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8600000004

第4章 伟大的品牌,还是伟大的产品?(1)

§§§第一节卖的是产品还是品牌?

张女士是广东一家私营制药公司老板,经过近八年市场打拼,终于打造出了一家在当地甚至全国较大规模的药企,年营业额首次突破了2亿,一个让她无比振奋的数字。当然,与大多数国内药企一样,除了处方与OTC药品以外,同时也生产一些市场畅销的保健品,比如维生素、地黄丸之类,销量也一直较稳定。

但是,水涨船高,越做大就越想做大,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企业家大多如此。近来,张女士开始思考一些战略规划层面,如何让企业更高更快的发展?

张女士是技术出身,有着典型的技术型人才特有的市场感觉,对产品研发这块看得很重,这在产品开发上市初期是很关健的,但这又引发了另一方面的问题――我们到底是在卖产品还是在卖品牌?对于搞研发的人来讲,答案应该是卖产品。但是,这是一个实际却又敏感的问题,在企业的每个阶段,站在企业领导者的角度,都应该认真看清楚――“每个阶段卖的东西是不同的”。

消费者对企业的整体感觉,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改变。当他人提出了卖产品还是卖品牌的问题后,确实把一向自信满满的“技术型”张女士给问住了。“产品?品牌?不一样吗?”张女士陷入了沉思。

有些企业家看了之后,可能会笑,这个老板连这个问题都没搞清楚?实际上,每个中国企业家都会走这一步,也都会当局者迷,从卖产品到卖品牌,从重视产品到重视品牌。说实话,哪怕是现在,中国还有很多类似于张女士的企业家没有分清楚到底卖什么?特别是那些技术出身的老板。

在企业创业初期,产品很重要甚至最重要,是市场敲门砖,但是过了两三年之后,再只靠单线产品来与市场各类竞争对手作战,就远远不够了。消费者更不会买账——“我们要买的只是有你们品牌的产品而已”。没有品牌,对不起,我不买。够现实,这就是市场,同时也恭喜你,进入到了品牌攻坚的高层次市场阶段。

卖品牌,市场上比比皆是,说大的,比如说全球第一的剃须刀品牌吉列,在推向市场之初就风靡欧美,是因为它的超蓝系列产品颇有特色,方便快捷,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产品是第一销售力。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卖得不再只是产品,更多是吉列这个品牌。那么多竞争对手,为何吉列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剃须刀?因为它不仅卖产品,更卖品牌。

再比如可口可乐一位高层说过一句玩笑话:“如果可口可乐工厂全部烧光,但凭借它的品牌,我们能在一夜之间找到更多的工厂生产我们的产品”。这,就是品牌的神奇所在。

我们再说近一点,中国奇瑞汽车,曾几何时,它被各汽车公司看笑话,认为以奇瑞汽车的实力,根本很难存活三年以上。但是,奇瑞的超级性价比产品和一种拼劲,让它一直快速打开市场,让消费者从认可它的产品,到认可它的品牌,从第一款风云、旗云问世,再到风靡中国的QQ、东方之子,而后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5系列,现在中国奇瑞站起来了,谁说不是因为它的品牌得到认可?哪怕现在仍是中低档车层级,但奇瑞起码不再只是卖产品的原始创业创段。消费者现在购买奇瑞汽车,除了它的产品,更是它的品牌,民族的、性价比高的、自主发动机等,这都是奇瑞的品牌价值。还有,像吉利汽车也同样如此,这个比奇瑞更艰难的汽车公司,硬是开创了诸多中国国产汽车的第一,让那么多中外合资的汽车公司汗颜。吉利现在也有了较强的品牌号召力,也正在一步步的摆脱低端车的影子。

所以,张女士所碰到的问题,在国内很多企业,无论大小,都会碰到。没有很好的认清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发现市场消费者所需求的不同,或者没有很好的理解产品与品牌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只是一味的向消费者卖产品、推产品,这在企业快速成长阶段是不可取的。

对于任何一个处在或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一定要分清楚,产品是什么?我们到底是要卖产品,还是要去卖品牌?

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产品所替代的角色似乎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企业创业初期,产品就是产品,它是一种有形的实体,代表着企业的主要核心价值之一,需要靠质量过硬的产品,来打开市场,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与购买。但是,企业在发展,特别是快速发展情况下,产品所代表的角色也在改变,因为,产品是死的,是冷的。

从现代西方的“BRAND”到如今中国的“品牌”,这个词也已出现了若干年,中国各行的老总们也都说了好多年,但真正把品牌的角色和认识深入到市场运作中的却很少。有的老总昨天听别人说做某品牌能赚钱,今天就花钱做品牌,最后发现,不但没赚钱还赔了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对“品牌与产品的关系”没有充分的认知,以为品牌就是花钱去砸广告。

