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8000000026

第26章 小叔子忒骄傲(1)

大清传统,小叔子也玩不过嫂嫂,比如多尔衮就没有玩过孝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后宫。前有孝庄,后有慈禧,且后者比前者玩得漂亮。简单来讲,后者根本不需要施加美人计,就能让小叔子鞍前马后地为自己服务!

没有小叔子奕訢援手,那是断断不能成功的

慈禧初做寡妇后,心里除了悲,还有凉。肃顺集团骄横不说,还把自己当最大的障碍,丈夫临死前没有把自己当作钩弋夫人处理掉,就算幸运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姬,汉昭帝弗陵的母亲。弗陵聪明可爱,汉武帝晚年希望选他为接班人。但弗陵年少,其母却青春正盛,汉武帝担心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以子专权,让汉家天下再出一个吕后什么的,所以狠了狠心,下诏赐其死了。

咸丰帝虽然知道钩弋夫人的故事,但是他的担心与汉武帝有所不同。他既担心孩子他娘擅政,又担心肃顺集团跋扈,想来想去才想出了一个大清版的三权分立:八大臣赞襄政务,皇后钮祜禄氏掌“御赏”印章,皇子载淳掌“同道堂”印章。这三权中,慈禧算是掌了两权:第一,儿子的同道堂由她这个做娘的代掌,等于是她自己的;第二,钮祜禄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头脑简单,汉字不识几个,对自己也构不成威胁,她的印是那拉氏的印。问题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虽然掌了两权,但是自己一个小寡妇面对的是八个大男人。妹妹与妹夫醇亲王奕譞倒是随驾在热河,但是两个人也没什么能量。想来想去,只有小叔子恭亲王了。

道光临死前立老四奕詝做皇帝,只是相中了他的仁孝,至于才华,那还是老六奕訢文武双全,勇谋兼备。中国传统,以德治国,所以道光最终没选老六。但是内心里觉得老六受了委屈,所以当年秘密立储时搞的是一纸两谕:皇四子奕詝立为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老佛爷不高兴上篇老佛爷为什么不高兴皇四子成功后,给老六亲王的封号前加了个“恭”字,意思很明白:老六,虽然你有的是才华,但是在我面前,你得夹着尾巴恭着点儿。

