种消费方式其心理因素是不相同的,所以,在消费的时候,也就是人的心理最活跃的时候。
攀比心理——只会让压力升级
张健今年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他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儿子这么争气,为自己大长了脸面,于是夫妻俩对儿子是有求必应,因为儿子给他们在村里挣了脸,可以让他们扬眉吐气了。
报到那天,夫妻俩都送他。到了学校之后,报到、注册、购买生活用品,夫妻俩一应包办,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考虑到孩子学习、联系方便,他们已经给孩子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还为儿子买了一部可以摄像的手机。夫妻俩都是务农种田的,日子过的并不宽裕。这次带儿子入学报到,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不料张健昨天上午到学校后,和新同学一接触,发现那些同学除了有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外,几乎人人都有一款新潮的MP4。
于是张健也央求他的父母给他买一款,因为要是自己没有的话,总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尽管已经为儿子花去了很多钱,但是夫妻俩看着儿子央求的样子,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随着他来到一家数码视听专卖店。张建看重了一款功能齐全、价格为1258元的爱国者MP4。但是夫妻俩来学校时没有准备这样一笔出乎意料的钱,于是希望儿子能买个便宜一点的,不然夫妻俩连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了。但是张健却对于其他的款式都看不上眼,就只认准了这一款。最后夫妻俩不得不买了这一款。
张健之所以这样,就是一种典型的攀比心理。这种心理在现在的年轻人中间最常见。同学买了一台笔记本,自己也要买一台;同学穿了一身耐克,自己也要一套安踏;同学拥有了一个漂亮的包包,自己也要一个……
在消费中,这种攀比心理就更常见了。同事拥有了一个LV包,自己哪怕节衣缩食也要拥有一个;朋友拥有了一件香奈儿的裙子,自己就要去买一件MaxMara的套装;同学开上了本田,自己也要去贷款买辆奥迪……
尽管我们的薪水越来越高,我们的职位越来越高,可在这种攀比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累,我们总不满足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在这种攀比中,我们也丧失了我们自己。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
这种消费行为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它只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负担,有这种心理存在,我们拿再高的工资也不满足,我们买再多的名牌也不满意,因为我们身边的人是这么的多,多到我们忙不过来看他们穿了什么名牌、开着什么牌子的车。要是我们向每一个人看齐的话,就算把一家银行搬到自己的家里,钱也不够花。
既然明知道这样的一种消费是不健康的,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追捧呢?这种消费心理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第一,面子心理。中国人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当别人拥有某种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特没面子。所以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就算去超前消费也要拥有这种东西。如脑白金在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都找到了市场,一时成为送礼的最佳物品,这就是脑白金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的原因,当年的TCL凭借在手机上镶嵌宝石,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了一席之地,也是因为它们抓住了国人的这一种心理。
第二,摆阔心理。在《阿Q正传》中,阿Q只要一有了钱,就会在未庄的闲人面前摆阔。但是阿Q真的有钱吗?没有。他的阔是摆出来的,外强中干。而现在的消费者像阿Q这样的人有很多。现在的很多人,哪怕自己囊中羞涩,也要吃高级食品,喝高级饮料,穿名牌服装,戴昂贵首饰,逛精品商店,他们追逐的是豪华气派。他们中间普遍流行一套不成文的“四项基本原则”,即非名贵品基本不用、非名牌车基本不开、非高档店基本不进、非名牌衣基本不穿。名牌代表着身价,再说穿上名牌使人无论从外表还是心理,都有一种心理优越感。
第三,盲目的从众。某某明星穿上了某件名牌衣服,那么自己也得去买一套,但是却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穿。同事穿了“佐丹奴”,自己不能太寒碜吧,于是干脆来套“金利来”;别人周末都时不时地开party,自己也不能落伍,动不动就请上几个朋友去KTV……这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就会导致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作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
面对这种无休止的攀比,在我们获得面子、获得虚荣的时候,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它会让我们的生活负担加重,我们的压力开始升级。所以,防止消费中的攀比心理已显得如此重要。
第一,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从个人消费层面看,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应与自身的收入(包括对未来收入的合理预期)大致持平,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够看到别人的衣服好看,不管自己的经济实力如何,也要拥有一件。
第二,坚持理性消费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消费中要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也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不管是从众还是情绪化,都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这都会直接导致攀比心理的产生。
心理学迷津
攀比心理可以说是一种扭曲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所以有这种心理的人应调正自己扭曲的消费心理,有多厚的消费实力就去达到那个档次的消费水平,千万别拿你家庭的透支以换取自己的私欲。
超前消费——明天的钱也得自己挣
如果有一栋房子,价格50万,而你不能担负起这个价格。你是去银行贷款先住进去,以后慢慢还贷,还是等你存足了钱之后再买?
美国人会选择前者,而中国人会选择后者。
艾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在读完大学之后,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不久他就向银行申请贷款买一栋别墅。为了上班和生活更为方便,他又为自己买了车。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味,他给自己置办了很多高档的生活用品。然后他专心地上着班,为每个月偿还银行的贷款而紧张地工作,经过35年的努力,他终于偿还了银行的所有债务,开始过上了真正的自由自在的潇洒生活。
俊迈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上完大学之后,凭着自己的优秀融入了这个城市,在此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就业之后,他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公司卖命,偶尔的时候还利用周末的时间为自己接点私活干着,目的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将来能够在北京给自己买一栋房子,让自己真正地立足北京。为了积攒买房子的钱,他在生活中省吃俭用,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点。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他30多年的奋斗和努力后,他终于一次性付清了房款。
同是买房一事,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那到底是美国人聪明还是中国人聪明?
