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8000000026

第26章 小叔子忒骄傲(1)

大清传统,小叔子也玩不过嫂嫂,比如多尔衮就没有玩过孝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后宫。前有孝庄,后有慈禧,且后者比前者玩得漂亮。简单来讲,后者根本不需要施加美人计,就能让小叔子鞍前马后地为自己服务!

没有小叔子奕訢援手,那是断断不能成功的

慈禧初做寡妇后,心里除了悲,还有凉。肃顺集团骄横不说,还把自己当最大的障碍,丈夫临死前没有把自己当作钩弋夫人处理掉,就算幸运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姬,汉昭帝弗陵的母亲。弗陵聪明可爱,汉武帝晚年希望选他为接班人。但弗陵年少,其母却青春正盛,汉武帝担心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以子专权,让汉家天下再出一个吕后什么的,所以狠了狠心,下诏赐其死了。

咸丰帝虽然知道钩弋夫人的故事,但是他的担心与汉武帝有所不同。他既担心孩子他娘擅政,又担心肃顺集团跋扈,想来想去才想出了一个大清版的三权分立:八大臣赞襄政务,皇后钮祜禄氏掌“御赏”印章,皇子载淳掌“同道堂”印章。这三权中,慈禧算是掌了两权:第一,儿子的同道堂由她这个做娘的代掌,等于是她自己的;第二,钮祜禄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头脑简单,汉字不识几个,对自己也构不成威胁,她的印是那拉氏的印。问题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虽然掌了两权,但是自己一个小寡妇面对的是八个大男人。妹妹与妹夫醇亲王奕譞倒是随驾在热河,但是两个人也没什么能量。想来想去,只有小叔子恭亲王了。

道光临死前立老四奕詝做皇帝,只是相中了他的仁孝,至于才华,那还是老六奕訢文武双全,勇谋兼备。中国传统,以德治国,所以道光最终没选老六。但是内心里觉得老六受了委屈,所以当年秘密立储时搞的是一纸两谕:皇四子奕詝立为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老佛爷不高兴上篇老佛爷为什么不高兴皇四子成功后,给老六亲王的封号前加了个“恭”字,意思很明白:老六,虽然你有的是才华,但是在我面前,你得夹着尾巴恭着点儿。