老六不夹尾巴也不行。因为做了皇帝的老四仅让老六负责一些礼仪性的工作,比如道光治丧委员会委员什么的。咸丰二年(1852),道光全部丧礼办完,老四就把京城最跩的、原和珅家的府第赐给了奕訢,奕訢就在这豪门大宅里喂鸟养生,看着金丝笼里的鸟儿,想着皇兄对自己的喂养,心里的滋味肯定特丰富。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了,形势危急,咸丰帝这才想到重用老六,任命他署理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皇帝近卫队队长,领导的全是上三旗中的优秀武术青年。稍后,咸丰干脆破了祖例,命老六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由于军机大臣相当于事实上的宰相,所以清制规定,皇子或者亲王不得担任军机大臣。特例只有两个,一个是雍正初设军机处时让自己最亲爱的十三老弟允祥入值军机,一个是嘉庆因白莲教起义而让成亲王永瑆暂时入值军机。咸丰这次打破祖制让老六入军机,第一是由于国内政局危机,太平天国声势日甚一日;第二是左看右看,满人里愣是挑不出几个人才来,奕訢算是满人中的尖子了,再不用,我大清尚有人耶?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北伐失败,咸丰对有功人员大加封赏,恭亲王奕訢当然也不例外,小子就犯了原先的老毛病,动不动像个小保安似的“我骄傲”,乘生母生病期间,逼老四封她为皇太后。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乃道光静妃,全称孝静皇贵妃,咸丰登上皇位之后,孝静皇贵妃按惯例升级为孝静皇贵太妃,奕訢对此很不满意。咸丰幼时,生母全皇后暴崩,博尔济吉特氏视其为亲生儿子,将他抚养长大。而且据野史传说,这全皇后暴崩,还跟帝位继承有关。因为平日里道光有些偏爱老六,一直想让他做继承人,老六的娘静贵妃却装,老夸老四仁孝;老四的娘全皇后怕老六夺了自己儿子的位,就弄了毒鱼让皇子们吃,并交代老四千万别吃,老四转告其他皇子,大家都没吃,全皇后却露馅了,于是被太后勒令自尽。之后老六的娘就接手养了老四,兄弟俩亲密无间中长大。所以奕訢认为,老四应该封自己的娘为皇太后才是,但老四认为有违祖制,不同意。第一,虽然老六的娘对自己有抚育之恩,但再怎么抚育,也不是亲娘;第二,清朝祖制,皇帝一生追封及册封的皇后不能超过三个。而道光生前已先后册封了孝穆、孝慎、孝全三个皇后,这也是老六的娘孝静皇贵妃在道光生前并没得封皇后的主要原因。这一切,让这个爱慕虚名、心有所失的女人死不瞑目。据说病重期间,博尔济吉特氏曾误把老四当作老六,拉着其手哭诉说:悔不改当初跟先皇假客气,否则这皇位就是你的了。说完才发现拉的人不对,双方都尴尬。娘糊涂,老六也糊涂。博尔济吉特氏临死前,老四去看望,在门口遇上了老六。问:额娘情况怎么样?老六跪下哭诉:你不晋封的话,咱娘死不瞑目啊。老四登基靠的就是儒家那套仁孝之术,表面上说不得狠话,遂嘴里“唔唔”了两声,老六就当作他同意了,跑到军机处传达皇帝旨意。礼部遂具奏请尊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咸丰一看,气坏了,但也没有法子,遂硬着头皮批准了。不过事后越想越不顺,遂找了诸多借口减其丧仪,灭其威风。第一,宣布遵从皇太后本人的遗诏,丧仪一律从简。第二,遵从皇太后本人的遗愿,咸丰帝只为皇太后穿孝服二十七天(道光当年坚持给非亲娘的太后穿孝服一百天)。第三,皇太后的牌位不供奉于清帝的家庙——太庙。第四,勉从诸大臣等所请,皇帝不亲送太后的梓宫灵柩至慕陵。第五,不将太后与道光合葬,而是将慕陵内的妃园寝升格为皇后陵,称为慕东陵,将太后葬于其中。第六,不加庙谥。皇太后死后的最初谥号,一般应为十二个字。奕訢生母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但仅十个字,而且不系宣宗庙谥(道光帝的庙谥为“宣宗成皇帝”,也就是说,“皇后”前面怎么也应该给个“成”字)。

所以说,老六逼封成功,仅为生母争得了名分上有限的荣耀,而自己在政治上却大大失分。博尔济吉特氏死后,没等丧事办完,咸丰帝就找了个“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的借口解除了奕訢的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务,同时警告他“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从此兄弟感情破裂,老六又回家坐冷板凳去了。后来,虽然又授予奕訢都统、内大臣等职务,但对奕訢来讲,也发挥不了什么才干。

慈禧当然知道老六的才气远远高于自己的老公。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就是她向咸丰帝力荐奕訢出山的,而在咸丰帝逃至避暑山庄后,奕訢更是不负众望,成功地把北京的烂摊子摆布得井井有条。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以下两条:第一,虽然英法联军很厚道,跟中国历史上的夷人有些差别,既没有追到避暑山庄去,也没有在北京坐下称孤道寡,但是如果不是老六的周旋,不定局势怎么发展呢。第二,老六本人也很厚道。他明明知道前朝土木堡的故事——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因大明政府给的贡赏太少带兵内犯,明英宗北上亲征,不幸在土木堡被俘。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英宗弟弟郕王即皇帝位,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英宗就此成了在异域政治避难的太上皇……老六愣是没让历史重演,取四哥而代之,真的挺厚道的。

现在,肃顺集团比老公在世时更排挤北京集团了,老六更委屈了。杏贞深深地明白: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她自然会想到老六,更会拉老六合作。

咸丰死后的第三天,杏贞就与肃顺集团较量了一番。这一次较量关涉的是对大清版三权分立的解释与执行。八大臣的解释是:第一,皇帝的谕旨由王大臣拟订;第二,皇后只管钤印,不得改动;第三,臣下的奏折一律不进呈皇太后阅看。

