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过去了半个月,姜蕴泽和王铭皓受得伤虽然都是几乎致命的,但是有余瑶最专业的治疗,两人的伤势痊愈得很快。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至少表面上已经看不到一丝伤痕了。说起伤痕,姜蕴泽不由得有些苦恼。在这之前,拿着张崇文大哥的推荐信,两人虽然晚到了半个月有余,但是书院方面仍旧给二人办理了入学手续。虽然已经听说张崇文是毕业于这所书院的,但是居然一封推荐信就能让院方破格录取,足可见其影响力。在办理过手续之后,两人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身体检查。由于是大病初愈,姜蕴泽各项检查的成绩都很不理想。以至于,他被安排到了...新生第五班。而王铭皓,被分到了第三班。
和王铭皓分别走了两个方向,姜蕴泽一边询问五班的学舍位置一般在心里思绪万千。前一次来书院,可以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并没有仔细观察这座雪月书院。此时,认真观察下来,姜蕴泽发现,他很喜欢这里。这里的氛围,这里的花草,这里形形色色充满年轻气息的校友,这里的一切,让他有一种久违的怀念。
一边想事一边赶路,转眼间,新生第五班的学舍就到了。所谓学舍,听上去像是个大型教室。可实际上,雪月书院的学舍,是房屋。进入到各学舍区,放眼望去,不敢说高楼林立,这起码三四层高的建筑就有十几座。每一座建筑,都被称为学舍,这些学舍组成了学舍区,而学舍区,在雪月书院只是占地很小的一部分区域,可见书院占地多么广阔,同时也能看到,数百年不起战事的安宁给了雪月城何等样的发展空间。看着学舍的样子,姜蕴泽终于明白了之前问路时,那些奇怪的目光是为什么了。
眼前的学舍,在这房屋林立的学舍区,显得那么的独特。简直就像一个怪胎。即便在这个古代世界,这座学舍也绝对称得上古色古香。在这座古韵十足,甚至让姜蕴泽怀疑是不是用泥巴垒起来的旧学舍的大门上方,笔走龙蛇写着‘天下洗砚池’五个字的匾额悬挂于空。门两边则是有些生涩的笔迹写着‘垚土微尘,苍冠之木,谁可修梁栋之才。’
‘闲云孤鹤,鲲天飞鹏,安敢笑匹夫无谋。’
最后,在门旁的石碑上又刻着‘入得此门,飞黄腾达,浮云尘土,皆看本身’几个大字。
姜蕴泽不由苦笑,这新生第五班看样子,很有特色啊。跟身进步迈入大门。来到中堂,一个老师样子的中年女人正坐在一众学生前方,手捧一卷书正一字一句的讲解着什么。
那教习见姜蕴泽突然闯入,面露不愉,斥声道:“你找谁?”
姜蕴泽忙回到:“学生是今天报道的新生,姜蕴泽。”
那教习也不疑有他:“恩,我姓王,你可以称呼我为王教习。你就先坐在那吧。”说着,用书指了指一幅桌案示意姜蕴泽坐下。而后就继续低头读起书来。
实话实说,姜蕴泽开始头大了。教习讲解的是一门很基础的文化课,书画鉴赏!今天讲的是红英国四大书家。本就不善于此道的姜蕴泽听得懵懵懂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囫囵听了个大概之后,姜蕴泽就已经耐不住枯燥,开始观察起同学来。
新生第五班的学舍虽然古风盎然甚至略有寒酸,但是该有的教学用地却一点不少。中堂非常开阔,即便此时有五十多人在同时听课,仍旧没有将庭院占满。这五十多人,有的人聚精会神,有的人老神在在,也有的人与自己一样,东张西望,毫不认真。而最让姜蕴泽惊讶的是,这庭院中竟然有半数以上都是女子。虽然他已经知道了这个时代的‘教育公平化’,可是能够上学的女孩子居然有这么多,还是让他感到有些震惊。
姜蕴泽的书案比较靠后,很多专心的学生他都并没有观察到脸,但是真正吸引到他的,有两个人。一个人就坐在自己右侧的桌案,他一直专心致志的听着枯燥的书家几圣。却在姜蕴泽观察他的时候,转过身来冲自己微微一笑,点头示意了一下。姜蕴泽回以一笑遍收回了目光。而第二个人,是一个四处张望的少年,而他正坐在自己左侧书案。这人身着绣金丝锦缎蓝袍,腰间佩戴一枚双鱼环尾玉佩,脚下踩近年来在贵族圈子很流行的登云履。简而言之,这人,必是富贵人家的子弟。浑身上下一身行头,扒下来卖了去,足够姜蕴泽一家子吃上几十年的。
这人见姜蕴泽打量自己,瞪着眼睛和姜蕴泽对视。姜蕴泽觉得有些有趣,正准备报以一笑以示友好,不料那人却好像瞪腻了,朝姜蕴泽吐出舌头做了个鬼脸,便回身在书案上忙起了什么。姜蕴泽闹了个尴尬,苦笑一声继续听教习讲解。
这时,教习已经讲过了红英国书家四圣。她合起书卷,看向学生,讲到:“以上,就是我们红英国在书法一道上有杰出成就的四位大家,他们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学会鉴赏他们的作品。这些固然重要,但是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们红英国书法一道,除了四圣,还有一杰。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他一定能够成为书家第五圣。他的名字,马平川。”
教习定了定,见庭院中的学生都有些疑惑的看着自己,她点点头,觉得很满意,而后继续说道:“雪月城本地的学生,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
堂下一片静寂,似乎...并没有人认识这位马平川。
这时,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不确定的说道:“难道,是咱们初代侯爷的兄弟,那个马平川?”
教习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那学生一眼继续说:“不错,就是这位马平川。他本有流芳百世的资质和才能,却为了抵御外侮,不顾生死,孤军犯险。最终为国捐躯。”
“书家四圣各有千秋,被万世铭记。可是我王萍最看重的,是这位不被你们大众所知的一杰!马家平川,为了理想,为了家国,放弃了光芒万丈,流芳百世,却选择了为国捐躯,粉碎碎骨,其人其行,何其壮哉!!!”
“诸位未来有的是要统御千军的,有的是要治理周政的,这样的人,我希望能与诸君共勉。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