老六不夹尾巴也不行。因为做了皇帝的老四仅让老六负责一些礼仪性的工作,比如道光治丧委员会委员什么的。咸丰二年(1852),道光全部丧礼办完,老四就把京城最跩的、原和珅家的府第赐给了奕訢,奕訢就在这豪门大宅里喂鸟养生,看着金丝笼里的鸟儿,想着皇兄对自己的喂养,心里的滋味肯定特丰富。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了,形势危急,咸丰帝这才想到重用老六,任命他署理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皇帝近卫队队长,领导的全是上三旗中的优秀武术青年。稍后,咸丰干脆破了祖例,命老六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由于军机大臣相当于事实上的宰相,所以清制规定,皇子或者亲王不得担任军机大臣。特例只有两个,一个是雍正初设军机处时让自己最亲爱的十三老弟允祥入值军机,一个是嘉庆因白莲教起义而让成亲王永瑆暂时入值军机。咸丰这次打破祖制让老六入军机,第一是由于国内政局危机,太平天国声势日甚一日;第二是左看右看,满人里愣是挑不出几个人才来,奕訢算是满人中的尖子了,再不用,我大清尚有人耶?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北伐失败,咸丰对有功人员大加封赏,恭亲王奕訢当然也不例外,小子就犯了原先的老毛病,动不动像个小保安似的“我骄傲”,乘生母生病期间,逼老四封她为皇太后。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乃道光静妃,全称孝静皇贵妃,咸丰登上皇位之后,孝静皇贵妃按惯例升级为孝静皇贵太妃,奕訢对此很不满意。咸丰幼时,生母全皇后暴崩,博尔济吉特氏视其为亲生儿子,将他抚养长大。而且据野史传说,这全皇后暴崩,还跟帝位继承有关。因为平日里道光有些偏爱老六,一直想让他做继承人,老六的娘静贵妃却装,老夸老四仁孝;老四的娘全皇后怕老六夺了自己儿子的位,就弄了毒鱼让皇子们吃,并交代老四千万别吃,老四转告其他皇子,大家都没吃,全皇后却露馅了,于是被太后勒令自尽。之后老六的娘就接手养了老四,兄弟俩亲密无间中长大。所以奕訢认为,老四应该封自己的娘为皇太后才是,但老四认为有违祖制,不同意。第一,虽然老六的娘对自己有抚育之恩,但再怎么抚育,也不是亲娘;第二,清朝祖制,皇帝一生追封及册封的皇后不能超过三个。而道光生前已先后册封了孝穆、孝慎、孝全三个皇后,这也是老六的娘孝静皇贵妃在道光生前并没得封皇后的主要原因。这一切,让这个爱慕虚名、心有所失的女人死不瞑目。据说病重期间,博尔济吉特氏曾误把老四当作老六,拉着其手哭诉说:悔不改当初跟先皇假客气,否则这皇位就是你的了。说完才发现拉的人不对,双方都尴尬。娘糊涂,老六也糊涂。博尔济吉特氏临死前,老四去看望,在门口遇上了老六。问:额娘情况怎么样?老六跪下哭诉:你不晋封的话,咱娘死不瞑目啊。老四登基靠的就是儒家那套仁孝之术,表面上说不得狠话,遂嘴里“唔唔”了两声,老六就当作他同意了,跑到军机处传达皇帝旨意。礼部遂具奏请尊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咸丰一看,气坏了,但也没有法子,遂硬着头皮批准了。不过事后越想越不顺,遂找了诸多借口减其丧仪,灭其威风。第一,宣布遵从皇太后本人的遗诏,丧仪一律从简。第二,遵从皇太后本人的遗愿,咸丰帝只为皇太后穿孝服二十七天(道光当年坚持给非亲娘的太后穿孝服一百天)。第三,皇太后的牌位不供奉于清帝的家庙——太庙。第四,勉从诸大臣等所请,皇帝不亲送太后的梓宫灵柩至慕陵。第五,不将太后与道光合葬,而是将慕陵内的妃园寝升格为皇后陵,称为慕东陵,将太后葬于其中。第六,不加庙谥。皇太后死后的最初谥号,一般应为十二个字。奕訢生母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但仅十个字,而且不系宣宗庙谥(道光帝的庙谥为“宣宗成皇帝”,也就是说,“皇后”前面怎么也应该给个“成”字)。

所以说,老六逼封成功,仅为生母争得了名分上有限的荣耀,而自己在政治上却大大失分。博尔济吉特氏死后,没等丧事办完,咸丰帝就找了个“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的借口解除了奕訢的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务,同时警告他“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从此兄弟感情破裂,老六又回家坐冷板凳去了。后来,虽然又授予奕訢都统、内大臣等职务,但对奕訢来讲,也发挥不了什么才干。

慈禧当然知道老六的才气远远高于自己的老公。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就是她向咸丰帝力荐奕訢出山的,而在咸丰帝逃至避暑山庄后,奕訢更是不负众望,成功地把北京的烂摊子摆布得井井有条。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以下两条:第一,虽然英法联军很厚道,跟中国历史上的夷人有些差别,既没有追到避暑山庄去,也没有在北京坐下称孤道寡,但是如果不是老六的周旋,不定局势怎么发展呢。第二,老六本人也很厚道。他明明知道前朝土木堡的故事——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因大明政府给的贡赏太少带兵内犯,明英宗北上亲征,不幸在土木堡被俘。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英宗弟弟郕王即皇帝位,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英宗就此成了在异域政治避难的太上皇……老六愣是没让历史重演,取四哥而代之,真的挺厚道的。

现在,肃顺集团比老公在世时更排挤北京集团了,老六更委屈了。杏贞深深地明白: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她自然会想到老六,更会拉老六合作。

咸丰死后的第三天,杏贞就与肃顺集团较量了一番。这一次较量关涉的是对大清版三权分立的解释与执行。八大臣的解释是:第一,皇帝的谕旨由王大臣拟订;第二,皇后只管钤印,不得改动;第三,臣下的奏折一律不进呈皇太后阅看。