慈禧太后一看恼了:耶,这不是叫我们做橡皮图章吗?虽然有些恼,但慈禧还是从容地道出了自己的意见:第一,皇帝的遗诏是派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赞襄就是从旁参赞襄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不是像顺治朝多尔衮摄政一样,直接代皇帝处理政务。第二,如今皇帝虽然年幼,不能担当政务,但先帝生前已做出安排,用“御赏”和“同道堂”二印代皇帝行使权力,并非将皇权全部委托给八大臣。你们八大臣的意见,不仅违反祖制,而且置先帝遗命于不顾,更置他所赐两宫太后御印于不顾。如此,你们不是在藐视皇权吗?肃顺等人一听,傻了,小寡妇说得句句在理啊。他们一傻,小寡妇乘势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意见:今后章疏奏折依旧先行呈览,谕旨则由赞襄政务的八大臣拟进,经两宫皇太后和皇帝阅后,加盖两印以为凭信。所有一切应用朱笔处,均以此代之。尚书、侍郎、总督、巡抚之任用,先由八大臣提出名单,最后由两宫太后裁定。其他官员之任用,则由赞襄政务八大臣提出候选人数名,开列他们的履历、评语等,在皇帝面前抽签,最后需两宫太后认可才能正式任命。八个傻男人反驳不力,在第一轮较量中,败北。

虽然第一轮较量中占了上风,但慈禧并没有轻松,当务之急,她得与小叔子接上头。有关接头,有两个主要版本。

版本一:慈禧为此搞了一场苦情戏。她授意自己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与慈安最宠信的宫女双喜发生严重争执,为了表示对慈安太后的敬重,她严惩安德海,并命敬事房首领太监将他遣送回京,派在“大扫处”当差。安德海回京以后,先到主管部门内务府报到,可一开口就要见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宝鋆也不傻,知道鸡毛信来了,第一时间接了见。这一见,等于帝后党特派员与北京集团骨干分子接上了头,安德海取出缝在贴身内衣兜里加盖着“御赏”和“同道堂”印的慈禧亲笔信:“两宫太后同谕恭亲王,着即设法,火速驰来行在(热河),以备筹咨大事。密之!特谕。”

版本二:两宫太后通过西太后之妹,把欲速见奕訢的想法告诉了奕譞,奕譞再把这个信息通过自己的亲信传给军机大臣文祥,文祥直秉奕訢。

不管哪个版本吧,反正恭亲王这会儿正着急呢,哥哥死了,自己这个做弟弟的没有进入赞襄之列不说,连去热河吊孝的权利都没有,只给了一个“恭理丧仪大臣”的名分,相当于皇帝治丧委员会里一委员!他一再请求赴热河叩谒梓宫(皇帝的棺材),承德那边却不吐口,正请求的当口,看到两位嫂嫂对自己的热切呼唤,啥也不说了,他安排一下就化装成萨满,急奔热河而去。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奕訢千里奔丧到了热河,八大臣一看人家兄弟都来了,就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如前所述,奕訢在哥哥的棺材前哭得天花乱坠的。与此同时,慈禧那边派太监数次传话,要求单独召见奕訢“以探问京城被劫后情况”。

按照清制,一般情况下,王公亲贵谒见后妃,只有三个机会:皇太后生日圣寿节、皇帝生日万寿节和新春元旦。

按儒家制度,男女授受不亲,叔嫂不通问。事实上,赞襄八大臣之一、侍郎杜翰当场也提到了叔嫂避嫌的问题,搞得肃顺当场夸他:“真不愧杜文正公之子矣!”薛福成:《庸盦笔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7页。 所谓的杜文正公,杜翰他爹,正是教咸丰皇帝说假话、哭鼻涕骗来龙椅的那个山东大儒杜受田。现在,他儿子又搞开这套了。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儒者,不乏挂羊头卖狗肉、满嘴礼仪道德、满肚子争权夺利的角色。

