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替天行道
李远的一翻话刚说了头,场上的林冲就陷入往日的回忆中不可自拔。‘朦胧中一个白衣女子,浮现在眼前,‘相公劳累了一天,你一定渴了,来喝碗水解解渴’。夫唱妇随,好一副其乐融融。
蓦然间画风一变,白衣女子梨花带雨的质问:‘丈夫,我不曾有半点污了,为何要把我休了”。再然后,半空中的房梁上长出一根绳索,绕过妇人的劲下,直把他吊得双脚离地,只听她大喊道:“丈夫,丈夫,”
“啊”林冲大叫一声“娘子,不要,娘子,我来救你”。下意识的就要握起身旁的蛇矛,咔嚓一声,他才感觉到手中的重量不对,低头一看,哪里是什么蛇矛,分明是自己坐着的椅子扶手。
随即醒悟过来,哪还有什么娘子,她早就在自己家悬梁自尽。‘林冲啊、林冲,你枉为男儿,一个这么好的女人跟了你,不求荣华、不求富贵,只求安安稳稳的跟你一生,但就这一你都办不到,连她的安全都保护不住,你要是不存什么狗屁功名之心,在高衙内调戏她的时候,便把他放翻,又哪里会有今日的天人两隔。
厅上的众人听到林冲的喃喃自语,又见他泪眼汪汪的,满是悔恨之意,知道他是想起了伤心事。
李远暗骂自己昏了头,提起林冲伤心事,不过现在可不是自责的时候,他上前几步拉起林冲的手,说道“林冲哥哥,事已至此,你便再悔恨也没用了。不过斯人已逝,仇人还逍遥法外,我们不能让嫂子白死,要让他血债血偿”。
林冲面上一振,不错我便是在这悔恨死了,也没什么用处,高太尉父子照样逍遥自在,我林冲就舍了这个身躯,给娘子报仇雪恨,他抱拳对李远拜道“多谢兄弟点拨,要不然林冲还在浑浑谔谔”。
李远拦着要下拜的林冲说道:“林教头虽然醒悟,但是那高太尉位高权重,出入都有兵丁相随,想要报仇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还要从长计议才行”。
林冲点点头:“这个我醒得,但就算是仇人位高权重,我林冲也决不气绥”。他说得咬牙切齿,头上青筋暴露,最后是一句是一字一字的崩出口,是个人都能听出他的决心,李远也不好再劝。
这时晁盖也反应过来,他上前拉着林冲说道:“兄弟你放心,这仇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我们梁山所有人的仇。
苍天在上,我晁盖在此立誓,无论那高太尉的官有多大,有多难对付,我都誓取其首极,以报林冲兄弟之大仇,如有半点动摇,便有职此桌”。说完,晁盖一抬手一掌打在旁边的桌子上,“轰”的一声,桌子四散而开。
“哥哥大恩,林冲无以为报,以后林冲这条命就是哥哥的,就算是让我死了,我也立刻挥刀自……”。林冲心情激动,眼泪夺眶而出,最后几句已说不出来,但是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晁盖扶起又要下拜的林冲,笑呵呵的说道:“你我都是一家兄弟,又何必如此见外”。他安慰林冲几句,随即就转向李远问道。“贤弟,哥哥是个粗人,没听明白你的意思”。
这个晁盖为人仗豪爽,收拢人心自不在话下,刚才几句话,便把林冲收得服服贴贴,无论是别人威逼利诱,都不可能把他拉走。可自己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还没找到关健点,政治嗅觉也太那个了吧,不过这些李远只能私下里想想,他可一点也不敢露出来。
当下李远向晁盖行礼,然后说道:“天底下像林冲哥哥这样冤屈加身的人,又何止千万,只不过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林哥哥这般本事,不能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罢了。
不过虽然他们是普通人,可不代表队他们就心甘情愿的被人欺压,只是没有本事起来反抗,才敢怒不敢言罢了。
而这时只要有人,替他们出头,查明他们的冤屈,让他们有冤报冤,有屈报屈。这样一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在欺压他们的贪官恶霸和替他们伸冤的人之间选择谁”。
公孙胜这会顾不得摆弄自己的拂尘,他被这翻话雷得不轻,不过他到底是聪明人,只是一会他便思索明白,向朝盖托个道辑“天道不明,陷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们便替天行道,还民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无量天尊,李远兄弟所提,上善之策”。
“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吴用喃喃的念道两句,便欣喜的对晁盖道:“保正,这以后便是我们梁山的职责,只要我们抗住了这面大旗,这天下虽大,但也任我们去得”。
晁盖目光转动,在所有人的面上一一扫过,见他们都跃跃欲试,明显得是早就同意,便是清风山三英,也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大声说道。
“好,即然众位兄弟都同意,那我们便以苍天为证,在这聚议厅里结义为兄弟,以后为民除害、替天行道,谁要是在敢滋事祸害无辜的平民百姓,天厌之、地弃之,所有的兄弟遇到,都可以手刃之。
谁要是认为这样太苦太难,不同意的话,现在可以退出,我晁盖不但不为难,还分发盘缠,恭送你们下山,以后便是在山下遇见了,我们还是朋友”。
晁盖还没说完,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清风山三英,有这种恶习的只有他们三人,燕顺王英被看的面红耳赤,头低到胸口上不敢回话。
“不要小看人,你们能做到,我们兄弟也不是孬种”。郑天寿性子急,当下忍不住便向众人吼道,他见众人不接腔,便又喊道:“不就是不杀普通百姓吗,有什么难的,别说不杀人了,就是你们有谁再见我喝一口人心汤,就是杀了我,也绝无怨言”。
晁盖笑逐颜开的说道“哪能信不过你呢,谁不知道白面郎君郑天寿是个铁血的汉子,向来是一口吐沫一颗丁,只是……”他随即目光投向了燕顺王英二人,这种事还是当面问明白的好,免得到事发后,再伤了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