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辰卷第五章山云得生楼中烟,几方情道除胸尘3
明月近水,夜空蔚然。
云门峰上云雾蒸腾,弟子小院空荡无人,如今云门峰上清冷孤寂,居留无益;再者老少二人都已熟悉山下平淡,高地清冷,日夜休息不惯。遂当日古岳北便生了山下念想,于午后时老少二人已从山顶回到湖畔小院。
那白暝蛇长卧云门一睡百余年,不知是将数百年地沉眠一梦睡去?还是因相守千年的含灵玉变成废石一块,失了留在山上的念想,此日也随二人同路下山。
虽说鲲鹏湖内四季无分,但尘世内外已然到了阳春三月。
这日三月初六,古孝也不知不觉中在云门峰正有三月光景,此日也是古孝生辰。古岳北之前得知古孝生辰之日后,便有所思。
云门峰下,鲲鹏湖畔,初阳正好。
这日清晨,古孝下水绕云门峰晨练后与伴行的白暝蛇一同在湖畔安静养息。白暝蛇盘起巨大蛇身,将古孝托在其上,这一蛇一人,倒是不浪费这晨时暖阳灵气,怡然自得。
可这一片安逸还未享片刻,却被不远处传来一声过早惊扰。
“俗话说得好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孝儿,莫要贪懒,误了这般好大好时光了。这晒太阳这闲散事儿都是我这老头子走不动了才做的,去,再到湖里游两圈,我看如今云门峰是不够你游得了,以后得整个鲲鹏湖了,喂喂喂,还有你,说你呐,都是你把孝儿给带懒得,大懒大懒,这名儿当初真的不是给你白起的,天天晒也不见得你黑到哪去?”古岳北自小院而来,走到这一人一蛇跟前,毫无怜悯。
古孝与白暝蛇固然不愿也未敢怨言。古孝也不顶嘴,他年纪小,却知自己说理也不在理,只是撅嘴无声抵抗。
白暝密麻蛇鳞在阳光下亮如白玉,似覆白玉甲。在悬楼之时,蛇身倒不显其长,如今展开游动,伸展开来不下有十丈!
白暝蛇伏着古孝又下到湖里。到了水中,古孝先冥想感悟,待灵气**后,调运《水庭景注》内景经中吐纳术,只觉身上大穴如小漩涡般,吸食着水中灵气。渐渐古孝全身通畅自如,浑然与水一体,水动则身随,水静则身息。灵气周转流畅后,古孝稳住调息,他速如飞鱼,朝云门峰外游去。
如今古孝初修内景境之时需配合强练体魄,让身体以疲劳之态感受灵气之补。依古岳北之意,而古孝现仍年幼,体格尚弱,又加之体内寒气动态不明,大肆体练恐反其道而行,这也正是古岳北之前一直犹豫所在。
操之过急因小失大,不如循循渐进稳步而上。
“上善若水,载德厚物“是古雪辰立阁道意,而古岳北也未曾想偶然一天他在湖畔观晨鱼露水,因此道门哲理让他忽生出一恰到好处的炼体法门。
“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修行何尝不是如此自在道理?若能找到诀窍,必然事半功倍。
古岳北每日清晨让古孝入湖而游,沿着云门峰绕山环游,一周约数十里。潜水游泳之法,不伤筋骨,亦能在体疲敏感之时,气穴舒张放松。而鲲鹏湖水灵气聚集,清晨水面灵气又是最浓,如此之下,修行雪辰内景道法,以放松之身感灵气入周身穴道。
此法既不伤体,又能达到良效,再加古岳北悉心调教,措除修行上岔路,古孝按照此法修行三月,已能稳稳引天地灵气入体运转,全身大多孔窍已能控制自如,已然算是步入内景境了。
古岳北也未曾想到此法良多,一般弟子踏入内景境大都数月,古孝说不上慢,可也谈不上快。但若是照旧法白日练体夜中悟道,古孝羸弱身体故不能达此速。古岳北因材施教,********全在古孝一人身上,遂能达此境地。