也许是奕訢的哭声感动了肃顺,也许是肃顺汉化程度不够,还残存有朴素而原始的人性与善良,总之,他同意了这出叔嫂相会。恭亲王故意请端华一同进见,端华拿眼瞧肃顺,肃顺笑曰:“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哉!”同上。于是,叔嫂就单独相见了。两个钟头后,奕訢出宫,装模作样地与承德集团和谐共处起来。但是恭亲王表面上再“恭”,肃顺也烦他,几天之后向两宫太后请示,这老六该走不该呢?于是两宫太后乘机再次召见老六,时为八月初六(9月10日),两下里商定,第二天奕訢启程回京。

承德集团还是粗心大意了,叔嫂相会一次也就够意思了,居然还让他们相会两次。聪明的嫂嫂与聪明的小叔子相会,效率自然非同一般,双方把政变的必要性、时间、地点、程序、后果及我们的应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及细节问题作了友好交流与磋商。第二天,奕訢就启程回京了,胸中横了一根竹竿子。

八月初八(9月12日),也就是奕訢启程上路的第二天,北京帮小角色、御史董元醇的奏折到达热河。按慈禧第一轮较量中确定下来的权利,当然是她先行阅览了。小寡妇一看就乐了:知我者,小董也。小董到底在奏折里说了些什么?先说“事贵从权,理宜守经”,然后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目前乃多事之秋,皇帝年龄太小,皇太后应该“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而审时度势,不得不为此通权达变之举”。第二,自古以来,帝王莫不以尊贤为急务,现在应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辅弼一切事物,俾各尽心筹画,再求皇太后、皇上裁断施行,亲贤并用,既无专擅之患,亦无偏任之嫌”。第三,“于大臣中择其义理素优者”充任皇帝的师傅。高中华:《肃顺与咸丰政局》,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52页。

不用说,前两点是奏折的核心,皇太后权理朝政,不外是慈禧权理了;亲王辅政,不外是恭老六辅政了。至于第三,乃是个陪衬,忽略不论。

八大臣也不傻,看了奏折后气死了,这不明摆着要踢开八大臣、废弃先帝遗诏吗?当场就跟太后吵开了,不行,一万个不行。之后他们动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假小皇帝之口,拟订了如下批驳:“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朕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当然,全说这么客套他们认为不解气,所以里面添了诸多猛语,比如“甚属非是”、“是诚何心”、“尤不可行”、“毋庸议”等!同上,第254—255页。

可慈禧太后将董元醇的折子留中不发了,八大臣也就无法明发此谕。于是,八大臣去找两宫太后讨要。

八月十一日(9月15日),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召见了八大臣,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个男人与两个寡妇就吵开了。两寡妇嘴再快(何况还有一个无嘴的),也吵不过那八个臭男人;八个臭男人还时不时讽刺一下两个小女人,说急了居然说她们就是陪皇帝睡的份儿,看奏章都是多余,更别说垂帘听政了。两个小寡妇气得哆嗦,小皇帝更是钻进他娘的怀里,吓出一裤腿尿来!不得不承认,承德集团着实有些不像话:先帝叫你们赞襄政务呢,可你们赞襄来赞襄去,就是把小皇帝赞襄得哇哇大哭并尿湿裤子。小皇帝资质本就不高,吓出毛病来,大清这破船咋远航呢?

同类推荐
  • 日辉英吉利

    日辉英吉利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一世(1500-1558)的这番豪情壮志在日后无疑被大英帝国发扬光大。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今日所谓的英联邦,高傲的英格兰绅士依旧活在他们的醉生梦死中。不一样的历史,但一样的故事。注:本书和真正的历史和现实有着较大的差异,属于半架空和半玄幻类型的。
  •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京阜景一条街由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门大街和阜成门内大街四条街銜接而成,全长约3600米。自景山公园南门向西,至阜成门,临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在《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中,划定的位于北京明清古城的25片历史保护区中,坐落在阜景街和邻近这条街的多达9片,即文津街、阜成门内大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西街、陟山门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四合院平房保护区。这充分说明了阜景街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市区政府对阜景街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加大保护、修缮、开发的力度,使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朝气蓬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三国之麒麟子

    三国之麒麟子

    少时师拜颍川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微,获‘不从流俗,逸群之才’名动州郡。父刘焉割据一方,不惜断羽绝鳞,获‘尊君重道,世之表率’士林皆知。然,父病重,不远万里,只为一见,获‘孝思不匮,一寸丹心’声传天下。我叫刘诞,人称麒麟子。
  • 重生之混乱历史

