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6900000029

第29章 为什么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一定要懂的实用金融学(1)

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现代分支,已经发展得非常庞杂丰富,对普通读者来讲,需要了解的是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部分。

举例来说,2012年以来,银行大厅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排起了长龙。这是自从2007年年底基金业整体步入熊市后从未出现的现象。如果你具备一定的金融业常识,就能清晰地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中国是一个利率管制的国家,银行没有权力根据金融市场的货币供需关系来调整存款利率的高低,而中国银行之间的竞争却在2012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变得激烈起来。银行为了争夺储户的存款,就推出了可以灵活调整回报率的各种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回报率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金融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需关系,但又不违反利率管制的政策,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发展策略。

金融市场:合法的赌局

甲教授和乙教授心血来潮,用100万美元的诱惑来赌博割自己的肉。甲教授与乙教授协议,如果他敢割自己的肉,那么乙教授必须把100万美元给他。乙教授同意了,甲教授联想到当年关云长为了活命,忍痛刮骨疗伤。今天有100万美元在这里,也不妨效法古人一番,于是狠下心来,割了自己一刀。于是,100万美元到手了。乙教授很不情愿地签了支票。

乙教授一路郁郁寡欢心里很不舒服,不但想把100万美元赚回来,而且还想多赚,于是跟甲教授说,我割自己的肉两次,你给我150万美元,可以打折。原价是200万美元。甲教授觉得实惠,就同意了。结果甲教授给了乙教授150万美元。甲教授又想把钱赚回来。如果他们继续这样赌下去,每次都想比上次赚得更多,那么最终结果只有两个,每次交易都要交税,而且自己都不断地割肉。如果甲教授和乙教授的交易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平台进行的,那么还必须给金融机构缴纳佣金。金融机构眼看着甲教授和乙教授自残的乐趣,还大把大把地收着钞票,甲教授和乙教授是费力不讨好。

其实金融里的博弈就是这样子,每个游戏的参与者,都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只是把钱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再从其手里转到下一个人手里,如此循环往复,每一次,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那里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对金融市场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合法的赌局。

就像一个赌局里,金融交易机构就是看台子的,而消费者是进入里面的赌徒,你赔得倾家荡产,还是赚的盆钵满贯,与它没关系,反正它只收取抽成。那坐庄的永远掌握着游戏规则,你来之必须适之。你的钱被金融玩家玩来玩去,很可能发觉自己什么都没得到,不但耽误精力,反而被人无形中把手头的钱弄走了。

金融里风云诡诈,平时听这个说某基金经理多么挣钱,听那个说某分析师可以拿到年薪几十万元,似乎金融行业处处是钱。就是找工作很多人也抱定决心非金融行业不进。金融行业似乎是一片光明的坦途,一个普通的分析师,以天相投资为例,进去后可以拿到每月400元人民币的薪资,签上3年约,违约金比较高,所以一般都老老实实地在里面干上3年,然后就跳槽可以上到每月1万多元,然后逐渐地成了几十万元,很多人去金融行业冲的不是这个,而是将来可以做到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加上分红可以拿到上千万元。但金融行业是不是真的那么有钱呢?电视上那么多分析师,天相这样的公司也是每年海量招聘,难道一进入金融行业,就会有那么多钱了吗?如果一个分析师,真的可以拿到年薪几十万元的话,那么他用这几十万元年薪去炒股早就上亿资产了,中国上亿资产的有几个人?但如果他没那样的把握,又怎么能被基金公司开到几十万元的年薪呢?那得是一张什么样的嘴,点股成金!金融行业里涌动的不是金钱,是挣钱的冲动。一个散户林园曾经被称为中国的股神,说他8000元入市,16年炒成了4亿元。不管真假,林园的神话的确也让一大部分人心动,很多股民到处去讨教高招,以为股市投资有什么诀窍,至于黄金和期货,就更让人向往了,黄金在中国的炒作还是新生事物,期货可以用杠杆资金,使一些想赚钱却没有钱的人心向往之。但是“打工皇帝”唐竣说过一句话,他从不投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和期货以及其他的金融衍生品,因为总是赚得少,赔的多,唐竣以其对财富的驾驭能力,他的话应该很有参考价值,就是不要相信金融市场有什么奇丹妙药可以让你屡战屡胜,这里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悬挂在上空,你随时可能会中招。今天你不中,也无非就是割肉的是甲教授,你充当了乙教授;明天你中了,你就是割自己肉的人。如果想在金融行业玩下去,那就有勇气永远尝试自残的乐趣,很多人在金融行业把血本搭进去,赚的时候,皆大欢喜,一旦赔钱了。一哭二闹三上吊,有的就直接跳楼了,2008年股市大跌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事,玩不起,就不要羡慕人家玩的挣钱,为了欲望把生命搭上非常不值!金融行业本身就是零和博弈,要有充分的准备,你拿了别人的钱,总有一天要还回去,还是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金融里的博弈:谁是冤大头