可以试想,我们如果某天不重视品牌试试看?可口可乐不做品牌了,联想不打广告了,耐克不投媒体了,甚至连我们每天接触到的那些日用品,宝洁、联合利华,都统统不做品牌了,那世界就乱了,退步了,就进入到了低层次的原始市场竞争,硬碰硬,拿产品去刺刀肉搏了,那品牌消费者还不累死,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去直面每一个要挑选的产品。

企业无论大小,必须记住:品牌才是快速发展阶段的基础。品牌是热的,是有感情的,是真正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而产品,按我们常说的,它只是冷的物件。我们要卖的每一个产品,都是要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而购买兴趣的来源,在于我们怎样将产品打造成一个消费者能接受或者对味口的品牌。

比如我们现在一直说的美国苹果公司,它几年前生产的IPOD播放器和现在生产的IPHONE手机这两款产品,很多人说它们的产品外形设计相当漂亮,产品是一流的,我们是买它的产品,产品太性感了。那我们要说,这都是瞎扯,如果没有苹果的全球品牌效应,没有苹果在全球花巨资对这两款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包装,没有么多媒体的追捧,没有对这两款产品的刻意神秘且高品牌打造,哪会有这两款产品在全球上市初日之疯狂销量。苹果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它厂家也能生产出来,只是各自的市场战略目标不一样罢了。如果说是国内的企业生产的这两款产品,技术层面也相差无几,那对不起,就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轰动效应,充其量只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价格便宜质量好,而不可能成为一个MP3或手机时代的旧时代终结者和新时代开创者。说白了,苹果一直在卖的,就是品牌,而不是它的那几款产品。因为在乔布斯眼里,苹果那个被咬了一大口的品牌标识,俨然早成为了整个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产品。

现在的中国,太多的企业家或者老板们,都一直在思考品牌的力量,其中也不乏一些成绩显著者,通过销售品牌,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多年,企业发展迅速。但可能更多的人只是人云亦云般,对品牌是一种不知所谓的追捧,电视广告你投我也投,明星代言你找我也找,虽然有一些幕后专业团队在操盘,但是,关健的领导层没有扭转“品牌即产品、品牌是产品的市场高层次价值延续”的观念。

所以,产品和品牌同样很重要。从表面上看,产品是产品,品牌是品牌,其实,它们二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往往,一个企业,特别是快速发展的企业,没有跟上品牌发展的意识,就会失去良好的市场机会,这有时会是致命的。

§§§第二节从产品到品牌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关键

从产品到品牌的过程,是消费者由产品使用经验形成品牌经验的过程,是产品信息长时间保持一致性传播的过程,是品牌始终张扬个性昭显形象的过程,是企业主、营销人、广告人时时刻刻关注消费者的过程,是品牌与消费者不断沟通、持续对话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旺盛的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工厂的问题在于产能的限制,老百姓的问题在于消费的可选择性不强。

在那个时代,消费者消费的是产品的物理属性——晚上能看电视、用个机器洗衣服、买个冰箱放鱼肉——能买上、用上就是一种荣耀和满足。所以,张瑞敏砸冰箱能够成为新闻——在这个时期,人们认为合不上门的冰箱并非不可接受,只要能制冷,就算能用。

当产品数量开始增多,消费者有了初步的选择权时,体验型消费应运而生。体验型消费的本质核心是承认买方的权利,通过消费过程中得到的愉悦体验,实现超出基本产品功能的商品价值。体验消费在大量行业的兴起不过十余年的时间,人们很快又发现,当消费体验同样变得同质化之后,消费与被消费都成为一种焦虑。

对企业而言,拥有忠诚的“品牌粉丝“几乎是一种奢望。对消费者而言,今天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足以令人眩晕,当每一个导购员都对你热情有加时,选择也就成为一种劳累。

于是,情感消费成为新的方向。你在网络上“百度一下”就会发现,情感消费者是指人们花钱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与服务,而且是这种产品所体现的身份象征、个性气质、生活主张等精神层面的附加值。消费的理由变成为“我就喜欢”,消费的对象从产品变为品牌。

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坠。

更具体地说,产品是具体的,消费者可以触摸、感觉、耳闻、目睹、鼻嗅;产品是物理属性的结合,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如车可以代步,食物可以裹腹,衣服可以御寒保暖,音乐能够愉悦心情,等等。

品牌是抽象的,是消费者对产品一切感受的总和。品牌贯注了消费者的情绪、认知、态度及行为,比如产品是否有个性、是否可以信赖、是否产生满意度与价值感、是否代表某种特殊意义或情感寄托、是否生活中不可缺少。康师傅是好吃,资生堂是高贵,万宝路是野性自由、阳刚之气,刘德华是倾情倾心的偶像,等等。

一件普普通通的T恤,如果不附加任何产品之外的信息,你穿着它时的感觉也许就是颜色不错、款式新颖,全棉质地,人很舒服而已。但若T恤上印有“GIORDAN”字样,你是否感觉到一种世界大同、天下皆朋友的洒脱与温馨?