这里涉及到一个消费观的问题。
也许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人比中国人要聪明得多,因为美国人用35年的时间让自己过得是紧张而享受的生活,而中国人则用3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过着紧张而拮据的生活。同样是30多年的生活,但是生活质量却不一样。
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相信大多数人会更愿意选择前者的生活。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诸如上述中国人的选择和作风还是比较普遍,认为这样的作风比较稳定和保险。在很多中国人的意识里,他们根本就没有超前消费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超前消费享受,而且很少有人会去算这样一前一后的一笔经济账。
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过暂时的收入能力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支出,通俗的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对于超前消费的消费观,也许有人会赞同,也许有人会发对,赞同的人会认为:第一,对个人而言,超前消费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购买超出目前购买能力的消费品,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第二,由于我国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买方市场对商品需求严重不足,而通过超前消费可以带动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市场需求,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保持良性的循环。第三,超前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手段之一。
而反对超前消费的人却认为:第一,超前消费违背了经济规律,投资进程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适度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保证,消费超前或滞后都会妨碍经济的发展。就超前消费拉动生产而言,既是总量不足,更是结构失衡,在拉美国家,正因为曾超前消费,结果因为消费大量增加导致投资不足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因透支未来收入引起经济大动荡。第二,超前消费带来盲目消费、奢侈消费、助长集团消费,造成享乐之风,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而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还奋力拼搏在缝隙中,成千上万贫苦人口仍挣扎在温饱线上,这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危害到社会的稳定。第三,超前消费会滋生虚假繁荣,产生泡沫经济。前两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就是超前消费惹的祸。
其实关于超前消费是好还是坏的辩论是永远也没有结果的,说超前消费不好,那美国不也发展得很好吗?说超前消费好,中国这样的一个不讲求超前消费的国度,几十年来不也在迅速发展吗?
所以超前消费并不是能单纯地用“好”和“坏”这两个字来概括的。其实,适度的超前消费还是有好处的,这个标准是自己能够承担还贷,只要这样,适度的超前消费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毕竟不管什么样的消费方式都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为目的的,所以只要能让自己过得舒服,适度地超前消费也未尝不可。
但是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东西,看起来很聪明,可明天的钱还是要自己去挣,并且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这样消费的。
有很多人盲目地认为超前消费是好的,于是走入了信用消费的圈套。假设一台笔记本原价16888元,可以首付5%(约844元),一年信用期每个月需支付1459元,二年信用期每个月需支付773元。如果选择一年期支付完毕,那么一年需要支付9%之多的利息。9%对于一个信贷机构而言是能盈利的,而对于你呢,可能比银行纯贷款的利息还要高,这样的话还不如贷银行的钱划算。不但如此,像笔记本这种高科技含量高的商品,价格一天天在下降。而你用明天的钱购买的是一件一天天正在贬值的商品。这是怎样的一种消费呢?
其实,消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如果你用明天的钱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增长率比银行的利息还要高些的话,那么你不仅享受了更优越的产品体验而且你还在盈利。这时候,你的超前消费是值得的,因为商品每天的升值在为你减轻还款的压力。
心理学迷津
超前消费只是一种消费方式,只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也就是有利的。所以,适度的超前消费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自己,都将会带来益处。
感性消费——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莉莉是一个精致的女孩,年轻漂亮。她和其他的所有女孩一样,喜欢逛街、购物。对名牌服装、鞋包情有独钟。但是她的薪水却不怎么高,只有3000元一个月。但是她每次去逛商场的时候,她都会买一堆昂贵而并不必需的物品。尽管自己的工资不高,但是她却省吃俭用买了三个每个价值都上万元的LV 皮包。只要她看上了喜欢的衣服,宁愿不吃饭也要把它们带回家……
赵大妈是典型的过日子好手,她在购物时,最经常的做法就是将附近的超市和商场逛个遍,把一家一家的商品进行价格和质量比较后,才决定购买。一次,赵大妈想给自己的孙子买一个品牌的包包,她去附近的华堂商场看过之后,价钱是270块。于是,她又去了最近的华联和商安商场,发现商安商场的价格最便宜,只要180元就够了。除了“货比三家”之外,在生活经验的磨练下,赵大妈还总结出各种省钱方法,而且又可以不被商家“宰”上一顿。她说:“买就要买个价廉物美,这才是真正的过日子。”
莉莉和赵大妈是两种不同的消费者,莉莉感性,赵大妈理性。
莉莉的消费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在大多数的女性身上都存在,因为她们天生都是一些感性消费者。
所谓感性消费即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这种感性消费是基于消费者个人的情绪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消费行为,它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以个人心理满足、个性实现、精神愉悦为主要消费目标。
这种感性消费现象在白领女性身上更为突出。因为这一群体的女性工作压力大,渴望释放压力,并且他们手上有较为独立和宽裕的可支配收入。
2001年,零点调查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方针对女性消费观做了调查,调查表明:93.5%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了20.0%。52.8%的女孩都曾经因为发了工资钱袋鼓了而突击消费,46.1%的女性在心情不好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有意进行情绪化消费来缓解这种不好的心情。调查还表明,尽管非理性消费花了不该花的钱,但 79.0%的女性事后持无所谓或不后悔的态度,她们认为购物换来了好心情,这也是值得的。
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感性消费者在别人眼中看来是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但是他们自己却认为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话又说回来,感性消费毕竟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并不是大家认可的消费方式。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种消费方式在女性群体中的兴起?
第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快节奏,多变动,高竞争,过度紧张。人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心理压力增大,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因而对情感的需要日趋强烈,在消费领域中就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这种趋向表现在商品上,要求借助商品实现其寄托情感,展示个性,交流沟通等感性消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