慈禧太后一看恼了:耶,这不是叫我们做橡皮图章吗?虽然有些恼,但慈禧还是从容地道出了自己的意见:第一,皇帝的遗诏是派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赞襄就是从旁参赞襄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不是像顺治朝多尔衮摄政一样,直接代皇帝处理政务。第二,如今皇帝虽然年幼,不能担当政务,但先帝生前已做出安排,用“御赏”和“同道堂”二印代皇帝行使权力,并非将皇权全部委托给八大臣。你们八大臣的意见,不仅违反祖制,而且置先帝遗命于不顾,更置他所赐两宫太后御印于不顾。如此,你们不是在藐视皇权吗?肃顺等人一听,傻了,小寡妇说得句句在理啊。他们一傻,小寡妇乘势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意见:今后章疏奏折依旧先行呈览,谕旨则由赞襄政务的八大臣拟进,经两宫皇太后和皇帝阅后,加盖两印以为凭信。所有一切应用朱笔处,均以此代之。尚书、侍郎、总督、巡抚之任用,先由八大臣提出名单,最后由两宫太后裁定。其他官员之任用,则由赞襄政务八大臣提出候选人数名,开列他们的履历、评语等,在皇帝面前抽签,最后需两宫太后认可才能正式任命。八个傻男人反驳不力,在第一轮较量中,败北。

虽然第一轮较量中占了上风,但慈禧并没有轻松,当务之急,她得与小叔子接上头。有关接头,有两个主要版本。

版本一:慈禧为此搞了一场苦情戏。她授意自己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与慈安最宠信的宫女双喜发生严重争执,为了表示对慈安太后的敬重,她严惩安德海,并命敬事房首领太监将他遣送回京,派在“大扫处”当差。安德海回京以后,先到主管部门内务府报到,可一开口就要见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宝鋆也不傻,知道鸡毛信来了,第一时间接了见。这一见,等于帝后党特派员与北京集团骨干分子接上了头,安德海取出缝在贴身内衣兜里加盖着“御赏”和“同道堂”印的慈禧亲笔信:“两宫太后同谕恭亲王,着即设法,火速驰来行在(热河),以备筹咨大事。密之!特谕。”

版本二:两宫太后通过西太后之妹,把欲速见奕訢的想法告诉了奕譞,奕譞再把这个信息通过自己的亲信传给军机大臣文祥,文祥直秉奕訢。

不管哪个版本吧,反正恭亲王这会儿正着急呢,哥哥死了,自己这个做弟弟的没有进入赞襄之列不说,连去热河吊孝的权利都没有,只给了一个“恭理丧仪大臣”的名分,相当于皇帝治丧委员会里一委员!他一再请求赴热河叩谒梓宫(皇帝的棺材),承德那边却不吐口,正请求的当口,看到两位嫂嫂对自己的热切呼唤,啥也不说了,他安排一下就化装成萨满,急奔热河而去。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奕訢千里奔丧到了热河,八大臣一看人家兄弟都来了,就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如前所述,奕訢在哥哥的棺材前哭得天花乱坠的。与此同时,慈禧那边派太监数次传话,要求单独召见奕訢“以探问京城被劫后情况”。

按照清制,一般情况下,王公亲贵谒见后妃,只有三个机会:皇太后生日圣寿节、皇帝生日万寿节和新春元旦。

按儒家制度,男女授受不亲,叔嫂不通问。事实上,赞襄八大臣之一、侍郎杜翰当场也提到了叔嫂避嫌的问题,搞得肃顺当场夸他:“真不愧杜文正公之子矣!”薛福成:《庸盦笔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7页。 所谓的杜文正公,杜翰他爹,正是教咸丰皇帝说假话、哭鼻涕骗来龙椅的那个山东大儒杜受田。现在,他儿子又搞开这套了。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儒者,不乏挂羊头卖狗肉、满嘴礼仪道德、满肚子争权夺利的角色。

也许是奕訢的哭声感动了肃顺,也许是肃顺汉化程度不够,还残存有朴素而原始的人性与善良,总之,他同意了这出叔嫂相会。恭亲王故意请端华一同进见,端华拿眼瞧肃顺,肃顺笑曰:“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哉!”同上。于是,叔嫂就单独相见了。两个钟头后,奕訢出宫,装模作样地与承德集团和谐共处起来。但是恭亲王表面上再“恭”,肃顺也烦他,几天之后向两宫太后请示,这老六该走不该呢?于是两宫太后乘机再次召见老六,时为八月初六(9月10日),两下里商定,第二天奕訢启程回京。