同样是T恤,它们的使用功能是一样的,却因品牌不同,而带给消费者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界定了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很显然,当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趋于同质化时,品牌将取代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而提供消费者购买的理由与保证。产品与产品的竞争亦变成品牌与品牌的竞争。

但是从产品到品牌却不是个简单的、必然的过程。或者说,每个品牌之下都有一个产品,却不是每个产品都能架构一个品牌。

太多的产品寂寂寞寞地躺在商店的陈列架上无人问津,落满尘埃。它们当中可能不乏品质杰出者,不乏功能独到者,却因藉藉无名而虚度年华。当然,它们也有一个品牌名称,但有多少消费者认识并记得它们呢?

一个产品要成为一个品牌,实在不是一个自然的、简单的过程。春华未必秋实,它需要企业主、营销人员、消费者以及时间等多方面的锤炼与打造。

企业主要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功能,提供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满意度与价值感;营销人员和广告人员则负责赋予产品某种人格化的个性、情感、形象、生活方式、身份、荣誉、价值、地位或意义等附加信息,并将此附加信息通过整合的传播方式,有效地传递给消费群体;消费者经过一定时间的认识、感觉、使用后,形成对产品的感受与印象,对围绕产品的附加信息产生认同、信赖、荣辱与共等正面的认知、态度与行动,产品才真正成为一个品牌。就像消费者买方便面不说买方便面,而说买“康师傅”,喝矿泉水不说喝矿泉水,而说喝“娃哈哈”。然而,做好了这些,还不能肯定你的产品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品牌。

标榜“永远是未来世界开拓者”的索尼第一个推出了Walkman。这是个杰出的产品概念,它敏锐地抓住了年轻人活泼好动的心理,将音乐从室内固定的存在方式变成了运动的存在方式。当索尼冒着风险终于将Walkman的新概念推广开来,一系列的XWalkman、Ywalkman瞬间问世。索尼猛然醒悟过来,赶紧声称“只有索尼,才是真正的Walkman”。然而,已经晚了。

Walkman只是一个产品概念,索尼才是品牌名称。索尼只重视Walkman的宣传,却忽视了将Walkman与索尼连为一体。无可奈何地,索尼为启动Walkman市场所付出的教育费,相当一部分为他人作了嫁衣。

§§§第三节做产品与做品牌,究竟谁重要?

我们知道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品牌是塑造出来的。生产是需要生产成本的,而塑造也需要塑造成本。现在,大部分中国内企业眼睛盯着的是最后的定价行为,没有考虑产品可以产生欲望,欲望可以产生价值这部分的利润来源。也就是说,做广告的所有费用,有些企业是摊销在营销费用里的,但有些却完全是摊销在产品成本里。如果单一地把广告费摊销在产品成本中,很多消费者就会认为,这个产品天天做广告,它现在的价格一定有水分,一定是把广告费加在了上面,我就不买这个产品。其实,一个产品的品牌好,它一定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完善其品质,去保护和服务好其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应该更放心,他们买的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买了产品以外的服务、欲望价值等东西,所以消费者多掏钱是有道理的。但现在很多消费者并不这么想,这都是企业自己造成的。

比如,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定位的就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那么它所有的产品都定位在这个层面,但是它又要提升自己的品牌,想往高端走,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我们知道空调企业奥克斯公司曾经通过媒体发布过一个“价格白皮书”。这个“价格白皮书”公布的是什么?公布的是产品的成本。它一公布产品成本,这下好了,他一下子把所有做了多年品牌的企业又重新拉回了品牌起跑线。比如说有些空调企业的产品价值是1000块钱,然后通过几年的品牌塑造,品牌价值已经值500块钱,那就卖1500元,品牌价值还在做。奥克斯突然公布说其实这产品就值800块钱,然后我卖1000块钱,你看他卖1500块钱,肯定是赚消费者的黑钱。奥克斯公布“价格白皮书”是打击别人了,达到了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但这也同时把它的品牌空间给打没了,因为他公布“价格白皮书”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告诉消费者空调的产品成本是多少,并没有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还有品牌成本。

同类推荐
  • 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本书精选的一百多条管理定律涉及制度管理、目标管理、决策管理、员工激励、高效沟通、团队合作、危机与变革、思维与创新等多个方面。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出发,以微观的操作细节为立足点,系统地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技巧和智慧。这些理念、技巧和智慧都是他用一生的投资经历证实过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总经理必读的儒家14大用人真经