美国有个总统,他小时候很是木讷,人们都说他傻。因为每次人们投钱在地上,有5角的,有1元的,而这个孩子每次只拣5角的。于是人们就认为这个孩子真的傻,见人就推荐实验一下,果然只要人们一投钱,他就拣少的,而伙伴们全都拣多的。一个老太太善意地劝告孩子,别再做冤大头了,要拣多的,别拣少的,孩子嘿嘿一笑,诡秘道:“如果我拣多的,他们还会给我投钱吗?”

到底谁是冤大头?

一个消费者总有不断赚钱的欲望,他相信钱必须要通过钱来赚,笃信金融业暴利的神话,看到某某忽然暴富了,通过玩资本、玩金融赚的,于是疯狂投资、追捧。但金融市场博弈的结果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别人赚了自己未必赚,往往是盲目跟进的时候,自己做了冤大头。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个孩子,虽然表面看起来他是冤大头,但他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那些给他投钱的人最终才是真正的冤大头。

在金融市场上,心态是最重要的,人们都讲散户是不会赚钱的,这句话也有道理,因为你在金融市场如果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从而使自己陷入自己设计的魔圈,多数人在金融市场没有理性的头脑分析,他们一看到别人炒作什么赚钱了便也想跟着去做,结果就赔掉了。

金融本来就是虚拟经济,本身不会创造财富。只是财富在彼此之间转来转去的游戏,是一场零和游戏,赢和赔也无非就是甲的钱到乙那儿,乙的钱到甲那儿,在这个游戏中,金融机构既是平台提供者又是参与者。

比如证券交易所,就是专门为人们进行证券交易,股权交易提供的交易平台,证券交易所不是盈利机构,是一个管理机构,每笔交易都会收一定的佣金,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称为证券经纪人。某种意义上说,证券交易所更像一个中介机构。

但基金公司却是市场的参与者,由银行出资或国家直接出资成立的基金公司称为公募基金,这里面的基金主要是来源于国家计划必须要保值增值的财产,如养老金、基础建设基金等,这样的基金公司对风险控制比较严,一般购买国家中长期债券或其他固定资产收益,有的基金公司也炒股票,当年诺贝尔奖金设立的时候,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只买国家中长期债券,结果最后,差点入不敷出,在高利润的股票操作下,才使诺贝尔基金迅速增值。

私募基金是几个合伙人成立的,以信托和委托理财的形式替大众管理资金的一种金融机构,主要以高利润的股票操作为主,巴菲特是私募基金的开创人。现在市场上除了正规的私募机构外,还有一些股票操作高手,由于没有实力注册基金公司,与股民协议,用股民的钱炒股,赔了还给股民,赚了一起分成,分成利润多以三七开。对方占三,股民占七。

可以看出,金融机构都是由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他们在炒作股票的时候,往往提前有好几个方案,先行策划,并且要通过一些手段,包括拉高、震仓等来操纵某只股票,尽管国家严格规定不允许操作股市,但是股票市场没有坐庄者是不可能的。机构也会赔钱,但它赔了钱,顶多换个基金经理继续操作。但散户要是赔了,由于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很可能把自己的养老钱赔进去。金融市场上永远没有真正的赢家,由于本身就是一场金钱游戏,所以总有制定规则的人,有的人跟风赚了,有的人跟风赔了。在金融市场上,你不是冤大头,其他人就是,只有心态良好的人,才能稳坐钓鱼台。所以金融市场有时候玩的只是一种心态。心态好的人,看着别人赚钱,他不眼红、心态差的人,看着自己赔钱,他不着急割肉,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路,不管是黄金、期货、股票,还是股指期货,只要是金融产品或衍生品,都是一样的道理。2008年,有很多机构被套住了,平安保险海外基金经理也被换掉了,但作为没有承受能力的个人,却背负了大量债务,有的甚至选择了自杀。