再观古孝安然修炼雪辰道法,体内寒气再未有作祟,也令古岳北心头日益舒畅。
见古孝真朝着云门峰外游去,古岳北也不失慌,他扬声嘱咐道:“孝儿,别游到桃山了,桃山可离这儿十万八千里远了,午时还不回可没饭吃啦。”
古孝在水灵动如游鱼,借水底灵气暗潮与身发气息相合,眨眼间便不见湖中波动。
这雪辰灵气,鲲鹏湖大,造就了水底生灵之兴,千年鱼万年龟深藏湖底,有如艋大都是常见。而白暝大蛇,在山为王,一旦入水,便是湖底霸王,在湖数里莫有生灵来犯。古孝每日晨练都有白暝蛇与之作伴,下湖同游。这也是古岳北为何不怕古孝会在水中遇险,故安然离去。
自从古孝初入内景境后,饭食体力均有增长,本显幼弱的身骨也日益结实。内景境道义颇浅,旨在寻心神一致,运气周天。其要点简明有三:心地极静,六根互用,经络周天。故修真弟子初修此境大多数月既入,一年稳固。
待古孝游出眼界后,古岳北也按耐不住心思。这道门中无生辰之宴,但古孝身边已无父母,也未尝能尽孝礼。古岳北心念今日古孝生辰与初入道双喜临至,自然喜不自胜,便迫不及待向雪庭后山飞去。
大雪合庭后山一如往常。
古岳东如常坐守桃山,如画山为牢。
古岳北心料古岳东定然知晓云门峰上所发种种,可碍于情面还是先仔细说了当日之事。在说到那日寻上桃山的韩衷素,他不禁多问了一句:“二哥,前仨月韩衷素那老泼赖跑来你这儿了?”
古岳东轻嗯一声,算是做了答应,可古岳北********刨根问底,继而问道:“那老泼赖可是给我放话说要与你战上一战,要为我云门峰讨个公道嘞!二哥你没出手收拾收拾那老家伙?”
“并未见他来。”
“没见他来后山?合着没动手?不刚才还说来了吗?不过这老泼赖还是精皮得很呐!心底儿清楚的没谁比得了他喽,难怪能拂衣了无事,王八活千年。不过依他这回百年幽闭之怨,没道理不来闹一番。”古岳北心底自然清楚韩衷素此人,对其所行之事再熟悉不过。
“他倒是说了一句话便走了。”
“呦?那老泼赖说的何话?敢在后山留话,这老家伙也是长进了吗!?二哥呀,莫要再卖关子了,我这性子,都是让你给憋得啊我。唉,什么驻颜秘术都不抵二哥你快言快语给我个快活。”
“二百年山西,二百年山东,莫欺英雄迟暮。”
“二百年山西,二百年山东,莫欺英雄迟暮。”这话说得甚是有万千气魄。
古岳北噗嗤一笑,顿时坏了此中气蕴,道:”二百年山西?二百年山东?依那老家伙话中意味,还是记恨你二百年前封他,而今想来那老泼赖可还想再要与你耗上个二百年了喽!啧啧,悲凉心头起,失落胆边生。”
这满山桃树何其多,可枯枝那端头四季常冬。古岳东远望道:“二百年何妨,就是再多给他两千年,他又能走到何种地步?”
古岳北摸摸鼻子,笑而不语,放下这故事,继而提及月前含灵玉毁,又偷偷道出自己妄想,这回倒是令古岳东破天荒冷笑道:“在那时你才想到古孝是妖?”
“什么!孝儿的确是妖!?”古岳北听之一惊,霎时全身一颤如魂飞魄散,身上冷汗直流,颤声惊问:“什,什么?孝儿真的是妖!?你这老家伙说甚么胡话!今日,吃多了吧?我只胡乱问问,你接什么躺子话?”古岳北已然惊慌到六神无主,而古岳东再添薪柴,问道:“是妖又如何?”
古岳北被他这一问,果真如焚焦炭,惊得如热锅蚂蚁,几番心思挣扎欲问古孝今后如何,却瞧见古岳东向他扔来一物。他接手举起一看,是把桃木小剑,正一气不知往哪出,此刻再压不住颓丧之气,大声嚷道:“二哥这可不是你之作风,莫要再唬我这心肠,这还桃木剑呐!?是让我带回去诛了孝儿不成?哼!如今就算孝儿是妖,那也是我的徒儿了,我的好孙孙,更是我云门峰拜过祖师行过礼的弟子,妖也分好坏恶俗,你能无情,大义灭亲,我古岳北可做不到!”