    总经理必读的儒家14大用人真经

    本书从儒家思想的宝库中,选取了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大命题,并与管理细节紧密结合,以现代企业案例剖析管理技巧,引导管理者们“古为今用”。
  •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学好管理学、经济学,不如掌握心理学。销售人员最大的优势是心理素质好、情商高,销售工作非同凡响的关键就是在掌握客户心理的基础上展开攻势,逐一化解销售难题,赢得大单!同时,销售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理战。销售人员在业内的地位如何,能够取得怎样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客户沟通、交际、博弈。销售不仅仅只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进行商品与金钱等价交换那么简单,它更需要对心理学的掌握与利用。这种做人做事的终极法则就是:洞悉他人的心理,然后对症下药,使对方不得不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 高技术企业集群

    高技术企业集群

    本书首先建立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继而综合参考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得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最后探讨了诸如政府治理、信任机制、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品牌化、国际化等高技术企业集群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第三意大利等世界知名高技术企业集群地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治理高技术企业集群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热门推荐
  • 失落的心

    失落的心

    一双手合拢护住一颗心,赤红的双眼流出血红的泪水,化作一颗颗红宝石。飘落的树叶最终化为泥土,失落的心是否还在......
  • 天龙八部之青莲

    天龙八部之青莲

    一个大学生,为救一个女孩被车撞死,老天让他意外穿越到了他一生所向往的世界,金庸笔下的天龙世界,且看他如何在这个世界立足....
  • 失宠王妃休王爷

    失宠王妃休王爷

    穿越了?穿越了!!“嘘,小点声,别把我吵醒了!”不理会丫头那满头的黑线。“盖个章,你是我的了!”从此魔教教主成了她的专职“男宠”。“长得像怎么样?小魔,给我打,哎哎哎等等,给我护住那张脸!”欧阳宇:"别以为是本王的王妃,你就可以任意妄为!在我心里你永远没有雪儿重要!”君翊:“天天,有你在,我天天都幸福!”
  •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如果你不懂得经营职场,你将为“怀才不遇”而苦恼;如果你不懂得经营亲情,你会为“代沟”而烦闷;如果你不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会为其所累……可见,幸福、美满的人生需要管理,需要经营。其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林林总总,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策略,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且你还会发现,曾经一度困扰着你的问题,此刻已是豁然开朗。
  • 瀚海征途

    瀚海征途

    一个人,出生时是一个样子,当你步入暮年时,可能是另一个样子。永远不要怀疑你的努力,有时你身为一个弱者,但,这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风易寒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言君

    言君

    曲折一生,流离失所,英雄气短,侠士无情。君等为我,命归九天,只叹情定,无缘与共。送君一曲,天外追忆,硬尸白骨,轻手送行。红魁塞外,皆有我名,叹之无悔,只恨无君。
  • 大世行修

    大世行修

    大道轮转,天地运行。沐家少年在家族长辈的推动下走出了自小生活长大的山村。在这大世将起的大背景下,身负家传玄功的他又要如何行走天地间.修身、修心、修行。通过文字,尽量完整的把心中的故事表现出来。我将为了让每一个愿意看这本书的读者,能在书中找到那一份属于他或她的悸动而努力。
  • 仅次于激情燃烧的岁月

    仅次于激情燃烧的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屈服于命运又和命运苦苦抗争的人!
  • 天嫁之和,前夫太高能

    天嫁之和,前夫太高能

    池晓央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就是摊上了北城的地产大亨季唯川。高冷霸道毫不讲理,任性小气爱好耍赖,这样的男人白送给她都不要。可是,命运不公,偏偏安排她有求于他。直闯季氏无果,她便去某咖啡厅守株待兔,终于某男帅气登场。谁料,谈判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无奈之下,她只好耍起了心计。暗算威胁,眼见目的就要达到,不曾想,她竟将自己赔了进去。人前,他们如胶似漆;人后,竟互不搭理。他夜夜笙歌,她视而不见;她心系旧爱,他却愤怒不已。传闻,他是商界不败的传奇,多金帅气,唯一不足的就是:已过而立之年,仍旧单身。————酒会上,某女携子出现,亮瞎全场:六年前,她不是已经死了吗?久别重逢,一向冷酷的某男开始对她穷追不舍,可得到的答案却是一句:“您认错人了。”曾经他伤她多深,现在她便要悉数奉还,而办法就是与之形同陌路。他故技重施,对她步步紧逼,质问:“孩子是不是我的?”她夷然不畏,掏出一份泛黄的证明递了过去,笑靥如花:“季总,您可真逗!”他不怒不恼,只是一纸将她告上了法庭,无奈败诉。“妈咪,我要爸比!”蛋宝扯着某女的衣角,哭起了鼻子。池晓央也是醉了,千防万防,小鬼难防!————他是北城的名门望族,更是首屈一指的商业巨子,表示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唯独那一次,他差点赔了夫人,又舍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