金融市场谁是冤大头?没有清晰思路的人就会做冤大头。

彩票,赌博与投资:挑美女的心理

从100张美女照片中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选中有奖,选不中要处以罚金,最漂亮的标准是由大多数人投票选择,你应该怎样投票呢?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投,但是你会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漂亮脸蛋。你选择的标准不是照片上的美女多么漂亮,而是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学习经济学,它并不会教你如何赚钱,但它可以教会你如何做出选择;选对了,你就能赚到大钱。

投资就是寻找大多数人都认为的价格区间,找准了,你就投中了,在投资中赚钱的是少数人,赔钱的是多数人,所以找对众人心尤其重要,在社会中有人把投资和彩票赌博一起提,以为它们都一样,因为结果都是赚钱的少赔钱的多,因此有人把购买彩票也看成投资,彩票和赌博有一定的相通性,就是都希望小成本获得大收益的期望心理。

通过彩票赚钱的几率非常渺茫,从数学角度来看,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要小于去买彩票的道路上被汽车撞死的概率。每年全世界出车祸而死的人数以万计,但是中了上亿美元大奖的却没有几个。通常赌场的赔率是80%,甚至更高,但依然吸引着太多的人去赌博,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希望小成本换取大收益的期望太大了,太多的人希望一夜暴富。

投资也是这样,人们购买股票或期货,就是希望看好这只股票或期货,可以猛涨。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猛涨的少,投资和赌博、彩票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人在操作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即使再科学的计算,也不能阻止心灵的冲动。举个例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价值的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东西价值的两倍,比如一个赌徒带了几千元钱去赌场,他希望赚回100元,当他赚了100元的时候,他肯定会很高兴,但在下一次赌博的时候,他输掉了100元,尽管没有赔没有赚,但他还是觉得自己亏了,因为人们一般对损失所感受到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拥有所带来的快乐,类似这样的心理特征,在投资、赌博和彩票上表现的都是一致的。所以有时候,越输越赌,希望把输掉的钱赢回来;投资也是这样,越赔越想多赚;买彩票已经买了几张了,钱不能白花,于是就还想继续买。

但投资和赌博还是有显著不同的地方:投资要求期望收益一定是大于0的,而赌博不要求,每笔投资人们都是希望可以赚钱的,但买彩票和赌博不是这样,人们买彩票虽然希望哪个得中,但不是每一个彩票都有这样的预期收益,还有赌大小,不是每一笔都希望会赢钱,因为参与者本身知道这是随机的。所以买彩票和赌博主要是侥幸心理在起作用,但是投资却不是这样的,投资需要对市场里参与的众人进行分析和预测,投资需要回避风险,赌博买彩票是要寻找风险,赌博是与随机性博弈,而投资却是与很多人进行零和博弈,也就是把大家伙的钱拿到我们腰包里来,这与如何分析众人的投资心理关系很重要,但还是有很多人带着赌博的心理去投资,就像一开始我们提到的,100张照片,哪张脸蛋是最美的呢?因为无法猜测众人的心理,所以只好凭直觉,选择一个最美的,押下宝,等众人的投票结果出来了,再看是押对了还是押错了。所以有人讲用赌博的办法来操作期货,首先下1%或1元的赌注,如果输了,赌注加倍,如果赢了,从头开始再下1%或1元的赌注,理由是不管输多少次,只要有一次赢了,就可以扳回前面全部的损失,反过来成为赢家,赢1%或1元。比如第一次你赌输了,输了2元,因为赌注是1元;第二次你又输了,就输了4元,因为赌注是2元;如果连续输,赌注每次都加倍,赌注逐渐上涨到4元,8元,16元……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赢一次就全赢回了,然后再从头开始以1元起步。这样的方法是赌博的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操作期货就没太多必要,因为期货一开始可以操作一个100万元的单子,如果赔了20万元(期货不会全赔,与赌博不同),下次接着再操作200万元的单子,这样一直下去,希望一次赢了可以都赚回来,这样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期货的随机性不大,它主要依靠市场价格的预测,赌博对下次出现的机会是一点也拿不准的,而期货却是自己根据信息的判断有一定的把握的,与其一点点的投资,还不如一下子就投资进去。