承德集团还是粗心大意了,叔嫂相会一次也就够意思了,居然还让他们相会两次。聪明的嫂嫂与聪明的小叔子相会,效率自然非同一般,双方把政变的必要性、时间、地点、程序、后果及我们的应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及细节问题作了友好交流与磋商。第二天,奕訢就启程回京了,胸中横了一根竹竿子。

八月初八(9月12日),也就是奕訢启程上路的第二天,北京帮小角色、御史董元醇的奏折到达热河。按慈禧第一轮较量中确定下来的权利,当然是她先行阅览了。小寡妇一看就乐了:知我者,小董也。小董到底在奏折里说了些什么?先说“事贵从权,理宜守经”,然后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目前乃多事之秋,皇帝年龄太小,皇太后应该“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而审时度势,不得不为此通权达变之举”。第二,自古以来,帝王莫不以尊贤为急务,现在应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辅弼一切事物,俾各尽心筹画,再求皇太后、皇上裁断施行,亲贤并用,既无专擅之患,亦无偏任之嫌”。第三,“于大臣中择其义理素优者”充任皇帝的师傅。高中华:《肃顺与咸丰政局》,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52页。

不用说,前两点是奏折的核心,皇太后权理朝政,不外是慈禧权理了;亲王辅政,不外是恭老六辅政了。至于第三,乃是个陪衬,忽略不论。

八大臣也不傻,看了奏折后气死了,这不明摆着要踢开八大臣、废弃先帝遗诏吗?当场就跟太后吵开了,不行,一万个不行。之后他们动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假小皇帝之口,拟订了如下批驳:“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朕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当然,全说这么客套他们认为不解气,所以里面添了诸多猛语,比如“甚属非是”、“是诚何心”、“尤不可行”、“毋庸议”等!同上,第254—255页。

可慈禧太后将董元醇的折子留中不发了,八大臣也就无法明发此谕。于是,八大臣去找两宫太后讨要。

八月十一日(9月15日),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召见了八大臣,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个男人与两个寡妇就吵开了。两寡妇嘴再快(何况还有一个无嘴的),也吵不过那八个臭男人;八个臭男人还时不时讽刺一下两个小女人,说急了居然说她们就是陪皇帝睡的份儿,看奏章都是多余,更别说垂帘听政了。两个小寡妇气得哆嗦,小皇帝更是钻进他娘的怀里,吓出一裤腿尿来!不得不承认,承德集团着实有些不像话:先帝叫你们赞襄政务呢,可你们赞襄来赞襄去,就是把小皇帝赞襄得哇哇大哭并尿湿裤子。小皇帝资质本就不高,吓出毛病来,大清这破船咋远航呢?

同类推荐
  • 唐刀

    唐刀

    大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而一把刀,一个人,如果横空出世并在唐朝征战四方,开扩疆域,又在历史上第一次打败倭人,那又将是一种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呢?
  •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戏说华夏之历史

    戏说华夏之历史

    以轻松的口气向人们介绍中华历史,以诸多史书为骨架,加入本人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本书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服,请找左丘明,孔丘,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人详谈。或打电话咨询张岂之,袁行霈,袁腾飞,易中天等老师教授。本人概不负责。
  • 东北人在三国

    东北人在三国

    ”老板,来盆猪肉炖粉条子!“一个东北人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交州,满嘴的东北话,掠夺土著,创建科学院,开了一家全国连锁的“东北一锅香”饭店。”普及东北话,统一全天下。爆笑上演!
  • 聊斋妖剑谭

    聊斋妖剑谭

    一觉醒来变成剑妖,身边还有锅碗瓢盆各种精怪?导演,编剧,作者你们都给我出来,凭什么别人穿越聊斋都是娇妻美妾环绕,我过来只能是一把剑,还居然是断的!
热门推荐
  • 驭兽斋·宠兽星球

    驭兽斋·宠兽星球

    依天无意中触发了神剑中的机关,被传送到星球大战前星际联盟政府开发的第五行星。星球大战之后,此星球被四大星球的人所遗忘,因为犯罪而被遣送至此的罪民们不得已只能从文明的最低端开始逐渐发展。这是一颗高温的星球,遍布各种强悍的生物,在这里人类并不占据食物链的顶端……依天在和第五行星的独特食肉植物鞭树搏斗的时候,遇到了石氏部落的石凤和石龙姐弟,被邀请至石氏部落暂时定居下来。这个星球的一切都让依天感到惊奇,依天一边在石氏部落中的鹰巢打工养活自己,一边积极寻找联盟政府遗留在第五行星的遗迹,希望能找到回地球的方法……
  • 首席的复仇情人