古岳北一气呵出,言快愈坚,但忽觉大有失言时,已是难收。
“大义灭亲”这四字恐是犯到古岳东心悸之处,他后知后觉下再偷瞧古岳东,见其不为所动,缓然放心。
二老沉寂中,相看而无声。
“说完了?你能这般想,倒是心中敞亮,那便回云门去吧。”
此惑不解,古岳北怎会一走了之?见古岳东不再作声响,气急道:“回?回哪去?二哥你太上无情,心念宽大,可这是你让老五我明白又糊涂的,你总是要予个明白话啊?老是撂下半句不说,疑来疑去,忒难受老五了。”
古岳北撩起衣袖着了额上冷汗,又道:“再说了,是您亲自将孝儿送到我这儿了,拜师云门传雪辰道法也是你之意。可如今二哥说孝儿是妖,这不乱老五心境吗?喏,扔来这桃木剑又是哪门子道理?莫不是当真要我回云门斩妖除魔?”
“我可从未说过古孝是妖,一切都是你揣测之意,我何时让你斩妖除魔了?”
“什么!?你这老家...您,二哥您方才说孝儿是妖啊?你不说,我怎会想?那时才想到孝儿是妖吗?”
“想,又未说是。”
此时若处北辰雪地,定然可见古岳北脑生白气,火冒三丈。古岳北已然蒙圈桃山,深感被古岳东言语戏弄,但他又咬定下心,狠声问道:“二哥,我再问你,孝儿到底是不是妖?”
古岳东摇头道:“我原以为你早有此想,殊不知是得毁掉一块含灵玉才引得你有此想法。”
此话颇弄嘲讽之味,古岳北虽肝胆气炸,但也松心,得证古岳东之言,他之顾虑烟消云散。但今日他本是来桃山扬威耀武,倒未想到被主人看穿,生生被古岳东摆了一道。
古岳北捏着手中桃木小剑,这小剑应是取材大风吹断的枯桃枝,小剑净白,无香无痕,入手如莲藕一体,古岳北也不是笨拙之人,回神看着小剑,轻声疑问:“那这桃木剑?是给孝儿的生辰之礼?”
古岳东沉默不答,无言即是认同。
古岳北深吸一口气,“啊”声长呵而出,待至心气顺后说道:“二哥,也就是老五我了,算了算了,再不与你作多争执,真是被你吓糊涂了。我这多大岁数了,又无你这大神通境界,唉,不说别的,二哥今日到我那小院中再续上一壶烟云酒?”
“不去了。”
果断推拒在古岳北意料之中,但他趣意再生,来路时便已打好了主意,遂回问道:“二哥,孝儿虽在年小,可自打你将他送至云门后,还是能看得出这孩子心里一直惦念着你,也不知二哥你喂了他什么迷魂点心,让那孩子对你有如此思念情味,莫不是阁中哪家弟子们常作的玲珑小点?”
古岳北这话中重声一提,终是他不耐方才被古岳东戏弄,故意在言语中拨弄出数月前得知古岳东顺走韩家有心阁点心一事,有意瞧瞧古岳东有何窘态。
古岳东无趣与他多话,直言道:“云门峰含灵玉毁一事不小。云门峰重开第一天,云门五景便去其一,你如今仍是云门峰首座,这种毁绝祖宗遗承,损毁阁中宝物之举,你说该何处置?”
“咳咳,哈哈,二哥,提那事儿干嘛呢?瞧您急的,那芝麻丁点的事儿?还需您劳神费心?无须多言,那玉磨盘,老五自可摆弄好的。”
见古岳东确无去意,古岳北也不再留。
“今日本来双喜临门,您这话坏了一天的兴致,扫兴扫兴。”古岳北话语一转,又拍了拍手中小剑道:“不过二哥你这也忒抠门了些?”
古家兄弟二人,虽不是一母同胞,但二人同经春秋风雨四百年,但这一言一句中,谁都不肯让谁一步。
其实这分情谊,在清修道门中本算不上什么,甚至在百年前就消散殆尽,如今却因多出古孝,又使得这雪辰道门清静之地情谊暖回。