赌博的心态在投资中经常出现,有时候人们觉得投资本身就是赌博,有的人投资能赚钱,有的人投资总赔钱,以为是运气的因素。其实不是,理智的分析能力还是占第一位的,当然无论怎么样分析也不可能把市场全部看清楚,但科学的分析在投资中会减少损失。

对冲基金:索罗斯的智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冲基金行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其表现引人注目,从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和1994年债券市场危机,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世界似乎越来越不得安宁。许多人指责对冲基金是金融风险之源,特别是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

就在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全面萧条的时刻,金融杂志《Alpha》2009年4月13日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际著名对冲基金投资者索罗斯自2007年美国陷入经济危机至今,总共大赚了27.5亿英镑,并居年度赚钱最多的对冲基金经理排行榜第4名。报道称,索罗斯等对冲基金经理的沽空投机活动,被指是引发金融海啸的原因之一,消息令不少在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的商人和家庭愤慨。

同类推荐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主要分为:综合篇、监管篇、经营篇、地方篇、大事记。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二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二辑)

    本书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2004中国经济研究热点、200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三农”问题讨论综述、重化工业化问题讨论综述、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企业家问题讨论综述等。
  • 中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研究

    中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研究

    本书构建基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梳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权主体的合作人假定与和谐产权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于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的分析。
  • 图解日常经济学

    图解日常经济学

    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经济与生活息息相关;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生活与经济时时相连。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经济活动,但是有不少的经济活动却是盲目的,对很多现象没有做深入的经济思考;如果你稍加注意和分析,就会发现有趣的经济学奥秘。本书则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发掘和分析,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展现给你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经济学世界。
热门推荐
  • 白诺千金

    白诺千金

    纵然一开始霉事接连不断,却也是幸福的开始,她终是他的千金。彼此都等待着对方,迈向幸福。
  • 圣凡界

    圣凡界

    血落,黄昏,那人窜出,看着他,就是笑。“喂!你看……你死了啊……”
  • 穿梭异界笑傲修仙

    穿梭异界笑傲修仙

    仙道轮回毫无征兆,现代少年突然穿越小说世界里,这让他不知所措。一个灵体,引导他走上修仙之路,这才发现自己的前世不平凡。修仙之路多磨难,且看他如何修仙,战胜一切从没遇到过的麻烦。前世的恩怨情仇,看他今世如何面对。新人新书,希望各位评价。谢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九霄问剑

    九霄问剑

    九霄剑,碧落萧。一萧一剑谁人比。少年携真武剑,降临异世大陆。宝剑,长箫在手。六大兽尊护法,上古灵阵护身。定要在此异世闯出一番名堂
  • 系统之都市火影

    系统之都市火影

    他曾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人,拥有了系统之后,他现在与各个帝国的强者斗争;来回穿梭于平行宇宙之中。
  • 20年后,你拿什么养家

    20年后,你拿什么养家

    本书主要针对目前正处于奋斗阶段的年轻人所写。当20年后,我们已不再年轻,父辈已经年迈甚至衰老,孩子已经逐渐长大,那时候的你我,养活一大家子人,靠什么呢?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当父母的养老、孩子的教育,甚至自己的养老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再去后悔没能提早为之规划,可就悔之晚矣。本书针对一个个示例人物来介绍该如何去做打算与规划,所以,书中展现的是一个个令人身临其境的小故事,在你兴趣之至、随性阅读之间,触摸到了丰富的理财知识。
  • 丫头们别逃:总裁全球通缉!

    丫头们别逃:总裁全球通缉!

    前方高甜,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
  •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本书从中庸型性格、果敢型性格、理智型性格、创新型性格、坚强型性格、谨慎型性格、社交型性格、开朗型性格、宽容型性格、低调型性格等成功人士必备的10种性格出发,用精辟的语言对这些性格进行精确的论述与剖析,通过经典事例与理论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让读者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学习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优良性格,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完善。一个人拥有好性格,必然会收获好命运。
  • 玄武狂尊

    玄武狂尊

    少年穿越异界,资质平凡,被逐出家族。凭借天生传承武魂神通,逆袭强者,天雷锻体,练霸决,控炎焚尽苍穹,武碎乾坤!苍天之下,霸体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