    首席的复仇情人

    他是她最美的梦,而这个最美的梦却毁在了姐姐的手里。为了报复姐姐,她不惜化身为恶魔,只为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为了复仇而来却沦陷在这段仇恨里而不可自拔,步步为营,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骗局却早已把她的结局注定其中。
  • 丧尸直播间

    丧尸直播间

    次元空间被丧尸病毒覆灭,退役特种兵苏默宇为了一句曾今的誓言“同生共死”去次元空间寻找正在执行任务的兄弟们、、、、、、、、、、、意外得到猎杀者系统。别人被丧尸碾成狗,他却是在次元空间开直播间,花样秀猎杀丧尸。别人在为物资挣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的时候,他却是在花样求打赏,求包养。各种武器、食物、应有尽有,还有娃娃,充气的那种。心中发狠,召唤个女战斗伙伴也不是个事儿、、、、、
  • 诸神的荣耀

    诸神的荣耀

    救赎历785年,辉耀圣教发动了夺回圣城的远征。从此一个神迹时代拉开了序幕,而与此同时大陆维系了数百年的平静也被彻底的打破,整个大陆变的动荡不安。一个贪财的神棍和一个好色的落魄王子会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走过一段怎样的旅程呢?
  • 青沫

    青沫

    女猪脚是个花痴.,可惜男生太冷淡.....
  • 爱上我的妖艳未婚妻

    爱上我的妖艳未婚妻

    一幢摩天大楼的第二十六楼,“威盛企业”的总经理办公室,特助兼秘书的陆毅,对着埋首公文的总经理兼代理董事长姜兆同,一板一眼道──“报告总经理,刚接到台北的最新消息,孙友云小姐于昨日不幸车祸身亡。”姜兆同不予回应,继续批公文,一脸平静无波的表情。孙友云?哪位亲戚的女儿?没印象。“丧礼于十日后举行,请问要帮总经理订哪一天的飞机回台?”陆毅请示。“不需要。”姜兆同没抬头,冷冷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 西游之雷霆大帝

    西游之雷霆大帝

    五百年前,大圣失踪。五百年后,又一块女娲石炸裂。天下间出现第二只灵明石猴,且看小猴儿石昊,如何战天斗地,笑傲西游。
  • 豪门霸宠:帝少追妻9999次

    豪门霸宠:帝少追妻9999次

    “老公我饿了。”“好,想吃什么?”“你!”“来吧!”“老公,我想去旅游。”“想去哪?”“海南。”“为什么?”“因为缠缠绵绵到天涯。”“老公......”“这次又怎么了?OK!不管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你,行么?”“嘿嘿~我想和你生个小猴子,择日不如撞日......”原本只是想要按计划拆散他两,谁知道,自己却陷进去了。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啊!这辈子他就栽在这女人手上了。(宠文+萌宝+专一)
  • 羽灵皇

    羽灵皇

    一个从小生活在修真家族的富家子弟,从小便拥有着极高的天赋,让我们一起看着他成长,希望他能够达到自己所希望的那个目标。一个女孩,拥有着平凡的生活,却在一日被人全部打乱,两个人的在相爱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我的心为谁痛

    我的心为谁痛

    剧情介绍主人公:人物1:秦天羽人物:莫宾菲人物2:张天铭人物:王琪人物3:洪世友人物:韩婷婷本文纯属虚构,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作者联系!古老的传承,携带者不同使命的三人,不经意的一次游玩聚在了一起。正如亚圣“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初入世道的秦天羽、张天铭、洪世友为了使命坚持不懈,经历了一场场的阴谋与人心险恶的遭遇,社会的洗礼、人生的无奈,以及各种错杂纠纷,产生的爱恨情仇。这也是他们一次不经意的巧遇注定了几人之间的命运的相牵连,以及后来的三人人生中的相遇,阴谋与伪善的面孔时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幅戏剧性的画被几人生活勾画了出来,影响着身边的不同的人。才华有时可以让你成名,有时可以毁了你的一生,张天铭、秦天羽、洪世友,他们的命运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