    重生之混乱历史

    李宗刚重生了重生在一个混乱的历史中这个时空四大名著的人物在一起斗智斗勇康熙和李世民勾肩搭背当然,这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界看李宗刚如何在这混乱的时空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傲剑魔侠

    傲剑魔侠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西域少年,自幼被母亲毒打、外公苦训,希望有朝一日成为绝世之才,为他们报仇血恨。然而善良的心,让他几次对仇人手下留情,换来的,却是成为左右西域和平的关键人物,更是拜入仇人所在的虹光剑派,无限接近仇敌。耳闻目睹,思涯开始怀疑外公让自己报仇的动机,其中是否存在一个天大的阴谋?
  • 宠后重生纪事

    宠后重生纪事

    上辈子一不小心荣登皇太后的高位,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手里。好不容易有个重来的机会,谢瑶光说什么也要改天换命,这辈子决不当什么劳什子的皇太后,她要稳坐皇后之位,陪萧景泽君临天下。只是夫君,你不想娶我是几个意思?谢瑶光愤愤不平,却听得那人轻声在耳边道,阿瑶,予你半壁江山为聘可好?
  • 我是捉妖大队长

    我是捉妖大队长

    我的青春伴随着无数草泥马崩腾在半山腰子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是那段泡妞捉妖的坎坷岁月。耳边仿佛又响起老爷子经常哼唱的熟悉歌谣:“啦啦啦啦~我是捉妖的行家,不等天明妖作死,一边凑,一边叫,今天的风儿好喧嚣。“
  • 有名修真

    有名修真

    出生时刻已受到命运的操纵,看似主动地修真其实暗藏操控者的野心,最后命运能否被打破,修真之路是否有终章?且从书中晓一切!
  • 仙君宠妃无下限

    仙君宠妃无下限

    她一身大红嫁衣,浅笑妖娆,成为了别人的新娘。他问,现在还来的及吗?她淡淡一笑,我会嫁给别人,然后彻彻底底忘记你。合卺毒酒一饮,生生世世,与君别离。他为她红了眼,屠尽天下。“地狱三途河内,有火种名痴情烈焰,只要沉入一千年。便可唤醒痴情人的魂魄,得以永生。”他褪尽盔甲,嘴角噙起一抹淡笑,跳进了熊熊烈焰之中。只要可以回到最初,你可以依偎在我身边,我便无怨无悔。看妖孽尊主如何收服迷路小毒妻。
  •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平阳秋韵:诗·词·人生

    本书收录作者及其亲友诗词、散文一百六十余篇。运用了古诗、律诗、词曲等表现形式,有记录山水名胜的,有咏环境优雅的,有歌颂政策变化好的,有抒情状物言志的……通过赋诗填词,减字偷声,诗词往来,缘情遣兴,体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 爱情花样式

    爱情花样式

    调皮的两位小女孩。咳咳,不,应该说是,调皮的两位‘小公主’去拍会上拍卖自己,明明钱多的都可以填满整个大大大房间了,还要去拍卖会,去拍卖会不要紧,可她们惹的祸还不是自己去收拾的。真是服了她们俩了!冷酷嗜血的一位‘大公主’,冷的要shi,跟她在一起,夏天都不用空调,可是,这位冷酷嗜血的‘大公主’,你也不能这样呀,抢了空调的工作。某位冷酷嗜血的‘大公主’,你也不能这样呀!那调皮的两位‘小公主’惹下的祸,为什么总是你来收拾。你也不能这样宠溺呀!冷酷嗜血的‘大公主’有一位超级棒棒哒的‘大’公主,她,花心、嗜血、调皮、腹黑。关键时候她出手帮忙!
  • 一一安夏转浅倾

    一一安夏转浅倾

    “安礼。”“嗯?”他将头微微低下,靠近她耳边。“如果,当时,去你家的不是我...”“不会,”安礼打断她,低沉柔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我会一直等,等到你来。”
  • 槐叶冷淘

    槐叶冷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